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悲哀莫过于梦想天才的庸才们

 

不是每个人都是肖邦,但是每个人都梦想成为肖邦。毒鸡汤,慎入。...



文&排版/阿蘸

Mediocrities everywhere

“世间庸才无数”  

                                      ——Amadeus  《莫扎特传》不知从何时起,学院派变成了一个贬义词。随着读过的书看过的电影追过的番渐渐积累起来,我发现学院派在虚构作品中越来越不受待见了。

为了接下来的小小阅读不产生障碍,我定义一下“学院派”的意思:

先天条件不过分惊人,严格遵守既成规则,一般不会随意提出质疑,尊重传统和权威,希望通过刻苦练习取得成就的群体,同时任何行业或者专业领域都会有自己的“学院派”。

对于很多人来说,我的这种抱怨似乎是无病呻吟,毕竟学院派天生没有在虚拟世界中吸引人的资本。努力造就成功,天道酬勤,早起的鸟有虫吃……这些大道理从三岁就开始灌输,在实践中也屡试不爽,显得过于朴素,几乎有些灰头土脸了。正是因为太过真实,所以不吸引人了,吸引人的主角一定是离经叛道的天才们。天才式的人物满足了我们代入自己时希望得到的成就感和超脱凡尘的浪漫主义精神。即使不是天才,也得是扮猪吃老虎,后期各种成长各种加成,完胜人生赢家,一展“现充爆炸”的大旗。

这种人物设置的习惯简直根深蒂固,从贩夫走卒到阳春白雪无一幸免。有阿拉克涅就会有雅典娜,有周瑜就会有诸葛亮,有薛宝钗就会有林黛玉,有萨利埃里就会有莫扎特……这样列举下去简直没完没来。既然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怪才”和“学院派”们漫长的阶级斗争历史,我肯定是没法一人穷举的,所以我就挑古典乐这个我熟悉的领域来说吧。

古典乐这些年是在发展还是在衰落,其实说起来很复杂。但是要是说它有没有变得越来越大众化,答案很明显是肯定的。就连我家楼上的婆婆都会在倒垃圾的时候哼上两句我练的旋律,更多人接触音乐的手段更不用说了。随着音乐会的入场票价钱跌到不过一顿二人晚餐,CD公司被线上音乐应用逼得苟延残喘,古典乐走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既然走入了日常生活,就可以被娱乐化了,于是形形色色的以古典乐从业者为主角的影视作品诞生了。如果让我总结我印象中这类作品一号主角的特点,莫过于“天赋异禀”和“自由挥洒”了。

艺术和竞技体育一个让人心酸的地方就是天赋在最终成果中占的比重远大于一般的行业,尤其是对进入了比较高深程度的参与者来说更是如此。刻苦练习可以弥补天赋的不足,但是永远无法代替天赋的存在。从某种角度来说,包含于艺术大家庭的古典乐世界中,每一个新星的诞生都是一功将成万骨枯。编剧导演们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于是刻意回避了这个残忍的现实,于是有了一个个开场路人一般的主角发现自己竟是不世出的奇才这样的谜之桥段。我不知道读这篇文章的读者觉得这残不残忍,我反正觉得这对我很残忍:练琴十三年,我不仅没一天发现自身被平凡日常掩盖的天才,还得三天两头怀疑自己适不适合继续学下去。

开始,这类设定题材是一个两个出现,大家还能正常地以“天才故事”来看待;现在,如此套路化的设定让我不禁产生了这世界充斥着天才的错觉,好像主角平凡低调一点都违反了什么国际条例似的。自然,充斥着天才的世界,由于天生相性差的问题,是容不下学院派大展拳脚的。学院派们在励志故事中一般充当正派反派不一的二线角色,要不就是开头看不起还没有爆发实力的主角但后期被实力打脸,要不就是从头到尾都是主角满点天赋的陪衬。

