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劳动在《向往的生活》里显得尤其美?

 

劳动与奉献,实则是支撑《向往的生活》的精神内核。...





如果阅读不方便,不妨听语音吧
1号播音员:李秀文


在我主观评价体系中,《向往的生活》必然是2017最喜欢综艺TOP3以及2018最期待综艺TOP3。

在这种喜欢与期待的情绪中,甚至有一种精神膜拜的力量。



于是,我开始有了一种好奇,便是去探索自己内心与这个综艺之间的缔结。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让它能长驱直入地攻占我内心的深处?


借古:复活五千年的田园理想
在我看来,《向往的生活》最鲜明的气质,便是田园理想。

在中国田园诗派里,达到巅峰的便是陶渊明。他崇尚一种自给自足以创造美好生活、亲近自然以天人合一的境界。由此,所以才有了“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才有了“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才有了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在陶渊明的隐逸思想中,劳动,将天地人和融会贯通。 

而《向往的生活》的理念,无疑是与陶渊明一脉相承的——重视劳作对于自然的认识与内心的升华。所以,你在《向往的生活》中,才感受到了一种清浅而回甘的田园诗香。于是,你在《向往的生活》中,看到了那些陌生、遥远,仿佛曾经只存在于隐逸诗中的意象——泥土、茅草、门扉,黄狗、呆鸭、两只羊,插秧、采蜂蜜、做土灶,做饭、把酒、言欢。汗水中有生活的回甘,它是自豪的、满足的、香甜的;劳动中有生命的真谛,它串联起了人类、自然与天地。这一切曾经只寄托于诗句中的意象,突然通过一个电视节目,鲜活、具体而淋漓地呈现在中国电视观众面前。

所以,为什么《向往的生活》能直击人的内心?



因为,它复活了植根于中国人集体记忆、历史基因中关于田园理想的心潮,打开了五千年来寄托于诗篇之中、文字之中的田园情怀的视听想象。这个力量是巨大的,是厚重的,是层层叠叠的历史、是字字珠玑的诗歌,一次一次在中国人的意识深处,建立而起的桃花源。

所以,《向往的生活》的势能之一,便是借古。


开来:反思时代下的理想观照
《向往的生活》的势能之二,在于开来。它提供了一个作为给万千大众现实生活该如何改进的彼岸参照。

人类抱着过上越来越美好的生活的愿景努力地推进文明进程,然而,与此同时我们似乎也被现代文明所裹挟,生活的速度越来越快,生活的空间越来越狭小,终于,有人开始反思,我们是否矫枉过正了?是否过犹不及了?



终于,有人暂停脚步,再次思考什么才是当下的人们真正向往的生活。

《向往的生活》对当代生活、当代文化的反思精神,集中体现在三个层面:

其一,对信息文化的反思。

进入信息时代的我们,充斥在信息爆炸、内容超载的快节奏中。我们生活的节奏,与古人已然大相径庭。古人的一天,甚至有一半以上的时间用于如何满足果腹之需,现代人的一天,这样的时间已然被压缩再压缩,精准的分工、社会的协作,我们有快餐式的餐饮,我们有外卖式的服务,现代生活在解放了你的做饭、吃饭的时间之余,也让你彻底地被关入了工作的囚笼,支撑现代社会的机器继续保持高速的运转。

然而,在《向往的生活》里,生活的内容、生活的节奏、生活的方式,突然像历史倒带一样,一路从信息时代、工业时代、退至农业时代。在第一期节目中,你看到了在这个生活状态下人们的一天,无非就是三件事:

第一件,劳动。众人各司其职地下地劳动,徐峥与彭昱畅负责割蜂蜜,何炅和徐峥负责插秧,黄磊负责做土灶,几个年轻人负责抓泥鳅。当代文明让越来越多的人远离了农业文明,而与此同时,这种向土地靠近的劳作却因陌生、遥远而显得有趣而诗意;





第二件,做饭。蘑菇屋是个神奇的地方,所有来这里的人都会不自觉地想干活,刚开始放话什么都不想做的徐峥,却成了第一期节目的两大厨神之一,跟黄小厨一起负责了众人当日的伙食。酒足饭饱,众人无话、放空,说,这种静默最是难得;



