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今年只有一个期待配额的话,我给它,给诺兰。

 

敦刻尔克!...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  奇 遇 电 影 (ID:cinematik)

这两天,期待已久的《敦刻尔克大撤退》首支正式版预告片发布了。

  《敦刻尔克大撤退》 首支正式预告片  
(台版中文字幕版)


鬼才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Christopher Nolan)今年的这部新作,不同于其以往擅长的科幻、烧脑片,而是涉足历史题材,以二战著名的“敦刻尔克大撤退”事件为主题。







但按诺兰的说法,这部关于战争的电影,并不是一部典型的战争电影

对很多中国观众来说,敦刻尔克并不是一个熟悉的名字。

在模糊的印象里,这个词总是和“大撤退”打包出现在历史课本,与二战密切相关。

但对每个英国人来说,这个词是镌刻在他们DNA中的史诗。诺兰更是坦言,这是一个他一直想拍,并在孩提时就念念不忘的故事。

影片由汤姆·哈迪(Tom Hardy),菲昂·怀特海德(Fionn Whitehead)和基里安·墨菲(Cillian Murphy)担当主演,由诺导的老朋友汉斯·季默(Hans Zimmer)继续担当配乐。

7月21日,《敦刻尔克》将在北美上映,而国内的观众也有望同时看到此片。

在电影上映之前,我们来完整复盘一下这个历史大事件的前前后后,为看电影作历史背景上的准备。
敦刻尔克大撤退 
Dunkirk (2017)
导演: 克里斯托弗·诺兰
* * *


敦刻尔克大撤退,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更像是一个西方版的“红军长征”故事。

1939年9月1日,希特勒撕毁《凡尔赛和约》,对波兰发动“闪电战”,第二次世界大战自此正式爆发。尽管英法在德军入侵波兰后不久即对德宣战,但仍心存幻想且过于迷信马奇诺防线的英法联军却“宣而不战”,坐视纳粹肆虐。在战争爆发后长达八个月的时间内,西线的英法军队从未发动过大规模的作战行动,史称“静坐的战争”。

在西线无所事事的士兵
最终,这一姑息养奸之举酿下了苦果。

1940年5月10日拂晓,德军以135个师,3000多辆坦克的强大兵力, 分 A、B 两个集团军大举入侵比利时、荷兰、卢森堡和法国等国。

在被誉为“装甲兵之父”的德国上将海因茨·古德里安(Heinz Guderian)的指挥下,德军 A 集团军先锋部队的1700余辆坦克绕过马奇诺防线,自法国北部盟军防守薄弱的阿登森林攻入法国腹地。

要知道,这里曾被世人视作“装甲兵无法通行之地”。尚在比利时和荷兰迎击 B 集团军的英法主力部队对此始料未及。



* 马奇诺防线,位于法德边境,1929年由当时的法国陆军部长安德烈·马奇诺(André Maginot)提议修建,目的是为防范德国再次入侵。整个防线造价高达50亿法郎,绵延数百公里,由无数地堡、火炮、机枪和防御工事组成。由于德军避开了防线,这一军事工程最终未发挥任何作用,沦为军事史上的一大笑柄。

5月14日,德军攻占色当。27日,比利时投降。

仅仅十余天时间,纳粹的装甲师横扫西欧大陆,突破数百公里直扑英吉利海峡。惊慌失措的40万英法联军被德军从东南西三个方向压向法国北部的海滨小镇——敦刻尔克。





* 在电影《敦刻尔克》的预告片中,英军士兵捡起德军飞机扔下的宣传单。箭头指出了德军的包围方向,一旁的英文写着“你们被包围了!”、 “想活命就投降!”。

提到二战题材的电影,观众一般会想到《拯救大兵瑞恩》、《珍珠港》或《血战钢锯岭》这样的硬核战争片。后者常以壮观激烈的战争场面和战友间的恩怨为主线展开剧情。

但在诺兰看来,《敦刻尔克》并不是一部所谓的“战争电影”,而是一个有关“生存(survival)”的悬疑故事

影片并没有对血腥恐怖的交战场景作过多的刻画,反倒偏向于用镜头语言推进剧情。

这或许是为什么《敦刻尔克》最终能拿到 PG-13(13岁以下青少年需在家长指导下观看)的评级。一般的战争片,普遍为R级(17岁以下无家长监护不得入场观看)。
* * *


