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续集——最后一站

 

美食篇的最后一章了,中国的饮食文化太博大精深,小编无法做到一一细举伦理道德观念,还有文化艺术成就,饮食审美风...



美食篇的最后一章了,中国的饮食文化太博大精深,小编无法做到一一细举
伦理道德观念,还有文化艺术成就,饮食审美风尚,民族性感特征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创造出彪炳史册的中国烹饪技艺。领略其中一二,就已经感受到它的无穷魅力。

、名人美食
1


朱德最爱山野菜 

朱德是我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享年90岁。朱德得以长寿,除了“运动贵有恒”,还与他的“饮食贵有节”不无关系。

1956年3月,朱德来到云南省昆明市视察工作。在朱德住进宾馆的前几天,厨师们试做一些比较清淡的菜,朱德每顿都吃得很香,称赞这些菜新鲜可口。有一天,厨师专为他做了一个“金雀花炒鸡蛋”。一端上来,他特别高兴,问道:“如今,昆明还有没有马豆荚?”“有,现在就有。”工作人员一听他很喜欢当地的小菜和山野菜,就问:“您过去吃过苦刺花吗?”“吃过,吃过。要放昭通酱炒,非常好吃!”



正在这时,省里来人检查工作,却发现了问题:朱德每天的伙食费用,大大低于接待标准。于是,要求迅速提高伙食标准。

第二天,一碗“燕窝煮鸽蛋”端上了朱德的餐桌。朱德一看不对劲,便批评了管理员,管理员解释说是省里的同志指示他们这样做的。

朱德听了,便放缓了语气,说:“既然这样,这道菜的钱,我付了。下次你们要是再这样搞,我可就要罢吃了。”



以后的几天,朱德的餐桌上,没有了燕窝、银耳之类的名贵菜肴,大多是“拌香椿芽”、“肉丝炒豌豆”、“青豆焖米饭”之类的家常饭菜。他十分满意,每次都寓意深长地说:“还是粗茶淡饭最相宜!”
2
苏轼的美味人生

如今,什么男人最抢手,必须要“上得厅堂,下得厨房”。但不要以为只有现代男人会做饭,古代男人同样也会,宋代的文学家兼美食家苏轼堪为其中的翘楚。



苏轼在杭州做官时,对春笋尤为偏爱,春笋是竹子在春天新生而成的嫩芽,它被誉为春天里的“菜王”,有“蔬菜第一品”之称。苏轼每顿饭必有笋,他还笑言:“无竹使人俗,无肉使人瘦。若要不俗又不瘦,餐餐笋煮肉。”吃春笋的同时,他还特别钟爱喝芡实粥,芡实是睡莲科水生草本植物芡的成熟种仁,《神农本草经》说其有“补中,益精气,强志,令耳目聪明”的功效。苏轼每日一碗,将其作为自己的养生佳品,他说:“粥既快养,粥后一觉,妙不可言也。”



苏轼一生坎坷,却始终微笑着面对生活,在汴州,还流传着他拼死吃河豚的故事,“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后来,他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在那里,他发明了流传至今的“东坡肉”,还写了一首叫做《猪肉颂》的诗歌:“黄州好猪肉,价钱等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时它自美。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不料,朝廷里却有奸臣进谗说他成天吃肉享乐,于是,苏轼又被贬到荒凉的岭南惠州。在那儿他又迷上了荔枝,还写下了“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佳句。不幸的是,苏轼的诗恰被皇上看到,皇上想,我贬你到惠州不是让你去吃荔枝的,既然惠州治不了你,呵呵,没关系,还有天涯海角,苏轼遭遇到人生中最恶毒的迫害--贬谪海南儋州。

现在的海南是令人魂牵梦萦的旅游胜地,然而千百年前的海南却是个让人闻之色变的地方,毒蛇猛兽遍地皆是,瘟疫时刻威胁着人们的生命,有些人宁愿被杀头也不愿被发配到那里活受罪。然而,苏轼却来了,他来海南时已经过了花甲之年,貌似必死无疑的绝境,却并没有困住他。原因很简单,他是苏轼,海南的生存环境艰难,苏轼却摇身变成一位野外生存专家,有诗为证:“土人顿顿食薯芋,荐以薰鼠烧蝙蝠。初闻蜜唧尝呕吐,稍近蛤蟆缘习俗。”他吃过蛤蟆,甚至吃过烧蝙蝠和“蜜唧”。什么是蜜唧呢?听上去很好吃,其实就是把刚出生的周身通红的小老鼠蘸点蜜,然后直接放到嘴里,听到“唧”的一声才算吃得正宗。他还欣欣然地喝着椰汁,然后将椰子壳戴到头上遮挡强烈的阳光,美其名曰“东坡帽”!

