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基础知识10 脏腑关系及辩证要领(重要)

 

脏腑辩证是各种辩证的基础。脏腑辩证主要是确定病变的所在脏腑和分辨证侯类型。由于每个脏腑都具有不同的生理功能,发生病理变化时,就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因此,熟悉各脏腑的生理功能及其病变规律,是掌握脏腑辩证的基本方法。...





微信ID:xslf-81  微信号:xslf-810640

从零开始学象数疗法『连载』点击文章标题查看

《象数疗法与周易 八卦、五行、阴阳学说综述》 

《八卦对应的人体和病象》 《八卦的卦象》 

《何为阴阳、人体阴阳、辨证施治以阴阳为纲》 

《五行之性 五行藏像 腑脏五行学说》

《中华文明的源头——河图  &  洛书》 

《五脏六腑的生理病理与八卦象数》

《八卦象数单元方:乾1 、兑2 、离3、震4、巽5、坎6、艮7、坤8、太极0》

《六十四卦类病象》《象数疗法临床操作 辨证与组方》

腑脏关系
▌脏与腑▼

主要是表里结合的关系。脏属阴,腑属阳;阳主表,阴主里。脏腑之间,通过经脉的相互网属,构成表里关系。表里之间在生理上相互配合,病理上也相互影响。分别介绍如下:
心与小肠

两者互为表里。心与小肠的关系表现在病理方面较为明显。如心经实火,可“移热于小肠”,出现尿少、尿赤、排尿灼热等小肠实热证。反之,小肠有热,也会循经脉上熏于心,出现心烦、舌赤或糜烂等证。



肺与大肠

两者互为表里。肺气肃降,大肠的传导功能才能正常;而大肠传导通畅,又有助肺气的肃降。如肺失肃降,影响大肠的传导,而导致大便困难;若大肠淤滞不通,又可引起肺气不利,出现咳喘、胸满。



脾与胃

两者互为表里。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气以升为顺,胃气以降为和。脾气上升,水谷精气才能上输;胃气下降,饮食水谷才能下行。脾属阴,喜燥恶湿相济,互相协调,共同完成饮食物的消化、吸收以及水谷精气的输布。如脾为湿困,运化失职,清气不升,即可影响胃的受纳及和降,出现纳呆、恶心呕吐、腹胀腹痛等症。反之,如饮食不节,食滞胃脘,浊气不降,又会影响脾的升清及运化,而见腹胀、泄泻等症。
肝与胆

胆附于肝,互为表里。肝的疏泄功能正常,保证了胆汁的排泄通畅。胆汁排泄正常,又有助于肝的疏泄,因此两者密切相关。肝胆在病理上也相互影响,常出现肝胆同病,如肝胆火旺、肝胆湿热等。

肾与膀胱

两者互为表里。膀胱的气化功能与肾气密切相关。肾气充足,膀胱气化功能正常,开阖有度,以保持正常的储尿和排尿功能。若肾气不足,气化失职,膀胱开阖失常,就可出现小便不利或失禁、遗尿、尿频等病症。所以有关尿液的贮存与排泄的病变,除膀胱本身外,多与肾脏有关。

脏与脏的关系

心与肺

心主血,肺主气,心肺两脏互相配合,才能保证气血的正常运行。血的运行依靠气的推动,气的输布又需要血的运载,所以说“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若肺气虚弱,宗气不足,则推动心血无力,血运不畅,日久形成心血瘀阻,出现胸闷气短、心悸、唇青、舌紫等症。若心的功能减退,血液运行不畅,也会影响肺的宣降功能,而出现咳嗽、喘息等症。



心与肾

心属阳、属火,位居于上。肾属阴、属水,位居于下。心阳下降于肾,以资助肾阳,使肾水不寒。肾水上济于心,使心阳不亢。折中在正常情况下的升降协调、相互交通的关系,称为“水火相济”、“心肾相交”。如肾水不足,不能上滋心阴,会使心阳偏亢,而出现心悸、心烦、失眠等“心肾不交”的症候。

如心阳不振,/心火不能下温肾阳,以致水寒不化、上凌于心,就会出现心悸、心慌、水肿等“水气凌心”的症候。
心与脾

心主血,脾生血。脾的主要功能健旺,则血液生化之源充足,而心血充盈。血液运行于经脉之中,赖心气的推动,又需要脾气的统摄,心脾两脏相互配合,才能保证血液的不断生成和正常运行。若脾失健运致血的生化不足,或脾不统血,都可导致心血不足。而思虑过度,耗损心血,又能影响脾的健运。甚则导致“心脾两虚”的征候。
肝与肾

