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聚光灯丨刘洋:企业创新这件事,前提是能容错

 

组织将越来越“碎”,挑战将越来越多和突然,通过共创,传统企业和新兴企业可以互为补充,为彼此创造机会...

我们发现,新闻报道中常常会告诉我们各种名人的日常,却没有人为每个平凡的个体打一束光。共创的过程让我们发现,每一个个体都难能可贵。你独特的经历、观点、甚至疑问,都是我们好奇的、想挖掘的。如果你有故事,并且愿意分享,共创传媒就为你打一束追光。
【本期人物】


——共创官“剧透”

刘洋现在是一名人力资本咨询领域的高级顾问,但是在这个职业身份之前,他是一名机械工程师,而在采访他的时候,他刚刚参加完笑果文化在举办的“未来喜剧王”脱口秀比赛。咨询师+理工男+段子手,这几个身份关键词的叠加,让人有一种“正儿八经”撞上“无厘头”的既视感。

作为咨询师,他怎么看待传统企业与新兴公司在管理上存在的冲突?传统企业应该怎么做创新?共创在这些公司中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从这份访谈中,也许你可以找到一些答案。
  • 共创官
  • 刘洋
——为什么从机械工程师转成咨询顾问?

——因为这个职位比较酷,能四处吹水采访刘洋的过程并不简单,因为他不是在往返广深的高铁上,就是在回家的地铁上,甚至因为回答我们的问题而坐过了站。咨询顾问的身份是不是如同之前的热播剧《我的前半生》里面的主演般风光我们不清楚,但忙是真的。因此刘洋还在自己的脱口秀段子中写了一个吐槽:

每次朋友相约,老刘啊出来吃饭吧。——不好意思,忙。

老刘啊出来宵夜吧。——抱歉,在忙。

老刘啊,有空不?——忙。

久而久之,人送外号——“老刘忙。”为什么要从机械工程转行到人力资源行业?

其实主要读MBA期间接触了这个行业,然后觉得这个行业比较酷,能四处吹水(笑)。

正经一点说,其实是 MBA 的第一年参加了一个人力资源案例大赛,虽然我们几个组员都没有人力资源背景,却阴差阳错进了在美国举办的决赛。过程中接触了管理咨询的一些系统工具,对这种系统性解决企业具体问题的方式也比较认可。

再后来,就是读研期间的暑假进入了一家人力资源企业实习,就顺理成章就转了行。

职业跨度这么大,放弃原来的专业会不会觉得可惜?

本科毕业的时候我拿到了三份 offer,一个是做培训机构的老师,一个是游戏公司策划,第三个是在中科院一个科学家创办的公司里做机械设计,我其实内心比较想要做更有创造性的工作,但的确也是考虑到放弃所学专业有点可惜,就选了第三份。

这段经历让我体验了做技术是怎么回事,也让我发现我的确不喜欢(做技术)。后来就转去了同行业的市场营销岗,算是一个过渡,再进入人力资源行业。

那么在你看来,专业和就业是否存在必然关系?

我前面从事专业的工作并不是没有收获,这好比从能力视角评价人才的话,的确会有一些能力的迁移。

但是事实上,很多人一开始选择大学所读的专业上是没有考虑得很全面的,在四年的学习中也不见多用心,谈何积累呢?所以我觉得两者之间并没有必然联系。

进入人力资源行业后,对你而言有什么改变?

其实一开始我以为我进入行业应该是接触传统的 3P 业务(岗位、薪酬、绩效)。后来发现那个公式更注重人才测评这一块的业务,但是能够感觉到和聪明人一起工作的团队氛围,所以就留下来了。

每次在工作中听客户讲各种故事,都觉得完全是不同的世界。比如有一次做人才盘点,一个候选人回忆起一个工友工伤死亡,现场就哭了出来。每个客户的棘手问题都不同,故事也不一样。

现在回想,自己当时,包括现在的兴趣,都不是在专业,而是在社会和人性,说到底是对“人”感兴趣。

——传统企业的管理基础优于互联网企业

传统行业会有新玩法,互联网公司也会有回归传统的可能

在人力资源领域,刘洋服务过的客户包括大型央企、消费品、制造、能源、互联网等等,而涉及到的专业模块包括人才管理体系设计、领导力发展、组织与岗位设计、薪酬福利体系设计、绩效体系设计……

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客户对象,在“咨询顾问”的视角上,会有怎样的差异化?