生存。这是当年身处于敦刻尔克海滩上的40万盟军官兵唯一的念头。

5月23日,古德里安的第19装甲军抵达了格拉夫林。此地距离敦刻尔克仅仅16公里。而在其右翼,莱因哈特的第41装甲军也已到达运河一线。在他们身后,几十个师的德国步兵正源源不断地跟进。只要两军再向前一步,就有可能将盟军全歼于海滩之上。

然而,第二天中午12时37分,古德里安突然接到了来自希特勒本人亲自下达的命令:就地停止前进,撤回先头部队,只准许执行侦察和警戒任务的部队继续前进

接到命令的古德里安大吃一惊。德军的其他指挥官也纷纷表示无法理解。

德国陆军总司令海恩里希·冯·布劳希奇元帅劝说希特勒收回成命。希特勒却表示,他和 A 集团军司令龙德施泰特元帅沟通过,他们都同意,当前情形不适宜继续进攻。

希特勒为何要在德军节节胜利之时突然下令停止进攻?这一问题至今仍有争议。

有史学家认为希特勒当时听信了空军元帅戈林的说辞,认为德国空军足以解决包围圈里的敌人,因此不必浪费地面的装甲部队。《敦刻尔克》预告片中的英国军官也持有类似观点。

但也有人认为,希特勒此举的原因是由于当时敦刻尔克附近的先头部队都是装甲兵,步兵则相距甚远。希特勒意在防止盟军突围以及减少部队战损。此外,还有观点认为希特勒是有意放盟军一条生路,以获得日后与英国和谈的筹码。

无论原因是什么,这一命令的确导致距离盟军最近的左翼 A 集团军停止了推进。而对于海边的盟军来说,这一命令无异于天降福音。

尽管希特勒在5月27日终于幡然醒悟,又下令部队继续进攻,但战机已经失去了。盟军抓住这宝贵的48个小时,以三个步兵师和大量的火炮构建了一道防线,使德军继续进攻的步伐大受阻碍。

这为接下来那一场“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大撤退”打下了基础。

一切都诚如《敦刻尔克》预告片中所说:“活下去,就是胜利。”



“ 40万人——这差不多是整个英国的军队——都被困在敦刻尔克的海滩上,他们背靠大海,家就在26英里之外却无法回去。敌人步步紧逼,他们要么投降,要么被消灭……这是我能想象到的最为惊险紧张的情景了。 ”—— 诺  兰
* * *


《敦刻尔克》还有一个特点,与其他战争片截然不同。这部影片,“没有主角”。而这可能也是诺兰的第一部无主角电影。

他表示,影片将采用“三段式”的叙事结构,分别从士兵、飞行员和指挥官,这三个不同的角度讲述这场战争。这些视角也代表了敦刻尔克在战争中被观察的三个位置:海边、空中和海上。

在史实中,敦刻尔克奇迹的诞生,也是由无数的普通人铸造的。我们从中看不到一个绝对英雄的身影。

5月26日,英国海军统帅部正式制定了代号为“发电机”的行动计划。海军中将伯特伦·拉姆齐(Admiral Bertram Ramsay)被任命为撤退行动的总指挥。这个指导撤退的参谋班子一共只有16个人。

于是,5月26日18时57分,二战史上最大规模的战略撤退拉开了帷幕。

预告片中出现的伯特伦·拉姆齐中将
历史上真实的 伯特伦·拉姆齐中将
行动刚一开始,拉姆齐就认识到他所面临的任务有多棘手。

其时,敦刻尔克的港口早已毁于德军的轰炸。海边只有一道1200米的长堤可以用作船只停泊。而敦刻尔克的海滩本就水深过浅,军舰无法抵近靠岸,只能靠小船将士兵分批送到外海。受损的港口因此更加拖慢了士兵的登船速度。

另外,德国空军还在昼夜不停地对敦刻尔克实施空袭,外海也潜伏着大量德国潜艇…诸种不利因素,使撤退行动危机四伏。而拉姆齐面临的最大困难则是可用船只的数量不足。

敦刻尔克到英国丹佛的航线原本有三条,但由于德军的封锁,三条航线中只有 Y 航线可供通行,这导致航程时间比预计长了两倍。26号行动开始之日盟军仅仅撤出了7000多人,按照这个速度,要想撤离全部盟军士兵至少需要40天。可前线的防御随时都有被攻破的危险。

