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人不适合造车?

 

你懂汽车吗?你懂创业吗?...

文 | 鐵西區的李子

今年过了不到一半,新造车公司暴雷了好几个,员工求助群爆料多到媒体不够用。在之前关于拜腾(参考《拜腾:不主动、不拒绝、不负责》)的文章下,有一条回复说:

不是所有职业经理人都适合创业。那些对庞大组织有天生的眷恋而不是警惕的,那些对系统有依赖而不是更愿意去创造新系统的,那些把资源看作一种红利而不是责任的,那些雄心和欲望大过使命和理想的,也许可能更适合做一个打工者。



这条回复的点赞比文章的点赞都多,也说明了很多问题。

有太多我们曾经默认的观念最终被证明是错的。是时候该聊聊了,不适合造车的,究竟是哪些人。
互联网造车真不靠谱?内行造车就行?

首先要破除一个迷思,就从“外行”和“内行”说起吧。

大概三年前,李书福曾在接受采访时说“那些说造车很简单的互联网人,很可爱。”对互联网造车的,舆论从一开始就有天然的不信任:你一个搞互联网的,你懂车吗?

不妨盘算一下,那些外行与内行的新造车公司,哪一种的成功率高些。先来做个归类:

量产并存续的:

蔚来(李斌)、理想(李想)、小鹏(何小鹏)、威马(沈晖)、零跑(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及其主要创始人)、爱驰(付强)。前三个都是所谓的互联网造车,零跑也是外行创始团队,威马和爱驰是传统车企经理人创业,内行造车。(根据《电动知家》数据统计显示,爱驰目前并未大规模量产,月均交付基本保持在两位数。)
未量产但存续的:

华人运通(丁磊)、奇点汽车(沈海寅)。前者是内行造车,沈海寅是互联网造车,丁磊还见证了乐视超级汽车的破灭。

伴随丑闻未来存疑的:

拜腾(戴雷)、天际(张海亮)、前途(陆群)、FF(贾跃亭)、游侠(卫俊)。前面三个是内行,后面两个不光是外行,目的都存疑。(其中拜腾北美与德国办公室已启动破产申请程序,并于今日暂停了中国内地业务,算是判了死缓)

死掉的:

乐视超级汽车(贾跃亭)死透了,赛麟(王晓麟)只等拔管(参考《不是每一个失败者都是骗子》),博郡(黄希鸣)昨日被查封。前两个是外行,后一个是内行。
外行造车呈沙漏状,骗子多,成功的也多;内行造车呈枣核状,似乎没有纯粹的骗子,但大规模量产交付的只有威马,而且很多都陷入了巨大困境。

互联网造车和资深业内人士造车,到底哪一种更不靠谱?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供应商不适合造车?
博郡和前途都是供应商创业造车的类型,问题却并不一致。

博郡步子跨得太大,总计融到的钱才不过几十亿元人民币(参考:《博郡黄希鸣:骗子开始也可能是梦想家》),却一上来就号称布局三个整车平台,那点钱根本不够花。

前途似乎是唯一一个完成了量产但丑闻频发的公司。ta们的产品不行,知乎上不乏方向盘“巨厚无比”、EPS标定“屎”等评价。
个人感觉前途的Logo是最漂亮的,可惜了


这么长时间以来,已经有很多声音在批评整车厂巨头不了解用户,而供应商出身的创业者,以往都是接触整车厂,距离市场更远,比整车厂更不了解用户。
传统车企出身不适合造车?
天际问题比较隐秘,了解的人不多。之前有媒体曝出某新造车公司沦为“夫妻店”,有人猜测是天际。不过都是坊间传闻,不能确定。

拜腾的问题相对公开。根源是毕福康留下来的,戴雷也没有解决:迷恋海外技术团队,一切都围绕海外团队来进行。成本高企是一定的,效率如何,谁也不知道。
图片来自:Inside EVs/ Tom Moloughney


