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6期 太极拳初练所忌!李氏太极拳谱拳论及旧谱《五字要言》

 

李氏太极拳谱拳论  无极养生拳论  无极养生功者,人未练之先,无思无意,无形无象,无我无他,胸中混混沌沌,一...



艺学练法总论:夫学而不练负师之传,练而无规成艺之病,受病于前,而欲除病于后,不亦难哉,故此有初练所忌、单练四要、双练三要之分,明艺学之规矩,应注意参考。



太极拳谱法论

太极拳为拳术之最深者,乃中国固有之国粹,实为强国之要素,但引拳术,其中义理渊深,奥妙难究。自张三峰先师传出此门拳术,相传至今五百八年以来,皆系读书明理之贤士,师师相授,口口亲传,密如至宝,八习此拳久矣,谨稍悟得其中奥妙。惟以此拳术原理甚深,谱录过繁,使人难解之处甚多,八为同好与初学者,次第序录于前,以使后学之士能得练习进步捷径之尔。

单练四要

夫单练者乃一人独练也,独练不必贪多,务求纯熟,或择一、二势而单练之,此为练势。或练三、五势而急练之,此为练气。或趁势之便力,而任意练之,此为练机。或酌势之运用,想象练之,此为练理,合之单练之要也。

夫人本理以造势,借势以运气,借气以生机,行机以达理,四者本一贯之道,绝不可混言乎。然道可混言,而练有专规,不练势而势不稳,不练气而气不接,不练机而机不灵,不练理而理不纯,且有次序,不知理而徒练势,则势不真。不练势而徒练气,则气不贯;不练气而徒练机,则机不活,不练机而徒练理,则理不圆,学者宜沉思之。

双练三要

夫双练者乃二人对练也,对练不可吸取成套,盖成套为一定不移之法,练者心于神驰,手脚俱设假象,屈而不伸如戏台之比势,无非虚应故事也,练之即久,不但无益,而反有害之,惟此发彼接而较比练之,以试远近之分寸,此练节数之要也。或傍恭证而问难练之,以及来往之变化,此练见识之要也。或各势所长而争强练之以考因应之得,此练用度之要也。合此之要,此为双练则益斯大矣。要之单练、双练非初学之功,无以神艺之用,而初练、单练、双练非用纲领修目总论口诀之亦,无以讲明体用之理,而长艺,人之知此,余立说之次序。

太极拳初练所忌

夫初者受教之始,宜端趋向以立根基,最忌粗心浮气,精神不属,眼不顾手,手不顾眼,此谓瞎练。尤忌身形不活,手脚不随,即用猛力,盖用猛力者是欲显其力,而力与气连,气与神通,岂有身形不活,手脚不随,处处夺力,而反能显力者乎,故此谓之痴练。惟平心静气,注目凝神,轻摇之以松其肩,柔随之以活其身,徐行之以稳其步,待肩松、身活、步稳,然后,镇头领气,以渐至其身力顺利,则气自流通,气流通则力自沉重,由是所学之法,习演务斯纯熟,眼到、手到、脚到自有不斯然而然者矣。
加入太极养生微信群方法
扫描或长按二维码
先关注太极养生堂,然后
回复:群 或 微信群
“山东、东北、河北”地区群开放邀请
直接回复“山东”“河北”“东北”就可以了

李氏太极拳谱拳论

  无极养生拳论

无极养生功者,人未练之先,无思无意,无形无象,无我无他,胸中混混沌沌,一气浑论,无所向意者也,世人不知有逆运之理,但斤斤于天地自然顺行之道,气拘物蔽,昏昧不明,以致体质虚弱,阳极必阴,阴极必亡,于此摄生之术,概乎未有谙也。惟三教融易,圣人独能渗透逆运之术,揽阴阳、夺造化、转乾坤、扭气机,于后天中返先天。复出归元,保合太和,总不外乎后天五行八卦之天理矣。一气伸缩之道,所谓无极功能生一气者是也。吾练功探感之无极养生功乃人之无意无形,联先天极妙之主体,冲和之本始,阴阳动静之初源也。万物之生负阴抱阳,人之真元所从而来,灵明所从而抱,无极生太极矣。于此而与五行八卦元通,通则变,完全人身之阴阳而保此灵明者也。永人之天年,畅达人之血脉筋骨,欲从后天返先天,而卫生之术无极养生功者也。苟以异端目元远矣,无极养生功有百益而无一害,虽以之强吾氏族也,谓世裔贤徒大功练而远矣。谨此无极养生论焉。

