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职的尴尬

 

​你有拒绝这次升职的权利吗?或者说,你会选择拒绝吗?...



1

好久好久没有谈职场话题了,但读者朋友时不时会有一些关于职场的提问:

我问我太太,“你看我像职场人生导师吗?”

太太说,你再把袜子扔到洗衣机外头,我就趁你睡着的时候,把它塞到你嘴里。

职场问题的尴尬之处在于——“有效答案”往往不是“标准答案”。越普适、越强调“人人都可以”,往往越鸡汤,实践意义越差。绝大多数的职场生存课,情商课,都是厚黑学的变种,只能练就一身阴阳怪气。

这位读者的问题是——迎来了一件“自己不太适应的好事”:升职,但似乎没加薪;服众性存疑,自由度降低

它肯定没有标准答案。积极一点的,说“平台变大了,积极面对挑战”当然可以;保守一点的,说“遵从自己内心,退一步海阔天空”也可以。

我得对你足够了解、足够熟悉,才可能给出稍微靠谱一点的建议。而且很有可能,你自己已经有答案,只不过希望得到一些鼓励罢了。

所以,我可以先说:你之后的决定,其实都是对的

2

之所以在诸多职场问题中选择这一个,是因为这位读者所描述的状态,恰好和我的某个阶段有极其类似之处:

突然被提拔了,成为了某个管理岗位中,年龄最小的人之一;

收入没增加。为此我还找过更大的领导吐槽。更大的领导微微一笑,“虽然收入没增加,但标准提高了呀”;

服众性存疑。新岗位中几乎没有熟悉的人,大多数是行业前辈,相当一部分也具备担任这个管理岗位的能力;

自由度降低。以前真的是“干完自己的活儿就走”,还有大把的时间去造作,后来变成了“得看着大家干完活儿才能走”。

虽然我自认“做得还算合格”,但一直到今天我还有点疑惑:为什么这样一个岗位,会有那么多人想要做呢?

后来我发现,哦,原来我并不喜欢和更多的人打交道,也不喜欢开会。至于收入,原先的标准低,但我能搞得很惊艳,绩效常常能乘以1.5,时间相对充裕,还能在外头讲课;后来的标准高了,让我惊艳的余地就没了。

再后来,家庭出现了一些变故,经济压力比较大,时间也不够用,这个新的岗位就和个人生活出现了一些矛盾。但我又退不回原岗位,那个坑已经没有了,所以它客观上也催化了我的辞职。

可能有人会说,哎呀,你当时拒绝不就好了吗?

但事实是:当时我并没有太为难或者不高兴,甚至还有些得意。多厉害啊,史上最年轻的某行业“一把手”。所有的“不喜欢”,实际上是在我遇到实际问题后,比如家里人手捣鼓不过来,进口药买不起后,才浮现出来的。或者说,只有去经历过,才能意识到自己原来“并不喜欢”。

所以,如果非要给个建议,我觉得可以多琢磨琢磨工作与生活的关系,以及,这个新岗位有哪些“必载风格”是自己个性排斥的。如果有,谨慎考虑;如果没有,升职肯定算好事,欣然接受就行。

3

关于“服众”,我以前也很担忧,后来发现这件事并不值得担忧。

一个特别简单的道理:职位提升后,试图向你表达善意的人,肯定远远超过表达敌意的人。

大家背后肯定也会吐槽,但这是人性,也是管理岗位的宿命。

这都很正常。

提拔你的领导,会想尽办法证明他“决策的正确”,所以一定会呵护你;广大员工,会表达对改革的拥护,也会在面上支持你;就算心里不服的,也不会直接唱反调。业务上的困难,在早期反而不多。

困难往往会在半年或者一年后。新鲜感消退了,几斤几两大家也有数了,缺陷也暴露了,新手保护期结束了,挑战的目光可能就出现了。

转型管理岗,会有两个比较大的困难:

一个是“手伸得太长”,细枝末节干预得太多,基层管理都被“架空”了,搞得大家都在等你出主意,想办法。自己累个半死,还成为了活力的阻碍者。业务骨干转型管理的,常有这样的毛病。

一个是“过分追求结果导向的快感”。碰到自己不熟悉的领域,授权挺充分,甩一句“我不注重过程,只看结果”是挺爽,但既然它归属你管理,那一定要把过程给弄明白,别真以为“外行可以领导内行”了。

“懂而少语”这个尺度很难拿捏,也很有艺术,这往往是我们能不能“自主服众”的关键。

4

当然,最后还是有一个非常小的提醒,可能也很关键:

你有拒绝这次升职的权利吗?或者说,你会选择拒绝吗?

如果没有,那所有的担忧,在外人眼中都是凡尔赛。硬着头皮接受祝贺,然后去努力完成它就好了。

至于未来的事情。

那就交给未来。


点击阅读原文也可以哦


    关注 灰鸽叔叔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