拜腾同样也有迷恋平台化的问题,屡屡强调自己的智能EV整车平台和BYTON Life数字云平台。

拜腾和理想,两者国内团队都是千人以上,总融资额都是百亿人民币以上。事到如今的发展却是天差地别。

显然,其中一个花了太多冤枉钱。
乱花钱、痴迷资源、迷信经验
抛开那些从一开始就目的不纯的骗子,总结一下这些已知的新造车公司出现的问题。

一是平台化:

所有现在过得不错的新造车公司都是“先产品、后平台”,而绝大多数出问题的新造车公司都是“先平台、后产品”。传统巨头的确通过平台化带来巨大的收益,但那是发生在ta们成为巨头之后。

本来就没什么钱,开发产品的时候还要想着照顾以后的产品,一个字——“作”。

比如博郡和拜腾。

二是产品不行:

目前为止,所有困境中的新造车,前途最具悲壮色彩。造出了车,却得不到任何认可。

供应商出身的团队,只了解整车厂要什么,通过对整车厂的理解来揣测用户——整车厂对用户的理解都有问题,供应商对用户理解的偏差只会更远。

博郡也是这类,不过黄希鸣显然没法跟陆群比,他连量产车都没造出来。
三是资源不匹配:

拜腾的号召力就建立在毕福康和戴雷的名望、经验和资源上。偏偏问题也出在这。毕福康之前带的都是海外团队,他设计拜腾团队架构的时候,信任的也是海外团队。戴雷则不是开发产品的专家,便延续了这样的结构。

拜腾独一份,问题出得很特别。
真的,只是钱的问题吗?
拜腾、博郡、天际……它们最直接的问题,是没钱了。这里不妨做个假设:如果它们有钱,会成功吗?

看看目前最好的几个,蔚来、理想、小鹏,它们是完全不一样的公司。

从经营理念上说,蔚来高举高打,没有任何人比它更能烧钱,理想过苦日子,没人比它更会省钱;从产品思路上说,蔚来和理想都是从高端家庭用车切入的,小鹏是从年轻人个人用车切入的;从技术角度上说,蔚来换电、理想增程、小鹏充电。

完全不同的三家公司,都卖得不错。因为它们是真正的创业公司。我在创业公司工作过,几个月就退出了,我没有那么强烈的求生欲和求胜欲。

比如去年巴萨对利物浦的欧冠半决赛,巴萨首回合三比零,次回合被缺兵少将的利物浦打进四球逆转。后者一开场就往死里跑、抢,前者被逆转之后还有十几二十分钟,但还是晃晃悠悠地散步踢法。

巴萨和利物浦都想赢,但谁是更想赢的那个,谁是愿意付出更大代价的那个?
利物浦主教练克洛普 | 图片来自Pinterest / Katherine Tambovceva

蔚来、理想、小鹏、拜腾、博郡、天际……它们都想造出车来成为巨头,但谁是更拼命的那个,谁是永远紧绷着神经在创业的那个呢?

在所有我们看到过的传奇的创业经历里,最著名的两个例子是苹果的乔布斯、特斯拉的马斯克。他们身边的同事都是换了一波又一波,那样的工作强度,当然不是每个人都受得了的。
最终的结论是玄学的
产品思路、经营思路、运营思路、用户理念……或许它们都不重要。蔚来走了那么多弯路、烧了那么多钱,如今在轨道上;理想那么不走运,如今在轨道上;小鹏发出了那么多无稽之谈,如今在轨道上。

它们有那么多不同,且都有各种问题,如今却都在轨道上——“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新造车公司,终归必须要有创业精神才行。于是话题进入到NBA的经典玄学时刻:“冠军的心”。1995年的火箭,西部排名第6,一路顶着客场劣势拿下总冠军。公牛两拨三连冠,有乔丹在场上,你就是认定了ta们一定会赢。这事没法用数据解释。

内行对外行说,你们懂汽车吗?外行从未反诘。但在那些失败的内行新造车公司里,被牵连、被欠薪、被无视的员工却有资格发问:

外行不懂汽车可以学,内行懂创业吗,学会了吗?


    关注 autocarweekly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