按照英国海军最乐观的预想,顶多只有三到四万士兵能够撤回。他们当时甚至做好了让主力部队对德国投降的准备。

焦虑万分的拉姆齐通过广播和媒体向全英国发出呼吁,紧急号召英伦三岛的所有民用船只参与撤退。数以千计的水手、船主和业余航海爱好者闻讯赶来,驾驶着各种各样的船舶支援这一军事行动。

英国东南部很快聚集起了一支“奇怪的舰队”。其中有小渔船、运输驳船、货轮、汽艇、私人游艇、内河船,甚至豪华游轮。这些船只由各色各样的平民驾驶着。他们中有白发苍苍的老人,也有稚气未脱的少年;有叼着烟斗的绅士,也有衣衫不整的穷人;他们中有银行家,牙科医生,码头工人,出租车司机,文职官员,体育学校学生,渔夫……

预告片中的民用船队


马克·劳伦斯饰演的民间船主,历史上,这样的民间志愿者占到了整个撤退团队规模的90%以上。
不列颠民族的海洋精神,在这一刻得到了最完美的彰显。整个英国彼时都团结在一个目标之下。

没有护航,没有引导,没有命令,甚至没有谁做什么登记。这些勇敢的英国水手们就这样驾驶着大大小小的船只,顶着大西洋的风浪和德军猛烈的炮火,一刻不停地穿梭在英吉利海峡两边,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盟军士兵。

一位亲身参与过撤离行动的英国人事后回忆道:

“在黑暗中驾驶是件危险的事。阴云低垂,月昏星暗,我们没带灯,也没有标志,没办法辨别敌友。在渡海航程还未到一半时,我们开始和第一批返航的船队相遇。我们刚避开从船头经过的船队带来的白糊糊的前浪,又落入前方船只半昏不明的船影里。黑暗中常有叫喊声,但那不过是偶然的喇叭声。我们‘半靠猜测,半靠上帝’地航行着。”

盟军士兵在登船
成千上万的盟军士兵在海滩上排成队列。他们以50人为一组,站在沙滩上和齐膝深的海水中等待救援。尽管他们中多数人已经饥肠辘辘疲惫不堪,却仍保持着惊人的纪律性,直到上船前始终服从指挥。

等待上船的士兵
然而救援的到来并不意味着噩梦的结束。

盟军士兵经常在海滩上遭遇德军飞机的扫射和轰炸;运输人员的小船因为载人过多时常有倾覆的危险;而大船在返回英国的途中也面临着德军炮火、鱼雷和炸弹的威胁。

每天都有人牺牲在沙滩、浅海和返航的途中。一些大船为了更接近岸边险些搁浅;一些军舰被击沉在浅海滩,成了阻碍其他船只的残骸。海滩上到处都是被丢弃的重型装备或被击毁的车辆。很多建筑着火了,没有水去扑火,也没人有空去救火。

“到处是地狱般可怕的喧闹场,炮兵不停地开炮,炮声轰轰,火光闪闪,天空中充满嘈杂声、高射炮声、机枪声……人们不可能正常说话,即使距离很近也需要扯着嗓子大喊……”

一些盟军士兵因为无法承受这似乎无休止的折磨,在救援到来之前便选择蹈海自杀。

电影中自杀的盟军士兵
无 法 对 话 —这也许正是诺兰想要表达的。

他说,“我是默片的忠实粉丝……影像叙事是我最喜欢也最擅长的……当然,这部片子肯定会有对白,但我更希望用画面的视角,用镜头语言来展现紧张悬疑的剧情。”
* * *


《敦刻尔克》的又一大亮点,就是 IMAX 技术的广泛运用。这也是诺兰在多个场合中反复强调的。虽然IMAX在战争片中的运用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但《敦刻尔克》的IMAX 长度超过了100分钟,有近90%的镜头以65毫米的大画幅胶片拍摄。“从未有一部电影拥有如此之多的 IMAX 镜头”。

这一技术革新并非仅为吸引眼球,而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诺兰在电影中要实现的另一项表达——临 场 感 

“我们并不只是‘看着’那些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我们尝试‘回到’那个时刻和他们一起体验这个故事……我们希望能够带领观众回到那个沙滩,仿佛他们就和那40万士兵站在一起,等待着撤离的船只。这确实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但我对此很兴奋”。这就是诺兰想要借IMAX实现的诉求。