肝藏血,肾藏精。肝血有赖于肾精的滋养,肾精也需要肝血所化之精的补充。由于精与血相互滋生,所以有“精血同源”、“肝肾同源”的说法。在病理上也相互影响。如肾精亏损,可导致“肝肾两虚”的症候。
肝肾同源,还体现在肝肾阴阳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以保持相对的平衡。若一方不足,可导致另一方的偏亢。如肾阴不足,引起肝阴不足,如肝阳偏盛,也可下劫肾阴,导致肾阴不足。

脾与肾

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脾的运化功能需要肾阳的温煦,肾的精气又必须依赖水谷精微的充养。脾与肾,是相互资助、相互促进的,病理上也相互影响。如肾阳不足,不能温煦脾阳,或脾阳久虚、损及肾阳,均可导致腹部冷痛、五更泄泻、水肿等脾肾阳虚的症候。
肝与脾

肝主疏泄,脾主运化,两者生理上密切相关,病理上相互影响。脾胃的升降、运化,依赖肝的疏泄正常,才能使脾胃升降适度,运化健全。若肝失疏泄,就会影响脾胃的升降、运化,出现胸肋胀满、嗳气、呕吐、腹痛、腹泻等“肝脾不和”的征候。反之,脾病也可影响到肝。如脾失健运,水湿内停,日久蕴而化热,湿热郁蒸肝胆,可形成黄疸。
腑与腑的关系▼

六腑的主要功能是传导化物,它们相互协作,共同完成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和排泄的全过程。饮食入胃,经胃的腐熟,下降于小肠。胆排泄胆汁入肠以助消化。小肠承受胃腐熟的水谷,再进一步消化,并分清别浊,清的部分供全身营养,浊的部分进入大肠,水液渗入膀胱。进入大肠的糟粕,经过大肠的再吸收,将废物(粪便)排出体外。水液入膀胱而为尿,经气化作用排除体外。在整个消化、吸收和排泄的过程中,又有赖于三焦的气化、疏通水道的作用。

以上可以看出六腑在生理上的密切关系。六腑在病理上也相互影响,一腑有病变可以涉及他腑。如胃有实热,消灼津液,可使大便燥结,导致大肠传导不利。肠燥便秘,又可影响胃的和降,使胃气上逆、出现恶心、呕吐等症。

脏腑辩证
脏腑辩证是各种辩证的基础。

脏腑辩证主要是确定病变的所在脏腑和分辨证侯类型。由于每个脏腑都具有不同的生理功能,发生病理变化时,就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因此,熟悉各脏腑的生理功能及其病变规律,是掌握脏腑辩证的基本方法。

此外,脏腑之间以及脏腑与各组织器官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在发生病变时,也是相互影响的,所以,在进行脏腑辩证时,一定要从整体观念出发,全面分析,才能抓住主要矛盾,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

心与小肠病辩证▼

心主血脉和神志,开窍于舌,其华在面,与小肠互为表里。故凡表现为血脉及神志上的异常,如心悸、失眠、神昏、发狂等,应考虑为心的病症。

❶心气虚

临床表现  面色白,神疲体倦,心悸气短,活动时加重,自汗。舌淡苔白,脉细弱或结或代。

证侯分析  心气不足,则运行气血无力,故心悸,气短,活动时加重,脉细弱。脉气不相连接,则脉或结或代。心藏神,心气不足,故神疲体倦;不能行血上荣,则面色白,舌淡。汗为心液,气虚阳弱,不能加固机表,故自汗。

治法  补益心气。基本方为:530·720·640

❷心血虚

临床表现  面色无华,头晕目眩,心悸,失眠,多梦,健忘。唇舌色淡,脉细弱。

证侯分析  心主血,血属阴。阴血不足,心失所养,故心悸;血不养心,心神不宁,故失眠、多梦、健忘。心血虚,不足以上供头目,故面色不华、头晕目眩、唇舌色淡;血虚不能充盈于脉道,故脉细弱。

