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读丨【投稿】如果说,这世上欠谁一个诺贝尔文学奖,在我心中是他——王小波

 

诺贝尔文学奖,也不该忘了他。...

王小波

时代一人
(▲ 作家 王小波)
(呃。。。不要嫌图片丑,他本人长得还不如这个漫画)

王小波,1952年出生的他,插过队,下过乡,当过工人,留过学,似乎那个年代的人,都会有这样的人生经历。他的作品也具有那个时代的印记(不过他要写出个互联网+啥的,那不就成了预言了,噗~),很多人说他写的东西带有批判反讽色彩,我觉得可能那个年代还不流行“吐槽”这个词,李银河老师说过,很多喜欢小波作品的人,都是喜欢他那骨子里透出的对自由的向往,我仔细想过,也许也就是这个原因,看完他写的东西,心里有共鸣,虽然内容都不是跌宕起伏,环环相扣,但是合上书的时候就觉得内心暗爽,这就是一本好书吧!

说起他的作品,最有名的“时代三部曲”《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还有我第一本看的《沉默的大多数》,不过跟很多艺术上的名人一样(例如。。。假装这里有名字)都是过世后才名声大噪,90年代的时候他的作品甚至不被出版和销售,那个年代的禁锢,我们不做评价,但是在那个年代的王小波可以写出有思想价值的东西,才是值得我们这一代人所动容的。


(▲ 王小波 · 时代三部曲)
莫言当年拿诺奖的时候,很多人翻出来王小波,其实莫大爷的作品我也趁着热乎劲看了好多,但是总有一种乡土气息的味道,说白了就是一股土腥味(不知道啥味的童鞋们自己个体会吧,不是说莫大爷的作品不好,千万莫粉不要打小花啊),但是王小波的这种不被主流看好的作品才是我内心稀罕的(我是个非主流的银~)他评价自己是一只特立独行的猪(也是一本杂文的书名),虽然在那个时代下他的作品是特立独行的,但是却说出了很多人不敢说出的心声。

他说“我活在世上,无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见些有趣的事。”事实上他做到了,而他的作品中透露出的思想也引导着喜欢他的读者们去实现自己内心真正的渴望和价值。

他说“这辈子我干什么都可以,就是不能做一个一无所能,就能明辨是非的人。”他没有站在高台上宣扬他的观点,但是却比那些站在高台上喊口号的人说出来的话有力量,更值得我们去思考。

他说“念书就是为考大学,考大学就是为读博士,读博士就是为以后主管工程,主管工程就是为贪污公款。”乍一看他写的东西都是这么刺眼,但是多看两眼就有会觉得说得真对!

这就是我为啥得意他文字的原因,不是简单的怒骂、批判,但是却言之凿凿。
(▲ 王小波)


说到王小波,不得不提的一个人就是李银河老师(小花残念想考李老师的研究生啊~),可以说小波要是在现代就是个情话boy,专业撩妹20年啊!很多人,知道他们,不是由于他们的文学作品和学术研究,而是他们的爱情。
(▲ 李银河与王小波)


“我把我整个灵魂都给你,连同它的怪癖,耍小脾气,忽明忽暗,一千八百种坏毛病。它真讨厌,只有一点好,爱你。”

“你要是愿意,我就永远爱你;你要是不愿意,我就永远相思。”

“咱们应当在一起,否则就太伤天害理啦。”

“我和你就像两个小孩子,围着一个神秘的果酱罐,一点一点地尝它,看看里面有多少甜。”



----以上选自王小波 《爱你就像爱生命》





小花都觉得看完有点腻!

作为“同性恋和虐恋文化研究”的国内先驱,和小波的作品一样,李银河老师很多学术上的东西被人不齿和诟病,但是现在来讲,她的研究和他们的坚持是多么伟大的一件事!也就是这样的原因吧,让他们的作品一度被埋没;也是因为有他们本身的坚持,和读者的喜爱,让现在更多的人去了解他们。小波离世后,李银河老师选择跟一位跨性别同性生活在一起,并且之前坚持丁克的她也领养了一个孩子,很多人在谩骂她背弃了小波的爱情,但是我看完李银河老师的自传《人间采蜜记》后理解了也支持了,他们选择了为自己而活,遵从自己内心而活,这样的人是值得敬佩的,我想小波那样追寻自由的灵魂也一定会支持这样的做法。
“人在写作时,总是孤身一人。作品实际上是个人的独白,是一些发出的信。我觉得自己太缺少与人交流的机会——我相信,这是写严肃文学的人共同的体会。但是这个世界上除了有自己,还有别人;除了身边的人,还有整个人类。写作的意义,就在于与人交流。因为这个缘故,我一直在写。”

特别声明:

本文来自网友 小花 ,非常感谢!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话没错,所以你读到的东西一定不同其他人。阅读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有时候不仅仅是与身边的朋友分享阅读体验,还会透过纸背与作者和时代对话,即为阅读中产生的与作者的共鸣。

期待你的来稿。本文章由网友 小花 原创,并授权布缪书馆标记原创发布,版权归作者所有,如需转载可联系布缪P商榷,谢谢合作。如有合作或投稿意向,请在书馆中回复【合作】或【投稿】(回复时不加括号)。

感谢对布缪书馆的支持


    关注 布缪书馆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