、节日美食
1
又到粽艾飘香时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端阳,那端阳,处处都端阳。”端午节来临之际,这首传唱千载的民谣,给人们带来了温馨和愉悦。端午节前后,神州处处吃粽子、挂艾条、插菖蒲、饮雄黄酒,成为这一独具特色的节日记忆。在两千多年的传承中,端午节从名称、内容到象征意义都发生过很大变化,不胜枚举的端午风俗中也有一些逐渐地淡化和退出,唯有吃粽子、挂艾条、插菖蒲作为标志性符号却没有改变。



“五月家家过端阳,咸蛋粽子与雄黄。”端午节的粽子就是这样一种意蕴特别丰厚的文化创造物,它不仅造型独特,而且其包裹的方式与包裹的内容都有特别的意涵。端午前后,城乡处处粽子飘香。人们或买来五花八门的粽子,或自制精巧多姿的粽子,或自家吃,或送亲朋,在享受美味的同时,也享受着其乐融融的亲情、友情、邻里情,促进了家庭的和睦、邻里的团结、社会的和谐,反映了中华民族对幸福的美好愿望和期盼。人们把凭吊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与端午节结合起来,赋予吃粽子为屈原招魂的丰富内涵。这些正是端午文化精神的所在。



挂艾条、插菖蒲等习俗,体现了端午避瘟保健的意蕴,端午入夏,百病易侵,为此,人们在门上悬挂艾草、插菖蒲,在身上挂香袋。菖蒲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有提神、杀菌、开窍之功用。艾草为温气血、散寒温的良药,用此熏房舍可以起到很好的消毒作用。雄黄酒也是端午节必饮之酒。雄黄有解毒杀虫、消肿清凉之效。端午饮雄黄酒,小孩抹雄黄于额,可防毒虫相侵,求得健康吉祥、身体健壮。这些都表达了我们民族珍爱生命、与自然和谐的意义。今天这些习俗仍然应当传承、发展。



当习俗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变化增减时,吃粽子、挂艾条这些独特的节日符号传承至今,体现的是对生命的尊重、对先贤的崇敬、对自然的敬畏。丰富多彩的端午习俗,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以和为贵、和睦团结的优良传统,又表现出中华民族既与自然和谐相处又主动调节的生活智慧。

当粽子已成为四季常有的食品,当艾条从我们的门框上消失,它们作为端午节的提示意义已不那么明显。但是,我们不能漠视它们在两千多年的文明传承中形成的生活传统,不能漠视它们作为端午节标志的文化意义。它们寄寓着中国人的情感,与中国人的精神紧密相连。又到粽艾飘香时,让我们保持民族的记忆,保存节日的良风美俗,保存民族文化的特色。
2
清明果 



艾青团子,婺源话叫“擦蔴粿”(清明果),与现在市场购买的青团大不同,其型,非团非饼,扁圆可人。其面,以三分糯米七分粳米揉制而成,过糯则塌,过粳则硬。其色,绿中泛黄,油亮润泽。其馅,以咸鲜为主,将鲜咸猪肉、香菇、笋、虾干、豆腐干、茭头(无茭可以葱韭代之),配以少许马兰头或雪里蕻,切成细丁,佐以香油拌之。包好后,底衬箬叶,上锅蒸熟即成。(清明果的做法。)

一果在手,如捧翠玉,咬一口,外皮艾香沁人;内里鲜美味浓。齿颊留香,回味无穷。



清明果要好吃,艾草是关键。在婺源,初春的山野艾草遍地,清洌的山泉养之,纯净的雨露润之,天然混成,自是上品。前些年,老家还常有人捎些过来,这几年,走动少了,也就没了。现在城市,很是难觅,即便在公园绿地也能见到,地水空气全不对,谁敢吃呢。

关注更多精彩    


如果您是[b]「家长」
:满足您的网上家教购买需求。在校园派家教,您可以像网上购物一样挑选您的家教需求

如果您是「老师」:满足您的网上家教店铺愿望。在校园派家教,您可以零成本、无租金开设、管理您的个人家教店铺

同时,为您提供最新的教育、就业动态,分享家长的宝贵经验及优质的学习资源。为您做好教育电商平台,我们是认真的!




[/b]


    关注 计算机系校友会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