治法  养血安神。基本方为:640·530·820。

❸心血淤阻

临床表现  心悸,心胸憋闷或刺痛、时作时止。舌质暗红,或有淤斑,脉细涩或结或代。重者爆发剧痛,口唇青紫,汗出肢冷,甚则神昏,脉微欲绝。

证侯分析  心阳不振,血行不畅,心血淤阻,故心悸、心胸憋闷或刺痛,舌暗红,或有淤斑,脉细涩。脉气不续,则脉或结或代。若心阳暴绝,血脉凝滞不通,阳气不能外达,则发剧痛,口唇青紫,汗出肢冷,甚则神昏,脉微欲绝。

治法  通阳化淤。基本方为:530·72000·640

❹小肠实热

临床表现  心中烦热,夜寐不安,口舌生疮,面赤口渴,尿赤灼痛,或排尿灼热,甚则尿血。舌尖红、苔黄,脉数。

证侯分析  小肠与心互为表里。小肠实热,循经脉上熏于心,导致心火亢盛而出现口舌生疮和面赤等症;心火内扰心神,则心中烦热,夜寐不安;灼伤津液则口渴。小肠实热影响膀胱气化功能,则见尿赤灼痛,或排尿灼热,甚则热伤血络,迫血妄行,而见血尿。舌尖红、苔黄、脉数,皆是里热之象。

治法  清理实热。基本方为:003·8200·600。

肺与大肠病辩证▼

肺主气,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外合皮毛,开窍于鼻,与大肠互为表里。大肠主传导,排泄粪便。

肺的病变主要反映为呼吸方面的异常,如咳嗽气喘、呼吸不利及咳痰咯血等。大肠的病变主要反映在传导功能的失常,如便秘、泄泻、下痢及便血等。

肺气虚

临床表现  咳喘无力,少气懒言,声音低怯,自汗畏寒,易于感冒。舌质淡,脉虚弱。

证侯分析  废主气,司呼吸。肺气亏虚,宣降无力,故咳嗽无力、少气懒言、声音低怯。肺气虚则不能宣发卫气于机表,腠理不固,故自汗畏寒,易于感冒,舌淡、脉虚弱,均为气虚之象。

治法  补益肺气。基本方为:720或820。

肺阴虚

临床表现  口干咽燥,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稠,或咳痰夹血,声音嘶哑,形体消瘦,,潮热,盗汗,颧红。舌红少津,脉细数。

证侯分析  肺阴虚,肺系失养,萧降失职,故口干咽燥,干渴无痰,或痰少而稠,声音嘶哑。阴虚不能制阳,虚火内扰,故潮热,颧红,盗汗,舌红少津,脉细数。热伤肺络,则见咳痰夹血,阴虚日久,则形体消瘦。

治法 滋阴润肺。基本方为:7200·6400

风寒犯肺

临床症状  咳嗽,咳痰稀白 ,或气喘胸闷,口不渴,鼻塞流清涕。常兼见寒恶重,发热轻,无汗,头身疼痛。苔薄白,脉浮紧。

证侯分析  风寒犯肺,肺失宣降,津液不化,凝聚为痰饮,故咳嗽,咳痰稀白。气道受阻,则气喘胸闷。鼻为肺巧,风寒阻肺,其巧不利,故鼻寒流清涕。风寒束于肌表,腠理闭塞,肺卫失宣,故恶寒发热,无汗 ,头身疼痛。寒未化热,故口不渴。苔薄白,脉浮紧,均属外感风寒之象。

治法  宣肺散寒。基本方为:720·650

热邪壅肺

临床表现  咳嗽气喘,咳痰黄稠,口渴咽痛,或发热,微恶风寒,或胸痛,咳吐脓血腥臭痰,便秘尿赤。舌红、苔黄、脉数。

证侯分析  热邪蕴肺,肺失清肃,故咳嗽气喘。热灼津液,故咳痰黄稠、口渴。热邪壅肺,气道不利,则咽痛。若咳痰黄稠、口渴。热邪壅肺,气道不利,则咽痛。若热邪郁于机表,肺卫失宣,则发热、微恶风寒。若肺热久郁,损伤肺络,则胸痛、咳吐浓血腥臭痰。便秘、尿赤、舌红、苔黄、脉数,均属里热炽盛之象。

治法  清肺泄热、止咳平川。基本方为: 00200·16400。

燥邪犯肺

临床表现  干咳少痰,痰粘难咯,或喘咳吐白沫,鼻燥咽干,咳甚则胸痛。舌干苔薄而少津,脉细数。或兼见发热恶风寒、头痛身痛等表证。

证侯分析  燥邪犯肺,耗伤津液,肺失肃降,故干咳少痰、痰粘难咯、鼻燥咽干。燥邪伤肺,肺气不利,故胸痛。燥邪伤表,肺卫失宣,故兼见发热恶寒等表证。舌干少津、脉细,均为燥邪伤津所致。