诺兰还提到了《敦刻尔克》中,令他引以为豪的空战桥段。

“我相信每一个英国少年都梦想过驾驶‘喷火’式战机,我们也希望将同样的体验带给观众,从没有人像我们这样拍摄过空战”。为了做到这一点,摄制组花大功夫将 庞大的IMAX 摄影机塞入了一架老式飞机的驾驶舱内,力求百分百还原二战激烈的“狗斗(dog fight)”场面。



* “喷火”式战机(Spitfire),英国二战时期的标志性战斗机。它担任了整个大战期间英国本土防空的顶梁柱角色,与德国Bf 109战机并称为二战欧洲战场的两大重要战机。二者也是战争时期从头打到尾的死对头。

汤姆·哈迪饰演的英国皇家飞行员


* 预告片中的空战场面。传统空战被称作“狗斗”,原因是老式战机以机炮为主要武器,作战中常常互相咬对方的尾部以取得最佳的攻击位置,很像两只狗打架时互相咬尾巴。

在史实中,敦刻尔克空战的激烈程度完全不亚于地面作战。

为了掩护撤退,自5月27日开始,英国空军派出战斗机从本土出发,屡次拦截德军的轰炸机群。双方在敦刻尔克上空展开了殊死搏斗。在整个战役期间,英国共投入2739架战斗机。这意味着,几乎整个皇家空军都参与了这场作战。在短短9天的时间里,英军以106架的损失,取得了击落德军战机150余架的胜利。这彻底粉碎了纳粹试图以轰炸全歼盟军的企图。

在英国全国军民的一致努力下,越来越多的盟军士兵踏上了英国的土地。

5月28日,由于船只数量的增加,加上敦刻尔克地区出现的阴雨天气干扰了德军空袭,撤离人数大幅度上升到了17000人。29日撤出了47000人,30日撤出人数近50000人,31日更是达到了约68000人。

随着时间的推移,敦刻尔克的包围圈在逐步缩小,德军的炮火也越来越近。

从6月2号开始,为了减少损失,撤退行动被迫改在夜间进行。撤退人数也下降到单日26000人。6月4日9时40分,德军18集团军装甲部队攻陷敦刻尔克。因为担任殿后任务而来不及撤离的约4万名法军被俘虏。

当日14时23分,拉姆齐宣布“发电机”行动结束。33.8万盟军士兵成功撤离。
* * *


敦刻尔克大撤退的完成,标志着盟军彻底退出了西欧。此役是二战爆发以来盟军遭遇的最大规模溃败。自此,北到挪威,南至西班牙,整个西欧大陆都被纳粹踩在脚下。

在撤退过程中盟军总共出动各型船只861艘。其中,226艘英国船和17艘法国船被德军炮火击沉。这意味着参与救援的船只,有近三分之一没有回来。

最惨重的损失来自“兰开斯特里亚”号,这艘大型豪华游轮被征用为撤离船只,在法国圣纳泽尔港外海被纳粹空军的轰炸机击沉。船上有至少4000名盟军士兵死亡。这一罹难人数超过了“泰坦尼克”号和“露西塔尼亚号”遇难人数的总和,却鲜有人知晓。

兰开斯特里亚(RMS Lancastria)号邮轮,1927年。
然而,从整体战略角度来看,这场溃败却是一次“ 伟 大 的 撤 退 ”。

正如行动结束当日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Winston Churchill)所说:“我们挫败了德国消灭远征军的企图,这次撤退将孕育出胜利!

在德军大军压境的不利情况下,英国海军和水手们仅用9天时间就带回了远超预计人数十倍的盟军士兵。他们使盟军避免了被敌人全歼的厄运,保存了胜利的火种,也带来了胜利的希望。

4年之后的1944年,当盟军发起诺曼底登陆时,正是这三十余万名士兵担当了反攻的中坚力量。他们最终与东线的苏联军队联合,以两线作战彻底击败了纳粹德国。

史学家估计,如果敦刻尔克撤退失败,盟军的反攻计划至少要推迟一到两年。他们甚至可能在遭到德军反击后被迫第二次退回英国。英国著名的军事历史学家亨利·莫尔指出,欧洲的光复和德国的失败从敦刻尔克开始,这绝不是一场奇耻大辱的败退。美国军事历史学家也把敦刻尔克撤退列为二次世界大战最著名战役之首。

这一次,诺兰用自己的方式述说了敦刻尔克,也缅怀了敦刻尔克:

“  40万人面临着要么投降要么被消灭的两难选择,但它最终既没有以投降也没有以灭亡结尾。这足以使敦刻尔克成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故事之一  ”




    关注 奇遇电影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