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类风湿因子

 

类风湿因子(RF)可谓家喻户晓,非风湿专科医生看到 RF 阳性,再加上关节疼痛就可能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RA...



类风湿因子(RF)可谓家喻户晓,非风湿专科医生看到 RF 阳性,再加上关节疼痛就可能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RA),而普通老百姓则喜欢把 RF 和“风湿病”联系起来甚至划上等号,那么RF到底是什么呢?

RF 的发现及本质 RF 的发现:最早报道 RF 的是 Cecil 等,1931 年前后他们发现 RA 患者血清具有凝集链球菌等细菌的作用。随后 1940 年,挪威医生 Waaler 在实验中发现 RA 患者血清中存在一种使致敏的绵羊红细胞凝集的因子。后来纽约的一位医生 Pick 于 1949 年将这种凝集因子命名为 RF 并在临床中推广开来。目前认为 RF 是由于感染因子(细菌、病毒等)引起体内产生的以变性 IgG 为抗原的一种抗体,故又称抗抗体,可分为 IgM、IgA、IgG、IgD、IgE 五型。其中 IgM-RF 在 RA 患者中最多见,起主要作用,易于测定,所以我们一般检测的都是 IgM-RF。

RF 的临床意义 RF 的致病机理:目前研究认为微生物如巨细胞病毒等感染激发了抗 IgG 抗体的产生也就是 RF,RF 与 IgG 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在关节滑膜等组织,激活补体系统产生 C5a 和 C5b-C9 MAC,进而形成一个复杂的无法停止的“免疫激活环路”,逐渐造成滑膜、关节囊、软骨直至骨的破坏,使关节损伤甚至变形。

那么RF阳性一定是 RA 吗?RF 在 RA 患者中阳性率为 60%~80%,是诊断 RA 的重要血清学标准之一,但特异性一般,因其也见于其他疾病和健康人。例如在年龄>75 岁的老年人阳性率可达 5%-25%。RA 患者家族中的成员可达 5%-22% 阳性率,但不一定有 RA 的表现。 RF 阳性也可见于其他疾病如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干燥综合征等)、感染性疾病(EB 病毒感染、巨细胞病毒感染、乙肝感染、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等)、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肝病、结节病、巨球蛋白血症等。而血清中含有高滴度 RF 的非 RA 的“正常人”,确实具有发生 RA 的高度风险,应密切随访。

但是RF 阴性也不能说就不是RA,有一种称为“血清反应阴性”的 RA 患者 RF 检测就为阴性。部分RA 患者RF 阴性的原因是:1.不同的检测方法其阳性率有所不同。2.测定 IgM-RF 的方法可能会漏检IgA-RF 或IgG-RF。有 20%-30% 的 RA 患者 RF 检测始为阴性。一般RF 阴性的RA 患者病情比RF 阳性患者要轻,且极少发生血管炎、关节以外病变,如神经病变、皮下结节和重叠综合征。

对RF 阴性,且临床上高度疑似RA 的患者,还可进行免疫复合物中RF 的测定,即隐匿性RF,尤其是在幼年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阳性率较高。有研究显示 RF 阳性的干燥综合征患者较RF 阴性患者易出现肺受累、关节炎、腮腺肿大、血液系统累及等。多项研究表明 RF 阳性可提示肺间质性疾病,成为肺部受累的预测指标之一。

——摘自网络

联系我们:郑州市中心医院风湿免疫科,郑州市中原区桐柏路195号(桐柏路与中原路交叉口)

门诊地址:门诊4楼9号诊室;病房地址:8号楼3楼

电话:0371-67690508

搜索微信号:zxyyfsmyk


    关注 风湿科普苑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