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照法师:初禅修证(一)

 

一、初禅修证初禅的境界可以通过止观坐禅的任何法门达到,也可以通过念佛、持咒、参禅达到。如果对于天台宗来讲,智...







一、初禅修证

初禅的境界可以通过止观坐禅的任何法门达到,也可以通过念佛、持咒、参禅达到。如果对于天台宗来讲,智者大师有一部重要的著作《六妙门》,就是专门讲走入禅定的六个门——数、随、止、观、还、净,也就是六种入禅定的方法,非常详细,也非常实用,与我们前面讲的止观禅法也有很多相通之处,所以我们在这里,就把智者大师总结的六种修行方法,总纲地讲解一下。

第一门是。所谓“明能数之心,以细念之心,摄心对息,从一至十,令心不散,故名数息”。就是清清楚楚地用心观照呼吸,从一到十地数,用呼吸把心摄住,使它变得很柔软,很听话,不再散乱,这个方法和前面讲过的数息观其实是一样的。在修学数息过程中,开始我们会不习惯把心关注在呼吸上,心很容易就又东想西想地散乱起来了,甚至把数给忘记了,这时用心的关键点在于我们不要讨厌它、压制它,讨厌和压制会使心更加烦乱,我们要学会对自己讲悄悄话,安慰它说“你不要烦,慢慢来嘛,心可以停下来了”。你这样很安静地给自己讲两遍后,心就会产生力量了,它就会很安稳地慢慢停下妄动和散乱了。

第二门是。随比数的用功就更加深入了。我们先通过数息初步定下来了以后,慢慢让自己习惯于这种安定的感觉,这时我们就可以把数这个比较粗的系心法放下,只是随着这个息,进一步深入禅定。也就是我们进入觉受的状态时,只是看住呼吸的进来出去,心很明白自己的呼吸状态,就像很清楚自己的身体状态一样,自己是坐着、靠着、还是站着……然后进一步,知道呼吸是长是短,是舒服还是不太舒服,只是知道而已,这就是随。

第三门是。当我们能做到随的时候,身心的状况就很清楚了,比如我们知道心在想什么,或者没有想什么,知道我们呼吸的状况,身体的状况,一切很清楚,却没有动摇。当我们的心进入这样一种状态之后,就变得很柔软、很听话,不会再有烦躁、杂乱的表现,所以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如果我们能对自己了解的很清楚,就能达到这个明明白白的状态,身心会体会到非常轻松、舒适的觉受。

这时会觉得“随”也太累、太麻烦了,于是就会再进一步,让心停在完全没有动摇、明明白白的状态里面,这就是第三门——止。止的状态非常空灵,清清楚楚却没有一丝妄想,心里再不会想要任何外界的东西,甚至连禅定也想不起来,所有散乱和动摇都停止下来了,此时的心就象一张白纸,或者一个没有思想的孩子,自然而然会非常听话,既不会生起嗔恨,也不会跟自己过意不去。但此时它却仍有两个毛病——昏沉和掉举。比如我们功夫不纯熟时,心一沉静下来,马上就会睡着了,或者迷迷糊糊地什么也不知道了,这就叫昏沉;掉举呢,就是心难以安住在止的状态里,周围的一切都清清楚楚时,心就东想西想跑掉了。

古人说凡夫这颗心的习性就像毒蛇一样,毒蛇只有在黑暗的地方才会保持一动不动;在明亮的地方,就会观察周围的情况,四处爬行,去伤害别人。我们这颗心也是这样,只有在如同黑暗的昏沉、昏睡状态下,才发现它好像不动了;但只要一醒过来,马上就开始四处乱动,六根去追逐六尘,攀缘不息,这是我们凡夫心的一个状态。所以学了佛法后,我们就知道心还有其它的层面,就不能让心再活得那么累,在生活当中要学会运用禅法,比如我们很清楚自己正在做的这些事情,走路、吃饭等等,心不要被这些事情转过去,保持自己清楚明了的心态,不昏沉、不掉举,实际上这就是定。

第四门是。当我们的心能止下来以后 ,慢慢就会生起一种觉照,就是说,让我明白身边的环境,明白所做的事情和我的心态。我们一旦观照明白,这个心就不是停在止当中,而是能起观照了,这是禅定力更强的表现。如果修其他的法门,比如说念佛,只管将心停在阿弥陀佛这句佛号上,只有所念之佛,其他什么都没有,这就是止。观呢,我们对念佛就产生了觉照,也就是既知道能念佛之心,又知道所念之佛号,注意力在知道上,这就是观,就是对所修之法起了观照。《六妙门》虽然主要是坐禅的修行方法,但它的范围有通有别,非常广泛,因此可以应用到其它法门中。

第五门是。“还”就是还家,回家。“还”有两层意思,一层是如果我们修了止、观之后,发现心里还是太乱,基础功夫不够,那我们就要重新回到六妙门的前面几门再去修数、修随,把基础打牢后,才能安步进功。“还”的第二层还有就路还家,就止观之路回归真心的意思。也就是观照生起来后,还有个对境在,因此还都是心外求法,还不是我们的心本身,但能观、所观虽然都是妄想,也是我们还家必经之路,所以如果我们观照的功夫能做得好,就可以就路还家,回归凡夫心的本来面目。

