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熟茶简直丧心病狂,他们绞尽脑汁说了什么?

 

关于熟茶,是大势,值得收藏细读。...

每周一至周日 更新原创文章
点击标题下方蓝字关注 茶业复兴

2004年,我刚到昆明上大学,那年怀揣着一颗赤子之心第一次购买普洱茶,当时学校一个月的伙食费还不到500元,我竟然大方地花了30块钱在昆明花鸟市场买了一块250克的熟砖,并对这片茶满怀期待。那时身边没有同学喝普洱茶,也没有人告诉我该怎么泡,于是我撬了一块熟茶放到玻璃杯里,待茶汤变成了酱油色,喝了一大口,万万没想到,滋味不可名状,十分辣嗓子,从此发誓此生不再喝熟茶。

一转眼,时间又过了5年。2009年,我开始从事一份与茶文化相关的工作。过去短短5年间,普洱茶市场经历了大起大落,喝普洱之风也正在席卷了祖国大江南北。

飘逸杯是当年办公室最热门的泡普洱的神器,我身边也出现了一个痴迷于熟茶的小姐姐,在她的指导下,我发现我5年前的冲泡方法是有问题的,而且那时我斥巨资买的熟茶可能是小作坊的不合格产品,根本不能喝。她给我泡大益的标杆熟茶,喝起来甜甜的,不苦,也不辣嗓子。于是我背叛了自己当初的誓言,决定此生还是要喝熟茶。

最近几年,身边喜欢熟茶的人越来越多,熟茶也成为了我的口粮茶。以前处于喝茶鄙视链低端的熟茶开始慢慢的逆袭,从茶园到茶厂再到茶室,很多人开始讨论熟茶的工艺、市场以及品饮。

这个趋势,在茶业复兴最近三年的微刊上也有很明显的体现,我们精选了九篇文章,帮你从工艺、产品和观念层面了解熟茶。
☞云南古法制茶到底是什么工艺?「普洱熟茶编年史」
普洱茶历史上,熟茶的历史又是非常独特的,我们用今天的通用概念,比如用普洱熟茶,发酵茶,边销茶之类说法进入历史语境后,很难准确描述,好在先人已经使用过一个非常有用的词汇——红汤茶,就是红色的汤。汤茶可能是最早一种消费地与产地合谋的产物,也可以说是最早的一种成规模的市民定制茶。消费市民从自身消费习惯出发,要求原产地做出回应,由此引发了一场消费观念的革命。



熟茶第一人卢铸勋
☞如何区分普洱生茶和熟茶?
不时有茶友会问到这样一个问题:如何区分普洱生茶和熟茶?普洱茶发烧友们可能会说,这也是个问题吗?对于刚接触普洱茶的消费者而言,这的确是个问题。这篇文章从概念辨析和实物区分两方面回答了这个。



普洱生茶和熟茶加工工艺概览

☞关于熟茶,我有5点不成熟的小建议
对于不太了解普洱茶的人来说,熟茶看起来有点像红茶(有人甚至会叫它“红”茶);对于喜欢熟茶的人来说,它的味道甜柔醇厚;对于只喝生茶的茶界老司机来说,喝熟茶是茶小白的专利。难道真的是这样么?

☞如何一句话概括熟茶发酵?
普洱茶发酵原理,只有一句话,微生物以茶叶为底物,不断活动改变底物内容,最终使得茶叶转化成我们称之为普洱茶(熟茶)的发酵茶。但是细抠下来,就复杂得多了,微生物?是哪种微生物呢?

熟茶能不能喝出山头味?你要的答案都在这里


有人说喝生茶喝出山头,你可以相信七八分。如果有人说喝熟茶喝出山头,你会觉得他是骗子。但其实这是有可能的。不同品种有不同的演化路线,每个山头都有一个主要的品种构成。弄清楚了品种味、各个品种在不同环境下的表现,就有可能通过推理排除猜出山头。
☞木地板、“元”工艺、暗物质,解开熟茶发酵的底层代码


这一期的熟茶沙龙,每一款都是名山头茶发酵,这样的茶放到前几年,别人会说你胡扯。元工艺,让熟茶门槛降低,让我们今天得以喝到真实的贺开、刮风寨、老班章。



从吉普号勐海发酵车间运上来的水冬瓜木板,木地板把发酵堆子抬离地面45公分。
☞熟茶爆发年,勐库来了一记重拳,请拿稳茶杯
在普洱茶界,只要提到熟茶,必然会想到“勐海味”,“勐海味”成为了熟茶的典范。技术、历史、地理均不占条件的临沧,向来以制作生茶为优势,熟茶似乎“名不见经传”。看完这篇文章,你会了解勐库的熟茶迷人的风格和滋味。

☞明年的熟茶是易武味?我们和高杆古树一起见证
加工工艺的改变,代表着以前老勐海味发生极大改变,樟香、兰香、枣香的形成和用料级别也有很大关系的,粗老的叶片,做出来是枣香,最好的芽头和持嫩性好的细条做出来有樟香和兰香。易武高杆古树做熟茶的诞生,代表的是即将到来的熟茶新市场。

☞这款茶除了贵,还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这篇文章,讲的是最近两年备受关注的五正熟茶的代表作——印本纪。印本记的标的物是甲级蓝印,它利用熟茶的生产工艺,呈现老生茶的品质特点。这也是一款定价不菲的熟茶产品,零售价达到了1599元/片。这款熟茶的诞生背后,有着值得我们深思的启示。



印本纪
END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关注 茶业复兴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