第三件,娱乐。夜幕降临,聚而玩乐。先是一阵“爱的教育”,黄磊吐槽现在的年轻人啥都不会;再是一波“抽乌龟”大战,高潮停留在了给徐峥洗光头;最后一场上戏和北影的演技大赏,黄磊和徐峥演了一场两只狗的七年之痒。



为什么我们愿意看《向往的生活》呢?便是因为,它提供了关于生活的另一种可能,另一种节奏。这与当代逼仄我们的生活节奏,如此迥异、如此新奇。它是悠扬的、松弛的,甚至是“无聊”的,没有那么多的意义,没有那么多的宏大。然而,你却忽然会觉得,这种“无聊”本身便是一种生命的意义。

其二,对城市文化的反思。

改革开放的四十年,是城市化加速的四十年。它给我们提供了更便利的设施、更优质的教育、更有效的协作,然而,利弊相生,我们也在逐渐拥挤的城市空间里,逼仄了自己的方圆。



而《向往的生活》,便给出了一副与城市文化截然相反的图景。这里,隐于山林,这里,广袤无边,这里,就是老子理想国中,鸡犬相闻的小国寡民。透过荧幕,我们似乎进入到了另外一个时空,在这里,没有嘈杂的车水马龙,没有拥挤的人山人海,没有高耸的铁塔高楼,有的,就是静谧的远山、芬芳的田埂、相伴的家禽。

或许,《向往的生活》之所以能够给人一种舒适感、安全感,可能在于,人与人之间应该有一个更加合理的密度与距离。显然,如今的生活,其密度与距离正在影响甚至破坏这种来自生物本能的心理防线。于是,我们便在《向往的生活》中,投射自己的心理需求。



其三,对功利文化的反思。

唯成功至上,似乎成了这个时代的主流,这是一个个人主义的、功利主义的标准。然而,在《向往的生活》里,已然形成了与之相对立的评价体系。

恰如黄磊开玩笑所言,进入蘑菇屋,每个人就会情不自禁想要干活。因为,在这里,通过劳作而利他、利集体,变成一个人是否能够融入环境的标尺,而不论你在此前、在此外,有多大的成绩、多大的名声,这里的标准、这里的美德,便是你是否能协同大家共同过上自给自足的生活。所以,勤快的彭昱畅迅速得到集体的认可,十八般武艺俱全的黄磊成为节目的主心骨,面面俱到的何炅成为节目的润滑剂。



所以,《向往的生活》之所以呈现出一种迷人的气质,不仅仅在于那些陌生而诗意的意象堆砌出来的外在世界,而更在通过提倡劳动而形成的关于人与人之间的有爱、互谅、重人情的内在情怀。


1号结语
《向往的生活》像是当下生活的一面镜子,用另一个生存环境下的美好、向上、积极、幸福的状态,去唤醒人们在观照现实生活、面对现实生活、融入现实生活中,如何更有智慧的生活。



它用慢节奏,去呼吁人们放下匆忙的脚步,欣赏生活的本真;它用农业意象,去提示人们关注泥土与自然;而最为关键的,它尝试建立一个新的评价体系,在这个评价体系中,关注的是人的积极努力以换取幸福值、关注人的和谐互助以促进和平共处、关注人的自给自足以完成天人合一。劳动与奉献,实则是支撑《向往的生活》的精神内核。

 

由此,我们便看到了一个文以载道的综艺,所完成的时代书写。

欢迎加入“1号社群”,
每日获取《1号新闻》;

每月获取《1号月刊》;

每季获取《1号蓝皮书》
【入群方式】

1号小编——扫码进群
推送列表

【头条】为什么劳动在《向往的生活》里显得尤其美?

【二条】小心!犯了这些错误的广电类作品将被撤销中国新闻奖参评资格!

【三条】1号招聘 | 传媒1号 新浪 和颂传媒 爱奇艺 《人物》杂志 人民网

近期推荐阅读:

1、不是针对谁,在座的三家“机器人格斗”都有问题

2、“综N代”,它们曾是电视综艺的“脊梁”,也是对抗网综的“堡垒”

3、黑马剧本、偶像养成和抄袭之困

4、1号专访|张永琛:做不出头部剧的影视公司基本会出局

5、1号专访|张晓敏:我一直在努力,希望“电影工业化”在中国落地开花



    关注 传媒1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