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喜欢办读书会

 

大部分时候人都处于清醒状态,当我们感觉到面对世界的无助时,需要的不是自我麻痹,而是正视内心的脆弱和世界的浑浊,并在正视中始终守住初心。方式之一便是:不断地通过阅读与交流,反复确认内心,看清自我的轮廓,从而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与世界对话的方式。...



大学以后身边爱书的朋友少了,有时候突然读到一本喜欢的书,抬头却不见一个可以分享的人时,心底还是会感觉到落寞。还好身处北京、资源丰富,借由各种各样的平台,我还是遇到了一群爱书的朋友。

有身为理工研究生,却仍然坚持每日6点起床晨读一小时,且拥有4块腹肌的女神;有除了偶尔的社交活动外,全部时间都用来读书,月完成15本左右的书神;有抓住一本喜欢的就会一口气读完,不惜通宵的小说痴。他们不喜欢刷剧、玩手机;他们注重自我完善、热爱独立生活;他们胸中有沟壑、眼底有波澜。感恩有幸遇到他们,让我不至于自我怀疑,让我于喧嚣中尚且守得住内心的宁静,让我愿意剥开自我,裸逞一颗最真实的心。

今天分享关于读书的心路历程,和办读书会过程中获得的能量。你要相信,总有人和你相似,哪怕你们尚且未相遇,也正在仰望同一颗孤独星辰。



 
 
 
 
我为什么喜欢办读书会


少年时代一直以为读书是绝对孤独的行为,读者需要静下心来营造出一个虚拟空间,从而完全沉浸在与作者的一对一交流中,才能获得真知。在我逐渐练习孤独的过程中,我并不感觉到寂寞,而是感觉到内心的平和和充盈。直到我意识到在我两耳不闻窗外事的过程中,自我逐渐退到世界的边缘,而丧失了与世界悠然相处的能力。我愈来愈惶恐,在进入任何一个陌生环境时,都会掌心出汗、声音发抖。再加上性格敏感,一次陌生环境中的交流往往意味着一晚上的左思右想:唯恐说错话、做得不到位;后悔没说这句话、没那么做等等。于是为了减少内心的不安,我更加不愿意进入陌生环境中。可事实上我没有一刻不想拥抱外部世界,感受更多人的善意,并且能够真实、自信地表达出剥去皮囊后剩下的那个自己。
与此同时我发现,当我将读书定义为绝对孤独的行为时,我无法了解到他人的观点。我的视野仍然是狭窄的,我的观点在经历碰撞和打磨之前,也仍然是不坚固的。我虽然通过读书看到了世界之大,却仍然囤于自我之小中。

大学以后我努力地尝试打开自己,通过加入学校组织、参与社交活动等方式认识新的朋友。虽然在过程中收获到了一些东西,但还是没有找到内心真正的需要,反而在一次次的社交活动后感受到被掏空的寂寞。一场场此时的狂欢,往往转化为彼时的分散,分散后剩下的只有心底盛大的空虚。当然,一部分仍然源于我慢热的性格,但另一部分则源于,失去了中学时代朝夕相处的条件以便相知后,大部分人的交往都是辐聚辙散的。因而很少有人会直接摘下面具展示真实的自己,就算遇到的人就是能交心的那一个,也因为裹挟了太多外物而难以辨认。于是慢慢地,我又退回到了属于自己的孤独角落里,借由读书和写作完成自我的充盈。
大二的时候和闺蜜约定每两周同读一本书,并在读完后交流感想。我才发现读书交流竟然是一件如此令人痴迷的事情。闺蜜在香港读大学,身处的社会环境和接受的教育均与我不同,因而思考方式也与我产生了巨大差异。同样一本书,我们的看法有时大相径庭,甚至会在交流中“吵架”。在这个过程中,我逐渐发现身上旧的东西被一点点地打破了,借由一本书,我看到了新观点,思维的维度被扩展了,也找到了自我生长的新可能。于是我产生了做读书会的想法。我在想,仅仅是两个人的想法就可以如此不同,那么人数更多一点,也许就可以看到更多意想不到的观点。在观点与观点的碰撞中,每个参与者都会借由倾听与思考扩宽思维的维度,打破旧的自我,并发现不同层面上的新可能。

于是我加入了行动派,成为了北京校园盟的负责人,并在线下举办了几场读书会。从第一次的惶恐不安,到现在的轻车熟路,我对陌生世界的警戒心在读书会中被打破了。我知道我将要去见的都是一群与我相似的人:

他们热爱阅读,并期待通过读书会认识相似的朋友;他们有观点和态度,既能静下来观照内心,也能打开心胸观照世界;他们善良而温柔,懂得尊重他人,也懂得善待自己。这样的善待意味着,不肯将青春浪费在无意义的消耗中,而是努力地寻找与世界对话的方式,努力地保持对生活的热忱之心。

所以我不仅不害怕在他们面前真实表达自我,反而非常期待。我知道,当我们在依次将内心裸逞给他人的时候,不会遭到冷落、嘲笑或是误解,而是 “我和你好像啊” 和 “我懂你的感受” 。就算没有收获到 “懂得” ,也收获到了静静聆听的尊重。读书会没有带给我狂欢或空虚中的任何一种,而是日渐充盈的感觉。当我抱着推荐给大家的书,走出相聚的咖啡厅后,我听到心中的漂浮之物沉沉落下的声音,看到世界在我面前又展开了新的维度,我如同一尊雕塑,正逐渐地被敲打坚实、塑造成型。
虽然涉世不深,但我愿意坚持这种交流方式。对于陌生人来说,也许读书会是最好的互相辨认的方式。对于熟悉的人来说,读书会则是对彼此产生更多层面认知的机会。当然我也喜欢偶尔在觥筹交错中获得沉醉感,哭着笑着突然就悟懂了青春,哭着笑着,身边的人就成了一辈子的相知。但需要承认的是,大部分时候人都处于清醒状态,当我们感觉到面对世界的无助时,需要的不是自我麻痹,而是正视内心的脆弱和世界的浑浊,并在正视中始终守住初心。方式之一便是:不断地通过阅读与交流,反复确认内心,看清自我的轮廓,从而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与世界对话的方式。
文 / 木安 
 图 / 陈二 

最后分享陈二姑娘邮件里的一段话:

小野洋子在她的一次行为艺术中说:“人们常说,过了五六十岁,你的状态会越来越差,脑袋会越来越不行。但事实上,这正相反,因为心中的障碍消失了,一片澄明。我意识到,现在的我能够更轻易地进行写作。你能想象吗?清澈而自由。”



掌心残存的一把故事,愿意一个一个讲给你听
想听故事的你,请关注“微明”
愿你能够用心守护 哪怕是微弱的光明


    关注 微明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