大明万历庚寅年岁次春月于太室祠传拳训论

李叶蓁

十三势行功歌

十三总势莫轻视,命意源头在腰隙。变转虚实须留意,气遍身躯不少滞。静中独动动犹静,因敌变化是神奇。势势存心揆用意,得来不觉费工夫。刻刻留意在腰间,腹内松静气腾然。尾闾中正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仔细留心向推求,屈伸开合听自由。入门引路须口授,工夫无息法自修。若言体用何为准,意气君来骨肉臣。想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歌兮歌兮百四十,字字真切已无遗。若不向此推求去,枉费功夫贻叹息。

大明万历庚寅年岁次春月太室祠创传十三势拳歌训论 李春茂

十三势释名

长拳者一名十三势。长拳者,如长江大海滔滔不绝。十三势者,朋履挤按采挒肘靠,此八卦也,进步、退步、左顾、右盼、中定,此五行也,合而言之十三势也。朋履挤按即坎离震兑,正四方也;采挒肘靠即乾坤艮巽,四斜角也;进退顾盼定,即金木水火土也。

十三势论

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尤须贯串。气宜鼓荡,神宜内练。无使有缺陷处,无使有高低处,无使有断续处。其根在于脚,发于腿,主宰于腰,行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向前退后,乃得机得势,有不得机得势处,身便散乱,其病必于腰腿求之。上下前后左右皆然。凡此皆是意,不在外面。有上即有下,有左即有右,如意要向上即寓下意,若将物掀起而加以挫之之意,斯其根自断乃坏之速而无疑。虚实宜分清楚,一处自有一处虚实,处处总此一虚实。周身节节贯串,勿令丝毫间断耳。

大明崇祯壬申年二月研拳草论李春茂

十三势行功心解

以心行气,务令沉着,乃能收敛入骨。以气运身,务令顺遂,乃能便利从心。精神能提的起,则无迟重之虞,所谓顶头悬也。意气须换的灵,乃有圆活之趣,所谓变动虚实也。发劲须沉着松静,专主一方。立身须中正安舒,支撑八面,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至,气遍身躯之谓也。运劲如百炼钢,何坚不摧。形如捕兔之鹄,神如捕鼠之猫。静如山岳,动似江河。蓄劲如开弓,发劲如放箭。曲中求直,蓄而后发。力由脊发,步随身换。收即是放,断而复连。往复须有折叠,进退须有转换。极柔软然后极坚硬,能呼吸然后能灵活。气以直养而无害,劲以曲蓄而有余。心为令,气为旗,腰为纛。先求开展,后求紧凑,乃可臻于缜密矣。

行功心法辩

又曰:先在心,后在身。腹松气敛入骨。神舒体静,刻刻在心。切记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动往来,气贴背,敛入骨。内固精神,外示安逸。迈步如猫行,运劲如抽丝。全身意在精神,不在气,在气则滞。有气者无力,无气者纯刚。气如车轮,腰如车轴。

李仲

太极拳论

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曲就伸。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虽变化万端,而理唯一贯。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隐忽现。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虚。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则欲长,退之则欲促。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英雄所向无敌,盖皆由此而及也。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乎壮欺弱,慢让快耳!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而有为也。察四两拔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耆能御众之形,快能何为?立如平准,活似车轮。偏沉则随,双重则滞。每见数年纯工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惟欲避此病,须知阴阳。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本是舍已从人,多误舍近求远,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辨焉!是为论。

大清乾隆五十二年丁未岁次二月二日于唐村讲武堂

李鹤林

打手歌

掤履挤按须认真,上下相随人难进。

任他聚力来打我,牵动四两拨千斤。

引进落空合即出,粘连黏随不丢顶。

刚柔快慢自有为,形观耄耋能御众。

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劲似松非松,将展未展,劲断意不断。

大清乾隆五十二年丁未岁次二月二日讲于唐村讲武堂

李鹤林

打手要言

内固精神,外示安逸。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

身法:涵胸 拔背 裹裆 护肫 提顶 吊裆 腾挪 闪战

刀法:里剪腕 外剪腕 挫腕 撩腕

枪法:平刺心窝 斜刺膀尖 下刺脚面 上刺锁项

打手撒放

掤(上平) 业(入声) 噫(上声)

