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专稿】年味:中国味

 

春节愉快:点击上方"读书村"↑订阅...



猴年大吉,新春愉快点击上方"读书村"↑订阅

春节专稿·读书村原创-夏天作品
年味:中国味
·夏天
过了腊八就是小年,年的味道越来越浓,年的脚步也越来越近,“年”带着浓浓的香味,弥漫在大街小巷。随着年龄的增长,再没有对年的那种期盼,没有了对年的那种欣喜,也没有了对年的那种热情,留下只是对逝去岁月的感怀,对故乡亲情的深深眷恋。于是,我平静地拿起笔,记录下中国“年的味道”。

在中国农村,腊月二十三晚上,主妇就在灶台上供奉糖果,烧香送灶神,上天言好事,回府降吉祥。翌日早上,乡村里就能闻到年的味道。女人开始打扫清洁屋里屋外,计划着置办年货,村子上空就有了浓浓的香味。男人三三两两往集市上走,理发、修面和刮胡子,买香烟、好酒和新鲜蔬菜。到了晚上,男人算计还有好多没有买,女人叨咕不是把这忘就把那忘了。

随着新春佳节的临近,中国大地上的年味儿,一天天地浓醇起来。男女老少和小孩子,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迎接着新年,欢庆着新年,享受着新年。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大红灯笼,高高挂起,点燃了人们心中久违的激情,节日的喜庆呼之欲出。品种繁多的年货,堆积如山,琳琅满目,任凭挑选。主妇忙碌起来,步履匆匆,穿梭于集市,精心采购着喜爱的物品。

车站里人群川流不息,背着大包小包,涌向售票窗口。在外的游子满载着收获,满载着喜悦,满载着期望,踏上了归乡旅途。他们很久没喝到家乡的山泉,没有吃到家乡的饭菜,没有看见家乡的山水,这怎能不令他们激动呢?他们恨不得长出翅膀,立刻飞向家乡,投入亲人的怀抱。

越是临近春节,年的味道如同发酵的烧酒,越来越浓烈。无论是大江南北,还是城里乡下,家家户户,都在精心准备着过年。也许是因为天寒地冻,吃上一桌热气腾腾的饭菜才是团圆的温馨;或许是因为辛苦了一年,在短短的几天假期内,用丰盛的饭菜犒劳一下自己,美食总是新年里最红火的景观。
作为一年的结束和复始,年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异常神圣,而要表达这种庄重的心情和喜庆的气氛,就离不开吃。虽然现在吃喝不愁,采购也异常方便,而千百年来舌尖上才有的年味,在中国却从未改变。

记得小时候,只有过年才能放开胃口,大鱼大肉地饱餐一顿。于是,盼年的心情就如犀利的寒风,在悠长的冬日里尽情肆虐。经过漫长的守望,年的脚步终于在吃腊八粥的芳香中越走越近。

尽管生活拮据,但对于过年,父母亲都会毫不吝啬地奢侈一把。磨豆腐、压挂面……凛冽的寒风,丝毫挡不住备年货的热情。年猪总是要杀的,除了大年初一的饺子需要外,平日不见荤的菜里也要陪衬,平日吃不到的菜,也要多少买一些。母亲说报着菜名算着斤两,我就一一录在纸上,母亲然后就去赶集了。

随着各种食材的进门,年的味道也越来越浓。不必是名贵的吃食,单就是那些家户必备的特色美味,便足以担当。过了腊月二十八,家家户户都开始了蒸、炸……从厨房里飘出的各种香味,让乡村里四溢着年的味道。
除夕那天,家家户户都要打扫庭院和房舍,扫去了一年的灰尘,亦如扫去一年所有的烦恼,以洁净一新的面貌迎接新的一年。虽然那时的生活贫困拮据,不可能人人都焕然一新,即便如此,依然从每个人的身上,从屋内到院里,都能感受到浓浓年味的气息。一张张红红的福字,预示着福的到来;一副副红红的对联,一串串红红的灯笼,无不透着年的吉祥与喜庆;一串串长长的挂钱,象征着来年财源滚滚……院子里和屋檐下,大红灯笼高高挂起,映照着孩子们嬉笑的脸庞,温暖着一颗颗天真无邪的童心。

