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成长”的理论可以解释心经吗?

 

声明:本文没有评价人格尊严的意思,而是对事情的理义发表见解。前两天,在朋友圈里看到一篇用心灵成...



声明:本文没有评价人格尊严的意思,而是对事情的理义发表见解。

前两天,在朋友圈里看到一篇用心灵成长的理论来解释心经的文字,看完后——无语了,接着喜忧参半,喜的是还有很多人在意,忧的是部分学佛人思世间事,不说第一义解脱道,有心人的善根,真全靠自身福德智慧了,不觉得受供有愧吗?末法时代,都求阿罗汉去,苦的是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对于这样的现象发生在身边,该反省一下自己。是不是我们“恶口骂贤德之人”,贤人不躲起来才怪。你看所有的寺庙、道观都是建在偏远的地方,更别说供养贤德之人了。所以想写篇文章吼两声,至少不违背天道朝纲(跑题了)。

言归正传,“心灵成长”是把精神世界质化的学说。用来解释无形的精神世界我觉得不是一件高明的事情。逻辑是对治资质昏平的人才用的方法,因为逻辑连因果论都谈不上,又怎么能解释佛法的甚深义理呢?



这些年开“心灵成长”培训的机构满地开花,价钱一年一年飙升,满书柜都是类似的书, 个人觉得有以下的原因:

1、  中国文化没有所谓的逻辑,而是讲情理。西方把精神质化,普通的大众吃这一套。

2、  经济的贫穷导致国人对自己的文化也失去信心。

3、  方便文化(非佛法和道法里的含义),导致拿来就用的思想频生。

4、  骨子里面不求甚解的懒惰(易学易用)。

5、  缺乏对古文的应用与认知能力。

现代人压根说不清楚自己到底是东方文化还是西方文化?不是说封闭不去学别人的长处,而是得清楚自己在学些什么?您说呢?

(前两天看到对心经的解法)

观自在菩萨(观音菩萨)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深入的修行心经时)

照见五蕴皆空(看到五蕴:形相、情欲、意念、行为、心灵,都是空的)

度一切苦厄(就将一切苦难置之度外)

舍利子(菩萨对学生舍利子说)

色不异空 (形相不异乎空间)

空不异色(空间不异乎形相)

色即是空 (所以形相等于空间)

空即是色(空间等于形相)

受想行识 (情欲、意念、行为、心灵)

亦复如是(都是一样的)

舍利子(舍利子呀)

是诸法空相 (一切法则都是空的)

不生不灭(不生不灭)

不垢不净 (不垢不净)

不增不减(不增不减)

是故空中无色 (因此空间是没有形相的)

无受想行识(也没有情欲、意念、行为和心灵)

无眼耳鼻舌身意 (没有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

无色声香味触法(更没有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

无眼界 (没有眼睛所能看到的界限)

乃至无意识界(直到没有心灵所能感受的界限)

无无明 (没有不能了解的)

亦无无明尽(也没有不能了解的尽头)

乃至无老死 (直到没有老和死)

亦无老死尽(也没有老和死的尽头)

无苦集灭道 (没有痛苦的集合以及修道的幻灭)

无智亦无得 (不用智慧去强求)

以无所得故(所以得到与否并不重要)

菩提萨陲 (菩萨觉悟之后)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依照心经)

心无挂碍 (心中没有碍)

无挂碍故 (由于没有碍)

无有恐怖(所以不恐怖)

远离颠倒梦想 (远离颠倒梦想)

究竟涅盘(最后达到彼岸)

三世诸佛 (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三世诸佛)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依照心经)

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到无上、正宗、正觉的三种佛果)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 (所以说心经)

是大神咒 (是变幻莫测的咒语)

是大明咒 (是神光普照的咒语)

是无上咒(是无上的咒语)

是无等等咒 (是最高的咒语)

能除一切苦 (能除一切苦)

真实不虚(不是骗人的)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所以说心经)

即说咒曰 (其咒语曰)

揭谛揭谛 (去吧,去吧)

波罗揭谛(到彼岸去吧)

波罗僧揭谛 (大家快去彼岸)

菩提娑婆诃(修成正果)

看到这个我想普及一下佛法的部分名词:

般若:是用“智慧”作译名,是一切智、一切种智、萨婆若三种智慧的总称。

波罗蜜:般若体用中得到名词,有空、方便等含义。

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六度都有包含般若的智慧,重心不同所以名词有差别。

五蕴:色、受、想、行、识,统称五蕴,鸠摩罗什版译为五阴。

三界:欲界、色戒、无色界。

三世:过去时、现在时、未来时。

界:是方向的意思。

颠倒:有或者无,或者非有非无,都是颠倒。指的不是物质,不可得。

舍利子:在内容中是舍利弗的名字,代表智慧的化身。

这是文殊菩萨跟舍利弗的对话内容总结,在楞严经中推荐用耳根作为修学佛法的主要法门,因耳根是六根中具备圆满功德(耳、口、意)之一,比较适合凡人修学。

佛法的起源

总所周知,佛法起源印度,本来是梵文,梵文在翻译成中文时,全靠翻译者的修为。这也是翻译经文的难度所在,国内知名的有以直译著称的唐玄奘大师,以义译的鸠摩罗什大师,这两位大师在国内都有创建自己的教派,也是目前市面上通行经文最多的两位。

梵文中有42个字根,(就像我们的拼音字母),相互组合形成不同的音义,所以咒语是变化的。每个字根都有其含义,咒语的内容根据事相的不同而差别,所以观自在就变得很重要了。

心经本来是梵文,在观察中得到智慧的心法而不是理论,因为事物发展动态演变,观察便没有固定的方法,得到的智慧要知道是现在有用,不可以执着,并且要去行动,才能有结果。认真观察的朋友就会发现,大雄宝殿后面都会供着观世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可以简单的理解为:从观察听动静中得到智慧,用得到的智慧主导行为。这里就不展开说了。(般若波罗蜜,唐玄奘大师用600卷和瑜伽师地论来解释,鸠摩罗什大师用100卷和大智度论来解释。所有的佛经都与般若波罗蜜有关)

根据据上面的原因,最后我想桶修学净土宗的师兄们说念一句“阿弥陀佛”,得知道“阿弥陀”的梵文含义,这三个字在42个字根里是找的到的,不见阿弥陀佛的法身,求西方极乐世界,不觉得是妄想吗?(跑题了)

佛法不迷信,迷的是自己。

道不迷,何来明不明?道不失,何来得不得?道不生,何来福祸?道非质,何来修不修?道无性,何来知见论议?

心无挂碍是修学者所向往的,是努力与坚持的原因!


    关注 闾宗大明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