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圣经》穿越在中东的土地上(七)——走近以色列(4)

 

第五站:耶路撒冷耶路撒冷这座大卫王的都城是以色列的首都,是一座举世闻名的历史古城,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面积158平方公里,由东耶路撒冷(旧城)和西耶路撒冷(新城)组成。耶路撒冷是世界上三大宗教--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圣地。...



第五站:耶路撒冷

耶路撒冷这座大卫王的都城是以色列的首都,位于巴勒斯坦地区中部,是一座举世闻名的历史古城,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城市四周群山环抱,面积158平方公里,由东耶路撒冷(旧城)和西耶路撒冷(新城)组成。耶路撒冷是世界上三大宗教--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圣地。

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均源自同一个原始宗教—古犹太教。基督教是古犹太教的一个新兴教派;伊斯兰教则是在吸收了犹太教与基督教的经典和教义思想的基础而创立。犹太人和阿拉伯人都认为亚伯拉罕是他们的祖先。

这三大宗教覆盖了地球上绝大部分区域和相当大比例部分人口。因此今天的耶路撒冷,以丰富的圣城遗址文化备受全世界瞩目,数千年来,朝圣者们从未停止过前往圣城的步伐。

耶路撒冷市内随处可见的古都墙垣、古罗马拱门、拜占庭城壕、十字军构筑的城墙、土耳其帝国留下的堡垒。犹太教、基督教和穆斯林的神庙寺院齐聚一城。另在新城又有各类的现代化建筑,各种文明在此交融。

1,圣墓花园:耶稣的安葬地。

在英国人占领期间,曾经考证认为耶路撒冷的圣墓花园才是真正耶稣的安葬地。故天主教一直认为耶稣安葬于圣墓教堂内,原因是这个坟墓花园是在靠近耶路撒冷旧城的外面,并且坟墓是凿在岩石中,附近不远处又有一个很像骷髅形状的岩石,这些情况与《圣经》上记载耶稣被约瑟埋葬的地点极为相似。


我们在这里听导游约翰详细介绍了约一个小时。

2,橄榄山

橄榄山是犹太人和基督徒的圣地。位于东耶路撒冷,是耶稣曾经布道的地方,周围遍植橄榄树。橄榄山上遍布基督教圣迹,还有几百年来,在山上埋葬犹太人的古老墓园,因此对犹太民族来说,此地也是值得纪念的神圣之站。

在橄榄山高处远眺,耶路撒冷的城市风貌尽收眼底。主要景点:

(1)远眺圣殿山

圣殿山位于耶路撒冷老城,而老城中最特别的地方则是面积只有一平方公里大小的圣殿山,圣殿山被犹太人奉为圣地。

相传公元前967年所罗门王开始在圣殿山建设圣殿,以便存放约柜、诺亚方舟等圣物,于公元前957年竣工。建成后的圣殿雄伟非常,也即第一圣殿,在公元前586年被摧毁。

第二圣殿建于公元前515年,公元70年又被摧毁。犹太教徒还相信,这里还将是弥赛亚到来之时重建第三圣殿的地点。

相传,阿克萨清真寺(远寺)当初是由阿拉伯的大先知伊布拉欣始建(709年),经过重建,现保存的大部分建筑为10世纪所建。

圆顶清真寺(又称金顶清真寺、萨赫莱清真寺),在阿克萨清真寺以北300米处,建于687年。“萨赫莱”意为“岩石”,亦称“岩石清真寺”。欧洲游客常称为“奥玛尔清真寺”。圆顶清真寺就是在著名的哭墙之上原圣殿遗址上建的,具有伊斯兰特色镏金装饰的大圆顶,高高矗立于蓝天碧空,骄阳下熠熠生辉。



今天,大部分穆斯林将这一地区视为圣地,故坚持认为自己对这一地区拥有主权,甚至否认圣殿山与犹太教圣殿的任何联系,进而拒绝承认犹太人进入这一地区的权利。

据介绍:“直到今天,仍然有人说,世界的麻烦在中东,中东的麻烦在阿以,阿以的麻烦在耶路撒冷,在圣殿山” 。

我们只是在橄榄山上远眺!怕出“麻烦”吧。

(2)谦卑主日路:耶稣骑着毛驴通往客西马尼园之路;



(3)主泣教堂:它是一个罗马天主教教堂,教堂形似一颗泪珠象征耶稣的眼泪。耶稣走向耶路撒冷的时候,震惊于第二圣殿的美丽,并预测将来的毁灭和犹太人的离散,当众哀哭。

圣.玛丽神女教堂,是俄罗斯式的教堂建筑;