厨房里热气腾腾,哐哐的切菜声,咚咚的剁肉声,随着滋拉的声响,热锅沸油烹炒着各色菜肴,不断飘来浓浓的肉香,令馋嘴的孩子垂涎欲滴,恨不得马上就能吃上香喷喷的饭菜。至今想起来,那香甜的滋味,依旧在心头缭绕。今天吃腻的食品,那时是难得的奢侈,所以小孩子才期盼着过年。然而,如今却怎么也吃不出年的味道,那时年的味道,永远地留在了记忆的深处……

满头银丝的母亲,从儿女们归家的那一刻起,就一直没有闲着,在厨房里忙前忙后,她把熟稔的厨艺发挥得淋漓尽致,一盘盘佳肴摆满了桌子,凉的热的,荤的素的,咸的甜的,异常丰富。一家人围在桌边,其乐融融,把酒举杯,畅述心愿,说着吉祥与祝福的话,亲情便在这不经意的谈笑中,升华为一种血浓于水的亲情。这时的酒,已经不是酒,而是浓浓的血脉亲情;这时的饭,已经不是饭,而是一份真实的情感。这就是中国的除夕,在吃的里面蕴含着独特的年味。

夜幕降临,焰火升腾。年的味道弥漫在大江南北,飘散在了每一个人的心间,年夜里的人们,不由自主地沉醉在浓浓的年味里。孩子们最高兴的事,是在院子里放鞭炮,那些绽放在天空的绚烂色彩,照亮了院里的每一个角落,照亮了孩子们幸福快乐的笑脸。

在广大的农村,最渊源厚重的节日,莫过于“年”了。从腊八开始,就听见年的脚步声,直到正月十五,闹过元宵之后,才能给年画上句号。在一个多月里,无论衣食住行、言语行为,生活的一切,无不充溢着年的内容、年的意味和年的精神。且不说鞭炮、春联、福字、年画、吊钱、年糕、糖瓜、元宵、灯谜、花街、祭祖、祈福、拜年、压岁钱、饺子等等,只是看看年根底下,全国各地大小车站,成千上万人背着行囊,风尘仆仆,归心似箭,赶着大年三十,回家团圆,共进年饭。回家过年,永远是异乡游子最期待的精神寄托。

年的味道,是从花花绿绿的市场上开始的,随后出现在宽阔的乡村道路,出现在集市回来的人流上。年味从四面八方飘来,涌向一座座村落。年的味道,从杀年猪的嚎叫声里开始,从日渐稠密的炮竹声中,飘入中国大地的千家万户,在家家户户的厨房里、餐桌上弥漫着。
年的味道,离村子很远就能闻到,那是孩子们放鞭炮的火药味。春节期间,孩子们穿上节日的盛装,在院场上蹦蹦跳跳跳,常常忘记吃饭,他们不断把炮竹炸得啪啪作响,还不时有礼花飞向村子的上空,映出片刻的五彩缤纷。

年的味道,就着浑身吉祥与喜庆,轻盈地走进农家小院,走进每一处农户。屋子里飘起酒的芬芳,院子里响起爆竹的清脆,人人都在感受着年的味道,感受着春天的气息。所有的中国人,开始在年的味道里品尝着“年”,所以中国的年味醇厚绵长。中国的“年”,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节日,而是一种亲和力和凝聚力的象征,成为彰显亲人团圆、亲情释放、邻里和谐和吉祥快乐的平台。

年的味道,挂在孩子的脸上,醉在大人的心里,响在女人锅碗瓢盆上,飘在乡间小道人来人往中。

年的味道,随着祝福声声,张贴在家家户户的大门上,根植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田里。

在年的味道里,春随节而至,化作缕缕春风,树木变得柔软,小草吐露嫩芽,田野出现了春的景象,新的一元就这样在年的味道里复始了……

崔剑波,90后,现在宁强县某政府部门工作。
请推荐给朋友们,让好文字滋润更多的人!
点左下“阅读原文”查看更多文章↓ 喜欢本文的请点赞哦
原创内容,未经作者及平台主持人许可,任何媒体不得盗用!
读书村dushucun2015—鲜活·有质地·接地气
主持人:丁小村
联系QQ及邮箱:12545194@qq.com
微信交流群:读书村·微写作/QQ群:281290150
微信扫描或者长按下边二维码订阅


    关注 读书村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