二十世纪在钢琴上叱咤风云的两位巨人,鲁宾斯坦和霍洛维茨,用人生经历为我们奉上了经久不衰的戏码。因为二位的天才都是让凡人望尘莫及,所以他们的区别更侧重于性格。鲁宾斯坦是出了名的性情不拘,自称无法每天练琴超过三小时,演出的时候常常出些小差错或者即兴挥洒一下把乐团和指挥弄得一脸懵(“我演奏时掉的音多到可以拼成一首交响曲”);霍洛维茨则是非常严肃认真的类型,演奏风格精准,强调技巧,以谱面指示为准而非主观感情主导演奏,同时每天练习一般在六个小时以上。正因为作风上的南辕北辙,二位对对方都颇有微词,霍洛维茨称鲁宾斯坦根本没有严肃对待事业,而鲁宾斯坦则说出了经典的“他不过是个弹钢琴的,我才是真正的艺术家”。


这位是鲁大师


这位是霍大师
纯粹用结果讲话,鲁宾斯坦这句话产生了非常严重且恶劣的影响。百度一下鲁宾斯坦就知道了:此人年少成名,即使早年吊儿郎当地当个钢琴家都有让我恨不得跪下唱征服的造诣,自诩最爱美酒美女,弹琴只是副业,顺手养家而已。如果爱迪生说他的成就中有99%的汗水和1%的灵感,那夸张地说,鲁宾斯坦四十七岁闭关以前的成就是1%的汗水和99%的天赋凑成的。问题是,人家不是不知道自己的问题,就差临门一脚,四十七岁以前的鲁宾斯坦无法踏入顶级大师的领域,所以“为了不让女儿听到自己被叫做二流钢琴家”,步入中年的鲁宾斯坦努力练琴(以他的尺度),最终以晚年时的演奏表现让所有批评家闭嘴。除了不爱练习被人诟病,鲁宾斯坦早年被人批评的另一点就是不尊重原谱,随意改编。当然,你可以说他不拘一格,自由不羁,热情奔放,但是主流的评价一般是“肤浅放荡”和“戏谑轻佻”。所以,插句题外话,听或者买鲁宾斯坦早年的录音,还是谨慎一点比较好。

那么问题来了,大部分人是没有像我刚才建议的那样百度一下,所以自然而然把早期鲁宾斯坦式的作风当成了“真正的艺术家”作风,包括“不勤于练习”和“自由洒脱”两点。于是这两点就变成了各类影视作品中“艺术家“主角的生理特征了。除了常见于日漫里一季12集合计练习画面撑死15分钟的诡异场面,连砍下奥斯卡最佳影片的《莫扎特传》(Amadeus)都夸张了莫扎特拒绝练习,贬低权威的成分,却忘记提醒观众莫扎特不仅从三岁开始每天被按在琴凳上练个昏天黑地,而且本人在信件里明确提过讨厌大众把他的成就归咎于他的天才,同时承认过自己深受远到泰勒曼、巴赫,近到海顿、萨利埃里等前辈们的熏陶。

相信我,大多数天才比凡人更努力,莫扎特不是唯一被脸谱化的天才。且不论近代贝多芬和帕格尼尼出神入化的演奏技巧某种程度上是被望子上天的爸爸打出来的这种事实,每年在国际大赛上金奖出道的年轻人们,大多数每天练习超过八小时。我妈曾经谆谆教导我”一万个小时的努力就是天才”这种鸡汤,然而现下我除了明了自己既不是天才外,也知道自己不可能变成天才的原因——粗略估算,我十三年练习时间累加撑死不超过3600小时。

当然,天才中也有例外,比如肖邦。他不仅声称自己每天练习不超过三小时,也要求学生不准练习超过每天三小时,以免练得呆板。但是他忽略了一点:不是每个人都是肖邦,但是每个人都喜欢幻想自己是肖邦。

正是因为人们喜欢将自己代入天才,感受身为天才的快感,所以才会有影视作品长江前浪推后浪地迎合人们喜好。大部分以音乐为主题的励志作品都陷入了这个怪圈,因此产生了观众和作品之间的恶性循环:作品出现天才游手好闲藐视权威的形象,然后观众产生了这样的固化印象,于是观众期待下一部这样设定的作品好让人看得爽,结果又来一个新作加强这种印象。老实说,不管是电影、电视剧,还是动漫,我都看的很别扭。不过,不知道是不是这一两年和我相同感受的人变多了,这类题材的作品中又跳出了一两个尝试“还原”的异类,虽然还是摆脱不了套路化设定,但是我由衷地觉得“艺术来源于生活”这句话还是有那么些顶用的时候啊。举例的话,就拿日漫的《吹响!上低音号!》和《四月是你的谎言》来说吧。其中,《上低音号》虽然有着讨好阿宅的百合倾向,但是总体来说,平凡的管乐少女下课后聚在一起排练准备比赛的故事主线还是很扎根现实的,一雪京阿尼在《轻音少女》中犯下的“常喝下午茶可以学会弹电吉他”前耻。所以,不知道什么叫“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人,推荐看看《上低音号》。


