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己利人于市,修篱种菊于心

 

真正的平静,不是远离喧嚣,而是在心中修篱种菊。老师,请相信你不孤单,我们一直与你同在。...

十年前,我曾经站在复旦总裁金融班的讲台讲香港市场衍生品warrants,那时的身份是金融“专家”,那时觉得很“快意人生”,“金融骄子”,认为金融就是自己的一生理想了。十年后的今天,我又站到了交大金融班的讲台,没想却是劝人放下“快意”,倡导过慢生活、静生活。身份变成了一个国学文化传播使者。真是“变才是永恒的不变。”---狮仙

今天有点感概。

早几天想到归隐。今天的情形难道就是所谓“大隐隐于市”?

又翻了一下早几天读者朋友的留言:

“真正的平静,不是远离喧嚣,而是在心中修篱种菊。老师,请相信你不孤单,我们一直与你同在。”-- 卷 亦舒

“其实你一直归隐在天地万物的最高境界中,这种境界不是所有大众才能达到的高度、厚度、和广度,而是少数能称为知音的人才能有的共鸣。自古人称知己二三,我想你的知己不算少了,一直在关注贵平台,加油!如果累了,可以稍作休息几天。”--青丝成雪

张三丰在《太极丹经》中对于儒、释、道的阐述有过一段话,白话文意思是,天下本无所谓“三教之分”,儒、释、道本是一体,终极目标都是相通的。儒家之济世、释家之修心度人、道家之修身养性,表面上看有区别,但归根到底,都落在四个字“修己利人”。如果硬是要分,天下只有二教之分,即“正”与“邪”。因为无论儒、释、道,本门之内,均免不了出现邪恶之徒。

是以,我亦须抛弃分别心,无囿于儒、释、道之藩篱;无执隐于市与野。修己利人于市,修篱种菊于心。

与读者朋友、同道共勉!

------狮仙



我的好友,亦师亦友的知己,这样跟帖评论我的微信圈,我很喜欢!我也觉得离本心越来越近。

“人生角色一次次的转换,一次次登上更高的山峰,离本心越来越近mo-:strongmo-:strong”--瑜伽生活CC



《大隐市朝》--南怀瑾

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有一天,子路在石门这个地方过夜,早晨起来,有一个晨门问子路,从哪里来的?子路说是从孔先生那儿来的。这个晨门说,就是那个姓孔的孔丘?那个明知道做不到,硬要做的人吗?这个晨门就是隐士,他学问很好,道德很好,可是隐居在一群下级干部当中。古代有所谓“小隐在山林,大隐于市朝。”当隐士跑到山林中是小隐,消极的,是孔子所谓的辟世、辟地。有些人一生作官,而在最后临死时,才知他在当隐士。此即“大隐于市朝”。

所以有些朋友想退下来,我常劝他们不必退下来,有一分力量贡献完了算了。有的人说退休下来做生意,但有一位做生意的朋友说,做了几十年公务员,想退下来做生意发财,那我们一辈子几十年都做生意的人,岂不白做了?所以我常劝朋友不要退,何不把自己这点力量贡献出来,该有多好!这就是大隐法,如苏东坡的诗所说“万人如海一身藏”,非常妙。现代是工业社会,当隐士与农业社会不同,只要有一点生活费,租一个公寓式的房间,在里面读书也好,静坐也好,不与人往来,死在里面烂了,别人都不会知道,所以现在当隐士,更可以隐于市朝。(一笑。)

上面讲隐士的路线。但为什么要当隐士?因为对时代没有办法。晨门这位隐士,就说孔子并不是不知道做不了,他明知道做不到却硬要做。这位晨门老兄,批评得很恰当,没有骂孔子不对,也没有说孔子对,只对子路说,就是那个“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姓孔的吗?在《论语》中,这里又出现了一个隐士了。

孔子为圣人,重心就在这个地方。而孔子的难学之处也在这里。另如老子、庄子等很多学问高超、修养深邃的人,知道面前这个时代无可挽回,他们就退隐了。后来唐代有位知名的文中子,(本名王通,写《滕王阁序》的王勃,就是他的孙子。)儒、释、道三家的学问都通。在隋炀帝的时候还年轻,有志于天下,但到处碰壁行不通,看到当前的时代不宜施展才学,于是退下来讲学,培养下一代,教化年轻的学生,传播种籽。后来唐太宗的开国名臣,如房玄龄、杜如晦这一班人,都是他的学生,他的目的达到了。所以他死后,门人尊谥他为“文中子”。

孔子也有避世隐遁的观念(点击阅读)
杨绛:爱情的基础  |  世界上最美的情话
易经六十四卦基础口诀(精!)
漫画《易经》,通俗有趣一看就懂!
2016武当功夫亲子夏令营 | 熙华国学堂出品
管鲍之交:人生得一知己太难
2016敦煌戈壁徒步亲子夏令营 | 熙华国学堂出品
中医不仅仅是医学,更是哲学,是一门伟大的艺术
关于爱情,我们,相逢如茶
玄奘是怎樣的一個僧人?
给爱好打坐的人:《静坐的真相》

缘诸君如此,夫复何求!结诸君如此,事何愁不成?!熙华国学堂众筹合伙人


    关注 熙华国学堂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