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记忆】唤醒乡村记忆,留住美丽乡愁——襄垣县“乡村文化记忆工程”掠影

 

一架破旧的纺车,一台古老的石碾子,一盏发黑的煤油灯……“我们仿佛看到了祖辈们勤劳的双手,辛勤的劳作,它激励着...






一架破旧的纺车,一台古老的石碾子,一盏发黑的煤油灯……“我们仿佛看到了祖辈们勤劳的双手,辛勤的劳作,它激励着我们刻苦学习,知难而进,把先辈们艰苦创业的精神传承下去。”这是一名14岁少年写下的略显稚嫩但充满希望的文字。至此,“乡村文化记忆”的种子已在他的内心深处悄然萌发。



对于很多中国人而言,内心深处都或多或少保留着一份乡愁情结。过去,作为一种心灵景观,它普遍的存在于那些异地漂泊的游子心里。随着城镇化的推进,乡愁,又多了一份对“正在变得陌生的故乡”的失落心态,可以说,怀念里开始带有一种说不出、回不去的无奈情绪。



“乡村文化记忆工程”以记录文化形态和收集民俗实物为具体工作任务,是“记得住乡愁”、“留得住乡情”的载体工程,是探索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模式的创新尝试,是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载体,更是培育社会公众真善美道德情操的重要途径。



三级联动“记忆”乡愁:创新乡村文化展览展示

襄垣县全力打造互为依托、相互链接的“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馆—乡镇文化记忆展览馆—乡村文化展示馆”文化记忆链条,各类具有“襄垣记忆”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得以传承、发展、保护和利用。

在县城







在调查搜集整理了全县2200余项民间非遗资源、10大类近4000条信息、89本老剧本曲谱、817件实物等基础上,建成了山西省第一家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馆。在这里,承载记忆的各类展品、形象逼真的布艺制作、包装精美的手工挂面、技艺精湛的木雕、婉转动听的襄垣鼓书,永不间断的参观人群,可谓是人头攒动,其乐融融。非遗体验馆的建设,让无形文化有形化,不仅成为我县非遗资源集中展示的空间,非遗项目活态传承的基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更成为了城市居民娱乐、青少年学习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场所,休闲、宁静心灵的精神家园。

在虒亭

虒亭镇紧紧围绕“厘清家底、找准文脉、注重传承、彰显特色”的思路,以“千年古驿”为文脉,建设了乡村文化记忆展览馆。两处残旧石碑竖立在正中门口,有对联“寻古迹访民俗传承文脉说农耕话桑麻记住乡愁”,左右屋檐下各挂着写着二十四节气的红灯笼,屋内旧农具、老照片等分类错落摆放,LED射灯、玻璃罩等装饰一应俱全,图文资料、电子档案更是整齐有序。墙面上数十个不同的“虒”字展让人耳目一新;列入省级非遗名录的风火龙舞、崔生遇虎传说令人无限遐想;漂亮的炕围画、旧时的桌椅再现了“虒亭人家”的生活场景;村名典故、村史、老照片、生产、生活实物类展,勾起了人们心灵深处对乡村文化的点点印记;分区布置的以“官道”、“商道”、“佛道”、“诗道”、“兵道”、“水道”为内容的图文并茂的大型展板,从各个层面诠释着“千年古驿”的乡村文化内涵,彰显着虒亭文脉的魅力。

官道——通衢之地
商道——物流集散地,运输旱码头

佛道——佛教文化南北交流和传布之道
诗道——历史文化的符号
兵道——军事之要冲,兵家必争之地

水道——重要水源地,水利风景区


在王村



王村镇紧紧围绕“史水春秋、乡愁味道、红色重地、美丽王村”这一思路,采取实地调查、间接调查、文献调查的方法,积极推进乡村文化记忆工程建设,全镇27个行政村普查收集各类文化资源信息3000余条,手工、耕作、农具、地契、票证等实物1500余件,其中非遗项目2个,对应传承人2名;聚落遗址4处,军事设施遗址2处,寺庙、坛庙遗址22处;宅第民居8处,革命遗址45处。同时建立了27个行政村的纸质档案和资料数据库,理清了王村镇的文化脉络,初步建立了乡村文化记忆展览室。这些“红色史址、古影遗存、非遗体验、品牌印象”等地域红色历史资源,集中展示于一室,来文化站参观活动的群众,看后亲切感、家乡感、自豪感油然而生,自觉参与保护乡村文化记忆的热情被大大激发起来。

