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音客体关系系列听课笔记:【自恋】

 

﹛人人都○自恋﹜张海音客体关系系列听课笔记...









﹛人人都○自恋﹜

端午假期的时候因为平时都在外出差,所以在家宅了三天恢复元气。其中第二天没出门,到傍晚时候家里没吃的,出去觅食,结果一出门天就开始下雨了。于是我在朋友圈里发了这么一条状态“一天没出门,一出门就遇到下雨,请叫我雨神” 。

发完我就想起了之前听到的一个笑话:在汶川地震的时候,有一个老头在家上厕所,正好这时候地震了,就被埋在废墟里了,结果当营救的官兵把他从废墟中救出来后问他当时发生了什么。老头一脸无辜的说,我也不知道,我刚上完厕所抽水,我一拉,地就震了。我不就正如这笑话中的老头一样,以为靠自己一抽水就能引发地震了。这种例子在现在的生活中,还真是不少见。

花了那么长一大段就是为了引出4月份的时候海音老师给我们上的“自恋”的专题,我也真是够自恋的。海音老师从专业的角度给我们详细解释了自恋的成因,表现,理论分析及治疗方法。

自恋的成因

自恋的成因不同的心理学流派有不同的解释,从弗洛伊德到巴林特,科胡特,每位大师对于自恋都有着自己的解释。

在弗洛伊德之前将自恋理解为性倒错,弗洛伊德接受了此观点并对此进行了进一步的发展。从客体关系角度:自恋表明了一种客体选择的类型:爱一个如我们所愿的人或者是爱一个已经成为我们自己的一部分的人。自恋还意味着没有和外部世界发生联系,缺乏连结。正如我们感到他是如我们所愿的人,但从后面的互动中发现不是这样的。所以海音老师说到“千万不要用“爱”的名义让对方过“正确”的生活。”

巴林特用“原始的爱”来取代“原始的自恋”,他认为从生命伊始,与他人的令人满意的关系就是至关重要的。原始的爱是完全被动的。旨在与客体融合。这是在孕期和出生后不久母亲与孩子的浑然一体的状态。人类渴望着重获这种“一体”的状态,重新回到这种理想状态的希望是生活中最强的渴望之一。

弗洛伊德和巴林特的区别在于一个人天生与他人连结在一起,还是他主要是对自己感兴趣,去寻求与他人的联系仅仅是因为他为了生存做出的选择?这个会对治疗带来很大的区别。

自恋概念在科胡特这里发生的演变:自恋是力比多对自体的投注,“痛苦主要源于没有能力在心理上调节自尊并把它维持在一个正常的水平。”

自恋的发展和驱力并行的。当孩子非常小的时候,它处在原始自恋的平衡期。但这种理想状态收到母亲的照料的局限的破坏,于是孩子不得不通过发展出夸大和表演性自体的意象来补偿那失去了的完美状。

当孩子被照顾的时候,会感到挫折-这是非常自然的,因为没有一个母亲是完美的。如果这些挫折不是太让人受挫的话,仅仅是小小的挫败,孩子会逐步撤回对挫折的投注。(必须指出的是:挫折不是太大!)

如果挫折仅仅是一部分的话,孩子可以内化母亲的功能-首先是她减轻孩子生理或心理紧张的能力-从客体到自体。

科胡特把这个运作过程称为转换性内化-这是正常的发展。(过渡客体)

说到这里,海音老师讲到,追求,爱好,玩具熊等等某种程度上都属于“过度客体”,不要硬克制住自己的欲望显得很成熟的样子。

假性自体

假性自体:自恋病人也是把别人当成自己的一部分来使用的,称为“自体客体”,没想控制别人,而仅仅只是“利用”别人。

假性自体与社交的差别:社交性的礼貌要求我们常常以一种与真实感受不同的方式去行动。

假性自体的根源来自早期的镜映失败。母亲或婴儿的其他照顾者需要给予婴儿恰到好处的回应。婴儿需要感到自己是强大的,需要感到母亲会回应她的愿望,需要感到母亲想要、愿意回应他,而且能轻易的满足她。但如果妈妈没有能回应婴儿,甚至要求婴儿去适应她。当婴儿被拒绝的时候,起初的反应是生气,最后变得抑郁。

如果妈妈不接纳婴儿的要求,婴儿不仅会被挫败,而且还不允许对此生气,因为妈妈不希望孩子因为遭到拒绝而生气。

最后,婴儿发现提出要求就会被母亲拒绝,而如果为此抱怨母亲,母亲就会不理她或者变得冷漠或惩罚他。这时,婴儿就会倾向于发展出一种假性自体。

婴儿意识到,如果她想让母亲站在自己一边,如果她想让母亲微笑而不是皱眉,温暖而不是冷冰冰,婴儿必须学会随和,学会做妈妈让他做的事,于是她开始努力取悦母亲,学会让自己变得可爱。

孩子尝试了解母亲的喜好,学着做母亲喜欢的事,甚至在母亲要求他做之前就把事情做好。

但孩子取悦母亲的同时,也付出了代价。

成为一个妈妈的好孩子需要付出的代价:孩子逐渐与自我真实的感受和情绪失去了联系。孩子失去了对自己真实感情的认识、热情、清晰感、和意义感。

但对妈妈想要他做的事,孩子内心深处感受不到任何愉悦或满足。因为并不是为自己做这些,而是因为这些是妈妈认为重要的。时常可以看到一些成功者,尤其是年轻的成功者,出现无法解释的自杀倾向。伴随着假性自体长大,他们内心的抑郁是隐藏的。表面上可能非常努力工作,成绩出众,非常成功,但内在感觉迷茫、空虚。

