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苏轼与“苎萝西子”

 

——每个不甘平庸的人,踏上苏堤的时候,不妨也想想:苏轼做了些什么,自己又做了些什么~~~...

在中国,留传至今的苏堤有三条:浙江的杭州苏堤、江苏的徐州苏堤,以及广东的惠州苏堤。

惠州不仅有苏堤,还有西湖,而且惠州的西湖与苏堤,也都与苏轼有密切关系。

北宋绍圣元年(公元1094年),苏轼作为“宁远军节度副使”被派到惠州上任。

这次是不折不扣的贬谪。当时的宰相章惇,上任后重启被废除的王安石新法,而曾经反对过王安石变法的苏轼,就得了个“讥讪先朝”的罪名,被贬到了惠州。

由于岭南气候条件与中原差异巨大,又远离当时的经济文化中心,常年得不到发展,生活艰难、缺医少药等等也就在所难免,居民平均寿命明显比中原地区短。

因此,岭南地区一直被视作“瘴疠之地”——而那年的苏轼,已经59岁。

更无耻的是,这章惇,还算是苏轼的老朋友。

章惇在历史上没什么存在感。尽管他号称新党,但再推崇改革的人,都不肯提他,却愿意把王安石当榜样,一大原因就是,这厮人品太差,看他存心把老年苏轼贬往岭南就知道,纯属不择手段地打击异己,把人往死里整。

王安石是新党领袖,但人品不是这等小人能比的。

苏轼和王安石做了一辈子的政敌,因为反对新法(也反对旧法,要不怎么说他是有名的“不合时宜”呢),苏轼曾被王安石各种排挤,一直得不到重用。

但是,当苏轼身陷乌台诗案,被关进监狱,甚至面临死刑可能的时候,已经下野的王安石,却上书皇帝说:“安有圣世而杀才士乎?”为保全苏轼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再看章惇的行径,真是给王安石提鞋都不配。

不管怎么说,朝廷的命令下来,苏轼也只得听从。

到了惠州,苏轼就发现了西湖——不过那时候,这个湖还叫“丰湖”。

苏轼喜欢这里的风景,可以与友人玩个通宵达旦:“予尝夜起登合江楼,或与客游丰湖,入栖禅寺,叩罗浮道院,登逍遥堂,逮晓乃归。”

后来,在《赠昙秀》一诗中,苏轼第一次用“西湖”称呼这片湖:“人间胜绝略已遍,匡庐南岭并西湖”、“西湖北望三千里,大堤冉冉横秋水”。

自那之后,“西湖”之名就逐渐被传开了。

明代编辑《东坡寓惠集》的大学者张萱,在《惠州西湖歌》中写道:“惠州西湖岭之东,标名亦自东坡公”。

惠州西湖雅号“苎萝西子”。

“西子”一词,自然是来自苏轼咏杭州西湖的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而“苎萝村”,就是西施的家乡,在入宫之前,少女西施经常在村外的溪流里浣纱,那是她无忧无虑的青春岁月。

和杭州西湖相比,惠州西湖以“曲”为特色,徘徊曲折,真就像青春少女的心事一样。

以老农的大白话来说,杭州西湖是“一湾子水”,惠州西湖就是“曲里拐弯的一湾子水”。

看图可以脑补一下,这种湖面,美则美矣,没有桥的话,来回交通是非常不方便的。







苏轼可以在湖上玩到通宵,但正如他一生所体现出来的那样,他走哪里都会关注实际问题、民生问题,是个非常接地气的好官员。

苏轼给惠州西湖的设计方案,是修堤架桥——修堤是为了交通便利,而架桥是要保证湖水的流动,不能拦出一潭死水,那早晚会淤塞掉。

毫无疑问,这道堤坝,就是苏堤,没有杭州苏堤那么长,约300米——宋代的建筑技术,还造不出跨度这么大的桥,所以必须填湖修堤。

堤上修的桥叫“西新桥”,以苏轼记述,是一座廊桥式样的木桥:“飞阁九间,尽用石盐木,坚若铁石”,经过历代重修,现在是一座五孔石桥。

修筑苏堤算是个大工程,需要钱,而那时的苏轼,真的也没什么钱。为了修桥,他把朝廷赐的犀带都捐了出来,又动员苏辙的夫人捐出“黄金钱数千”,众人拾柴筹集资金,又由栖禅院僧希固主持,于绍圣三年(1096年)6月,完成了这个大项目。

堤桥修成之后,老百姓当然开心得不得了,苏轼也开心,赋诗曰:“父老喜云集,箪壶无空携。三日饮不散,杀尽西村鸡。”

(怎么最后这句这么像《甲方乙方》的台词:“全村的鸡呀他都没饶喽……”


而且,苏轼参与的工程,还不止这一项。

惠州边上的“东江”,从前也修过桥,但苏轼去时都已经坏掉,人想过江只能靠小舟摆渡,遇见风浪,经常出事。

当时众人集资,还请了罗浮道士邓守安主持工程,在东江上建造了一座浮桥,把40条船连在一起,随水涨落,命名为“东新桥”。

现在,浮桥当然已经没了,东江上有的是现代大桥,不过苏堤上依然人来人往,“苏堤玩月”仍然是西湖景点。









在惠州,苏轼过得并不容易,但不愧是东坡大仙儿,又让他找到了好吃的:

羊蝎子……别笑,真的!