治法  清肺润燥。基本方为:200·6400。

大肠湿热

临床表现  腹痛,下痢粘液脓血,里急后重,或暴注下泄,肛门灼热,或伴寒热口渴。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证侯分析  湿热内蕴大肠,气机阻滞,故腹痛、里急后重。湿热伤及气血,热腐为脓,故下痢粘液脓血。若湿热下注,大肠传导失职,则暴注下泄、肛门灼热。热而伤津,故口渴。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均为湿热内蕴之象。

治法  清利湿热。基本方为:380·0001000·6400。

脾与胃病辩证 

脾主运化,又主统血,主肌肉四肢,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胃主受纳腐熟,二者互为表里,共同完成饮食物的消化、吸收与输布,为气血生化之源。故脾的病变主要反映在运化功能失常和统摄血液功能的障碍方面。胃的病变主要反映在食不消化、胃失和降等方面。

脾气虚弱

临床表现  面色萎黄,形体消瘦,四肢倦怠,少气懒言,食少纳呆,头目昏花,大便稀溏,甚则小腹坠胀,阴挺、脱肛,或月经过多,崩漏,便血、尿血。舌淡,脉细弱。

证侯分析  脾气虚则运化功能减退,水谷精微生化不足,肢体失其充氧,故面色萎黄、形体消瘦、四肢倦怠、少气懒言。脾失健运,影响胃的受纳,则食少纳呆、大便稀溏。脾主升清,脾虚则清阳不升,故头目昏花。脾气虚弱,不能统摄血液,则血不循经而外溢,可见月经过多、崩漏、便血、尿血等症。舌淡、脉细弱,为气虚血弱之象。

治法  益气健脾。基本方为:380·720·640。

脾胃虚寒

临床表现  面色萎黄,脘腹隐痛,喜按喜温,食欲不振,形寒肢冷,大便稀溏,或尿少,浮肿。舌淡苔白,脉沉迟。

证侯分析  脾胃阳气不足,致阴寒凝滞,气机不畅,故脘腹隐痛。得温则阳气畅达,故喜按喜温。运化失常,则食欲不振,大便稀溏,或尿少、浮肿。阳气不能温煦肌肤,故形寒肢冷。气血生化不足,则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沉迟,均属虚寒之象。

治法  温中散寒。基本方为:650·380·700。

食滞胃脘

临床表现  脘腹胀痛,不思饮食,或嗳腐吞酸,大便泄泻或秘结。舌苔厚腻,脉滑。

证侯分析  饮食停滞胃脘,胃气不畅,受纳失职,故脘腹胀痛,不思饮食。胃失和降,食积化腐上逆,故嗳腐吞酸。食滞于胃,脾运失常,则泄泻。食积化热,则便秘。食浊内阻,故舌苔厚腻,脉滑。

治法  消食导滞。基本方为:3700·820。

胃火亢盛

临床表现  胃脘灼痛,渴喜冷饮,消谷善肌,或泛酸嘈杂,或食入即吐,口臭,或牙龈肿痛齿衄,大便秘结,小便短黄。舌红苔黄、干燥少津,脉滑数。

证侯分析  火愈胃中,胃气不畅,故胃脘灼痛。胃火盛,腐熟水谷功能亢进,故消谷善肌。若兼肝郁化火犯胃,则泛酸糟杂。胃火随经上炎,故食入即吐、口臭、牙龈肿痛。灼伤血络,则齿衄。胃火亢盛,灼伤津液,故口渴喜冷饮、大便秘结、小便短黄。舌红苔黄、干燥少津、脉滑数,均为热盛之象。

治法  清胃泻火。基本方为:700·8200·16400。

胃阴不足

临床表现  口唇干燥,饥不欲食,或干呕逆,胃痛糟杂,大便干结,小便短少。舌光红少津,脉细数。

证侯分析  胃阴不足,津不上承,故口唇干燥。胃失儒养,受纳失职,故饥不欲食。若胃失和降,则干呕呃逆。虚热内扰于胃,则胃痛糟杂。津液亏损,则大便干结、小便短少。舌光红少津,脉细数,为阴虚内热之象。

