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了解“春捂秋冻”吗?

 

导读俗话说得好:春捂秋冻,不生杂病。随着现在气温逐渐下降,很多人遵从“秋冻”的做法却被冻生病了,到底怎样才能...






导读

俗话说得好:春捂秋冻,不生杂病。随着现在气温逐渐下降,很多人遵从“秋冻”的做法却被冻生病了,到底怎样才能科学“秋冻”、冻出健康?快来一起学习“挨冻”的正确姿势吧!



· 什么是秋冻? ·


我们常说“秋冻”,就是说秋季气温稍凉爽,不要过早过多地增加衣服。适宜的凉爽刺激,有助于锻炼耐寒能力,在逐渐降低温度的环境中,经过一定时间的锻炼,能促进身体的物质代谢,增加产热,提高身体对低温的适应力。

同样道理,季节刚开始转换时,气温尚不稳定,暑热尚未退尽,过多过早地增加衣服,一旦气温回升,出汗着风,很容易伤风感冒,那就是我们常说的“春捂”了。



· 为什么要秋冻? ·


为什么要“秋冻”呢?现在天气明显变凉,昼夜温差很大,人的毛孔需要闭合起来以防着凉,如果过早就把厚的衣服穿上,毛孔就会因为受热而开放,那突然的降温带来的寒气就容易透过毛孔来伤人。所以,在秋季人就需要适当的冻一冻。

但“秋冻”也是有讲究的,不能随便冻。比如当气温下降时,一定要注意保护好头部,脚部和腹部。因为“寒从脚起,热从头散”,如果双脚受凉就易引发感冒、支气管炎、消化不良、失眠等。



· “秋冻”需顺应天时 ·


初秋时节,暑热未消,气温偏高,气候变化比较平缓,此时,少穿点衣服,使身体略感凉意,适当“冻一冻”是有益健康的。

晚秋时节,气候变化较大,早晚温差增加,一旦有强冷空气活动,气温急剧下降时,就应及时、适当地增衣保暖,此时若再一味强求“秋冻”,就会适得其反。



· “秋冻”南北有差异 ·




我国南北方气候差异较大。

南方秋凉来得较晚,昼夜温差变化不大,甚至入冬后也不太冷,因此不必过早、过快地添衣,应适当延长“秋冻”的时间。

北方秋凉来得较早,昼夜温差变化大,早晚气温较低时应及时增添衣物,以防着凉。



· 4个部位要捂好 ·


上腹受凉容易引起胃部不适,甚至疼痛,特别是有胃病史的人更要加以注意。下腹受凉对女性伤害大,容易诱发痛经和月经不调等,经期妇女尤其要加以重视

脚是人体各部位中离心脏最远的地方,血液流经的路程最长,而脚部又汇集了全身的经脉,所以人们常说“脚冷,则冷全身”。全身若冷,机体抵抗力就会下降,病邪就有可能乘虚而入

脖子受凉,向下容易引起有肺部症状的感冒;向上则会导致颈部血管收缩,不利于脑部供血。

肩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相对比较脆弱,容易受伤。



· 秋天适合爬山 ·


       秋高气爽,这个是最适合户外运动了爬山能增加免疫细胞数量,增强免疫力,更好的让身体的毒素等及时排出体外。更加快脂肪消耗,因此爬山也有美体瘦身功效。



往期文章回顾:

霜降:叶落秋晚,枯草凝霜

来正定古城,给你一个绝美的时光旅行

【节气贴士】超实用的防霾小知识


    关注 乐游燕赵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