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失传,无法复原的“山纹甲”辨析考

 

一般来说,“山纹”是指《唐六典》里提到过的唐代十三种铠甲之一的“山纹甲”。在《唐实录》中也有对“山纹甲”的记载:“贞观十九年五月丁丑,营于马首山,初太宗遣使于百济,取金漆涂铁甲,色迈兼金,又以五彩染玄金,制为山文甲。”...







相信对中国传统文化颇有兴趣的读者,一定听说过“山纹”“锁子”与“连环” 这些名称。

一般来说,“山纹”是指《唐六典》里提到过的唐代十三种铠甲之一的“山纹甲”。在《唐实录》中也有对“山纹甲”的记载:“贞观十九年五月丁丑,营于马首山,初太宗遣使于百济,取金漆涂铁甲,色迈兼金,又以五彩染玄金,制为山文甲。”宋代亦有“黑漆顺水山字铁甲”之说。

虽有典籍在案,班班可考,表面看来“山纹”与“锁子”、“连环”之间的区别泾渭分明,但其实上这其中别有玄妙,若干蹊跷抵触之处隐藏其间,很值得挖掘出来细细推敲,考证一番。

官方文献资料里的“山纹甲”图像与文字记录脱节
明代的写实人物绘画技术十分高明,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出警入跸图》画卷, 篇幅宏大、精美绝伦。画中人物形象特点鲜明、形态饱满,细节刻画到位,整个画卷色彩绚丽丰富,线条流畅,对各部分结构掌握到位,就连服饰、器具等细节也十分严谨, 在历史方面有极强的可信性。

“山纹甲”在《出警入跸图》中出现极为频繁,但问题也就随之而来了。同图像资料相比较,明代关于“山纹甲”的官方文字记录几乎为零。比如在对明朝社会各类规章制度,包括皇帝上朝及出行所需,以及各级侍卫的着装与武器佩戴,都做到事无巨细皆有明文要求的《明会典》中,我们就找不到有关“山纹甲”的记载。



在这幅《出警入跸图》的局部图中,可以看到该画面上有三人皆穿“山纹甲”

以《明会典》里的这段对日常朝会的侍卫着装要求为例,书中道:“凡常朝御皇极门,掌领侍卫官,俱凤翅盔、锁子甲,悬金牌,佩绣春刀,直左右阑干首。锦衣卫将军二十四人,明盔甲,悬金牌,佩刀,执金瓜。”“勋卫、散骑舍人四员,府军前卫官二十员,明盔、锁子甲,悬金牌,佩刀,夹左右陛。锦衣卫指挥一员,常服,悬金牌,列御道西。千户二员、百户十员,俱常服,悬金牌,列其下。锦衣卫将军八人,明盔甲,悬金牌,佩刀,夹御道左右。又八人,明盔甲,悬金牌,佩刀,执金瓜,掖两陛下。又四人,并神枢营大汉将军四人,俱明盔甲,悬金牌,佩刀,执金瓜,直左右匮。锦衣卫将军二十人,红盔、青甲,悬金牌,佩刀,直左右品牌。锦衣卫将军八人,红盔、青甲,悬金牌,佩刀,直左右踏凳。”

这段文字字数不多,但是其中的各式物件的名头就足以令人眼花缭乱,而这还仅仅只是《明会典》中相关条目的一小部分而已。如果说皇帝侍卫还只是一个小范围的群体,他们的武器多半都是仪仗性质,难保不在别的部队当中发现有“山纹甲”存在的话,那么笔者就在此处将《明会典》卷一百九十二中关于明代军器、军装记录抄录整理如下,计有:

抹金甲、青织金云纻丝裙襕、鱼鳞叶明甲、红绒绦穿齐腰明甲、绿绒绦穿齐腰明甲、绿绒绦穿方叶齐腰明甲、绿线绦穿鱼鳞叶齐腰明甲、匙头叶齐腰明甲、青纻丝镀金平顶丁钉齐腰甲、青纻丝黄铜平顶丁钉齐腰甲、青纻丝镀金丁钉齐腰甲、红绒绦穿齐腰甲、青绵布火漆丁钉齐腰甲、青纻丝黄铜平顶丁钉曳撒甲、紫花布火漆丁钉圆领甲、黑缨红铜镜马甲、大叶明甲、青纻丝火漆丁钉齐腰甲、青纻丝绦穿齐腰甲、青绵布绳穿齐腰甲。

在上述这段种类繁多的明军铠甲名目里,却丝毫没有“山纹”二字的踪迹。这种情况并非为《明会典》所独有,在对明代北京盔甲厂生产做出明确规范的《工部厂库湏知》里也只提到三种铠甲的名称,即“青甲”“紫花布甲”和“明甲”。在包括《武备志》为代表的民间或者半官方、官方的兵书中,我们也难以找到关于“山纹甲”的只言片语。
《武备志》中摘自明代兵书《兵录》的唐猊铠图。从图像上看,该甲甲片就是山纹款式。但此甲的制作方法极为诡异,且全文再一次与“山纹”无任何相联系

