提醒一下,四月最该去刷这一部,过了就没了

 

港产口碑之作。...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  奇遇电影 (ID:cinematik)



4月有北京国际电影节和香港国际电影节横亘着,相比之下院线片则有点乏善可陈了。

去年有几部口碑不俗的港产片相继进了国内电影院,前有《幸运是我》,后有这部“很香港”很“本土”的《一念无明》,定档于4月7日,并且是以唯一的粤语原声版上映,对于很多影迷来说绝对是一个意外。

一念无明(2016)
导演: 黄进
编剧: 黄进 / 陈楚珩
主演: 曾志伟 / 余文乐 / 方皓玟
金燕玲 / 陈学文 / 麦子乐 / 吴肇轩
豆瓣评分:7.2


“十年一遇的好剧本”、200万低成本、16天拍摄完成、曾志伟余文乐零片酬出演,再加上台湾金马奖两项大奖(最佳新导演、最佳女配角)、香港金像奖八项提名的奖项加持,种种话题都将这部关注躁郁症患者并真实呈现当下港人生存状态的港产电影推向了公众视野。

去年三部高口碑港片
近年来,香港新导演的冒起是一个令人关注的现象。特别是从今年金像奖的入围名单来看,《树大招风》、《一念无明》、《点五步》(也已定档4月7日)在重要奖项的提名中非常抢眼。

《一念无明》作为其中备受瞩目的新人作品,让我们看到了香港电影在日渐式微与人才断层的尴尬处境下艰难的血液更新。

导演黄进和编剧陈楚珩
它的背后创作者——黄进陈楚珩(二人也是情侣),均为不到30岁的年轻人,并且全都受过专业的高校电影教育(在香港城市大学主修电影艺术),他们的创作诉求与影像风格已经跟传统港片有了很大不同。

据导演黄进所言,本片的创作灵感源于一则社会新闻:一个中年男人长期照顾患病的父亲,但这是一个非常漫长、难熬的时间,然后因一个意外父亲死去,这个儿子就被判了谋杀罪。



黄进强调,大家只是看到了、消费了这个新闻而已,没人去探究为什么会变成这样,所以想要通过电影的创作来关心这个人,去理一下这个结。

编剧陈楚珩花了两三年的时间搜集材料完善剧本,最终定下了通过追踪一个躁郁病(Bipolar Disorder)患者的生活经历来详细展现“人”的情绪状态以及周围人如何对待精神病患者的角度,并加入了更多对当代社会以及香港这座城市的观察和反思。

金燕玲凭这个片子提名了金马、金像和亚洲电影大奖等多个奖项的最佳女配
这部将重点放在“人的研究”的影片聚焦了一个充满矛盾的四口之家。

父亲(曾志伟 饰)弃家不顾,母亲(金燕玲 饰)患病在床,小儿子留美定居再也不回,家庭的分裂与重担全都压在了大儿子阿东(余文乐 饰)身上,他甚至为了照顾母亲而辞掉工作,但母亲却是情绪无常,将对生活的绝望频频发泄在了儿子身上,最终导致了他的崩溃。



《一念无明》以直接真实的姿态将这种至亲之人之间既带着爱却又充满痛苦且互相折磨的状态解剖给观众,大量长时间的固定机位让角色的情绪与情境的氛围得以完整呈现,并让观众以一种不再是简单的旁观者的身份代入其中,感受主人公的复杂心理状态,为理解他“为何杀母”做出一步步的铺垫。



电影让人不禁联想起20年前许鞍华的《女人四十》(1995),萧芳芳饰演的儿媳也是在巨大的生活压力下照顾着患有老年痴呆症且情绪无常的公公(乔宏 饰),虽然角度类似,且都是写实风格,但立意迥异。《女人四十》充满市井味道与日常生活气息,尽管主人公也会压抑也会疲惫,家庭成员之间麻烦不断,但最终归于一种治愈式的温情。