咳(入声) 呼(上声) 吭 呵 哈

唐村李氏拳谱所载的“十三势”名目:

揽雀尾/单鞭/提手上势/白鹤亮翅/搂膝拗步/手挥琵琶势/搂膝拗步/手挥琵琶势/进步搬揽捶/如封似闭/抱虎推山/揽雀尾/肘底看捶/倒撵猴/斜飞式/提手上势/白鹤亮翅/搂膝拗步/海底针/扇通背/撇身捶/却步搬揽捶/上势揽雀尾/单鞭/云手/高探马/左右分脚/转身蹬脚/进步栽捶/翻身撇身捶/反身二起脚/上步挫捶/双风贯耳/披身踢脚/转身蹬脚/上步搬揽捶/如封似闭/抱虎推山/斜单鞭/野马分鬃/玉女穿梭/单鞭/云手下势/金鸡独立/倒撵猴/斜飞势/提手上势/白鹤晾翅/搂膝拗步/海底针/扇通背/上势/揽雀尾/单鞭/云手/高探马/十字摆莲/搂膝指裆捶/上势揽雀尾/单鞭/下势/上势七星/退步跨虎/转脚摆莲/弯弓射虎/上步揽雀尾/双抱捶。

注:唐村拳谱十三势名目有几种不同的抄本,此谱为几个抄本综合校对的结果。

李氏太极拳旧谱《五字要言》

拳理极精细 勿以当儿戏 欲学拳术者 先将基础立

  拳中基本功 有长即是师 研究其理性 技击是其次

万莫学死方 动作要有理 不学招法手 与死方无异

比如当大夫 尽学成方剂 药方开出来 等候病来治

得病合我方 未闻有此理 就是有点效 也是瞎碰到

结果背原理 伤病不为奇 莫学拍打功 以免本能失

皮肉徒受苦 气血多凝滞 有害于卫生 又有碍拳意

力紧神便死 岂能把人治 怀疑不凭信 请自体察试

要知拳中理 首先站桩起 意在宇宙间 天地人一体

运劲如抽丝 开弓即试力 四肢弓崩撑 运动软慢松

曲伸与开合 身由云端起 呼吸细静长 舒畅皆随意

形象似癫狂 如醉如呆痴 蛇形趟泥步 揉球摩擦力

两手似兜泥 如捞稠糖稀 内外要松静 敛神听细雨

绵绵觉如醉 悠悠水中戏 默然向天空 虚灵须定意

洪炉大冶金 陶熔物不计 神机由内变 调息呼吸气

守静如处女 动似迅雷至 力松意亦紧 本是涵养气

螺旋滚无形 毛发力加戟 筋骨遒即放 浑噩一惊时

支点增强力 遍体弹簧似 百骸若机轮 旋转有劲力

腰身似蛇惊 行步旋风起 纵横起波澜 如鲸回旋式

顶心力空灵 浑身如线提 两目神光敛 鼻息耳凝闭

小腹要常圆 胸肋微含蓄 指端力如电 骨节锋棱起

活泼比猿猴 迈步如猫似 大凡举与动 浑身皆消息

一触即爆发 威力无边际 学者莫好奇 要用自然力

良能与良知 实践学来的 动静任自然 万勿用拙力

返婴寻天真 躯柔如婴浴 勿忘勿助长 升堂渐入室

论技说应敌 不费吹灰力 拳术之动作 手足板眼齐

首要力均整 内外要合一 曲伸随意往 枢纽不偏倚

动静分虚实 阴阳水火济 精神宜内敛 练神得还虚

头打脚随走 站他中央地 任有万能手 总也难逃避

路线踏中央 松紧不滑滞 旋转要稳准 钩错互相宜

力纯智和愚 审慎对方力 随曲忽就伸 相互虚实移

运劲如弓满 着敌似电急 鹰胆虎威视 足腕似兜泥

鹘落似潜龙 浑身尽争力 面善心要狠 胆答更需细

缠劈攒裹横 扭拧弹簧力 接触揣时机 叱咤如雷似

变化影无形 周旋意无意 披从侧方入 闪展全无空

提化对方力 搓磨试其功 谦含力蓄使 沾粘不离宗

随进随退走 拘意莫放松 拿闭敌血脉 搬挽顺势对

轻非用拙力 棚臂要圆撑 搂进圆活力 摧坚戳敌锋

