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形影不离,是生命不可一刻错过,罪孽不可一时赦免 张远伦《致影子》

 

我想我的影子,其精神气质来源于光芒本身...

点击 | 一起加入“200万字阅读挑战计划”! 
  • 致影子(组诗)  
  • 诗人 |  张远伦
  • 责编 | 李倩倩
  • 插画 | Jason Ratliff
  • 节选自《花城》2017年第4期


张远伦
苗族,1976年生于重庆彭水。著有诗集《那卡》《两个字》等。获诗刊陈子昂青年诗歌奖、巴蜀青年文学奖等。现居重庆。

【题记】
影子,就这样向我倒计时
影子在两路口


然后,我想把你从后背挪到前胸

这还合乎影子的规则吗?当然不

那好,只有请你更多地领略我后背的冷

至于温暖,你得和我迎面,撞个满怀

影子,我想看看你在我面前

散了的样子,走失了的样子

我知道你的反人性,和反物理性

如果你真正消弭,那一定是在街面上

进行了渗透。抑或直接走进了《圣经》

我得匍匐下来,抖抖索索,抚摸发烫的大地
影子在大礼堂
关于灵魂,我怀疑过他

影子知道他和浪漫主义同住在审讯室

影子更知道他,有一个叫做死亡的待产子

我一直和影子一起,等着生命的终结

此刻,我仍然怀疑一切而宁愿相信影子

相信影子给我布下的疑阵是存在的

为了验证,我会每天去大礼堂广场散步

借以发现灵魂在哪里实现转折

我看到的,都是地陀螺,和太极

人们貌似很悠闲地在市政府门前转动

我所看到的广告牌,告知我一场展览

艺术品上涂满乌鸦。原来

灵魂是颜料做的,质地有些斑驳

在每一个转角处,影子都会闪出来

对我耳语:在这里,永远要注意身后
影子在中四路XX号


想抹掉影子真的好难。指纹慨叹

设若鼠辈出没的地方穷得只剩下影子

那影子将会被老鼠咬得遍地碎渣

想抹掉这些脏东西,想抹掉连成一片的影子

好难啊。把窗帘拉开,再拉开

旧的影子退避到衣柜以内

新的影子又重新占领了稀缺的秋日阳光

我想知道放一只猫进来

影子的结局会是怎样,会被堵进洞吗

这个地方,连猫静静蛰伏的空间都有限

影子的滋生是难以阻挡的

有一段时间,影子失去了睡眠

脱了水,生了影子的分裂症

占主导地位的不是人体行为,是影子行为

直到一只手,捂住半边乳房

影子的捷径才被阻断,归于人的生长
影子在中四路XX号内室


一滴血改变流量,需要加一个栓

而一个影子要从顺序变成倒序

还得把我推倒重来。这多么残酷

我就像血液那样,过心脏无须搭桥

过头颅无须植芯,想出来晒阳光

将伤口张开就行了。然而

影子没有自己的大本营,没有脊椎

没有再生,唯有越来越瘦削的我

三十八年前的影子,与我现在的影子

还是不是一个影子,这已然成谜

把口型矫正一下,再把骨头减轻

是不是我的影子就会回来。哦不

影子已经屈从了在高速路上飞奔

而非在荞麦地里躺着,要扭转顺序

如同扭转血液的流向,如同向影子下毒
在中四路XX号想起诞生的影子
我想点击一下影子,我需要鼠标的把柄

我还想同时和影子一起,玩玩微信的摇一摇

我把影子加为好友那一天,母亲正在分娩

我看见一个巨大的影子从血光里降临

所谓形影不离,说的是生命不可以一刻错过

罪孽不可以一时赦免。还有影子

不可以在我出世的时候,遗失母性

因为,要不是母亲用唾液舔开我的单眼皮

我哪里看得见影子?哪里会体味人世的孤独


创作谈


两个影子,三个影子,四个影子(节选)

