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版《演员的诞生》:你是什么“角色”?

 

如果你是企业的管理者,你更愿意自己企业发展的这出大戏中,每个“戏精”达到什么层次的认知呢?...





本期导读:

在企业中,做角色的认知与共识是一项基础性管理工作,虽然不起眼,但做好了可以解决非常多的管理问题。

而如果你是企业的管理者,你更愿意自己企业发展的这出大戏中,每个“戏精”达到什么层次的认知呢?

  • 演戏是本性
  • 角色的本质
  • 角色的认知偏差
  • 工作中的悲喜剧
  • 如何建立起员工的角色认知
本文是2020年6月推送的第11篇干货,计3990字,阅读时间8分钟。

文 | 冯文涛 《培训》杂志微信公众号特约作者

来源 | 培训杂志(ID:trainingmagazine)

大家有没有这样的体会,刚刚在公司上班的时候,可能你还是一个积极上进的好青年,但一回到家,转眼就成了一只又懒又丧的“赖毛狗”。

人好像有一种天生的能力,就是到什么山唱什么曲、见什么人说什么话,一切如行云流水,切换的了无痕迹。

为什么我们会在不同的场景下,表现出的行为差异如此巨大呢?

难道我们人人都是“戏精”本精吗?

演戏是本性
没错,世界就是一个大舞台,人人都是天生的奥斯卡影帝,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一个场景下,我们以不同的角色互动,就形成一幕精彩的情景剧。扩大时间、空间,大家带着不同的角色生活,这就构成了社会。社会学领域有一个经典的流派叫“拟剧派”,就是用一套系统的角色理论来解释社会现象的社会学学说。

既然社会是一个大舞台,那么人人都脱离不了角色,每个人都是角色的集合。我们一生要扮演着父亲、员工、同事、朋友等多种多样的角色;而在一个团队中,我们还要扮演智多星、外交家、协调者、执行者等多种角色中的一种或多种。
角色的本质
角色——

是人在特定场景下的一般行为方式、内在的态度及其价值观的集合;

是人基于认知自身所处社会网络关系的位置而采用的社会交际符号;

是人为了减轻认知负担,而对行为集合进行的概念化描述。

针对特定场景的行为集

在不同的场景下,我们会有不同的行为展现,因为人从一出生就在接受“情景定义”的训练。我们知道面对不同的人,需要采取不同的行为方式、态度,甚至秉持不同的价值观,才能达成自己的需求。

比如,我们从小就清楚,只有面对家人,采用撒泼打滚的招数才可能有一点点用处,而这一招对陌生人毫无用处。我们甚至在不会说话的时候,就能够对当前场景下,两种不同行为的成功概率做出比较。

目的是输出统一的符号表达

当我们在扮演一个角色时,我们所有的行为其实都是一系列的符号,所有符号都是在阐释自己对这个角色的理解,最终形成一个统一化的符号。

比如,当我们在扮演下属这个角色时,我们的躬身、柔声、目光的游走、快速的响应……都是在传递给上级一个符号:“我是您的下级”。

只是一个虚拟的概念

角色并不是某一具体的行为,它只是一个虚拟化的概念。就好像水果是苹果、桃子、梨等的统称。因此,你只能吃到一个具体的苹果或梨,而不能吃到一个虚无的“水果”。虽然角色只是虚拟的概念,但它却可以减轻我们的认知负担。因为,角色指向的是一个行为集合。
角色的认知偏差
我们分析了角色的本质,应该能推断出:当不同的人面对同一角色认知时,可能会产生三种认知偏差,分别是子集数量偏差、定义偏差和认知层次偏差——

既然是集合,就可能存在集合子集认知上的数量偏差;

既然是符号表达,就可能存在认知上的定义偏差;

既然是概念,就可能存在认知层次上的偏差。

角色认知的数量偏差

实际上,不同的人在看待同一角色时,可能存在对该角色所包含的具体行为、态度或价值观子集上不同的认知。

比如父亲这个角色,不同的人对父亲这个角色所包含的行为、态度和价值观可能具有不同的理解。有的人认为父亲应该具有绝对的无私、责任、勇敢、真诚这些品质;但另一部分人可能并不完全认同,他们可能认为父亲只需要做到责任、真诚即可。

角色认知的定义偏差

就算对同一角色的同一行为的名称上达成了共识,但当我们深究时可能会发现,每个人对于同一名称行为的理解可能大相径庭。

比如对于无私、勇敢这样的词汇,每个人的理解可能都是不一样的。到底做到了什么,我们才会被称为勇敢或无私呢?一千个人可能有一千种理解方式。

角色认知的层次偏差

在我看来,一个角色应该包含三个层次——

第一层是行为层,即一个角色应该展现出程式化的行为;

第二层是态度层,即一个角色行为的实施原则;

第三层是愿景层:即这个角色最终要成为的样子,是角色运行的底层动力。

以清洁工这个角色为例,

行为层,我知道如何使用工具来清洁物品,并且会按照规范去完成;

态度层,我认为清洁工应该尽最大努力保障工作范围内的物品整洁;

愿景层,我要用我手中的清洁用具来创造出一个无暇的世界。

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心底埋下了一粒种子,就是他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他也会用一生去践行这个信念。当我们和一个人讨论他的角色会使他成为什么样的人的时候,就是在给他心底的种子灌溉,是促使他发展的第一步。
工作中的悲喜剧
有这样一句话,喜剧的内核是悲剧。其实,不论喜剧还是悲剧,都是在利用不同人对生活中的角色以及角色包含的行为、态度和价值观认知上的偏差、错位或冲突来吸引人。