再对比去年同样收获好评的香港本土电影《幸运是我》,一个边缘青年与一个患有认知障碍的孤独老人由不合到相互依靠的感人故事,同样是一种苦涩的温暖。

可是《一念无明》却透着冷酷与静观,在当下物质的、消费的社会背景下,中国传统人伦中浓厚的亲情链被两位年轻编导从一个极端角度重新演绎。

如今的香港,不再是80、90年代的香港,社会环境、政治环境都起了很大的变化,回归20年以来,社会遭遇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是潜移默化的。

在大时代下的小市民,他们的亲情暴露于时代日光下,这份亲情多了一份沉重。电影即是一种极端设置下的重新剖析、观察。



家庭亲情之外,编导也将周围人对精神病患者的冷漠与歧视不加掩饰地呈现,如阿东从精神病院出来后找工作时的无奈,他在超市发病后被人们围观拍照,甚至将所拍摄的视频放到网络上传播从而成为一种谈资与对弱者的消费(可以参照去年《导火新闻线》里对当下媒体暴力的揭露)。



影片中还出现了主流港片中较少涉及到的基督教信仰以及教会场景,其中阿东女友在台上诉说的一场戏,从最初试图对阿乐的“宽恕”最终滑向了在众人面前对他的“惩戒”,她本想和解,可是终究没有跨过因过去的苦而造成的心理障碍,于是才由善意变成了伤害,这其实正是真实人生中会碰到的难题,即使通过宗教也难以排解。

其实片中主要角色之间层层的矛盾与伤害都是类似的问题,也正对应了本片片名,“一念”就是一个念头,然后生出下一个,继而往复,直至“无明”,看不清楚万事万物真实一面。



所以,以上种种尖锐的人际与现实话题,都展现出年轻编导对香港这座城市以及生活在其中的人的思考,大胆的创作意识让人想起当年香港电影新浪潮一代的锐气。

恰好导演黄进本人正是从杜琪峰发起的香港“鲜浪潮”短片计划中脱颖而出并有了执导长片的机会,可以说代表着一种香港电影的传承。



而在失掉了电影制作的繁盛期后,本土新人如何崭露头角是摆在香港电影面前的大课题。

在这一方面,香港走向了一条类似于台湾(如电影辅导金政策)乃至欧洲艺术电影机制的路线,那就是借助政府项目的资助来扶持新人创作,在此种环境下出来的作品往往带有较强的社会意识与个人风格,或许,我们可以称它们为“新港味电影”,以区别于香港电影黄金时期的港片风格。



作为一部新人编导的低成本电影,剧本与表演当然是重中之重。

黄进与陈楚珩用三年时间磨出来的剧本得到了曾志伟的赏识(就像他当年发掘了年轻女编剧杜致朗并亲自监制《江湖》来支持新人),并主动帮忙争取到了余文乐、金燕玲两位优秀演员的加盟。



多年来以黑帮大佬和喜剧形象示人的曾志伟在影片中贡献了细腻动人的表演,他将自己为人父的深刻体验带入角色(他借角色之口哭着说出“我不懂做丈夫,不懂做父亲”,正对应着现实中的自己),成为全片中最大的表演亮点。

片尾他的一段话更是道尽人世无奈:“我们这些升斗小民,又可以做什么呢?活了大半生,也逃避了很久,现在后悔了,可惜已经没用了”,也希望在即将到来的金像奖颁奖典礼上曾志伟能够拿下最佳男配角。



余文乐早已是香港中生代演员的中流砥柱,此次的演出同样值得称赞。

他也是今年金像奖最佳男主角提名中最年轻的一位,能与梁家辉、吴镇宇、林家栋等实力派男演员同台竞争,对他来说已经是一种莫大的肯定了。



《一念无明》是地道的港产电影,而对于目前几乎所有香港影人都避不开的合拍片话题,初入影坛的导演黄进表示合拍片只是一个选择,如果大家都一窝蜂地去干同一件事,电影就少了多元性。

作为一名香港电影迷,我期待着这批年轻的编导能够有所坚持,再多拍一些香港本土特色的影片。

在一次专访中,黄进曾言“做电影就是做人,你的性情、选择、价值观等都会在里面,骗不了人”,他的编剧女友陈楚珩如此回应道—“我们这辈子都会这样子做下去吧”。

希望他们能够做到。


    关注 奇遇电影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