掩护敌猛入 撮点致命攻 坠走牵挽势 继续勿失空

挤他虚实现 摊开即成功 顺势闪拿欺 展软柔化吸

撤退进推托 手脚一齐发 伸手看形容 身法要偏行

见手分左右 避手吸进身 上下用反劲 手脚要同心

劲到吸闪空 撞崩化欺冲 手到随身变 用时如闪电

沾手软绵随 气在眼前追 来时机灵进 拳打要进身

见势顺他劲 变步拧腰身 手眼身法步 欺到方为真

掳手随身靠 捆时反劲欺 进步耳如风 沉气在腹中

若见长手法 指掳闪进崩 若见短手法 长劲沉气中

若见乱手法 偏砸顺身攻 动手先看肩 堵手在胸前

肩偏手必到 身仰脚必发 伸手先行步 见劲顺手中

若见力过猛 撒化闪进空 进步捋崩挤 掳发顺劲倚

手眼身法步 随时变身形 出手要平身 开门手为真

若见高手法 撞倚先拔根 棚架打中线 掳推撞进身

若见冲天手 变掌掳崩穿 若见矮手法 抽腰走上身

法本耳目思 掌本面目排 手到撒化变 欺步看路线

撞进里外手 反拿随身转 拐掳指闪欺 见手反拿腕

欺步撞崩势 动手气下转 进身本气根 拿破随手变

听问粘粘连 进步柔化推 上下要相随 内外要合一

试声山谷应 神气要贯足 恭慎意且合 五字要含记

见性明理后 反向身外去 莫教死方滞 莫教招法拘

句句是要言 莫当是儿戏 愿我同道者 切记要切记

李氏太极拳秘谱之推手歌诀

棚捋挤按世间稀,十个宜人十不知。若能轻灵并坚硬,

沾粘连随俱无疑。采冽肘靠更出奇,行之不用费心思。

果得沾粘连随字,得其环中不支离。掤捋挤按须认真

上下相随人难进 任他巨力来打我 牵动四两拨千斤

引进落空合即出 粘黏连随不丢顶

粘者,提上拔高之谓也

黏者,留恋缱绻之谓也

运者,舍己无离之谓也

随者,彼走此应之谓也

要知人之知觉运动,非明粘黏连随不可,斯粘黏连随之功夫亦甚细矣。
太极养生堂好书推荐回顾
  • 好书推荐 | 必读,杨禄禅之孙杨澄甫传世之作《杨澄甫武学辑注集注》一位大器晚成的太极大师,随手发人丈外的技击大师!
  • 好书推荐 | 太极拳界老三本拳谱(王宗岳太极拳论 太极功源流支派论 太极法说),太极 拳“元”理论!
  • 好书推荐 | 《太极内功的奥妙(太极拳速成之路)》,有福利赠送哟!
  • 好书推荐 | 《牛春明太极拳及珍藏手抄老谱》(附光盘)
  • 好书推荐 | 被称为九阳真经的李氏太极精论《李雅轩杨氏太极拳法精解》(有福利哦,你懂滴)
  • 好书推荐 | 《太极拳一代宗师李雅轩修炼心法》珍藏李雅轩先生完整拳照及一生精研拳艺所积累之内功心得及释拳经论!
  • 好书推荐 | 刘积顺作品《郝为真意气太极拳》系列丛书二册《秘傳郝為真意氣太極拳基礎功法》、《刘积顺郝氏太极拳真传》
  • 好书推荐 | 《内功太极拳训练教程》昔日杨露禅专教家里人练功的一套拳(也有的说是教王府里达官贵人练的)。


[/list]

关注太极养生堂公众号回复“下载”免费获取海量太极拳教程、图书、视频资料(最新增加80张DVD资料,今日增加《太极内功》李经梧.张天戈著),免费学习太极拳!



点击“阅读原文”!!!!加入微信群!


    关注 太极养生堂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