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这个模型,就能打败选择困难症

 

在纷繁复杂的信息干扰下,如何才能在众多的方案中,明察秋毫,选择性价比最高的方案呢?...



有些时候,我们遇到的问题,通过广泛的搜集信息和集思广益,可能会得到多种不同的解决方案。

当然,这些方案的使用效果各有优劣,可实施性和可靠性也需要进一步评估。

如果你独具慧眼,选择了其中的最优方案,就可以在最低成本下,以更高效的方式解决问题;可一旦选择了错误的方案,就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在没有价值的事情上,不仅导致内耗,可能还会错过一些机会。

但是,很多人常常会因为费用最低,或者最具创新性,或者人际关系方面的原因选错方案,导致之后所做的一系列工作都是徒劳无效的。

在纷繁复杂的信息干扰下,如何才能在众多的方案中,明察秋毫,选择性价比最高的方案呢?

HPI中的“方案选择模型”可以帮到你。

模型中的第一个流程,就是建立筛选方案的标准,然后就会产生备选方案清单;接着是根据建立起来的标准逐一评估备选方案(这里面会涉及到一些评估工具),最后通过前面搜集到的信息和数据,你就可以根据实际环境和条件,筛选出最佳方案。

看起来好像很简单,实际操作的话呢?

我们先来看第一个流程,建立筛选标准。为什么要建立筛选标准呢?

第一,  建立筛选标准是评估备选方案的基础。

比方说你要买房,那你在买房之前就要在头脑中,有一个大概的框架,比如买一室两厅还是一室三厅,买哪个片区的房,房子周围要不要有学校,价格不能超过多少。有了这些标准,你去看房的时候才会更高效。

第二,  当你最后向利益相关者做方案选择的汇报时,有清晰明确的筛选标准,也能显示出你的专业度,并且你陈述的结果更容易让人信服。

第三,  因为有清晰的标准,就能做到“去人化”,不管是谁,都能够依据这个标准做出最优选择。

那我们应该建立什么样的筛选标准呢?

我们可以从两个维度来建立标准:一个是实施方案的有效性,一个是方案的可操作性。如图所示:
不过,你还需要重点考虑的一个方面是,这个方案在实施过程中,其他流程、其他环节会不会受到影响,会不会产生副作用。

一家公司采用O2O的经营模式,顾客在线上购物,线下送货,公司在很多地方都有库存,但是库存成本高。

后来为了解决库存成本的问题,公司就把库存全部转变成了门店。这样一来,要送货的话,就是离送货地址最近的门店的营业员去送货。

这种经营模式的转变,的确减少了库存成本,增加了盈利,但是带来了新的问题。

一家门店只有4个人,旺季的时候,3个人都去送货去了,只留1个人在收银台前,这样,当很多顾客同时进店的时候,1个人肯定顾不过来,再加上他又不能离开收银台,所以给顾客的感觉就是服务不到位,而且这种情况下门店也面临安全隐患。

这就是解决了一个问题,又带来了新的问题。这样的方案在选择时就要仔细斟酌和评估了。



另外,在选择方案的时候,不要只考虑短期的解决方案,要把眼光放长远。一个方案短期内可能难以实施,但一段时间以后也许就变得可行了。

一家酒厂,一直都是做中低端的酒,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市场份额被竞争对手瓜分得所剩无几。开会讨论解决方案的时候,其中一个管理人员就提出做“定制酒”。

所谓定制酒,指的是酒水企业根据客户的特定需求,从品质和形象设计着手,为客户量身打造出具有个人风格的酒水。

比如说,你要举办婚礼,就可以把结婚照以特别的样式印在酒瓶和酒杯上,并写上祝福的话,作为婚宴上的喜酒。

这个想法一提出来就遭到了大家的反对,理由是,公司的产品定位一直是中低端的酒,中低端的酒都没有做好,怎么能做一对一的高端酒服务呢?

会议上,大家众说纷纭,意见分歧很大。突然间,酒厂老板一拍脑门,说“这个方案可行,但是要10个月以后才能实施。”

接下来的10个月,这家酒厂就开始转型,不再做中低端的酒产品,开始向高端酒的市场迈进,并通过媒体广告、营销策划、招商路演等方式,迅速引起市场的反响。期间还在很多大中型城市举办过红酒品鉴会,成功的获得了市场认知度。

10个月之后,“定制酒”的方案一出来,就受到众多新老客户的亲睐。

所以,我们在评估方案实施的可行性的时候,要站在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上考虑,衡量这个方案在未来状况下的可操作性。
下一个流程是考虑备选方案。备选方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组织结构、岗位任务、资源流程、沟通系统、管理系统、财务系统。
第三步是根据筛选条件评估备选方案。这里有一个很实用的工具分享给大家,叫做“评选标准矩阵图”
评选标准矩阵图的横轴代表的是评选标准,纵轴代表的是备选方案。这个工具对于一个决策有多个评选条件的情况特别适用。

一旦备选方案和评选标准被填入这个表格,就必须确定相应的打分标准量表。每一个条件的评估都采用同样的量表,能够保证评分的一致性和总体评分的准确性。

举个例来说,假设我们的评选标准有成本、管理层支持、可行性、时效性四个指标,每个指标都有1-5分的分值,5代表积极的一面,1代表消极的一面。

评选方案的时候,就把各个维度上的分数相加,总分越高,代表方案越好。
图中,最高的总分可能是20分,意味着最好的方案,最低的总分可能是4分,代表最坏的选择。从这个案例中,可以看出来,“工程再造“这个方案是最优的。

但是,如果我们给每一个打分条件加上权重,结果就不一样了。
我们可以根据决策者对这些因素的重视程度来加权,也可以根据解决问题的效果和这些条件的相关性来加权。

有权重的评选标准会更加准确。



最后一个步骤是选择适当的方案并确定其可行性。在选择方案的时候,可以采用的工具是“容易—影响分析工具”。
这是一个四象限的模型,一个轴代表的是容易程度,另一个轴代表的是影响程度。通过这个模型,可以评估方案实施起来的难易程度和方案带来的潜在影响。

当然,我们都更倾向于选择那些容易实施且潜在影响很大的方案。所以就这个案例来看,我们会更倾向于选择“清晰的目标”。

最终选择出来的,有高效影响力的方案,应该是那些能够改进关键绩效的,可持续的,关注用户的,有明确衡量标准的方案。

方案选择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选择方案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使用的一些结构化的模型和工具来辅助。

只要认真考虑所有的备选方案,并用相关的筛选标准考察所有的可能,就会选择出合适的方案。而且,选择过程中得到的所有信息,都会对实施过程有参考价值。
 
袁敏茜

格诺威(中国)性格魔方中心合作讲师,ACI注册国际高级职业培训师认证,DISC认证培训师,DISC认证咨询师,《环球人力资源智库》原创作家。

微信号:yuanminqian003.



醒职场

微信公众号:zhichang321

本文原创出自《醒职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想了解更多有关思维模型、沟通技巧、效能提升的信息,请输入“目录”二个字,带你遨游醒职场。
长按二维码关注


    关注 醒职场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