苏轼曾给苏辙写信说,惠州城很小,肉市上每天只杀一只羊卖,他个小公务员,也抢不到好的,于是就把脊架骨买来(如假包换的羊蝎子嘛,有木有?),要吃时,将骨架用热水抄过,刮下碎肉,用盐、酒等腌一下,上火烤到微微发焦,简直像啃螃蟹一样,味道极好,几天吃一次,滋补得很——然后苏轼逗乐说,子由(苏辙,字子由)你天天吃的肉都肥厚无比,一口咬下去,牙齿咬到底都咬不到骨头,哪里懂得老哥我的美味?所以赶紧写信告诉你,虽然是开玩笑,但是你真可以试试看哦……只不过果然都这么做,狗狗们就不开心了~~

——苏轼《与子由弟》:“惠州市井寥落,然犹日杀一羊,不敢与仕者争买,时嘱屠者买其脊骨耳。骨间亦有微肉,熟者热漉出(不乘热出,则抱水不干),渍酒中,点薄盐,炙微燋,食之。终日抉剔,得铢两于肯綮之间,意甚喜之。如食蟹螯,率数日辄一食,甚觉有补。子由三年食堂庖,所食刍豢,没齿而不得骨,岂复知此味乎?戏书此纸遗之,虽戏语,实可施用也。然此说行,则众狗不悦矣。”

看最后这句:“我这么说的话,众狗不开心了”——语带讥诮,又抓不出什么把柄……

要知道这时的苏轼已经60开外了,居然还这么嘴巴不饶人。

哎,坡仙儿这张嘴啊,不管是吃还是说,真真就是一辈子不能亏……

荔枝,这个更是大名鼎鼎了:“罗浮山下四季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都说荔枝火大,每天吃这么多,不知老先生上火没有。

不过,又据说,狗肉是性温大补,依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说法,夏天狗肉荔枝一起吃,正是养生妙方,所以民间有谚曰:“吃了夏至狗,西风绕道走”,夏至日,狗肉、荔枝、美酒,大快朵颐……惹得一帮狗粉狗奴十分不爽。

苏东坡时代,貌似还没有吃狗肉的习惯,只不过他老人家把狗狗的骨头抢了去而已……但羊肉也性温,而岭南苦湿热,苏轼得以安然度过贬谪期,安知是不是因为羊肉就荔枝的吃法呢……

话又说回来,苏轼天天在惠州过得美不滋儿的,筑堤修桥吃荔枝这类事,一天到晚忙个不停,还写下几百篇诗文,风刮到朝廷上,某小人看他这么高兴,能高兴吗?

当然不高兴了。

于是,苏大仙终于被贬到了海南岛(儋州)。

儋州,过得更苦,不过,苏轼在哪都会留下一堆佳话的,海南岛也不例外,不过再扯有点跑题了,且听下回分解……

最后,还有个尾巴,有必要提一下的——

当年,都在京城做官时,章惇的儿子,章援,是苏轼的门生。

简直如同命运恶作剧一般,当苏轼终于得赦、回归北方时,章惇却被罢官,流放到雷州半岛,翻版了当年苏轼的经历。

因此章援写信给苏轼,以学生的身份,向老师表达请求:如果高升,不要报复他的老父亲。

而苏轼的回信呢,不但光明磊落地表示自己绝不计较往事,还把自己在岭南的生活经验告诉他们,安慰道:老天爷待众生不薄,南国风土也不错,大可以安居乐业。并提出建议说:多带些家常药品,不但可以自己用,还能兼济别人。

——“某与丞相定交四十余年,虽中间出处稍异,交情固无所增损也。闻其高年,寄迹海隅,此怀可知。但以往者,更说何益,惟论其未然者而已。主上至仁至信,草木豚鱼所知也。建中靖国之意,可恃以安。又海康风土不甚恶,寒热皆适中。舶到时,四方物多有,若昆仲先于闽客、广舟准备,备家常要用药百千去,自治之余,亦可以及邻里乡党。”

看到这里,还有什么好说的?

总有些人,非要把中国文化贬为“酱缸”、“厚黑”,仿佛自己之所以“不得志”,没有升官发财娶美女,全是因为自己为人不够阴险、野心不够强盛、脸皮不够厚、心理不够黑,没有阿谀奉承,没耍阴谋诡计,没能心狠手辣……

好,就以“成功学”衡量,“一天宰相都没做过”的苏轼算成功吗?然而,千年以降,人人都知苏轼大名。而“做过宰相”的章惇呢?若不是历史爱好者,谁知道他?俺就不止一次看到有资料把此人的名字写错,写成“章恬”、“章淳”、“章敦”等等都有……

到底谁成功?到底什么是成功?

坐下来,仔细看看真正的历史吧,你会得到这样的启示:那些伟大的人,那些青史留名的人,之所以永远活在民族的记忆中,是因为他们的学问才华确实高于常人;是因为他们的品格情操真的高于常人;是因为他们在面对困境的时候,敢于面对而不是退缩;是因为他们在遭受苦难的时候,豁达乐观努力拼搏而不是一味哀怨;是因为他们在危险之际挺身而出;是因为他们脚踏实地、关心民生、身先士卒、仗义执言……

——每个不甘平庸的人,踏上苏堤的时候,不妨也想想:苏轼做了些什么,自己又做了些什么~~~


    关注 红论古今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