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大上的ADDIE模型,为什么被你用成渣?

 

ADDIE模型,你会用了吗?...

谈到课程开发
相信伙伴们对ADDIE模型并不陌生
但这种重型工具
在应用的时候
却总是给人“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干”的无奈。
到底应该怎么用?
跟随《培训》杂志微信公众号特约作者李一昂的脚步
一起来探索其中的奥妙吧~
▼▼▼
对于企业内训师而言,肩负着沉淀组织优秀经验,萃取内部知识,为组织输送更多优秀人才的重任。

一名优秀的内训师,需要具备多方面能力,而课程开发与设计能力,无疑是内训师的核心技能。

ADDIE模型自上世纪70年代问世,在教育培训领域历经数十年屹立不倒,其科学性和权威性可见一斑。

■ ADDIE模型

Analysis——分析

Design——设计

Develop——开发

Implement——实施

Evaluate——评价

今天,我们就以康龙化成公司“应届毕业生职场4大必备技能”课程开发过程为例,看看ADDIE模型各个阶段的落地,明确其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扫清障碍,提升课程开发与设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分析阶段
需求为王,明确方向
培训需求分析是课程设计与开发最重要的阶段,时间占比约为50%~60%。只有经过系统分析,才能找到差距。

有些人,一开始就错了

万事开头难,很多培训人在第一步就走偏了。

不妨回顾一下,平时你的培训需求分析是如何进行的?

匆匆搞一个调研问卷,让学员们填一填;

单方面根据用人部门或者HR反映的问题,不做深入研究,直接当成培训需求;

抑或是参考网上或者同行类似的痛点问题……

以上种种,都很难明确准确的培训需求,需求把握不准,后续一切工作都将失去意义。

培训需求≠主观描述

我们最开始定义的问题,看起来是培训需求,但实质上都是主观描述。

■ 问题的定义

  1. 不懂得如何与同事、领导相处,沟通风格还处于老师与同学之间的模式。
  2. 缺乏对工作的责任心和担当,对职场规则的结果导向认识不足。
  3. 工作时容易受到情绪影响,心态不稳定,情绪化较严重。
  4. 积极主动学习的能力不足,学校所学知识难以满足当前工作需求时,不能积极主动学习。
  5. 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没有方向,比较随意。


需要强调的是,我们对于现存问题的了解,需要紧密结合业务部门,多了解日常工作实际发生的鲜活案例,才能做到详实、具体。

除此之外,在这一阶段,我们还需要采用合适的调研方法,比如访谈法、工作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知识评估法、观察法、素质及绩效考核法、问卷调查法、对标法。

任何一种方法,都要视情况而定,在时间、资源、预算等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行。在调研时,要做好充分准备,不要想着一次调研不清楚,再进行第二次。一般来说,大家对于配合培训需求调研的耐心,只有一次。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们需要提前做好计划,包括但不限于调研方法、参与人员及数量、调研主题内容等。
通过以上环节,我们要输出培训学员的能力差距分析,确定本次课程,在知识、技能、态度方面分别需要培训哪些内容。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当我们拿到了准确而清晰的培训需求,才能更好的进行课程设计和开发。
设计阶段
搞定“最熟悉的陌生人”
完成了培训需求分析,我们来到了课程设计阶段。

在这一阶段,我们时间紧任务重,需要完成学习目标的撰写、确定与课程内容相匹配的学习策略、设计教学大纲。其中,尤其是学习目标也就是教学目标的编写,最为关键。

教学目标≠业务目标

学习目标可以说是我们“最熟悉的陌生人”,往常我们印象中的学习目标,或许是这样的——
这样的描述,反映出大家在编写学习目标的通病,那就是没有弄清楚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即知道-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由低到高)。上图中,我圈的学习目标中的动词很关键,它们决定了后面的教学设计,决定了有限的时间内,课程到底要做到什么程度。

很多人在撰写学习目标时,通篇都是熟练应用,实际上,“应用”已经是比较高的认知层次,前面再加上“熟练”,这真的是课堂上能实现的教学目标吗?更有甚者会把教学目标写成“销售业绩提升”……这些都是把“教学目标”与“业务目标”混为一谈。

“并”=“病”???

在撰写目标时需注意:一个目标就是一个完整的句子,简明扼要,没有一个多余的字。上图中我圈出来的“并”,要么就拆分成两个目标,要么就去掉一个。在编写教学目标时,我们经常说:看你“并”就是“病”。

巧用ABCD模型

想要正确书写教学目标,就不得不提到ABCD模型:Audience受众、Behavior行为、Condition 条件、Degree of Measurement程度。



每一个目标,都应该包含以上4个要素,也就是教学目标应该说清楚:什么人(红色)、在什么条件下(蓝色)、做什么事(绿色)、做到什么程度(黄色)。

当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为了表述简洁,对于统一的学习受众和应用条件,我们可以只保留BD部分,写清楚做什么事、做到什么程度即可。

完成了学习目标的撰写,接下来就需要针对不同的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也就是教学的方法,目的是帮助学员更好地实现学习目标。

选择的原则如下:
01.
有利于集中学员注意力,如采取播放录像、影音等策略;
02.
充分结合学员过去所学知识与经验,如采用对话、小组讨论的策略;
03.
有利于学员记忆的提取,如采用角色演练等策略。

