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亲不是洪水猛兽,《中国新相亲》正在扭转大众对“相亲”的固有成见

 

一边用剧集满足了年轻人对恋爱理想化的憧憬,一边用综艺满足年轻人关于婚姻现实性的追求,这样的编排,的确走心了。...





中国,目前正处于第四波单身潮,单身男女近2个亿。

于是,催婚催恋爱,便成为摆在包括笔者在内的2个亿家庭中,日日年年、时时刻刻都可能一触即发的家庭矛盾。父母的意志与子女的规划,父母的愿望与子女的现实,在婚恋这个问题上,关于时机、关于对象,似乎难以调和。

似乎,对于单身男女更难接受的,是一个叫“相亲”的敏感词汇。因为旧有的相亲传承,在关于它的印象标签中,关联着不自由、不自主、不自立的成分,于是,才让这个时代下的单身男女本能地感到抗拒。

然而,有一个节目,便在尝试为“相亲”找寻新时代之下的新形态,这便是东方卫视2018年伊始每周六晚全新推出的《中国新相亲》。

那么,属于这个时代的中国的“新相亲”究竟“新”在哪儿?



父母,是“新相亲”时代的父母
从宏观的概念说,《中国新相亲》是在推一个“新相亲”的价值理念;从落地的执行说,《中国新相亲》实则是在推一批有“新相亲”价值理念的家庭。

而在这一概念中,最重要也最难得的角色,便是父母。

笔者家处闽南,这里自古至今相亲之风盛行,子女到了适婚年龄,一家老幼举家对坐相亲。我有一个朋友深受其害,因为在他的若干次相亲中,他所喜欢的不容于父母所喜欢的,于是被打断、被阻止,悻悻然地无疾而终。

而在《中国新相亲》中,这里所呈现的拥有“新相亲”理念的父母,他们在包容性与变通性上,让我们看懂了相亲的另一种可能:

他们是能倾听的。在每期节目开始之初、每组家庭登场之时,“月老”张国立都会首先询问父母替子女的择偶标准以及子女为自己的择偶标准。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你都听到截然不同的参考标准,比如第二期节目中,2号家庭女孩的核心要求是外在条件要好,而家长的核心要求则是必须同城、善待父母,5号家庭女孩的核心要求是要帅、要暖,而家长的核心要求则是要有房子。然而,父母们虽然表达了自己的意见,却也的确根据子女的喜好进行了“抢亲”,你在玻璃房内看到的,几乎都是子女们对父母们选择甚是满意的反应,甚是激动的表现。



他们是开放的。在这个节目上,我们看到了很多鲜活的、可爱的、新潮的父母,他们不再固执于倒插门的偏见,反而鼓励孩子追随女生去所在的城市;他们不再只有孩子没有自我,反而夫妻二人自己运动自己旅游自己喝酒。他们让观众看到了,这样一群意识开放的父母,有自己的人生,有二人的浪漫,而他们之所以要努力帮忙儿女们完成“新相亲”,不再是老祖宗那套留住香火、陪伴双老,而纯粹地是要为孩子们争取幸福。



他们是灵活的。传统的中式父母,为了确立自己在家中的威严感,习惯于说一不二,然而,这种不太灵活的说一不二,很多时候却演变成了教条主义的顽固不化。但在《中国新相亲》的舞台上,这些新式父母,似乎不怎么讲究他们的原则,前文刚说不接受异地恋的,刚说需要能操持家务的,后面看到适合孩子的伴侣便主动放弃原则,无条件地努力争取。



所谓“新相亲”,第一个“新”便是新在父母对子女的“尊重”二字上。“养儿一百岁,长忧九十九。”在中国传统的家族观念中,孩子永远是孩子,很难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去看待,因而父母总会大包大揽地为其决定、为其操持。

而《中国新相亲》的第一个“新”,便是让我们看到了在新式的、现代的、健全的家庭关系中,应该被唤醒、该被培育、该被传播的“尊重”意识,倾听子女的意愿、重视子女的表达、理解子女的态度,这是“新相亲”可能被成立的第一条件。


