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学好三年,学坏三天,真的如此吗?

 

学好三年,学坏三天,有科学依据吗?怎么才能更快地形成好习惯?...



我们都听说过这句俗话:学好三年,学坏三天。这通常是父母告诫我们的话。我们在生活中的经验也确实证明这话有道理。比如说,要养成每天晚上快走30分钟的习惯比养成每天晚上吃个加餐(哪怕只是一小块巧克力)的习惯要难得多。而且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快走这个习惯是要下决心、花时间并且有毅力支撑才能养成的,但是吃个加餐的习惯似乎根本就不用养成,在我们没有意识到它之前,它就已经扎根在大脑里了

按照《习惯的力量》第一章对大脑运行机制的解释,大脑并不会区分好习惯和坏习惯,习惯是由三个部分构成的一个闭环结构,即:线索、惯常程序和奖励(cue, routine and reward)。大脑既然在形成习惯的过程中并不会区分这个程序的好坏,那我们为什么养成好习惯要比坏习惯困难得多?

是意志力的问题吗?看上去似乎成立。意志薄弱的人难以坚持重复某一特定程序,而形成习惯需要这个程序不断被重复,就像书中提到的实验中的小老鼠一样,被不断地放进通道在同一位置找到食物,因而养成即使没有食物也会沿固定路线前行的习惯。好习惯的特定程序一定需要比坏习惯更多的意志力才能驱动吗?在我的理解里,需要意志力的通常是和我们大脑或者身体运作会产生对抗力的行为,比如跑步确实很累了,有意志力的人可能可以鼓励自己多坚持一下。但是当我们谈论习惯时,大脑是已经处于休眠状态,不再参与决策过程的,换句话说,习惯模式下的大脑根本是处于无防守状态,没有什么需要意志力去对抗的。

既然和意志力无关,那为什么好习惯那么难养成?书中第二章的第二个例子非常有说服力。让人们形成习惯的并非简单设定线索和奖励模式,而是要找到人们看到线索后对奖励的渴求(craving)。这才是真正趋动我们的大脑自动进入习惯模式的力量,它也是让习惯程序不需要任何意志力就可以不断运行的根本原因。

习惯闭环里的奖励应当是我们的大脑在完成一件事情之后的化学反应,要么大脑会分泌出让我们觉得愉悦兴奋的多巴胺,要么大脑会获得与之类似的感受例如成就感,而对这种状态的渴望才是最终帮助我们形成习惯的决定力量。不加“渴望”这个因素的时候,我所理解的习惯闭环中的奖励是从对我有益的角度去判断,比如说走路30分钟会有益于我的身体健康或者会让我变得更瘦,这两个结论事实上根本不是我的大脑在走完30分钟之后所追求的奖励,而是我这一行为在长期可能带来的结果,而这个结果是我比较希望发生的未来状况而已。大部分我们理解的好习惯从某种程度上都是我们希望发生在自己身上并且从长远看对自己有益的事情,这种把未来的结果等同于习惯闭环中的奖励的认识才是让我们在养成好习惯的时候真正的阻力。需要奖励的是我们的大脑,不是我们!

可是坏习惯为什么那么容易就形成了呢?因为很多坏习惯更容易让我们的大脑愉悦!比如吃甜食、躺在沙发上看电视、睡觉前刷手机等等,这些行为很容易在我们没有意识之前就已经促使大脑分沁了多巴胺从而形成习惯。想想看有多少时候像我这样的胖子是一边抱怨自己又吃多了,一边摸着圆圆的肚子嘴角露出满意的微笑呢。毫无疑问,胖子渴望当下获得饱腹感的欲望总是会打败三个月后穿上瘦一号衣服的梦想。

书里的第二个例子还给了我另一个启发,虽然让我们养成习惯的愿望很美好,但简单地设定线索和奖励的作法不一定有效。需要花时间去思考和寻找的是好习惯中的哪一个具体行为能让大脑感到愉悦。比如很难坚持的运动,如果每次运动之后立刻冲个热水澡会不会更容易形成习惯,比起运动后酸痛的肌肉和混身的汗臭,我的大脑应该会更容易对洗澡后那种清爽的感觉形成渴望。

依此看来,学好三年,学坏三天,对于大脑而言,确实不是好坏的区分,而是我们没有搞清楚大脑的欲求而已。

第二本了,读书容易,写读书笔记有点难。为什么要读书,还要自找麻烦写读书笔记,原因在这里:

2016的第二本书

读书的作业在这里:

读书笔记|偷懒的大脑

有兴趣一起来默默读书的,可以扫描下面的这个二维码。


    关注 熊孩子要长大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