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协理事风采——汪灿根

 

汪灿根,男,1958年12月生,大学学历。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兰亭书会会员、绍兴市书协理事、绍兴县书协副主席兼创作委员会主任,山阴书画院副秘书长、研究馆员。...




作者简介
汪灿根,男,1958年12月生,大学学历。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兰亭书会会员、绍兴市书协理事、绍兴县书协副主席兼创作委员会主任,山阴书画院副秘书长、研究馆员。
创作成果


书法作品入展全国第五、第六、第七、第八届中青年书展

全国第一届扇面书法展

全国第二届楹联书法展

全国第一、第二届百家书法精品展

九九中国书法年展

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

世界华人书法展

2000年全国书画家新作展

全国千人千作书法大展

中日自作诗书法展

当代书坛名家系统工程·全国五百家书法精品展

入围全国第八届书展

获全国第一届楹联书法展银奖

全国第六届书展全国奖
名家点评
汪灿根的“意义”
梁文斌/文
出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书家,历经文化的断层、复苏、书法热潮的兴起,以及商品经济浪潮的冲击。从他们身上既可以见出一个时代的特征,又可从中一窥中国书法发展的现代进程。汪灿根先生就是这样一位出生于五十年代末的,具有典型意义的书法家。我不太愿意写有关当代书家的文章,但对于灿根先生的“执意所托”却乐于应允,这是主要原因。



我们考察一位成熟的书家,总离不开对其个人气质和地域环境与时代背景的观照与探讨。二十世纪上半叶起,铅笔、钢笔等“硬笔”代替了几千年以来一直以“奇怪生焉”的毛笔作为学童识字的书写工具。毛笔作为日常书写工具的使“命”被“革”了。这样的历史变革对于书法所产生的影响是具大的。一方面,书法从此逐渐与“实用”剥离,为日后进入“艺术”的行列、高等教育的“学科”身份的认定设下了伏笔;另一方面,书法丧失了广泛的认同与审美的社会基础,能写好毛笔字不再是“读书人”的必备技能。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之下,自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至七十年代末,书法的境遇即如姜澄清先生所称的“空前地萧条了”。

出生于“萧条期”的五十年代的当代书家,当初对于书法学习的兴趣或源自于家风的熏陶,或偶然受学校某老师的鼓励启发,书法的“种子”总能找到发芽的合适土壤。我未曾详询灿根先生最初学书的兴趣发轫,或许二者兼而有之。当然,他也是“初以唐楷入手,循规蹈矩”的。唐楷一直是传统社会的学子们,在识字的同时接受笔墨训练的入门首选。灿根先生自述学书“无名师指点”。没受“名师”指点的“自学者”不受老师的羁绊,可以随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磕碰滚爬”或许会走一些“弯路”,但只要“任性”不懈又非“朝三暮四”,对其日后的成熟未尝不是“财富”,“野战军”的战斗力往往不可小觑。我想,灿根先生现在所取得的书法成就,与当年的这段经历是有相当关系的。



同时,一位书家的成长,与其所处的人文环境关系甚巨。灿根先生从唐楷转向隶书,“浸淫数载而不厌”,不能说不受当时山阴碑派书风影响,历史地看,这自然也是自清末民初以来“碑学”余绪的沾染所及。一九九四年秋,我因书法之缘来绍兴工作,就已见识灿根先生颇具个人风貌的隶书,脱胎于汉碑,又隐含简书的姿态与趣味。线条纯净爽利,充满骨感,在顿挫之间弥漫着挺拔昂扬的精神气息。近来的隶书作品已与早年的大异其趣,纵长的体势,温润的线条,漫不经心的波势,偶尔闪现清人的影子,又不时诙谐地画出几个“线圈”来,似乎更多的在向观者传递着闲适的情调与平和的心绪。

灿根先生虽志在隶书,成名的却是其行书,这其中起关键作用的乃是“展览”。五届中青展中其主攻的隶书作品落选,而“无意”创作的行书却入了展,这说明其行书比其隶书更有“展览价值”,自己不察而“展览”提示了他,这是展览的“可取”之处;作者以此为契机逐渐“塑造”了自己的行书风格,这是作者的“可贵”之处。三十余年来当代的书法热,是伴随展览而起的。展览之利弊得失任人评说,然其对促进当代书法发展所起的重大作用是毋容置疑的,不失为当代书法发展中的重要媒介与动力。当代书家无不与展览休戚相关,有为者善于利用展览检视自身,提升书艺。灿根先生的书法成长之路是当代书家的个案,但,具有典型意义。



书家一种风格的形成,既是艺术成熟的标志,同时也为艺术的进一步发展与深化自设了障碍。故步自封自然非有志者所为,另起炉灶显然也非明智之举。在原有基础上扩大艺术的触角,不断吸收更多的新鲜养料,以便蜕变自化,乃是当代艺术家的应有之义。灿根先生行书,长锋羊毫,侧锋取势,字字独立,间杂隶意。以此扬名仍不忘隶书的研习,近来又涉小楷一途,出入魏碑墓志,甚为可观。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其行书定会“化”出更多趣味来。

我与灿根先生相识多年,同住绍兴城二十载,虽很少隔三差五“聚聚”,但时常会在书法活动中见面,相谈甚欢,感觉舒服,颇有“淡水之交”的味道。这么多年过去,年龄上长我一轮有余的他,眉宇间依然英年“气质”,谈吐间依然思维敏捷,洪亮的声音中依然有感性的“冲动”,岁月似乎雕琢不了他的脸庞。岂是仅仅不嗜烟酒所致?



我想,是书法滋养了他。不喜赶“热闹场”的灿根先生,近年来更少在圈场中露脸,他悠游在自己的书斋与艺术世界里,丰盈人生,提升着人生的精神境界。书法即人生,人生如书法。杨雄谓“书为心画”,诚非虚言。诚朴厚实,不尚矫饰,其隶书可见一斑;率意而为,直抒胸襟,则其行草彰显其能。长期在“山阴道上”担任书法文化干部的他,定是很自然地将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了。否则,何以在闲适的笔下见出探索的况味?

书法在当代的意义不仅仅是艺术的问题,也是中国文化的传承问题。几近“耳顺”的灿根先生,能“不激不厉”乎?能“上下求索”乎?我更期待他的“新作”!

——2016年2月于北京语言大学
作品欣赏





    关注 绍兴市书法家协会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