文 /   张远伦……

于是我便对影子本身所携带的诗意产生了迷恋。开始写一些城市里的影子,我的影子。开始将他者和自我,异名者和真名者,这类概念用形象呈现出来。我的肉体在场和心灵在场,往往滋生了不一样而又统一在一起的诗性空间。在一连串的影子的诗写中,我在现实介入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了精神参与。我想诗歌的真实必然是物理的真实和心理的真实,只是心理的真实反复多变、难以捉摸而显得不像是真实。于是众多的“我”出现了。我通过影子,找到了我的多种临摹、多种复制、多种再现、多种显影,进而,企图让多个涉我性强的他者连缀起来,在一个近乎循环场域的封闭空间,找到自我抽离的出口。从文化宫,到两路口,到上清寺,到中山四路,到曾家岩,到人防洞,到大礼堂,再到文化宫,这个渝中半岛的小环线,是我日常的活动场所,对外界而言开放多元,对自我而言封闭自足,其间的若干次出神,产生了《致影子》这组诗。最开始,我企图以这种空间关系写成一个长诗,后来发现这种具有节点性质的地理符号,不足以构成长诗的逻辑关系,更像是独立并列的组合,因此,称为组诗或许更为合适。

在这样的大城。一个影子,往往与龋龋独行、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这一类词语联系起来,给人以冷清和孤独感。但是,我想我的影子,其精神气质来源于光芒本身,首先我是有光的人,从来不缺少内心的笃定。只是,我的影子的气息是疲惫的。两个影子还是四个影子,都是疲惫的。都是疲惫的倍数,抑或疲惫的平方。这种经过放大的疲惫,便成为我一定时间里的小小的不安。

确实,我的影子的动感,是有些迷离的,有些晃荡的。或许,这就是生活的不确定感吧。现实介入太多,精神参与太少。我需要在诗歌中反过来,用少量的现实介入和大量的精神参与,打通我认识当下的隐秘通道。由于我的影子路径是仿古的,所以我的诗中会出现不少近代街道影子和建筑影子,我想也暗合我复古的心境吧。当然,我的身体是没法返祖了。同时,诗中的现实,也是现代性的反映,人物和场景,都是现在的,而非过去的,还有一部分是未来的,我通过词语和句子,指向过,如同引而不发的路牌,我知道自己要去哪里。由于太过纵深,抑或是一种返回,我不能轻易下定论,也为自己留下余地。

我最终是不能回答三个影子的问题的。答案在影子上飘荡。不过,我心里面对田园和城市,永远不是等距离的。我还会不断去寻找一个以上的奇数的影子。
关注《花城》杂志

独立精神  人文立场  新锐主张

点击“阅读原文"可购买纸刊
2017年第4期《花城》目录





中篇小说

制造好人/ 陈集益

地爬秧/ 东珠

哭声/ 张敦

短篇小说

都市猫语 / 张翎

幸福 / 残雪

犹豫的时候更接近道德 / 王苏辛

满月 / 孟小书

花城关注 栏目主持人:何平

特洛马克(剧本)

——“爸爸去哪儿了?”/ 朱宜

访谈:或许我们抄近道了/ 何平 朱宜

本期点评:被放逐出文学的剧和剧作家 / 何平

诗歌

致影子(组诗) / 张远伦

寂静之声(组诗) / 游子衿

散文随笔

哥特爱情故事 / 鲍尔金娜

蓝色东欧

思想的黄昏(节选) /【罗马尼亚】埃米尔•齐奥朗 著 陆象淦 译

思无止境

[讲堂]回到生命状态的写作 / 欧阳江河

[史话]海子热恋时期的十首“轶诗”发现始末 / 姜红伟

域外视角

爵士乐、教育和美国文化 / 【美】罗福林 著

特约:新媒介文艺前沿探讨

中国的“二次元宅”如何解读东浩纪? / 邵燕君等
点击“阅读原文"可购买《花城》纸刊


    关注 花城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