治法  滋养胃阴。基本方为:0700·8200。

肝与胆病辩证▼

肝主疏泄,又主藏血,主筋,开窍于目,其华在爪,与胆互为表里。肝的病变主要表现在疏泄失常、血不归藏、筋脉不利,多种目疾等方面,如胸肋胀痛、抑郁烦躁、头目眩晕、月经不调、筋脉拘急等。

胆的主要功能是贮藏和排泄胆汁,其病变主要表现在排泄胆汁动能的障碍。如黄疸、肋痛及口苦等。

肝气郁结

临床表现  精神抑郁,或急躁易怒,胁肋胀痛,胸闷不舒,喜太息,或纳呆嗳气,脘腹胀痛,大便失调,月经不调,痛经或经前乳房胀痛。舌苔薄白,脉弦,或见腹部症瘕,舌紫暗,边有瘀点或瘀斑,脉弦涩。

证侯分析  肝气郁结,疏泄失常,故精神抑郁、急躁易怒。气机补偿,经脉不利,故胁肋胀痛、胸闷不舒、喜太息。肝郁气滞使脾胃升降失常,则纳呆嗳气、脘腹胀痛、大便失调。若肝经气血不畅,影响冲任失调,则可致月经不调、痛经或经前乳房胀痛。苔薄白、脉弦,是肝郁之象。若肝郁日久,气滞血淤,则可见腹部症瘕、舌紫暗、边有瘀点或瘀斑、脉弦涩等症。

治法  疏肝理气,或活血化淤。基本方为:4300·7200·6400,或640·720。

肝血不足

临床表现  眩晕,面色无华,两目干涩,视物模糊,或夜盲,肢体麻木,或经脉拘急,爪甲不荣,月经量少或经闭。舌淡、脉细。

证侯分析  肝气不足,不能上荣于头目,故眩晕、面色无华、两目干涩、视物模糊,或夜盲。肝血亏耗,不能儒养经脉,故肢体麻木、经脉拘急、爪甲不荣。肝血不足,血海空虚,故月经量少或经闭。舌淡、脉细、为血虚之象。

治法  滋补肝血。基本方为:640·530。

❸肝阳上亢

临床表现  头痛目胀,眩晕耳鸣,失眠多梦,急躁易怒,腰膝酸软,舌质红降,脉弦细数。

证侯分析  肝肾阴虚,肝阳上亢,故头痛目胀,眩晕耳鸣,急躁易怒。阴虚内热内扰,故失眠多梦。肝肾阴虚,筋骨失养,故腰膝酸软。舌质红降,脉弦细数,皆为阴虚阳亢之象。

治法  滋阴平肝潜阳。基本方为:4300·7100·6400。

❹肝风内动

在某些病变的过程中出现的眩晕、抽搐和动摇等症状,都叫肝风。常见的有肝阳化风、热极生风和血虚生风。血虚生风的症状和治法,参见肝血不足症。

1.肝阳化风

临床表现  眩晕头痛,肢体麻木或震颤。舌体颤动,舌红,脉弦细数。甚则猝然昏仆,舌强不语,口眼歪斜、半身不遂,则为中风。

证侯分析  阴虚阳亢,肝阳上扰头目,故眩晕头痛。肝阴不足,筋脉失养,则肢体麻木或震颤。肝阳化风生火,火灼津液成痰,风痰上扰,蒙蔽清窍,故猝然昏仆。风痰串络,气血逆乱,则舌强不语、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舌红,脉弦数为肝阳亢盛之象。

治法  育阴平肝息风。基本方为:004300·80·00100。

2.热极生风

临床表现  高热、抽搐、项强,两目上翻,甚则角弓反张,神志昏迷。舌红苔黄,脉弦数。

证侯分析  热邪入里,化热灼津,筋脉失养,故见抽搐、项强、两目上翻、角弓反张。热邪内陷心包,闭塞心窍,则神志昏迷。舌红苔黄,脉弦数均为热象。

治法  清热熄风。基本方为:005·003·7200·6400。

❺肝胆湿热

临床表现  胁肋胀痛,面目周身发黄,食欲不振,呕恶腹胀,小便短黄,或发热口苦,或阴囊湿疹,或睾丸肿大热痛,或妇女带下,色黄腥臭,外阴瘙痒。苔黄腻,脉弦数。

证侯分析  湿热内蕴肝胆,疏泄失常,胆汁不循常道,外溢肌肤,故面目周身发黄。湿热交蒸,气机阻滞,故胁肋胀痛、发热口苦。湿热内困,脾胃升降失常,故食欲不振、呕恶腹胀。肝脉绕阴器,肝经湿热下注,故见阴囊湿疹,或睾丸肿大热痛;或妇女带下黄臭、外阴瘙痒等证。苔黄腻、脉弦数,为肝经湿热之象。

