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式拉花 让我“又爱又恨”的圈围法

 

有技艺、有内涵,更有那份带有点些许哲学意味的精神理念。...



在意式咖啡中,“拉花”一定是集颜值和技术为一体的重要体现,也是各路咖啡师纷纷苦练以求打造更具独创性的艺术拉花。



从压纹到空心叶,再到现而今各路复杂的拉花,抑或是艺术钩花,似乎在小小的咖啡杯方寸之间,成就的是人们对生活赋予的幸福感。





而今天要和大家聊聊的是华裔咖啡师Sammy Lin(林瑞志)发明的“圈围法”,这种技法创于2003年,是一种完全有别于传统手法的咖啡拉花艺术,多用于Cappuccino制作。





大体制作步骤如下:

先萃取一份Espresso,再用勺子将奶泡沿杯壁圈入至半满,推挤咖啡油脂在杯中形成色块,再注满牛奶。根据色块的不同形状用挑针挑拉牵引出各种图案。此为「圈围法」。
“圈围法”在我看来已经颠覆了传统意式拉花的花型边界,似乎在“圈围法”的世界里,一切图形都变得更为自由多变,可以完全依靠制作者无限联想,尽兴发挥去制作属于那杯独一无二的“艺术品”。

曾经Sammy Lin说过这样一句话,他说:“如果你在创作之前就要求自己一定要做出某种效果,实际出品就会大打折扣,创作者就是要自由。”









这些是我在网络和Sammy Lin的微博上截取的他部分作品,喜欢“圈围法”魅力的小伙伴也可以关注他的微博哦(@SammyLin的世界)。

我自己在家也多次尝试和练习圈围法,大体上也总结了一些自己的制作心得,下面就和大家小试分享一下。

注意杯形的选择

“圈围法”比较适合大杯口的卡布杯,这样更便于奶泡在杯中的散播,如若杯口较小的郁金香杯形就不是很适合操作圈围法。



关于打发奶泡用奶,很多小伙伴都陷入只能用全脂奶的怪圈,大家多选用脂肪含量高的全脂奶,主要是为了其奶泡的持久度,其实鲜牛奶和低脂奶也一样可以打发优质的奶泡,所以关于用奶的选择,并不是必须限制于全脂奶。

打发后的奶泡要剥去浮层

在操作圈围法之前,打发后的奶泡建议最好使用小勺剥去浮层奶泡(浮层奶泡可能存在粗泡或不够细腻),目的是为了用最为细腻的奶泡来进行圈围。



圈围出大体的色块形状

其实在圈围步骤中,“构图感”也是比较重要的,虽说并不限定你出品花型,但在实际操作中,大体色块形状,需要通过圈围落定位置决定,也是蛮需要练习的部分,这与浓缩的制作以及奶泡的打发都密不可分。

我在练习过程中,为了避免浪费,所以选用的是巧克力粉代替咖啡浓缩的制作,这样可以制作完毕后就可以喝掉,哈哈。很多小伙伴练习会选择酱油和已经打发过的废奶,但我还是不建议这样的练习方式,因为酱油的质地和密度与浓缩完全不同,练习效果远没有实际出品感。



圈围后注入奶,确保液面的净度

由于圈围法的实际出品效果,是以白色为背景,咖啡色来构图,与传统意式咖啡的效果截然相反,液面的白色净度很重要,这也是为了最终呈现的视觉效果更为完美。



其实看似比较简单的圈围法,实际练习远没有那么容易,所以我才说这是让我“又爱又恨”的拉花技艺,当然就花型并没有受到任何约束,哪怕你的构图能力和艺术美感并没有那么强的功底,也可以尝试圈围法,毕竟其内涵的乐趣与自由度还是深得我心啊。



一直都在说生活是需要仪式感的,内心是需要信仰的,“圈围法”没那么流行,没那么大肆推广,可是了解它的人都会被一笔笔柔美的线条所吸引,当然我更喜欢Sammy Lin创造圈围法背后所深藏的那份对艺术和自由的向往,有技艺、有内涵,更有那份带有点些许哲学意味的精神理念。
啡香之旅
go coffee trip
咖啡路上的传道者
咖啡 | 自由 | 故事 | 感悟


    关注 啡香之旅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