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经011 今天除了纪念卡夫卡,我们还能干点啥?

 

弗兰兹·卡夫卡(FranzKafka,1883年7月3日—1924年6月3日):我的生活基本上总是由写作的尝试构成,这绝大多数是失败的尝试。而一旦我不写作,我就立刻被击倒在地,像一堆垃圾……...



弗兰兹·卡夫卡(Franz Kafka,1883年7月3日—1924年6月3日):我的生活基本上总是由写作的尝试构成,这绝大多数是失败的尝试。而一旦我不写作,我就立刻被击倒在地,像一堆垃圾……



多年前,多数人的电脑系统还是win98的那个时候,我们刚开始在网络论坛上写东西,有一个叫朵拉的女诗人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所说的“我们”是早期一个很小的圈子,多数人现在都不写作的,有人发了财,也有人混得不好,具体也记不太清楚了,只剩下一些名字。比如朵拉。后来我在卡夫卡的各类传记里头看到了40岁的卡夫卡和19岁的朵拉相遇的情景,各种不同版本的相遇,有着各不一样的渲染。德国北部的波罗的海,朵拉在一家小餐馆工作,她大概围着围裙,低着头在杀鱼。做过饭的朋友大概都知道,杀鱼其实是非常需要技巧和勇气的。一个19岁的姑娘(也有版本说是25岁,反正不重要),她一定是憋足了所有的力气才足够宰掉一条鱼。这个时候刚好路过的卡夫卡在一旁观看,他说了一句:“多么温柔的一双手,却干着如此血腥的事。”话语间是淡淡的感慨和惋惜。这个傍晚,光线柔和,砧板上血淋淋的鱼,被赞美击中的姑娘,病怏怏的卡夫卡,这是一幅充满了动感的油画。之后朵拉大概是哭着跑回了厨房,跟老板说她不干了。于是老板就出来质问:到底是谁在搞事,鼓动朵拉辞职。如果是我,大概就灰溜溜不吱声跑掉了算,刚才多嘴夸人家的手,现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但卡夫卡站了起来,说他愿意帮朵拉另外找一份工作。在故事里,朵拉在那天夜里找到卡夫卡,并说:“先生,我不知道你是谁,但我愿意跟你走。”勇敢、敏感而富有直觉的女子,从来都是艺术家的最爱。
朵拉


这个时候有必要让我们来复习一下卡夫卡的脸:高高的颧骨,深陷的眼睛,紧紧抿着的小嘴唇,在“看脸”这件事还没有被充分强调的年代里,颜值已经悄悄发生了作用。此时的卡夫卡,跟我一样籍籍无名,并不知道自己需要在书里活那么久。
如果没有后来的故事,大概这样一个平凡的相遇,也不会有多少传奇性。合适的时间,碰到合适的人,爱情的花朵才会无声绽放。后来朵拉在信里说:“只要我与卡夫卡生活在一起,我所看到的就是他和我。除了他自己外任何事情都是不相干的,并且有时是可笑的。他的作品是最无关紧要的。任何试图将他的作品当作他的一部分的做法在我看来都是可笑的。这就是我反对在他死后出版他的作品的原因。”对于朵拉而言,卡夫卡这个名字,意味着一个活生生的人,而不是一大堆作品。这是1923年7月13日,孤独的卡夫卡,凭着直觉活着的朵拉,在东拼西凑的材料里相遇。此时距离卡夫卡离开这个世界,不到一年的时间。

1924年6月3日,卡夫卡在朵拉身边离世。哭声和遗嘱,也如我们所知道的那样。我却宁愿相信在闭上眼睛的那一瞬间,卡夫卡再次醒来,发现自己正看着一个妙龄女子在杀鱼,他将开口说出表扬的话。嗯,人生若只如初见,如果时间可以死循环,就让它停留在这美丽的起点。

最后,让我们欣赏一下日本人制作的动漫短片《乡村医生》,很好地还原了卡夫卡作品的那种迷离的感觉。



【相关阅读】

正经001 | 多年以后,我们能否回到自己的故乡?


正经002 | 童话太短,周星驰《美人鱼》该如何结局?by陈崇正(有剧透)


正经003 | 有个代际鲜明的地方叫KTV | 陈崇正


正经004 | 为什么说电影《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是瞎改编?by陈崇正


正经006 | 死亡本来并无诗意 by陈崇正


正经007 | 陈崇正:第一次去北京竟是因为东莞扫黄


正经008 | 生活不止远方的狗血,还有诗和眼前的田野

正经009 | 45家文学期刊联合声明究竟在反对什么?(陈崇正)

正经010 | 周末问答:你是一只色狼吗?(陈崇正)

陈崇正:广东高考作文(2012-2015)破题范例及分析指导


歪着脑袋看世界

过小日子

读大文章

只活一次

擅长发呆

weibo:@陈崇正

微信号:wxccz928



点击阅读原文购买《正解》


    关注 陈崇正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