(4)客西马尼园:耶稣后来被犹太人以亲吻暗号出卖的地方;



经过岁月沧桑,当年的岩洞和橄榄树仍存在。二千年历史的橄榄树。



万国教堂:又叫苦闷大教堂,祭坛前的岩石是耶稣被出卖后渡过最后一夜的地方。祈祷大殿是于1924年重新建造的,因造教堂的经费由16个国家出资兴建,由意大利建筑师安东尼奥.巴勒奇在原拜占庭教堂基础上设计建造,又称为万国教堂。



走到这里,惊叹华丽精美的教堂设计以及又感悟教堂内虔诚祈祷做弥撒的人们,足以令人感动万千。



在橄榄山我们游览了约二个小时。

3,锡安山 (即摩利亚山):

锡安山位于旧城之南,对犹太人和基督徒来说都各具宗教历史价值。

千疮百孔的锡安门。



大卫王雕像。大卫王既是军事家也是音乐家,手中所抱琴如加利利海的形状。



主要景点:

(1)马可楼:耶稣受难前与十二门徒享用最后晚餐,就在院中二楼的一个小房间。本座建筑原本是十字军时代所建,1 5世纪伊斯兰教占领了锡安山之时,将之改为清真寺,曾禁止基督徒和犹太人进入。

(2)圣母安息教堂(多米森教堂):它是锡安山的路标,是一座拥有圆顶钟塔、罗马式教堂,相传为圣母玛利亚长眠的地方。这里有座圣母玛利亚躺着的雕像;



(3)大卫王墓:大卫王是以色列扫罗之后第二个王。以色列认为国王之上还有“先知”。“先知”是耶和华神在人间引领精神的代理人,而国王只是替神在管理国家的人;



(4)鸡鸣堂:位于锡安山的东坡。实际原是罗马天主教大祭司的家。后在此为了纪念彼得在鸡叫两次以前,三次否认耶稣的地方,建立了教堂。





在锡安山我们游览了约一个半小时。

4,耶路撒冷老城

耶路撒冷老城位于东部(东耶路撒冷),周围有一道高高的城墙,一些著名的宗教圣址都集中在旧城一个由4公里城墙围起来的相对狭小的区域内。凡是《圣经》中提到的人名、事件和有关地方,都会在此一一呈现,并建相应的教堂和殿宇。已于198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老城为16世纪土耳其占领时所建,当时共有八个城门:约帕门、大马士革门(最漂亮的门)、希律门(鲜花门)、狮子门(因有狮子救命的故事而命名)金门、铛门、锡安门、新门。而耶稣是从金门走下橄榄山的。

城内分四个区:犹太教区、亚美尼亚教区、基督教区、穆斯林教区。东部为穆斯林教区,包括著名圆顶清真寺(相传穆罕默德夜行登霄之处)。圆顶清真寺与哭墙相邻,是建在犹太教圣殿的遗址上,因此成为犹太人与穆斯林宗教冲突最为激烈的地区;西北部为基督教区,有基督教的圣墓教堂;西南部为亚美尼来教区,是最小的一个区;南部为犹太教区,著名的哭墙位于这个区,是犹太教最神圣的地方。主要景点:

(1)毕士大池遗址:“日”字形,分上池和下池。圣经记载耶稣曾在此显出神迹:医好麻风病与瘫痪病人的地方。“毕士”大意为“怜悯之家”,意思是在这里,为可怜那些有病的人而设立的慈善场所。

(2)圣安妮教堂:圣母玛利亚居住地。圣安妮是圣母玛利亚之母,耶稣的外祖母。





(3)苦路:公元30年4月6日,在锡安山上,耶稣与十二门徒用过“最后的晚餐”,回到橄榄山下的客西马尼园,在一块岩石上,向上帝做了最后一次祈祷,几个小时后,犹太祭司逮捕耶稣。4月7日,扛着十字架、受尽鞭打的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耶稣走过的路,后来就叫做“苦路14站”。

这是一段全世界信仰诞生的回忆之路,路边14处苦路标志,描绘了每一处耶稣身背十字架所经历的事迹。苦路的站牌如下:



其中:

第2站:荆冕教堂:现在是天主教圣方济各会教堂

相传耶稣在此被扣上荆棘枝冠、背上十字架。教堂内有耶稣被判死刑并背上十字架的雕塑。





第3站:亚美尼亚教堂;