治法  倾泄肝胆湿热。基本方为:500·400·38200。

肾与膀胱病辩证

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主骨,生髓,通于脑,又主水液,主纳气,开窍于耳及二阴,其华在发,与膀互为表里。凡有关生长、发育、生殖、水液代谢、脑、髓、骨以及某些听觉、呼吸方面的病变,均与肾有关。

膀胱的主要功能是贮藏和排泄尿液,其病变主要反映为小便的异常,如小便频数、小便不利、小便失禁等。

❶肾阳虚

临床表现  面色白,形寒肢冷,精神不振,腰膝酸软,小便清长,或夜尿多,或尿少、水肿,或阳痿,妇女宫寒不孕。舌淡苔白,脉沉迟无力、两尺尤甚。

证侯分析  肾阳虚,不能温煦形体,故面色白,形寒肢冷,精神不振。腰为肾俯,肾主骨,肾阳衰虚,故腰膝酸软。肾主水,与膀胱互为表里,肾阳虚,则膀胱气化失常,阳虚火衰,生殖功能减退,故男子阳痿,妇女宫寒不孕。舌淡苔白,脉沉迟无力而两尺尤甚,均为阳气不足之象。

治法  温补肾阳。基本方为:2650。

❷肾阴虚

临床表现  头晕目眩,耳鸣耳聋,健忘少眠,腰膝酸软,形体消瘦,口干舌燥,五心烦热,或午后潮热,盗汗,颧红,男子遗精,或精少不育,女子经少,或闭经不孕。舌红少苔,脉细数。

证侯分析  肾阴亏虚,不能生髓充骨养脑,故头晕目眩,耳鸣耳聋,健忘,腰膝酸软。形体、口舌得不到阴液的滋养,故口干舌燥,形体消瘦,舌红少苔。肾阴不足,虚热内生,则五心烦热、或午后潮热、盗汗、颧红。阴虚不能制阳,虚火内生,上扰心神,则少眠。下荛精室,则遗精。若肾精不足,男子则精少不育,女子则经少,或闭经不孕。脉细数,是阴虚内热之象。

治法  滋补肾阴。基本方为:16400。

❸膀胱湿热

临床表现  尿频、尿急、尿痛,排尿艰涩,或有灼热感,尿色混浊,或尿血,或尿有砂石,或发热,小腹胀痛或腰痛。舌苔黄腻,脉数。

证侯分析  湿热阻于膀胱,气化失常,故尿频,尿急,尿痛,排尿艰涩,或有灼热感;湿热郁蒸,故尿色混浊。热伤膀胱血络,则见尿血;热灼津液,渣质沉结为石,故尿有砂石。热盛于里,故发热。湿热下注,故小腹胀满或腰痛。舌苔黄腻、脉数,是湿热内蕴之象。

治法  清热利湿通淋。基本方为600·400·0038200。

脏腑兼病辩证

人体各个脏腑之间,在生理上是密切联系的,因此,在发生病变的时候,往往互相影响。当任何一脏或一腑发生病变时,引起其他脏腑同时或相继发病,即为脏腑兼病。

❶心肾不交

临床表现  虚烦不眠,心悸,健忘,头晕,耳鸣,咽干,腰膝酸软,梦遗,或潮热汗出。舌红,脉细数。

证侯分析  肾阴亏虚,心阳独亢,心神不宁,故虚烦不眠,心悸。阴精不足,头目失养,脑髓不充,故健忘,头晕,耳鸣,咽干。肾主骨,腰为肾之府,肾虚则腰膝酸软。阴虚阳亢,虚火妄动,故潮热盗汗,梦遗,舌红 ,脉细数。

治法  滋阴降火,交通心神。基本方为6400·5300。

❷心脾两虚

临床表现  心悸,健忘,失眠多梦,面色萎黄,倦怠乏力,饮食减少,腹胀便溏,或肌衄,便血,月经色淡量多,崩漏,或经少经闭。舌淡苔白,脉细弱。

证侯分析  心血亏虚,心神失养,故心悸,健忘,失眠多梦。脾虚则健运失职,故饮食减少,腹胀便溏,倦怠无力。血虚不荣,故面色萎黄。脾虚不能统血,故肌衄,便血,月经色淡量多,崩漏。若血虚冲脉不盛,则经少,经闭。舌淡苔白,脉细弱,为气血俱亏之象。

