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你盘点新加坡的前世今生,解密新加坡的五个发展阶段

 

新加坡全称为新加坡共和国(英语:Republic of Singapore),旧称新嘉坡、星洲或星岛,别称为...





加坡全称为新加坡共和国(英语:Republic of Singapore),旧称新嘉坡、星洲或星岛,别称为狮城。

14世纪,新加坡属于拜里米苏拉建立的马六甲苏丹王朝;

19世纪初被英国占为殖民地;

1942年2月15日,新加坡被侵略日军领;

1965年,新加坡正式独立。

现在的新加坡依稀还能找到过去的踪影,可昔日的新加坡怎能预见经济发展带给它脱胎换骨的模样?

(1960年的新加坡与现在)


城市化的进程飞快,和几十年前相比新加坡变得面目全非,一边是繁华的都市让人炫目,而另一边是古老的遗迹也慢慢消失。
新加坡昨日再现
新加坡建国以前的新加坡港
如今作为全球十大集装箱港口的新加坡港年吞吐量在6800万标箱左右。
建于上个世纪80年代的来福士大酒店,由来自于亚美尼亚的富豪兄弟雪克滋兄弟修建。
如今的来福士酒店不减其富丽与气派,每间客房的价格均在3500元人民币以上。
上世纪60年代新加坡史丹福路
史丹福路上,那些城市记忆的背后一栋栋高楼已经拔地而起。
始建于1926年的新加坡市政大厦旁正举行小型庆祝游行。
现在的市政大厦依然恢弘壮丽,傍晚时分更多了几分都市的霓虹。
 新加坡国泰大厦是新加坡第一幢大楼,也是新加坡乃至东南亚最高的大厦,19世纪30年代由英国建筑师弗兰克·布鲁尔设计而成。
现在所见的国泰大厦集电影娱乐、购物及公寓楼等多功能一体,已经成为商业宝地。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百得利路,新加坡邮政总局坐落在这里。
现在的百得利路上高楼林立,发展到新加坡的中国银行也把标志性建筑修建于此
那些年新加坡的公共交通不甚发达,搭了硬木板的卡车算是当时较为便利的出行方式。
现在的新加坡居民出行不仅有巴士、德士还有轻轨,人均GDP高达50000多美元的新加坡,私家车数量仅有50多万辆,为了交通顺畅,环境优美居民愿意选择公共交通。
新加坡街边有很多小贩席地而坐兜售日常用品。图为一名青年男子在街边购买布料。
那样的场面定格在了老照片中,如今新加坡众多大型购物中心可以满足市民的任何需求。
 位于市中附近的一条商业街,人们推着自行车行走在狭窄的马路上,两旁都是摆满货物的商店。
人们还是会骑着自行车走在新加坡的街道上,不同的是马路宽阔平坦,人们不是只有选择自行车作为代步工具,而是因为共享单车环保、健康。
新加坡的夜生活很早就有。图为当时人们在跳交谊舞,放松身心。
现在新加坡年轻让人的夜生活丰富了太多,酒吧、歌吧、迪吧、咔吧、购物店灯红酒绿人头攒动。克拉码头那些废弃的建筑被人们重新利用改造成了一个个商业区,那里就是夜生活的集中地。


加坡作为昔日一个资源禀赋不高、建国时间不长、人才短缺的袖珍国,为什么能在短短数十年的时间里,成为继纽约、伦敦和香港之后的第四大国际金融中心,世界第一大货柜码头、第二大电子工业中心、第三大炼油国,以及人均达到GDP全球第一等经济发展奇迹。回顾一下新加坡经济发展历程,了解新加坡政府做出的努力就豁然开朗了。纵观新加坡建国以来经济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进口替代期(1959年-1965年),这个阶段该国刚刚被动地从马来西亚宣布独立,外资和商人大量撤退,国内资金高度缺乏,百业待兴,失业率高达14%,原有转口贸易发展模式无法延续。在国内经济即将陷入崩溃的关键时刻,以李光耀为首的新政府审时度势,确立了以工业化为中心的经济发展战略,政府主导投入巨资用于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社会经济状况逐步改善,这个时期蚊香、纺织、电子消费品等成为新加坡的主导产品,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来源。

第二阶段:出口导向期(1966年-1970年),这个阶段该国政府首脑决定了出口型经济的发展战略,大量吸引外资和引进技术,促进资本密集型制造业,重点发展了造船、修船业、炼油厂等产业,这些产业充分发挥了新加坡地处马六甲海峡的战略地位,通过把产业做大、做强,为日后该国发展物流及基础原材料进行了坚实储备。

第三阶段:迅速增长期(1970年-1980年),这个阶段政府强调需要大力引进技术密集型产业,在政策上积极扶植国家制定各项配套措施,使第三产业逐步转向专业化、系列化发展。注重提高劳动生产率,提倡科研与经济相结合,主动淘汰蚊香、纺织等粗加工产品,重点发展了电脑、电脑附件,研发、设计、信息技术等科技含量高的产业。

第四阶段:产业升级期(1980年-1997年),在历经建国20余年以两位数超高速发展后,由于当时美国等主要经济体出现严重衰退,新加坡在1984年-1985年间GDP首次出现1.6%负增长。在此背景下,新加坡政府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引导企业跳出本国、本土的小圈子,放眼世界、投资海外,将本国打造成为跨国公司公认的国际枢纽。为此,新加坡进一步完善国内法律,与国际接轨,增强开放程度,为吸引国际知名大企业创造条件。这一阶段世界500强及大公司的亚洲区域总部纷纷落户新加坡,对提高本国知名度和经济增长发挥重要作用。

第五阶段:经济转型期(1998年至今),由于亚洲金融危机,世界性电子产品需求大幅下降,加之新加坡劳动力成本上升,许多跨国公司关闭或转移了本地工厂。新加坡政府面对外部环境变化再次深入思考和着手调整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制定了大力发展教育,打造精英经济,将生命科学、制药、环境保护作为未来发展主攻目标,使新加坡能够继续站在世界经济发展前沿。世界银行数据显示2011年后新加坡人均国民收入保持5.1万美元以上,位列世界前列。

新加坡作为成功的典范为每一个发展中的国家带来启示,经济发展依靠决策者和社会民众的隐患意识、健全的法律制度、开放的市场经济等等,在发展的同时要随时审时度势,灵活变换发展方向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新加坡关注公众号哦!


    关注 中新快线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