第4站:悲伤圣母玛利亚教堂:耶稣最后遇到母亲的地方。1915年建。





第10站:圣墓大教堂(复活大教堂):由罗马君士坦丁大帝的母亲海伦娜皇后下令,在基督受难、埋葬并复活的地方修建的教堂。但该教堂先后部分被摧毁,十字军征服耶路撒冷后重建。





第13站:圣墓教堂内血红色斑的大理石:正门大厅中央一大块带着散发异香的大理石,是传说中耶稣遗体卸下的地点。虔诚的人们跪在这里。





第14站:天使礼拜堂:耶稣墓。

在老城我们游览了约二个小时。由于临近“逾越节”, 一批批赶在节前做弥撒的信徒挤满教堂,排队空前。

“逾越节”:为纪念犹太人逃离埃及、脱离奴役、走向自由的节日。

5,哭墙

哭墙又称西墙,是耶路撒冷旧城古代犹太国第二圣殿护墙的一段,也是第二圣殿护墙的仅存遗址。犹太教把该墙看作是第一圣地,是犹太民族二千年来流离失所的精神家园。198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教徒至此以表示对古神庙的哀悼并期待其恢复。流落在世界各个角落的犹太人回到圣城耶路撒冷时,也会来到这面石墙前低声祷告,哭诉流亡之苦,所以被称为“哭墙”。



厚重巍峨,庄严至圣的哭墙高约20公尺、长50公尺,中间屏风隔开,祈祷时男女分开进入。男士必须戴上传统帽子,因为他们相信他的上方就是上帝,所以凡是来这里的人,无论是否犹太人,都一律戴小帽,让脑袋直接对着上帝是不敬的(如果没有帽子,入口处备有小帽)。女士要求离开时不能转身,而应面对墙后退。





宁静而安详的哭墙,迎候着来自世界各地的不同身份的人们,祈祷者或手抚墙面、或背诵经文、或将写着祈祷字句的纸条塞入墙壁石缝间,寄托希望。













哭墙24小时开放,进入时需安检。注意,如遇安息日到此,是不可以拍照的,其他时间均可。

6,国会山:金灯台标志

1956年,英国结束托管后,送给以色列此物以表示和平、友好。金灯台为以色列国徽。

7,以色列国家博物馆



室外为圣殿山第二圣殿(所罗门圣殿)时期的1:50模型,即耶稣所到圣殿山时的概貌。模型一目了然、精准细致,在导游耐心的介绍中,可更细辨清圣殿山的建构。





博物馆主体建筑形似出土存放手抄本《圣经》的瓦罐形状,内部为卷轴造型。室内重点参观了古羊皮经卷真迹。(不允许拍照)

8,伯大尼

位于橄榄山东麓,是约但河西一个小小的村庄,离耶路撒冷约六里之遥,在耶路撒冷通往耶利哥城的路上。从前,前往耶路撒冷的客旅,常在此歇宿。马大、玛利亚、和她们的弟弟拉撒路居住在此,患麻疯的西门也客居此地。

这里有拉撒路教堂, “拉撒路”墓也在这里。





最后我想以以色列的“国歌”做为以色列篇的结束语。

听这首以色列国歌《希望之歌》,十分悲凉哀婉,忧郁而深长。网上查阅歌词,令人想起犹太民族几千年的苦难史,现在以色列已经十分强大,更希望他们与巴勒斯坦实现永久的和平。

只要心灵深处

尚存犹太人的渴望

眺望东方的眼睛

注视著锡安山冈

我们还没有失去

两千年的希望

做一个自由的民族

屹立在锡安山和耶路撒冷之上

离开以色列仍返回约旦安曼,继续登机,经多哈飞回上海。

带着《圣经》浅浅地穿越中东这几个国家,既是宗教之旅又是犹太与阿拉伯文明之旅,感受很多。这里的人民,以自己的方式生活着,他们热爱自己的国家,对外国游客都很热情、大方、友好。虽然各地的教堂没有欧洲的豪华,却看到厚重的历史沉积,随时随地穿透心灵而感悟今朝。

遗憾的是,由于“时间”!没有安排去更多的地方,如:约旦玫瑰城-佩特拉;在以色列我们只是在耶路撒冷的橄榄山上远眺阿克萨清真寺、圆顶清真寺;没能去瞻仰耶路撒冷的“亚德瓦谢姆”纪念馆等等,收获总是大于遗憾吧。又以二地的地接导游超“不厌其烦”的工作,弥补了很多,在此也再谢谢他们!

—— 全文完


    关注 风云游记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