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素问•第五十一篇•​刺齐论

 

●中医经典文化 点击上面蓝色字关注中医经典文化微信号:tcm-jingdian以传播中医,弘扬中医,正视中医...



●中医经典文化 点击上面蓝色字关注

中医经典文化微信号:tcm-jingdian以传播中医,弘扬中医,正视中医养生为宗旨!

本着“修医德、强医能、铸医魂”的态度,让每位医务工作者都能身体力行!让每位中医爱好者都能在健康与快乐中学习!让所有人都能在中华中医文化中找到民族自信心!本章要点刺齐论在《刺齐论》的篇首,黄帝是这样问的:“愿闻刺浅深之分”,就是说:想要听(你说说)施刺深浅的分别”,其核心思想同于上篇《刺要论》。不同的是,《刺要论》主要是从理论层面进行的阐述,而《刺齐论》则主要从技术层面给出标准。

原文与译文

  黄帝问曰:愿闻刺浅深之分。

黄帝问道:我想了解针刺浅深不同要求。

  岐伯对曰:刺骨者无伤筋,刺筋者无伤肉,刺肉者无伤脉,刺脉者无伤皮,刺皮者无伤肉,刺肉者无伤筋,刺筋者无伤骨。

岐伯回答说:针刺骨,就不要伤筋;针刺筋,就不要损伤肌肉;针刺肌肉,就不要损伤脉;针刺脉,就不要损伤皮肤(以上四句指的是,应该深刺,则不能浅刺);针刺皮肤,则不要伤及肌肉;针刺肌肉,则不要伤及筋;针刺筋,则不要伤及骨(以上三句指的是,应该浅刺,则不能深刺)。

  帝曰:余未知其所谓,愿闻其解。

黄帝说:我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希望能听听对此的解释。

  岐伯曰:刺骨无伤筋者,针至筋而去,不及骨也。刺筋无伤肉者,至肉而去,不及筋也。刺肉无伤脉者,至脉而去,不及肉也。刺脉无伤皮者,至皮而去,不及脉也。

岐伯说:所谓刺骨不要伤害筋,是说需刺骨的,不可在仅刺到筋而未达骨的深度时,就停针或拔出;刺筋不要伤害肌肉,是说需刺至筋的,不可在仅刺到肌肉而未达筋的深度时,就停针或拔出;刺肌肉不要伤害脉,是说需刺至肌肉深部的,不可在仅刺到脉而未达肌肉深部时,就停针或拔去;刺脉不要伤害皮肤,是说需刺至脉的,不可在仅刺到皮肤而未达脉的深度时,就停针拔去。

  所谓刺皮无伤肉者,病在皮中,针入皮中,无伤肉也。刺肉无伤筋者,过肉中筋也。刺筋无伤骨者,过筋中骨也。此之谓反也。

所谓针刺皮肤不要伤及肌肉,是说病在皮肤之中,针就刺至皮肤,不要深刺伤及肌肉;刺肌肉不要伤及筋,是说针只能刺至肌肉,太过就会伤及筋;刺筋不要伤及骨,是说针只能刺至筋,太过就会伤及骨。以上这些,是说若针刺深浅不当,就会带来不良后果。

《刺要论》&《刺齐论》

《刺要论》和《刺齐论》要放在一起说,因为在全元起本中《刺要论》的内容是出现在第六卷的《刺齐篇》中的,在王冰本中也把这两篇并列安排在了第十四卷的卷首。另外从内容上看,这两篇都是讲对于施刺的要求,前后内容连贯,而且有文字表述相同的地方,不妨合在一起讨论。

刺要的名字,是直接来自于篇首黄帝的问话“愿闻刺要”,所谓刺要,即刺之要,就是说:想要听(你说说)施刺术时的关键点,或者说要点。

刺齐,在原文中并没有出现这两个字,然而却是更加直白地反映了该论的中心思想。齐这个字,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为:“禾麦吐穗上平也”。关于这个意思,徐铠说:“生而齐者莫若禾麦” [给予小米和小麦相当高度的评价];段老师解释说:“禾麦随地之高下为高下,似不齐而实齐。参差其上者,盖明齐不齐而齐也”。反过来再看看篆书的“齐”字写法,真的就是这样啊,何谓“齐”与“不齐”,实在是需要在相对中比较的,因此从其这个汉字的形成上来看,多少可以理解到中华文化的一些思维特征。

在《刺齐论》的篇首,黄帝是这样问的:“愿闻刺浅深之分”,就是说:想要听(你说说)施刺深浅的分别”,其核心思想同于上篇《刺要论》。不同的是,《刺要论》主要是从理论层面进行的阐述,而《刺齐论》则主要从技术层面给出标准。

从论述形式上看,两篇均是采用黄帝与岐伯问答的形式,《刺要论》一问一答;《刺齐论》两问两答。

从论述内容上看,两篇的核心主题是针刺的深浅程度问题,在《刺要论》主要讲述相关的理论,以及伤及内脏的症状;而《刺齐论》则具体地讲解了如何在施刺中把握深浅度的做法。

要深刻地体会《刺要论》和《刺齐论》的思想,需要搞清楚以下的几点:
1)五体,《内经》的五体是类附于五脏系统来总结归纳的,但是《内经》文章中在“五体”上的着墨是非常浓的,浓到单独拉出来专篇做论的程度,这种待遇是连心脏都未尝有的。可谓浓妆淡抹总相宜啊,可惜后人只知五脏,却轻薄慢待了五体,着实可惜!

2)层次,刺要和刺齐两论最突出的概念就是层次,尤其是《刺要论》,在五体的基础上一共给出了7个层次,在诊断和施刺的时候,只有精确地层次定位,才能真正地做到“刺A无伤B”的境界。可惜,现世的主流针刺定位始终回退在二维的平面上,很多针灸老师都带学生找穴位,可是穴位下扎到哪里了却鲜于透漏,科研上也如是,而在这个水平上即使做到分子水平,也不及《内经》中原始的3D结构,这里面有质的区别,再次可惜!!

3)九针,《内经》中的刺法非常丰富,根据不同的疾病特点制作了不同应用特性的针具。只需要翻翻《九针十二原》或《九针论》就可以看出早期的针刺用具和刺法是多么地富有专业性和多样性,而现在的针刺似乎是毫针哥一个挑大梁啦,从其他针具应用的萎缩程度来说,我还真看不出后世中医的针刺理论到底有多少质的发展。

中医经典文化微信号:tcm-jingdian喜欢“中医经典文化”的文章,请点击右上角按钮,分享到你的朋友圈。也欢迎你告诉我你的经验和意见,让我们共同探讨,一起成长!

如果您想收到“中医经典文化”每天推送的精彩内容,请点右上角按钮:查看官方帐号→→关注;或搜索公众号中医经典文化或帐号tcm-jingdian。

【中医经典文化】已推送往期内容请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查看:


    关注 中医经典文化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