治法  补益心脾。基本方为430·5380·720。

❸肝肾阴虚

临床表现  头晕目眩,健忘,失眠,耳鸣耳聋,咽干,口燥,肋痛,腰膝酸软,五心烦热,颧红盗汗,遗精,月经量少。舌红少苔,脉细数。

证侯分析  肝肾阴虚,头目失于阴精的滋养,故头晕目眩,健忘,失眠,耳鸣耳聋。阴津不能上承,故咽干口燥。肝脉布于两肋,腰为肾之府,肝肾阴虚,筋脉失养,故肋痛,腰膝酸软。阴虚内热,虚火上扰,故五心烦热,颧红盗汗,失眠;火扰精室则遗精。冲任二脉隶属于肝肾,肝肾亏虚则冲任不足,故月经量少。舌红少苔,脉细数,均是内热之象。

治法  滋补肝肾。基本方为26400。

❹脾肾阳虚

临床表现  形寒肢冷,面色白,腰膝或小腹冷痛,下利清谷,或五更泄泻,或面浮肢肿,小便不利,甚则腹胀如鼓。舌质淡嫩,苔白滑,脉细沉。

证侯分析  脾肾阳气虚衰,不能温养形体,故形寒肢冷,面色白。阳虚内寒,经脉凝滞,故腰膝或小腹冷痛。脾阳亏虚,水谷不能腐熟运化,故下利清谷。命门火衰,则五更泄泻。阳气虚衰,水湿停聚,故小便不利,面浮肢肿,腹胀如鼓。舌质淡嫩,苔白滑,脉沉弱,均为阳虚之象。

治法  温补脾肾。基本方为380·2650。

❺肝脾不和

临床表现  食欲不振,腹胀雷鸣,便前腹痛,大便稀溏。舌苔薄白,脉弦滑。

证侯分析  脾胃的升降,运行,依赖肝气的疏泄。肝气郁结,致使脾失健运,影响胃的受纳,故食欲不振。脾气下陷,升举无力,故腹胀雷鸣,便前腹痛,大便稀溏。舌苔薄白,脉弦滑系肝郁脾虚之象。

治法  疏肝和脾。基本方为4380。

❻肝气犯胃

临床表现  胸肋、胃脘胀满疼痛,呃逆嗳气,泛酸嘈杂,烦躁易怒。舌苔薄黄,脉弦。

证侯分析  肝脉布于两肋,肝郁气滞,经气不利,故胸肋胀痛。胃失和降,则呃逆嗳气。气郁化热,故泛酸嘈杂,舌见黄苔。肝失条达,故烦躁易怒、脉弦。

治法   疏肝和胃。基本方为430·700,或43700。

注:所有配方仅供参考,原则上是不能通用。因为辨证施治中有“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情况。(点此查看《何为阴阳、人体阴阳、辨证施治以阴阳为纲》),虽然有些疾病经试用“典型病例”中的象数配方 ,也会收到一定的疗效。但要学习象数疗法,绝不能停留在“套用”的水平上。必须掌握原理,灵活应用,辨证施治。

注: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
象数疗法服务
配方速查:配方表1 | 配方表2 | 糖尿病 | 失眠 | 冠心病 | 胃病 | 肠道 | 小儿发烧 | 胎儿扶正 | 中风、脑溢血、血栓 | 耳鸣 | 抑郁症 | 头发问题 | 乙肝 | 心肾不交 | 高血压 | 男子不孕

快速求方:吴老师一对一辨证配方,加微信 xslf-810640(长按复制添加) 或 QQ 747578001,视病情接受9-199元红包打赏。请发送患者信息:出生年月日,性别,饮食睡觉,运动,大小便等情况,疾病的各种症状,所有身体不舒服的感觉详细告知即可诊断给方。(有医院检查结果也要告知)。

培训学习:吴老师易医藏药养生群QQ群:413067414 免费课堂

默念方法:请查看菜单,或点此查看。


 源于易理|基于中医|自然神奇

www.52xs.com

微信:xslf-810640  电话:18604055680

长按二维码关注 象数疗法
↓↓↓ 点击"阅读原文" 查看【精选文章】 


    关注 象数疗法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