总之,我们需要时刻谨记,教学策略是实现学习目标的一种手段,为了实现好的学习效果,在培训过程中,我们需要多种策略结合,学会打组合拳。
开发阶段
输出“三大件”
在经过对培训需求的精准分析后,我们通过科学的方法进行课程设计,接下来,就到了课程开发阶段。

此阶段更具实操性,需要我们输出教学三大件:讲师手册、学员手册、授课材料(PPT、工作辅助Job Aids设计等)。

  • 讲师手册是该阶段最重要的交付成果,是课程最权威、最详实和完整的授课材料,承载了所有重要的背景信息,授课讲师必须严格按照手册内容进行授课。
  • 学员手册是发给学员的上课材料,呈现课堂的关键知识点,帮助学员进行课堂笔记,需要留出一定量的空白区域供学员做笔记。
  • 授课PPT是直接用来展示的课程内容,需要能够清晰、美观的呈现内容。
想要把以上三大件出色完成,我们需要掌握成人学习特点,以此来进行有针对性的开发。

成人学习特点

首先,成人学习是一种自主行为,他们对自己的成长负责,喜欢自己掌握学习进度。

其次,成人学习的动机和目的性都很强,他们更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去学习那些学到后能马上解决所面临的难题。

这就要求我们在课程开发时,考虑到内容的急切度。有时,学员学习效果不好,很有可能问题出在课程上。现在教授的内容虽然重要,但不是现阶段所需,学员自然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

最后,成人是依靠过往的经验来理解和掌握新知识。这就要求我们在课程开发过程中,了解到学员现阶段的水平,用他们已掌握的知识,来激活新知,这样的操作,往往事半功倍。

在了解了成人学习特点之后,在课程开发阶段,还需要掌握加涅九阶段教学法,来助力课程开发,为我们在课程开发阶段编写课程大纲,提供了指导思想。



第一阶段的教学事件是“引起注意”,那么作为课程开发人员,我们就要思考,需要引起学员哪些方面的注意,这就涉及到了教学内容,也就是教学大纲的编写。讲师在课上讲什么,也就来源于此。

我根据加涅教学九步法设计的康龙化成“应届毕业生职场4大必备技能”课程大纲为例——



最后,在设计PPT的时候,还要充分考虑到学员的视觉感受和学习程序,每一张PPT上承载的知识点不宜过多,每一个知识点分别从下定义、举例子、做练习三个不同维度,进行讲授,效果最佳。

以“平行沟通”为例 

我们在讲解“平行沟通”的要点时,就把每个知识点拆开。
讲完定义后,马上安排一个通俗易懂的事例,让学员能够get到你的点。



学员理解后,立即安排一个小的练习,巩固效果。

实施与评估阶段
试讲、内部营销不可忽视
课程开发的大部分工作,都是在讲课之前进行的,前几步工作的扎实程度,直接影响了实施和评估的效果。

在实施阶段,除了按照已经开发好的课程内容讲授之外,还有一些容易被忽略的环节,一定要多加留意。

第一,课程试讲

试讲的好处在于我们可以增加对内容的熟悉度,还能提前发现需要完善的地方,精益求精。试讲时,需要注意:

  • 试听人员的选择,应包含一些重点学员和业务专家以及课程开发团队,人数不宜过多。如果组织很多学员来试听,那么会影响正式上课的效果;
  • 试讲必须严格按照讲师手册的内容进行,很多讲师觉得,试讲嘛,简单一些,走走过场,大方向没问题就可以了。所以就自动忽略了学员互动环节、作业布置环节,这些都是不可取的 。
第二,课程的内部营销

很多培训课程,都是冷启动,没有经过内部的宣传推广,学员提前对培训目的、培训概况的了解少之又少,更谈不上期待,所以在实施阶段,我们需要提前做好内部推广。海报、公众号、官网、邮件等,都可以用起来。

最后,我们再聊聊评估阶段需要注意的问题。

判断一个课程是否成功,最重要的是看它是否对学员产生了影响,是否帮助组织达成了目标。

这就不得不谈到课程评估,其分为分为过程性评估和结果性评估,前者主要是对课程开发过程中的评价,体现在开发阶段和实施阶段;后者是对培训目标达成度的评估,体现在完成阶段。

在我看来,课程评估,首先要理解评估的目的——评估,在于改进而不在于证明。

请回忆一下,我们有多少课后的评估动作,是为了证明这场培训做的有价值有意义?由此又产生了多少课程满意度评分表、讲师满意度打分……但这其中的作用,我们都心知肚明。

所以,唯有当我们真正意识到,做评估,目的在于改进而不在于证明的时候,评估的意义,才真正开始发挥作用。

ADDIE模型,你会用了吗?
方法论只知“论”,而不知“用”
一切都是“浮云”
大家都是如何运用方法论的?
《培训》杂志集众家企业的实践
为你答疑解惑~
2021年杂志征订中,
现在参与拼图即可享受8折优惠
本文来源于培训杂志微信公众号(ID:trainingmagazine),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培训杂志”立场。

投稿请联系:editor@trainingmag.com.cn
往期文章推荐

6天“全”线上培训项目,原来可以这么设计!

人员越“虚”,管理越“真”,优秀的虚拟团队是如何炼成的?

“穷养招聘、富养培训”,你赞同吗?

最好的管理,不是谁管谁,而是谁帮谁


    关注 培训杂志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