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余堂主人寻常的幸福

 

所有远大志向的最后落脚点都应该是平凡而又幸福的生活。...



每天白天上班,下班后孩子也放学回来了。先陪孩子读会儿英语,然后吃饭。吃完饭歇会儿,如果儿子作业少的话,可以一起先出去散会儿步。作业多的话,孩子先做作业,我和妻先出去散会儿步。回来,妻子看看儿子的作业,我到书房看看书或手机。然后,洗洗睡了。双休日有好戏就看看戏,有约外出的那就一块出去透透气,有时候陪孩子外面玩玩,如果没什么事,就在家里看看书,或看看电影。这是几乎每天的生活节奏。这叫过日子。

没想过如果手里有个几千万、几个亿,是不是还是过着这种平淡的日子。我想应该变化不是太大。不管钱多钱少,孩子学要上的,作业要做的,我书要读的,戏要看的,空下来写点文字也是要的,闲时和朋友聊聊天也是要的,想来钱多的话大概是要么以后出外游玩的机会要多一点,又或者凡生活中需要用到小钱大钱的地方就用不着我像以前那样操心了。区别也就在这里。生活的方式基本不会改变。

人的一生中有很多重要的事情要做,很多时候要拼搏,要奋斗,要努力,要学习,可所有这一切,都应该是为了更好地过日子。一要吃饭,二要生活——过有趣味的生活。所有远大志向的最后落脚点都应该是平凡而又幸福的生活。

而生活,在很多时候,感觉越简单越好。平时不喜应酬,故几乎无应酬。如一只鸟,日出而飞,日落而宿,昼出夜伏,皆顺其自然。

生活的美好,没有什么东西可以量化,其实就是那么一种感觉。

有时候,妻把晒干的衣服收进来,放在沙发上一件一件地叠,我则捧着一本书绕着她转过来转过去,有一搭没一搭,东一句西一句地说说闲话。有时候,两人同读了一本书或一篇文章,或一人读了一篇奇文、一本好书,要向对方介绍推荐,便往往褒贬于形,喜恶于色,谈人论世,喁喁切切,叹笑皆有。有时想这也许是另一种“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快乐。那次叫妻切一个甜瓜给我吃,妻一边切开甜瓜,弄净囊子,递给我,一边唠叨数落我的懒,我拿起甜瓜又咬又啃,瓜裂崩音清脆,唠叨声声入耳,瓜甜声软,一并消受了。

大凡生活,当然忧喜皆有。喜乐之时,手舞足蹈,焦虑之时,锁眉忧叹。所幸的是妻比我豁达,常用语随性,期许乐观,为人随和,常能解我所虑。儿子喜看书,然而做作业之时有时顽劣,习惯有待改善,我有时和他你挠我躲,哈哈大笑,有时对其作业马虎草率之处,常责骂连连。走出去散步时,说到他感兴趣的话题时,儿子便攀着手臂,左问右问,兴奋喜乐之情溢于言表。真是又爱又恨,又怜又骂。心想养儿子的人家是不是都这样的?答案显然不是。又想普天下这种父母子女之间的缘分是否很多就是通过这种又骂又爱的方式呈现的?

对于一个国家的文化政策,我是历来倾向于反感文化审查制度的,比如文艺审查、电影审查之类的。然而在家里,每当在电脑上敲完一些随心所欲的文字,则往往要颠颠地跑去把妻拉过来,要她看看。看完再把一些错字、漏字、不顺畅、不达意的文字给揪出来改过,然后再把一篇篇小文发出去。

有时假期独自外出回来,看到他们两个在家里一人拿一本书在看,心中又有一种说不出的满足感。有时看戏回来,还不算太晚的时候,走进小区,看到家里还亮着灯,就会有一种淡淡的温暖。

吃五谷杂粮,做琐碎杂事,说着一些不重要的温暖闲话,写着一些随心所欲的文字,看着儿子一天天长大,望着渐渐远离自己的青春,增长着自己那一点点的社会阅历,日子一年年地过去,柴米油盐,调和着喜怒哀乐,融进那悠长岁月,此为人生。

回头所望,看看似乎是一路磕碰,这里面却又载着说不出味道的悦然。

写于2016-6-15

作者醉余堂主人,觉人生之乐趣,常包含于生活中的吉光片羽,点点滴滴。余忧喜叹笑之间,时而记之,不求醉人,但求自醉,故自号醉余堂主人也。

 

(本订阅号文字皆为原创,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作者。谢谢关注!


    关注 醉余堂主人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