咨询顾问要面对 HR 和管理者,他们有什么不同?

就平时工作的接触来说,相对来说 HR 还是更聚焦于问题的解决,高管更倾向方向性的把握,更业务导向,所以细节不会考虑很周全,最后就要中层和 HR 执行落地了。

比如,一个新的市场机遇出现,是高管来判断的,而 HR 更多的是判断这个机遇下新的人才怎么招募,旧的人才如何培养。

那你所接触的不同行业的客户会有什么区别?

每个行业的客户都有自己的特点,这和行业属性、企业规模、发展阶段、领导人风格都有关系。但整体来说,我觉得传统企业的管理基础普遍比互联网企业更好一些。

传统行业的管理基础更好一点,也是因为现在的管理理念、体系和相关的学术发展,大多是基于过去传统行业的管理实践的提炼和发展,再进一步用到实践中,相互促进会强一些。

互联网企业在管理方面,相比起来“弱”在哪?

互联网公司很多情况下靠的是人才、技术的驱动,而非管理上怎么节省成本、降低风险等等。加上迅速发展,不是特别有时间做沉淀,很多中基层管理者,还没有做好准备,就被提拔到了相应的位置。

举个例子。前几年,小米手机“互联网模式”最受追捧的时候,很多人都会说,小米的组织扁平化,甚至没有明确的岗位体系等等。这种方式也是创新和迅速发展的动力。

首先我觉得组织扁平化肯定是一个趋势这没毛病,这跟人们构成合作的技术基础和社会基础都有关系。但组织架构、管理体系这件事情,是不是因为小米没做这些,所以打开了束缚的枷锁呢?

其实回头想想,那个时候,这家公司才成立4年,任何一家成立三四年的公司,管理体系都不太健全,因为这个阶段首先要应对很多业务层面的问题。但是因为小米当时发展得太突出了,一些人就会把这种第三四年的公司都会有的现象,也当成这家公司成功的因素。

社会上一些人或者机构,其实是把互联网公司的一些东西神化了。而且所谓的传统行业和新模式,本身界限也比较模糊,传统行业有新的玩法,互联网公司也会回归到一些传统的东西。
——企业创新这件事,最根本的可能是容错。

就你接触到的传统行业客户中,有哪些管理“新玩法”值得分享的?

有一些企业在组织层面会做成小团队的方式,不同小团队之间,会有结算关系。用这种模式去孵化内部的创新项目,从设计研发到生产再到客户端,都有不同的小团队像积木一样拼接起来。

也有一些公司,会有真枪实弹的内部创投大赛,要是搞成了,就真的给钱去执行。

第一个模式会把集团的很多资源作为平台化的发展,大家都在平台上获得资源,这个不仅仅包括内部,也包括供应商甚至客户这些外部的人。就好像乐高的很多新品研发,其实也都是通过对发烧友的持续刺激产生的,而并非公司内部。

而且无论传统企业还是新兴行业,也都在尝试内部使用类似“共创”的形式,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在实现企业创新层面,新兴企业和传统企业的做法有怎样的区别?

如果就说创新人才的选用育留这块,和企业发展速度有关。互联网发展太快,所以一方面会比较要求即插即用,并且以战代练火线提拔,对互联网企业来说,创新的负担小一点。

而传统行业毕竟是有很多旧的积累和沉淀,有时候会突然说:呀,咱们得创新。但其实没怎么准备好。

比如我接触过的一个制造业的客户,对创新就有误解。那家公司特别有趣的是,发展了很多创新业务,但都不让公司老人触碰,好像只有外面招来的才是创新人才。

我认为传统企业缺少创新,未必是这些老员工不创新,有三个层面去考量的。

第一,是否有能力;

第二,是否有意愿;

第三,公司是否允许。

所以不能把老员工的不创新都归结到“是否有能力”,也可能是环境使然。

那你认为,如果传统企业想做好创新,怎样会更有效?

我觉得企业创新这件事,最根本的可能是容错(特指对失败有包容性)。这是无论传统企业还是互联网企业都是一样的,最基础的东西。而容错就不能戴有色眼镜。虽然外来的人会给企业带来很多新的冲击这个毋庸置疑,但是老员工也是可以适当给予机会,去外部人员一起共创。

还有就是企业内部对外部人员的接受度问题,需要更加开放。虽然这个观点我没有切实的案例依据,但是这是可以想见当外来人刺激到内部创新,多多少少对原来的人际网络、利益关系会有冲击。所以企业内部人胸襟需要更加放开。

前面提到的采用内外部“共创”的方法,在实现企业创新中有效果吗?