只有在能够唤起母亲或其他人的正向回应时,他们才能感到高兴。他们对自己的优秀或成功没有任何愉悦感。行动的意义只在于操纵或控制母亲。

讲到这一段的时候,我突然发现对此有着深深的共鸣,无论是我现在的老板也好,我同事也好,还是我自己,身上或多或少都有假性自体的影子。

治疗师也会喜欢这样努力取悦自己的病人:很镜映,善于反应,非常随和、悦人。但病人逐渐让咨询师感到有些厌倦。在表达和真实的感觉之间隔着一堵墙。

病人通过取悦、配合治疗师来控制,让治疗师不至于攻击她,或对她冷漠,或像她小时候父母曾经那样对待他。

当治疗师意识到病人在努力取悦吸引自己、让自己满意的时候,这并不是个好事。这重复了一种让病人感到痛苦的干系。对此的察觉是真正的治疗开始的契机。

只有病人的现实功能受损,才能开始觉察自己的成长经历可能存在问题。但病人通常会拒绝承认自己的养育过程有任何问题,相反会责怪自己。我的童年很幸福,是我自己太糟糕了。

孩子得到了很多有条件的爱(父母的爱肯定是有条件的,只是程度上多少而已),孩子承担了抚慰父母的功能。

科胡特形容婴儿需要母亲眼中的光芒,希望母亲对他所做的一切,对他所有的一切都是激动兴奋。婴儿需要无条件的爱,“我希望妈妈认为我做的事情都是美妙的,不管我做什么”但对于虎妈而言,只有孩子做了母亲希望他做的事情。孩子只能迎合母亲。但同时孩子也感到愤怒,因为只有在按她母亲的意愿行事,母亲才会爱她。孩子收到伤害,变得抑郁和愤怒,因为妈妈没有爱自己全部,或者自己最爱的部分却不被母亲所爱。

在某个时刻发现无法再继续努力满足那些仅仅用自恋的方式爱他们的人,不满足于提高父母的自尊来获得父母的爱。发现不是因为自己是自己而被爱。陷入抑郁,并且在以前擅长的领域开始失败。意识到自己仅仅是作为满足父母或其他人自恋的自体客体而被爱的,这让他们非常抑郁。

孩子不会认为是妈妈的问题。会说自己是个坏孩子。这就是他们来做治疗的原因:他们的生活出现问题,现实功能开始崩溃。

自尊受不了被别人批评,所以先做自我批评。再大的打击都会迅速爬起来继续战斗,而很难去触碰自己的悲伤。

假性自体的病人非常善于取悦别人,但咨询师很难去触碰真实的病人。只有认识到了病人理想化的想法和愿望,治疗师才能与病人讨论,病人把治疗师想象成什么样的人有多重要,借此治疗师让病人有可能谈论他们对父母的失望。

意识到真正的想法和感受对他们来讲太危险了,以至于他们一生都要逃避。当病人开始觉察自己的创伤和愤怒时,会遇到很多阻抗。

一般来讲改变会非常缓慢,并且只有真正唤醒来访者的感受,改变才会发生。

一个人的盔甲要去打开是多么困难。

自尊及自恋型人格

过分强调独立也是为了掩盖依赖,反依赖和依赖还是一回事,恼火是掩盖无助、无力感

愤怒会让自己有力量感。

自恋性暴怒-在自恋性挫败的状态下很容易被激发出来,不止一次。背景是感到被羞辱了,无力,哀伤。亲人面前是有优势的,你们平时都是我兜着的。

有些领导说翻脸就翻脸,也属于自恋性暴怒的一部分。似乎除了自己以外,不爱任何人。但事实上也没有爱自己的能力。

厚脸皮自恋:对别人感觉迟钝,专注于自己和自己的成就,其人际关系缺乏深度和内涵,不断追求别人的赞美。

薄脸皮自恋:过分敏感,过度紧张和小心谨慎,忧郁型自恋。

从小依赖得不到,就变成不断付出,让别人依赖他。(这是另外一种依赖满足)

自恋型人格:



1无所不能


2喜欢被赞美


3较好的工作能力和社会适应,在公众场所获得较好的人格评价


4亲密关系的困难(婚姻关系、亲自关系)


5通常具有较高智能或漂亮的外貌


与低自尊的人相比,高自尊的人可以更深的投入到与他人的关系中。显然自恋性的投注和客体投注并没有结合在一起。

一个人和他人很少有显而易见的关系,并不代表其他人在他的幻想中没有起作用。事实正好相反,自恋性障碍者似乎更依恋于他人。

“自尊感“为一种积极现象。”自尊感是好是坏“取决于真实自体和理想自体是相协调或是矛盾。

一个有觉悟的人应该低调,一个人外在再成功,再“厚脸皮自恋”他其实内在是悲哀和渺小的。





感谢阿振精准的整理和分享!



—— 张海音 2014.7.22
张海音心理空间
微信公众号:haiyinz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
▼ 点击下方查看往期内容


    关注 张海音心理空间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