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牺牲,令人感动,让人内疚 ——受虐,迎合,支配

 

上海市心理咨询中心主任张海音原创不易,欢迎转发!...





自我牺牲,是我中华民族一贯崇尚的美德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我在说啥?!其实我想表达其他的意思。

日常生活中,我们有时为了更大的主题,要牺牲自己,常把自己的正常需要放在一个更大的集体后面,放在更大的目标之下。

为别人放弃自己的利益,自己对他人是有帮助的。诱使别人感激:

  • “我这么努力就是要使事情对你来说更容易一些”;
  • “为了你而给自己添麻烦,多么地付出自己,你却不感谢我为你做了辣么多事情。”


荣格说:“受虐是我们要崇拜外面世界的阴影。”

自我牺牲,在表面上相当无害,其实期望得到更实质的回报。“你欠我”是潜台词。和这样的人相处,你会发现自己持续处在一种被期望去感谢和赞赏的情景里,有情感负担。
- 案例 -
日前查房时碰到一个五十来岁的女性抑郁症患者,病程一年余。原本家庭表面上挺不错的,自己是某医院护士长,老公副局级领导有能力有才华,孩子就读国外大学---一年多前家庭突然遭遇变故,老公因经济犯罪入狱---但这不是重点。在探监时她发现居然有另一个女人也在探望她老公,老公已出轨多年!

---这也不是重点。为此事她多次探监时和老公争执,老公对她十分冷淡敷衍甚至不耐烦,竟然在监狱中仍然和情人保持联系,她向婆家人诉苦还受到奚落和被指责不顾大局!---这还不是重点!最让她郁闷的是自己从没做错付出这么多居然是这么一个结局!好像是自己做错了什么,实在不甘心但又无力反抗,“不会离婚的”,貌似淡定,背后透着深深的怨恨和无奈---
- 分析 -
关系型受虐不安全的依关系有关。

紧紧纠缠在一段关系中,即便在此关系中是受虐待的,都要留在关系中,比没有关系好。有些女性甚至被配偶反复暴力殴打虐待,最后还是回到这个男人身边。内心不认为这是虐待,会认为这就是爱,在这样的关系中她才有价值,会认为得到任何东西都是要换的,没法心安理得接受爱,必须要付出点什么的。

以自己承受痛苦为代价来建立自尊,费尔贝恩称为道德的防御。受虐的人寻求痛苦是为了实现一种关系,道德上的优越,或避免攻击。

探索前面提到的女性抑郁症患者的成长经历,可以逐步理解她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她生于干部家庭,有一个比她大3岁的哥哥。她出生后,哥哥正好患重病,母亲也状态状态不好,她就被留在医院长达数月由护理人员照料,父母很少来看望,好像无暇顾及她。她母亲受过良好教育,但为了家庭放弃了事业,把所有的期望放在她哥哥身上。为了把哥哥送入高端学校,家庭做了很多牺牲。后来哥哥名校毕业后做了国家干部。她从小在任何方面都和哥哥不可比。贪吃零食、笨拙,整个童年被妈妈和哥哥嘲笑或忽略,父亲总是很忙不在家。小时候爱哭,那是为了得到别人的关注。她常常不确定好朋友是不是真正喜欢她。老公上的高端大学也是名牌大学,她认为配不上老公。对亲密关系要求很低,只要有人对她感兴趣就很好了。她工作努力,受到很好评价。但对自己健康不关心,常发生意外事故受伤------



有些个案具有明显的支配行为 (隐蔽的攻击), 试图将别人置于依赖位置,采取的方式就是批评别人所做的每件事,使别人感到内疚,与别人建立一种焦虑和内疚的依恋。 如果别人要离开他并解放自己的话,则个案抑郁即将到来。“你们这些没良心的!”还有一些表现为“助人者综合征”,通过把自己置于有力量的施助者的角色中来防御抑郁和无助感,来访者得到了帮助,但同时也被囚禁在需要帮助的牢笼里。助人者如果没有得到所期望的感激致谢,就会导致抑郁。

这样的个案来求助往往和发生了抑郁有关。刚开始诉说时一般都有悲催的经历,很容易激起你的同情,让治疗师心肠软,会为他们做例外的事,如降低治疗费,放宽时间给他。好,他激起我们自己受虐的点。

渐渐地,个案企图表现出随和与有助益的,让自己对治疗师有利用价值,个案会说他告诉自己的很多朋友,治疗师很有水平。介绍生意给治疗师。善解人意。渐渐地治疗师感觉个案要籍着迎合来与他人建立一种独特排他的关系。在治疗中主动扮演认为治疗师需要的角色。奉献,令人感动。让人内疚。“只有我是有利用价值的,你才会一直罩着我。”

- 如何应对 -
开始阶段治疗师跟随着自己的感觉,逐步理解和共情非常重要,当建立关系并重复出现让你有很大情感负担内疚时,需要察觉并面质:“我不欠你什么”。

第一

不要去对他们讲的痛苦东西抱太多的同情。如果你很热情,会使他产生错觉,以为要很可怜才会被关注。还有,太热情,同情,是因为你不希望他发现他的咨询师也是有受虐的特点。你这样讲,他可能会生气,但是对这类患者来说是好的事情。在这段关系中你是要保持诚实的。展示的是你不需要在这段关系中让步来获得联系。他们生气时,展现了真实的人性的部分。

第二

有些患者非常善于把内在的焦虑投射放在咨询师身上。当他们告诉我他们做了什么糟糕的决定,做自我挫败的事,我会克制我的建议,发现如果我不接过他们的焦虑,他们自己会把握住焦虑。

第三

幻想的来访者。如果我自己足够痛苦了,就会有一个妈妈来都帮我搞好了。

第四

你不能够需要去帮助他们。如果你发觉你需要帮助他们,他们会蔑视你,不屑一顾的回应。或你得到:噢,没有用的,我试过了。也许吧,但你还是没懂我的意思。

撰文/张海音

编辑/张蓓兰

图片/网络
* * 
原创不易,欢迎转发
如有转载需要,请联系后台
微信公众号:haiyinz


    关注 张海音心理空间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