比起传统的自上而下的传达,共创显然是更有效果的。起码能调动起每个人的积极性和行动力。

比如制定好一个企业的战略方向,落实到每个部门的行动计划,大家就都要一起去找关键的几件事,跟自己部门的关系,每个事情的影响因素,背后有哪些配套的东西。其实就是一个共创的过程。

这样的管理及协作模式,你认为会是一个趋势吗?

是一个趋势。但是对企业来说也会存在一些挑战,一个是外部协作者的管理,另一个是一些工作流程的重构。不同的行业、领域进入这种共创的协作模式的的时间会不一样。

比如考研机构负责课程运营,而老师是独立的;现在电视台很多节目也是和外部的工作室共同制作的。这些都是不同行业的共创案例,每个人用自己擅长的能力和资源,达到最优的产出效果。

这个趋势下的现象就是:组织会变得越来越碎。

组织打碎是好事还是坏事?

这个问题比较难看得清,而且我觉得也不能简单用好坏来判断吧。只能说无论是对个人还是组织,面临的环境都更加多元和复杂,选择和挑战都会更多、更突然。

不过我们的大 B 客户都被打碎了,可能我也就没生意了。(笑)

共创的趋势,对于大 B 企业而言会有什么影响?

大B也会有危机感的。无论是市场新机遇、还是已有业务的危机,也有组织内部的管理等层面,都会有危机感。

现在不是很多培训机构都要去讲“如何管理90后”一类的。我有时候好想说:管你大爷。这么标签化的思维本身就是一种陈旧的不成熟。未来社会是会有一种越来越难贴标签的趋势。
——从咨询师到非职业脱口秀演员

从朋友圈的评论开始

开篇提到,刘洋参加了笑果文化举办的“未来喜剧王”脱口秀比赛。从西装革履的“咨询顾问”到“非职业脱口秀演员” ,是一个非常大的跨界。现在,刘洋每个月都会不定期的在广州深圳的小剧场参加“开放麦”的表演。
为什么会尝试说脱口秀?这和你原来的职业身份似乎没什么关系

一开始是因为我经常评论同事们的朋友圈,可能有一些“神回复”,然后就被前同事说我是“段子手”,而且我也挺喜欢看脱口秀节目。久而久之了就在想,自己是不是可以尝试创作一些段子?是不是可以尝试在舞台上表演?就这么上去试了试。

说脱口秀对你的工作有什么影响吗?

两个事情其实挺不一样的,一个需要严谨,一个需要发散思维。不过多上台也能锻炼到沟通和交流的能力。比如以前的 Leader 会觉得我口头表达有一些问题,但现在的 Leader 觉得我在客户面前还是比较稳的,这是完全不同的评价。
刘洋和《吐槽大会》制作人、编剧合影


——访谈手记

在采访完刘洋后,我们发现:传统企业的"严谨性”和新兴的企业的“创造力”,在某个层面上看来彼此冲突,却也有一种神奇的互通。传统企业能够通过更创新的玩法注入活力,互联网企业也能通过吸取传统的管理经验得到稳健发展,而共创作为一种创新协作形式,已经开始影响着传统和新兴企业,为互补提供了可能。

这也正如刘洋本人,咨询师的“严谨性”和段子手的“创造力”,在他这个独立个体身上共存,让他拥有更丰富有趣的人生。

访谈:默默 @ 共创传媒

文稿:默默及共创传媒全体成员共创

设计:廖子

编辑:Lance Yip



// 关于【共创传媒】

共创传媒是一个特别的媒体,我们致力于打造符合未来趋势的“共创”生态,以“共创官”为触点,带给大家更清晰的自我认知、更同频的协作手段,并以此创造出更丰富的个人与团队价值。

共创传媒是流动的,它可能是一本杂志,也可能是一段音频,或者一条视频,一篇文章;当今社会的信息过于碎片化,所以我们希望通过视、听、嗅、触、感全方位触达到你,在令人惊喜的内容中,让你更全面地了解共创、加入共创。
观摩“共创传媒”
持续补充创新“燃料”


    关注 一起开工社区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