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故事】“豆花妹”刘小燕:一碗豆花面挑起创业大生意

 

豆花面,遵义最普遍的小吃之一,但凡在遵义有聚焦吃早餐的地方,一般都有卖豆花面的,最有名的老牌豆花面大多聚集在...



豆花面,遵义最普遍的小吃之一,但凡在遵义有聚焦吃早餐的地方,一般都有卖豆花面的,最有名的老牌豆花面大多聚集在遵义老城范围,但随着城区的扩大,一些新兴的豆花面品牌也随之进入市场,赢得市民的认同。

去年,27岁的刘小燕了解到部分新建小区的市民吃早晨不方便,便在吃遍遵义大街小巷豆花面的基础上,集百家之长,开了一家有特色的“刘记豆花面”馆。由于经营得到,一年多的时间就在城区开了三家豆花面馆,带动就业20余人。

做特色 一碗豆花面吸引了顾客

开豆花面馆,是刘小燕创业的第一个项目,但生意一开张就引来顾客的青睐,生意异常火爆,这是她预想不到的事情。

今年28岁的刘小燕,出生在遵义县枫香镇保陇村,以前一直从事服装行业。近年来看到市区新建小区逐渐增多,很多市民常常为小区周围没有吃的而犯愁,她便计划着自己开一家早餐店。





早餐店经营什么呢?遵义人喜欢吃粉吃面,自己也喜欢吃面,何不开一家豆花面馆。有了想法之后,刘小燕便有了天天吃面的经历。由于没有做餐馆的基础,小燕便开始在大街小巷的面馆去淘经验,哨子切成丁好还是块状,辣椒是辣的好还是不辣,面需要煮多久才算熟……,对于从来没有做过饮食业的刘小燕来说,一切都得从头开始。

看装修,了解经营之道,探究顾客的口味。在经过一系列准备之后,去年三月,刘小燕在海尔冰箱厂附近的第一家“刘记豆花面”开张了。

每天从清早到晚上,刘小燕在主打卖豆花面的同时也兼顾销售萝卜饭、豆花面。生意忙时,常常有三四十人同时进餐。据不完全统计,每天一个店卖出100斤左右面条是常有的事。小燕说,来过几次的顾客,她能记做口味,盐多盐少,面条是多是少,麻辣醋酸,都不会给顾客搞错。熟客一来,往桌前一坐,什么话都不说,不一会儿功夫便会将顾客需要的食物端到面前来。

其实在这之前,刘小燕从来没接触过饮食业,由于缺少经验,常常是每天凌晨三四点就起床,晚上十一二点才关门回家,有时候为了最后一位客人,而等了三四个小时。“豆花面的味道好,店里环境好,开业初,差不多每天都有三四千元进账,这大大超出我们的预料。”刘小燕说。

有特色 把豆花面馆开成家的感觉

记者在刘小燕的豆花面馆看到,装修区别于别的早点店,店里古朴而温馨。“厨房里没有大厨,所有的流程都是标准化作业,这些都完全得益于企业经验。”刘小燕说,对于餐饮这种利润率不高的行业来说,成本控制非常重要。

为了减少人工成本,刘小燕经常在中午用餐时间到收银台帮忙,这里又是点餐台,她可以推介合适的餐品,倾听客人的需求。刘小燕说,她一直很怀念小时候到家附近小店吃饭的感觉,和老板相熟,唠唠家常,就跟回家一样舒服。

“如果一定要说自己所追求的独特餐饮文化,那就是一种家的感觉。平价餐饮一般都追求高翻桌率,而“刘记豆花面”却是位置宽松,不但提供免费加饭、加面,如果你下午有空闲的话,还可以要一杯豆浆,在这里继续坐下去。从开店开始,刘小燕就推出70岁以上老年人,6岁以下儿童、现役军人、残疾人只收6块钱享受同样数量同等待遇的服务。

名声渐起,越来越多人找到“刘记豆花面”希望加盟。不过,刘小燕挑选合作者的标准却不太一样。她告诉记者,她要求对方除了资金外,一定要有人员的投入,她认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用心去经营。“刘记豆花面”第一家分店后很快开了第二家、第三家。之所以发展这么迅速,刘小燕说,她看中了合作者对美食的热爱,尤其是对门店面的爱护,才得以企业发展迅速。
创特色 顾客忍不住要帮他们开分店

刘小燕说,在做豆花面的过程中,她一直从特色和口味上下功夫。买作料时,留着卖家的联系方式,挑出适合顾客的口味,专买专供。煮面时,煮过头了或是没煮熟的,情愿浪费也不端到顾客面前。“豆花面不像小面,它需要的工序和时间要多一些,这个过程不把握好,面就不好吃。”刘小燕说。

冲着这几点,隔三差五的,老顾客便来光顾。刘小燕还把清洁卫生做得扎实,顾客来,随时都能享受到一个干净的环境。口碑效果一出来,把远处的顾客也吸引了过来。有一个顾客专程带着全家人来吃面,也有从外地来的顾客,动员她俩出去开分店,甚至还有热心的顾客帮他们寻找合适的门面。



“面条有专供经销商供应;辣椒由父亲专程到辣椒产地收购,然后统一制作分配到分店;肉也由定点肉商供应……。”刘小燕说,生意好,每天面馆要接待上百人消费,聘请的20多名员工忙不过来,家里所有人都来帮忙。

采访中,刘小燕表示,自己要稳抓豆花面的生意,做出精品、文化和特色,等各方面条件成熟后,再继续开分店。

【责任编辑/路坤  审核/卢俊州】


    关注 映画网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