凡夫心历来妄想纷飞,杂乱无章、毫无规律,让我们身心很疲惫、没有快乐和轻松的感觉,四禅八定虽然也是妄想,但它是让我们学会有规律地妄想。比如凡夫平常不知道自己会想什么,妄想都是突然生起来的,或者四处生起来的,没办法把握。禅定就能让自己的妄想变得有规律,想一样事情就想一样,想两样就想两样,不想就不想,心态非常稳定,如果什么都不想了,想与不想都放下了,就还归到自己的心性上了,这时候的觉受就是净。

第六门是。清净,就是只需体会清净的感觉,外界的一切万物、包括我们的修行方法虽然清清楚楚,但都和这个清净无关。比如我们想到花,心却不在花上,而是在想到花的这个清净的能上了,这个能就是俗称的“我”,佛教里称为我执。这个能想的“我”是什么样子?其实它没有样子的,就像照相机的功能一样,照相机的功能是看不到的,但我们一用,就能拍出照片来。我执就如同照相的功能,身体就如同照相机,妄想就是照片。照相机的功能就是把外部的景物拍成照片,拍了就拍了吧,我们却拿着照片不放,比较来比较去,一会儿高兴一会儿烦恼的,却把照相的功能忘到一边去了,这就是凡夫最大的颠倒。

实际上,照相机虽然有各种型号,可是拍照功能却是一样的,完全平等,因为如果没有拍照的功能,就不叫照相机了。所以修到了第六门的时候,心念终于从对照片的执着回归到了平等的照相功能上了。不管拍不拍照,照相的功能永远不会变化,不会受到任何照片的染污,这个感觉就是“净”。这时候不管有妄想,还是没妄想,我们清楚自己在想什么,而所想的一切都不会污染这个清净的“我”,所以一切妄想都非常清净。只要能体会到所有的想法都不会丝毫污染自己,我们还会嗔恨什么呢?达到这样一种状态,我们就可以进入初禅,如果体会不到这里,进入初禅就比较难。

摘自《永嘉禅讲座》

正法清流公众号:zhengfaqingliu

编辑师兄微信号:guosenshr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正法清流公众号



【推荐阅读】

【001】妙手回春的“活罗汉”是怎么退失道心的!

【002】『顺治皇帝出家缘的前世今生』一部让所有人潸然泪下的传奇诗篇

【003】双盘竟有如此惊人好处 ,看完吓坏了!

【004】咒若念熟了,念得越快感应越快

【005】神奇感应!大悲咒治好我女儿的尿毒症

【006】古禅师们奇特的圆寂方式,穿越时空限隔

【007】坐禅心得-如何从单盘困难到达成双盘

【008】股海无涯,回头是岸—一位佛弟子跌宕起伏的炒股经历

【009】为什么每天要坚持做功课?

【010】一位佛子穿越前生今世的泣血告白--写给所有日子和找工作艰难的师兄

【011】金山和尚如何面对意外奇辱

【012】大悲咒解决了我十多年工作不如意的难题

【013】过午不食的十五个好处

【014】阿难尊者的七个梦

【015】打坐不传之秘---六字口诀

【016】苦尽甘来--降龙罗汉令人流泪的修行往事

【017】风起云涌1953年,虚云老和尚拯救了佛教

【018】火星有水不算啥 看佛陀详解外星人形态

【019】生命最后十分钟!!震惊所有人!

【020】精诚持戒 亲见地藏菩萨超度亡母升天

【021】参禅入定后似活死人,呼吸脉搏都消失

【022】诵《地藏经》三年治愈了二十年的乙肝及期间的心路历程

【023】教你正规的拜佛姿势!你一定想不到

【024】每个家庭都在透支孩子的福报!

【025】第九条尾巴(被疯传的一个故事)

【026】喜欢吃什么动物的肉,来生就容易托生为什么动物

【027】吃了这六种动物,怨灵的报复最快最猛!

【028】打坐姿势不正确,坐再久也不得益

【029】念佛达到一心不乱必须掌握四大要领

【030】如何念佛得到念佛的三昧

【031】戒色的决胜方法!

【032】打坐眼见异象是不是神通?

【033】参禅用功的具体下手处

【034】一身病苦从何来?

【035】震撼!佛陀一生的画卷

【036】这个偷拍新西兰奶牛的视频震惊了世界!

【037】开悟者和没开悟者差别在哪儿?

【038】四禅天是什么境界?

【039】口无遮拦是真凶?三十多位作家曾在五台山遭遇离奇车祸!

【040】如何快速读懂楞严经?

【041】贼不能劫,虎不敢近-传奇高僧体光老和尚

【042】久遭邪鬼性侵骚扰,持《楞严咒》破除一例

【043】说不尽的万咒之王——大佛顶首楞严咒

【044】一位被鬼逼着修行成就的禅师!

【045】林则徐手写精美《佛说无量寿经》

【046】屠宰场大水牛泪流满面跪地求饶,工人拒绝宰杀

【047】印光大师:为何楞严咒、大悲咒每日必念

【048】一面普通的墙,竟能为国民抵挡整个寒冬!太感动了!

【049】人在房中坐,祸从天上来?——欠债还债,天经地义!

【050】一念无明,即堕轮回(宣化上人)

【051】历代高僧对楞严经之评价

【052】宣化上人圆寂后仍不断示现!

(关注公众号后,回复框内数字即可阅读)


    关注 正法清流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