子女,是“新相亲”时代的子女
凡事因果相连。

有父母“尊重”的因,便有子女“沟通”的果。

即使到如今,无效沟通的家庭仍在这个社会中大量存在。父母有好的初衷,但也许没有好的尊重,好的方式,好的表达,而导致的结果往往则是,子女拒绝沟通,拒绝理解,乃至拒绝信任。他们不相信父母的选择,不相信父母的判断,不相信父母的眼光,最终的后果便是,越在谈婚恋问题,越引爆家庭矛盾。善因成恶果。

而在《中国新相亲》的舞台上,我们看到了那些建立了有效沟通的家庭里的孩子,他们与父母之间,是能沟通的,是有信任的。



在相亲过程中,因为有效的沟通,他们得以让父母更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意志,争取自己的幸福;他们得以受教于父母的智慧,对择偶标准有更富有人生智慧的意见补充。例如,第二期的补位5号女孩,她对男生的要求标准是要帅、要暖,而母亲对男生的要求标准是有房,虽然她与母亲的标准大相径庭,但却分外能理解母亲的标准亦是为了她得以有较为安适的下半生,因此,并没有对母亲的观念有所抗拒,而是能够参考与理解。

在节目呈现上,因为有效的沟通,他们与父母一起,呈现了十分正能量的良好家风。比如,你看到第二期节目中的1号家庭,家风儒雅和睦、岁月静好,3号家庭,家风自由民主、积极健康。



在社会影响上,因为有效的沟通,他们与父母一起,呈现了截然不同的“新相亲”,这样的相亲,不再是洪水猛兽,不再是需要极力去逃避、去拒绝、去抗争的,它可能就是在适婚年龄下的、稀松平常的一种结识异性的方式而已。

相亲,自古在中国有之。为何运行良好千余年的相亲偏偏在这个时代下失灵了呢?

就是因为,这个时代的年轻人,更有自我的主张,更有独立的意识,更有明确的追求,更有个人的好恶,更有鲜活的人性。他们不再逆来顺受地接受安排、接受指令、接受教条,他们需要议论、需要沟通、需要表达。

因此,《中国新相亲》的第二个“新”,便是让观众看到了新时代下的中国式年轻人,拒绝的不是相亲,拒绝的是没有沟通、没有自我的相亲。然而,当“新相亲”赋予了他们表达的可能、沟通的欲望、决定的权利,“相亲”本身作为男女婚恋的途径,便像一条堵塞的河道重新回归时代的洪流。



《中国新相亲》的意义,不在于具体牵手成功的数字,而在于理念的传达、价值观的科普,让全国适婚单身男女与其父母,看到“新相亲”应有的互相尊重与彼此沟通。


结 语
然而,我们似乎应该跳脱出一个节目本身,更加宏观地打开视野。

从节目到频道,当你上升一个维度俯瞰东方卫视2018开年之初的主线安排,便看到了更加具有格局感的整体安排:



剧集资源,《恋爱先生》中,靳东作为恋爱顾问为男女出谋划策;综艺资源,《中国新相亲》中,张国立作为相亲顾问为家庭牵引红线。无论在剧集或者综艺的编排上,似乎都迎来了一个恋爱的季节。

而如此通过剧集与综艺的双向引导、全面规划,一边用剧集满足了年轻人对恋爱理想化的憧憬,一边用综艺满足年轻人关于婚姻现实性的追求,这样的编排,的确走心了。

推送列表
【头条】相亲不是洪水猛兽,《中国新相亲》正在扭转大众对“相亲”的固有成见

【二条】如何评价1月的传媒业|平台篇:卫视开年史上最“冷”,视频网站订阅模式需反思

【三条】7张图,看懂2017年艺人作品和商业表现

【四条】1号学术|刘畅:新闻传播与事实思维(5)

【五条】1号招聘 | 传媒1号/传媒少数派 未来网短视频 环球网 梨视频 爱奇艺 腾讯



    关注 传媒1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