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问答:他人在场为何会抑制人们的救助行为?

 

Q&A140506  问:他人在场为何会抑制人们的救助行为?  答:2011年10月13日17时25分广东省...



Q&A140506

问:他人在场为何会抑制人们的救助行为?

答:2011年10月13日17时25分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黄岐镇广佛五金城,一名2岁女童王悦(乳名“小悦悦”)在阴雨天黑夜独自跑出家门百米外后,先后被两辆汽车撞伤倒地,最初路过的18名行人未及时施救,惟第19名路人陈贤妹救起王悦,随后被送往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急救。第二天两位肇事司机中的第一位自首。2011年10月21日凌晨零时三十二分,小悦悦在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宣告抢救无效离世。

对于小悦悦事件以及其他类似的悲剧,大部分的评论者都对旁观者的“冷漠”与“无动于衷”感到愤怒。小悦悦的这次事件也引起了国内外舆论对中国国民质素现状的质疑。但真的是道德素质问题吗?难道就没有别的原因?1964年3月13日在纽约发生的基蒂•吉诺维斯事件曾震惊世人,各类评论家对于这些邻居的“冷酷无情”感到愤怒,但社会心理学家John Darley和Bibb Latané对此持不同的看法,他们将旁观者的无动于衷归因于一个重要的情境性因素——他人在场。并且他们推测,在特定情境下,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会做出相同的反应。John Darley和Bibb Latané从1968年开始通过实验研究,发现如果是单个个体被要求单独完成任务,责任感就会很强,会作出积极的反应。但如果是要求一个群体共同完成任务,群体中的每个个体的责任感就会很弱,面对困难或遇到责任往往会退缩。比如,Latané、Darbus和145名合作者在三个城市中乘坐了1497次电梯,并且在其他4813名乘客面前“不小心”掉落了硬币或铅笔的实验中发现,当电梯中只有一个旁观者时,他提供帮助的可能性是40%,而当有6名旁观者时,这一比率只有20%。这就是旁观者效应。

对于旁观者效应,社会心理学倾向于以下几种解释。(1)责任扩散。在紧急情况下,当有他人在场,个体不去救助受难者的(社会)代价会减少。见死不救产生的负罪恶、内疚感会扩散到其他人身上,个体责任会相对减少。(2)从众心理。个体在面对紧急情况下,即使意识到有责任上前帮助,但若别人没有行动的话,个体往往会遵从大家一致的表现。(3)社会抑制作用。有其他人在场时,个体在行动前就比无人在场时更加小心的评估自己的行为,把自己准备做出的行为和他人进行比较,以防出现尴尬难堪的局面。如果他人都不采取行动时,就会产生对个体利他行为的社会抑制作用。(4)多数人忽略:他人在场和出现影响了个体对整体情境的认知、判断和解释,尤其是在紧急情况下对自己陌生情况进行判断。人们倾向于从他人行为动作中找自己行为的线索和依据。

因此,人们的社会行为不能仅仅通过简单的表象就贴上道德的标签。很多时候,那些貌似“道德问题”背后其实都有着心理学的原因,实际上它们只是简单的心理学问题。

2014-05-06

----------------------------------------------------

回复F,浏览《周末讲堂》目录;回复Q,浏览《心理学问答》目录;回复P,浏览PsyEyes本周推荐文章。


    关注 微文阅读推荐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