这样一来就不能不与同时代存在的大量的“山纹甲”具象实物图像构成强烈的反差了。那么其原因究竟何在?
“山纹甲”上的“山纹”真的是“山纹”?
也许有人会说,没有对应文字记录只是因为唐代之后的几个朝代都不再以“山纹”之名对其进行命名。《唐六典》虽然确实是记录下了“山纹”这个名字没错,但是并没有明确无误地留下对应的图像,故而事实上我们并不能保证,现在大家认为的“山纹甲”就是古人所说的山纹甲。如果不先入为主地接受“山纹甲”这个概念,光看上面的甲片纹路,与其说是像“山”,不若更说像是个“人”字。

当然,也有人会说“山纹”并非是由于组成之后的表面纹路像“山”字,而是因为它的单片甲片的结构就是按照小篆的“山”字得来的,并且也正是因为如同小篆字体的特殊结构,才使其具有独特的组接方式。但是这种说法同样还是缺少历史实物印证,而且在中国古代美术史的研究领域里更是站不住脚。
《营造法式》中的“琐子”图样,其外形与“山纹甲”甲片形制大致相同。蒙元时期熊忠所撰的《韵会》里对琐子的解释为:“物刻镂罥结交加为连琐文者,皆曰琐。”郑珍新附考:“锁,本作琐。” 由此可见,“琐子”即通“锁子”

今天人们眼中所谓的“山纹甲”甲片纹路,在现代编写的专业美术书籍中其实有着另一个术语名称——锁子。《中国纹样史》里对“锁子”纹的解释如下:“锁子是由浅弧形组成三角联环的一种几何纹,因形如链锁,故名。锁子纹仿自锁子甲,亦称锁甲、锁骨、锁子铠……锁子纹因其链环相勾连,而又相拱护,故有联结不断之意。”书中还配上了出自宋代李诫的《营造法式》中名为“琐子”的彩画图样。

沿着“琐子纹”的这条线索再往前追溯,我们可以看到在明人编纂的《元史》里也有提到蒙元的仪卫服色中用到了“锁子纹”。《元史》中写道:“甲,覆膊、掩心、扞背、扞股,制以皮,或为虎文、狮子文,或施金铠锁子文。”《中国历代服制服式》一书对此条记录的解释为:“元代的甲,多以皮制,在皮上饰以薄铜铁片或用金涂,史称元代‘金铠锁子文’。”在书中又进一步地对“金铠锁子文”注释道:“古代战甲到唐、宋及元,多采用软甲,即在软皮革上缀饰薄铜铁片,为美观又常以涂金,称为金铠或金甲,锁子文即薄甲片以方形连环锁而成的一种纹饰。”虽然这两段解释并非完全没问题,如“元代的甲,多以皮制”“唐、宋及元多采用软甲”云云就有待商榷。但是笔者以为,书中对锁子纹的应用解释与样式说明还是值得斟酌参考的。

或许有人会说,《营造法式》是一本宋代的建筑类书籍,书中列举的彩画图像与名称全都是运用于建筑装饰的,而非甲胄兵器。仅凭《营造法式》真就足以确定“山纹甲”非“山纹”?对于这个问题,最好、最明确的回复就莫过于清人《皇朝礼器图式》中的“亲王甲”图文说明。

十分可惜的是,《中国纹样史》与《中国历代服制服式》如同《武备志》一样,都没有给出像清《皇朝礼器图式》里那样图文紧密的宋、明两代的锁子纹甲胄的图释,不然“山纹甲”的复原问题也就可以迎刃而解了。宋代《武经总要》对具有“锁子纹”纹饰在内的所有盔甲图像所做的文字解释里,也仅仅只有“贵者铁,则有锁甲”这样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的记录。



在清乾隆《平定台湾得胜图》铜版画系列之三的《攻克斗六门》中出现了清军身着“山纹甲”(或者说是锁子锦)作战的画面。不过,该图像到底是画家无心之失还是写实而作,笔者就不得而知了

在马来西亚槟城极乐寺中有一组天王像与中原地区流行的造型颇为不同,其铠甲为链甲形制,在不同的光线与角度的下观察,可以显现出“山纹”的效果。这是否就是“琐子即山纹”的可能原因呢?
极乐寺的两尊天王像


种种疑问,不一而足,且待后人续。

本文摘自《战争事典024》
浴血的双头鹰——哈布斯堡王朝的近代兴衰与七年战争
黄金家族的血腥内斗——从蒙古帝国分裂到元帝国两都之战
倒幕第一强藩——岛津氏萨摩藩维新简史
铠如连锁,射不可入——中国传统山纹、锁子、连环铠辨析考

↓↓↓点击原文链接快速购买


    关注 战争事典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