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脏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CDS2020

 

糖尿病肾脏疾病(DKD)是糖尿病的重要并发症,已成为我国慢性肾脏疾病(CKD)的首要病因。回顾过去,其定义几经转变。临床实践中,如何才能做好其诊治?...





点上方蓝字“idiabetes”关注我们,

然后点右上角“…”菜单,选择“设为星标”

编者按:糖尿病肾脏疾病(DKD)是糖尿病的重要并发症,已成为我国慢性肾脏疾病(CKD)的首要病因。回顾过去,其定义几经转变。临床实践中,如何才能做好其诊治?11月25日,在CDS 2020会前基层医生培训专场上,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徐勇教授以定义变迁为切入点,详细介绍了DKD的概况及相关防治指南,传递了最新研究进展,让基层医生对于DKD的诊治有了更深的理解。



览概况——定义变迁、患病情况及危害


2007年以前,糖尿病肾病通常用DN表示;2007年,美国肾脏病基金会(NKF)建议用DKD取代DN;2014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与NKF达成共识,认为DKD是指由糖尿病引起的慢性肾脏疾病(CKD)。具体来说,DKD系慢性高血糖所致的肾脏损害,病变可累及全肾,临床上以持续性白蛋白尿和/或GFR进行性下降为主要特征,可进展为终末期肾病(ESRD)。需注意的是,若糖尿病患者合并肾损害,除DKD外尚可能由其他非糖尿病肾病(NDKD)引起。因此,糖尿病合并肾损害不一定都是DKD。当然,部分DKD患者可能同时合并NDKD。

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成人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DKD的患病率为10%~40%。近年来,全球糖尿病导致的ESRD发病呈增加趋势。就中国而言,2011年开始糖尿病也已经成为CKD的首要病因,也是住院CKD患者的首要病因。2017年一项研究显示,我国糖尿病患者中高达21.3%伴有CKD。据估计,中国糖尿病伴CKD患病人数高达2530万。糖尿病伴CKD会增加患者全因死亡风险(图1)。进一步分析发现,无论何种病因导致的CKD患者,肾功能下降均与心血管疾病(CVD)死亡风险呈正相关。

图1. 糖尿病伴CKD增加患者全因死亡风险




看指南——综合防治是硬道理
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要想降低DKD发生风险,最重要的就是要进行多因素干预。Steno-2研究显示,多因素干预可使T2DM患者大量蛋白尿发生风险降低高达48%。综合治疗是硬道理。首先,要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其次,控制糖代谢紊乱、控制血压和调脂;最后,还要积极防治其他并发症等问题。正因如此,2019年《中国糖尿病肾脏疾病防治临床指南》明确指出,DKD的防治应强调积极筛查、早期发现、合理干预;要重视对DKD危险因素(高血糖、高血压、肥胖)的干预,避免肾毒性食物及药物、急性肾损伤、蛋白摄入过多。良好的生活方式、有效的血糖及血压控制是防治DKD的关键。

1、生活方式干预

合理控制蛋白摄入(约0.8 g/kg/d),限制盐的摄入(


    关注 idiabetes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