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音箱的Presence

 

Presence那些事...



在讲Presence之前,必须先来看看电子管后级放大器的工作(非电子学爱好者可以跳过)。最早期的功率放大器(这里指后级)很多采用单端小功率的设计,并采用自偏压设计,这类放大器无需负反馈电路。但随着对放大器效率和功率上的需求,吉他放大器必须设计固定偏压的推挽、并联推挽等大功率输出,这时就需要将一部分的输出信号返送到输入端,形成负反馈回路,以确保后级放大器的稳定工作,诸如如各种管子之间的差异、管子的老化、元器件的误差等的问题,都可以由负反馈的设计来控制、解决。但负反馈也有一些副作用,首先是会使声音变冷,因为负反馈会消除掉一些偶次波失真(就是一些和谐的泛音),而这些偶次波正好是“声音闪亮,泛音丰富”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就是后级放大器接近最大输出功率时,无负反馈的设计会平滑过渡到削波失真(从波形来看就是一些有压缩效果),而有负反馈时,削波失真会突然出现,比较生硬。所以在后级明显削波失真之前,无负反馈的设计听起来要比有负反馈的大声一点,Vox的AC30就是这样的自偏压无负反馈设计,所以它独特的声音就有部分来源于后级。采用纯电阻负反馈回路后,后级的增益会比无负反馈时小一些,但各频段的放大率基本是一样的。

另外,我们知道,吉他喇叭在高频段会衰减得比较厉害,而这一点可以在电路方面做一些补偿(就是提高高频的增益),具体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在后级放大器之前就提高高频的增益,二是利用无负反馈和有负反馈之间的增益差来作高频补偿(此方法也成了吉它放大器设计的工业标准)。在负反馈回路与地线之间接入一个电容,以减少高频的负反馈量,使高频的增益比低频的增益大,如果给该电容串接一个电位器,就可以控制想要的高增益的高频频段了。如下图所示。



经过以上一些技术描述后,或许一般的朋友会看不明白,下面我们就进入大家熟悉的正题——Presence。通过调节上述的Presence控制电位器阻值,会引起较高增益的高频频段的变化。至于Presence这一命名的来由,就需先来看看,一般情况下,同一音源在空气中传播时,随着我们离音源越来越远,高频的衰减要比低频的衰减稍厉害一些,听觉上就是高频变得更少了。也就是说,更多的高频,使我们听觉上觉得离音源更近,这就是所谓的临场感越强了。值得注意的是,Presence虽然也是控制高频,但并不同于EQ电路中Treble,前者是在一定的增益量下,控制需要增益的频段,而后者则是控制一定频段的增益量,Presence控制的频率也可以比Treble更高,也可以更低,频段更宽。另外,引入了Presence控制,高频段的增益相当于无负反馈时,总的声音也会变亮,多泛音,细节丰富。但后级使用各种管子的差异、管子的老化等问题也会像无负反馈的情况一样凸显,而且对不同喇叭的电路响应也会随之变化,这也是Fender率先停用了Presence控制,而Marshall一直使用的原因。当然不同的电路设计,负反馈电路也各不相同,并不能一概而论,但总的原理就如上所述。下面举几个例子:

1、典型的Fender 59 Bassman的负反馈电路,反馈信号接的是输出变压器2欧输出端,属于最有代表性的后级反馈类Presence。



2、Boogie的Mark IV的设计则要复杂得多,电阻与电容并联、串联的组合,目的性非常强,就是针对某些频段的控制,R2通道和LD通道还加入Shift控制,也能改变控制频段。



3、也是较复杂的设计,Marshall 6100的负反馈电路功能也较强大,通过控制负反馈的量,削减输出的增益,Marshall称之为Damping(衰减),高衰减适合干琴声,低衰减适合过载和失真,动态更大。



4、最后就是更特殊的Presence设计了,著名的Mesa Dual Rectifier Solo Head,Red通道并没有接通负反馈回路,Presence设计在EQ电路当中,造就了Mesa经典的Modern之声;Orange通道的Presence只有启动Vintage模式时才接通负反馈回路,就是典型的Presence控制,另外该通道中切换到Clean模式时,负反馈量也增大,就像Marshall 6100中高衰减时候干琴声的原理。



这个例子当中,引人另一种类型的Presence,就是设计在前级电路里面,通过类似于削减高频的方式来实现。这与前面所讲的后级负反馈有着截然不同的设计思路,但依然是达到控制临场度听觉的效果。


    关注 三十二号门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