这是《上低音号》


这是《轻音少女》


但是《四月》就让我很迷惑。虽然我确实明白,认真练琴取得成就不是《四月》的主线,但是这部作品给我一种徘徊于“学院派”和“怪才派”之间的暧昧感觉,也正是这种印象造成了我同时是个四月黑和四月粉的问题。首先,《四月》的一大突破就是让一个学院派出身的有马公生做了男主角,但是另一方面又安排了一个彻头彻尾的怪才宫园薰成为女主角,而这两人之间的恋爱又不可避免地让男主角的学院派传统被弱化,并在后续发展中嫁接了怪才派的设定。挑明了说,抛掉感情线,单纯看音乐方面的人物塑造,我粉四月是为了有马给我的真实感,黑四月则是为了宫园给我的幼稚感。


这是《四月是你的谎言》
有马公生是一个同时具备天赋和从小被按在凳子上练琴两个特质的神童,虽然因为母亲去世打击过大这种应该找精神科医生而不是女朋友解决的理由面对自己弹出来的琴声选择性失聪,但是常年养成的有了比赛就使劲练琴,没有比赛也坚持练琴,而不练琴的时候会听录音和仔细读谱的习惯让我非常亲切。剧情里两处从他人视角出发的细节描写,“人肉节拍器”和反复不断弹奏一条音阶长达一小时,更是让我有给编剧写感谢信的冲动。



这是有马公生
其一是因为演奏途中卡准节拍说起来容易,实际上就好比强行让左手写着伤春悲秋的诗句的同时,右手写泰勒展开的前n项一样,同时行云流水地演奏并精确地计算拍数这项能力绝大多数人是做不到的,这既需要对自己手头演奏的曲谱了如指掌,也需要强大的专注力。

其二则是因为这个细节正视了练琴这种重复作业本身其实和创造音乐无关的无聊事实,也告诉观众古典乐的竞技世界里技术仍然是不可撼动的硬标准,感情和理解能做的只是锦上添花,不是雪中送炭。

而宫园薰这个小姑娘,除了作画问题让她看起来不知道如何握弓,平时不好好练琴,比赛的时候喜欢乱选曲并把自己的伴奏猝不及防吓个半死,没有一次是不擅自改变已经订好了的谱面指示,然后呈现了非常“宫园薰”的曲风。剧情里评委老师对她的反应其实是非常真实的反应,如果不是因为这个剧里的比赛竟然有非常不严肃的“观众选择奖”这种晋级设置,小薰的音乐道路基本上是过的了海选过不了初赛的。贴吧里有人说这种不羁的风格是因为知道自己时日无多的真情流露,但是你看人家贝多芬也没有因为自己耳聋就瞎弹一气吧?何况对于音乐家来说,耳聋比短命更加残忍。



这是宫园薰
但是后期有马公生的音乐风格逐渐被她带跑了,开始时不时地突然自由发挥,开始因为恋爱纠葛无心练琴,于是我开始觉得这苗头不对。到了大结局演变为因为喜欢的人病危陷入情绪崩溃,连续一周没有活动过手,然后在决赛舞台创造奇迹这种超自然的展开,更是让我一边觉得如鲠在喉一边又被感动得眼泛泪花,不禁扪心自问如果我有机会经历这么强的情感波动,2017年的香港国际公开赛的业余青年组第一名是不是也在向我招手?虽然剧情没有续写有马的音乐风格在日后会如何发展,是坚持学院派本色?还是变得更加随性浪漫?还是彻底“怪才化”?总之我还是很在意的。

不知不觉写了四千字,就此搁笔。但是又突然觉得自己写了一堆废话,因为知道努力和谦卑重要性的天才们通常不会浪费大好光阴看这个默默无闻的公众号,而是各自在各自的专业内日日夜夜勤勉耕耘。我这些口水,只不过给赏脸点进来的读者,又糊了一脸毒鸡汤而已。真是罪过。


    关注 万物札记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