王村镇还完成了《王村密码》一书的编纂,该书共分建置史记、人物列传、地理志略、物产华滋、乡野旧闻、金石文衡、春秋留痕、非遗符号、艺文抄本、凤物画韵、氏族家谱、红色往事十二章节。

在下良





下良镇文化站设立的历史民俗展厅,从农业生产类、地方特色(襄垣秧歌发源地)、手工技艺等方面集中展示了下良悠久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和丰富多彩的乡村文化记忆。

在西营







西营,因后赵皇帝石勒在此筑城而得名,同时还有数十个村因石勒筑城而得名,是本县的商贸重镇,素有“小北京”之称。西营南漳村有铸造传统,该村有以武国珍为传承人的传统工艺铸造,其铸造历史最早可追溯至清咸丰年间的复兴隆铁厂,西营铸造业供奉老君,每月农历初一、十五要给老君上香、敬拜,以铸造技艺为主要内容,南漳村建起了特色文化展示室。

“互联网+”助力乡愁记忆”,吸引年轻人关注老传统

国有史,邑有志。乡村是无数中国人生命的底色和成长的的摇篮。留得住乡愁、记得住乡音、忘不了乡思,事关城镇化进程中人文关怀和文化保护,事关文化血脉的传承。襄垣县借助“互联网+”,成功地把年轻人的目光吸引到这“过时”了的乡村文化资源和记忆上。



依托文化局网站开设了网络数字“非遗体验馆”,让社会大众足不出户随时随地参与体验导览、资料搜录、知识链接、学术探讨等穿越时空的网络虚拟体验活动。



开通了“文化襄垣”微信公众号,对全县1080个村庄进行记录、拍摄,全方位、立体式推介襄垣乡土文化。该微信公众号开通至今,共编发乡土文化微信150余期,点击量突破40万人次。



“农村孩子童年自制玩具大全,现在你还会吗?”、“今年拿什么留住你,我的乡愁?”、“乡村记忆——石磨与碾子”……在“文化襄垣”微信公众号上,一篇篇内容“老旧”、语言“新潮”的文章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从小听着襄垣鼓书长大,却不曾感受到那些盲艺人的艰辛。今天再次回味当年听鼓书的情景,心里却无形中多了一份敬畏。”



襄垣县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襄垣鼓书中精选曲目,将其以动漫形式呈现,深受青少年欢迎。

生产性保护“开发”乡愁:让乡村文化活在当下

传统的技艺是农村几千年传下来的宝贵财富,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也是乡村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乡村人记忆的乡愁,它承载着社会生产生活方式、风土人情、文化理念,最能激发远方游子和本地民众的爱乡情怀、爱国情怀。





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襄子老粗布手工制作技艺为基础,建立了生产性保护基地,扶持襄子老粗布有限公司,成为集生产销售、展览收藏、研发培训、旅游观赏、文化传播于一体的多功能文化产业创意园区,以“公司+农户”经营模式,走原生态纯手工家纺生产之路,年销售收入达到近亿元。


将本地历史名人、东晋高僧、“一带一路”开拓者法显的不朽业绩以国家级非遗项目襄垣秧歌的艺术形式搬上舞台,推出大型襄垣秧歌剧《法显》,受到业内人士关注。该剧先后在山西大剧院、太原青年宫剧院进行了演出,并赴京参加了由中宣部、文化部组织的全国基层院团戏曲会演,达到了组织有力演出效果好、观演群体广泛评价高、法显文化品牌唱的响的效果。



只要探索不止和躬身实践,乡村文化记忆工程一定会取得预期效果,留住文化根脉,达到永续传承一定会实现。

编辑:马效卫   尹子延


    关注 文化襄垣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