面对工作,大家都听过这样一句玩笑话“上班如同上坟”。然而,这句话却准确道出了影响工作效能的一个关键性因素,就是员工没有根据场景的切换,适配正确的角色。

比如一天的工作开始了,你应该带着员工这个角色来到公司,但实际上你是带着父亲这个角色来的,因为生活迫使你不得不来。试想一下,在一天的工作中,孩子的父亲在接受老板的工作安排、面见客户、与同事配合、向下属发号施令,这件事的画面感可能是喜剧,但结局一定是悲剧。

除了这种角色与场景的错配,工作中我们还可能面临以下的角色管理问题。

角色管理的混乱

我们都知道,戏剧演出时,每位演员都会提前拿到剧本,上场前演员都清楚的知道自己的角色、场上的台词、上下场的时间等程序性的信息,并且开始早早揣摩角色的心态与表情……

那我们在企业中的各种角色呢?

员工知道自身应该承担哪些职责、任务,基于什么原则开展工作,他的工作对于企业或社会具有哪些意义吗?

这些信息是公开、透明、科学的,并且得到每个角色的认可吗?

如果没有做到这些,那我们企业发展的这出大戏,相当于在没有剧本、没有彩排、没有导演的情形下开幕,这注定将会是一场悲剧。

角色引导的不足

员工在角色切换时,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时候。因为面对新角色,没有“导演讲戏”,不和同事“对剧本”,再优秀的演员也会错误百出。

因此,当员工进行角色切换时,企业要给予必要的引导,而不是让员工在岗位上自己“磨戏”。常见角色切换的场景有:新员工入职、员工晋升、调换岗位、企业转型……

错误的角色期待


企业管理者总希望自己的员工能够自动自发工作、能够有主人翁精神、能够找到工作的意义感。但这些期待的实现是建立在给予员工足够的工作空间,使员工有对工作的掌控感之后才会出现的。

你期待着一个流水线上只做拧螺丝工作的员工,找到工作的意义感、具有主人翁精神,我觉得这是管理者对人性的无知。



如何建立起员工的角色认知
在企业中,做角色的认知与共识是一项基础性管理工作,虽然不起眼,但做好了可以解决非常多的管理问题。我们一般可以通过分层、分级进行角色共识的方式,来对齐角色认知。部门内部的岗位可以在部门内部进行角色认知的对齐;关键岗位要在岗位的关键利益相关方层面达到认知的对齐。

行为对齐

行为对齐是一个角色在行为层面应该做到哪些程式化的动作,在这个角色的利益相关者层面达成认知共识。某一岗位的职责要求、工作目标、关键职责、工作流程、协作方式、责权边界等操作化,细节化的要求,都属于行为对齐的层面。

行为对齐可以根据具体要对齐的内容,采用培训、研讨、宣讲、告知、纳入制度等方式,其要点是明晰和认可。

比如,我所在的企业进行新员工招聘面试时,就会对面试者讲解招聘角色的工作内容、工作职责、协作关系、协作方式、晋升通道和晋升局限等,目的就是在行为层面与面试者就这个角色达成认知对齐,消除信息差,降低入职以后的离职风险。

思想对齐

思想对齐是对一个角色在思想层面应该做到哪些原则、态度、情绪,在这个角色的利益相关者层面达成认知共识。具体包括这个角色的工作原则应该是以人为本,还是以事为本;公司经营应该秉持员工利益第一,还是客户利益第一;公司希望通过这个岗位产生什么业务价值。

思想对齐更多是采用研讨、思维碰撞等方式进行,可以就某一主题进行全民大讨论,也可以采用思想辩论会、主题共创会的形式,让思维的多种形态在交锋中展现,最后趋于一致。

比如,华为曾在全公司开展了一项“到底如何识别奋斗者和不奋斗的员工”的大讨论 ,讨论中各种观点进行的碰撞和交锋,正是任正非所想要的。后来,大家达成非常多的共识:如果努力贡献者没有得到利益,这是我们的战略失败;不服从分配就是麻雀,就是小奋斗者;如何不伤害优秀的奋斗者,是重要的战略……

愿景对齐

愿景对齐是使一个角色在愿景层面,与角色的利益相关者达成认知共识的过程。每个个体都有许多用于认识自己、改变自我概念和自我定向行为的资源。不论是花朵还是大树,每个生物都有积极实现自我的内在取向,人也是如此。企业一旦营造支持性的环境,这种实现就自然发生,员工就会更愿意去做自我的突破。

比如,寿司之神小野二郎,一辈子只专注于寿司这一件事上。看似简单的寿司,竟然从拧烫毛巾开始,学十年才开始学煎鸡蛋。小野从坚韧到偏执,无非是心中一直告知自己“我要成为那样的人”。
总结来说——

如果一个角色做到了行为对齐,相当于给这个角色装上手和脚,可以按照指令完成一些动作;

如果一个角色做到了思想对齐,相当于给角色又装上了大脑,可以应对复杂一些的问题,但依然只能完成指令性的任务;

如果一个角色做到了愿景对齐,那才能称得上一个真正的人,有自己的追求,能够自我实现。

本文来源于培训杂志(ID:trainingmagazine)。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培训杂志”立场。

投稿请联系:editor@trainingmag.com.cn
往期文章推荐

从“老师傅”到“老师”是一种什么体验?

麦肯锡入职培训第一课,你学会了吗?

我就不信了,有了这个工具包,你还设计不好培训项目?(文末有彩蛋)

培训有效果吗?9个方法助你把“吗”字去掉!


    关注 培训杂志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