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城市的温度,除了冷冰冰的建筑,还有热腾腾的味道

 

老板,两个葱油饼!...

你比阳光醒得还早的清晨
匆匆忙忙的上班路上
被穿过小小弄堂的香气诱惑
你咽了一口口水
停下脚步
指着冒着热气的炉子说:
老板,两个葱油饼
老板熟练地给两个热腾腾的葱油饼装袋放到你手里
葱香四溢
刚出锅的葱油饼还带着火炉烘烤过的温度
你小心翼翼地托在手里咬下一口酥脆
一天的美好心情就这么被开启了
大概就是一座城市的味道吧
这是今天阿祖要给你们讲的故事
时间倒回到凌晨3点
大半个上海还在沉睡
一个身影却已经开始了一天的忙碌
做馅料、提面粉、揉面团、调油酥….
6点前他已经做好了全部准备工作
生火开炉
他是吴根城
家里排行老大,背也鼓得老大
大家都叫他阿大
28岁开始
他在茂名南路159弄2号,逼仄的小后门里
只做葱油饼,一做就是32年
一周6天,清晨6点到下午3点
不论,盛夏酷暑,还是寒冬腊月
阿大的小店门前的人
总是弯弯曲曲的排了很多
而且一排就是两三个小时




阿大的葱油饼上过央视,被地方卫视采访过
它的香味甚至漂洋过海到了国外
使英国BBC的记者都不辞遥远的跑来品尝
一下子成了网红
阿大店门前来排队的人更多了……
不知道你是不是也是其中排过队的一员?
然而阿大葱油饼瞬间成了美食界“网红”的同时
也招来了麻烦......
9月26日
这家老店因涉嫌无证无照经营
被上海黄浦区市场监管局叫停……
一座城里每天都发生着很多故事
城市在变,人也在变
而这座城市最独特的味道能得以永久地保留下来
多亏了很多像阿大这样的手艺人
听说“阿大葱油饼”停业
很多吃货急了
老街坊们要去哪里
才能再吃上一口正宗的上海葱油饼?
然而大家不知道的是
在大家看不见的地方
各方都在努力着……
终于,10月28日上午
上海黄浦区永嘉路一家崭新的铺子里
阿大在炉台前又制作起了葱油饼……
阿大终于回来了——
带着健康的原料、齐全的执照与那份回忆中的味道一起
回到大家的身边
饿了么与阿大葱油饼签订了帮助扶持合同:
帮他在附近重新找一家店面,负担租金
阿大每个月只需要交3000元的水电煤费用
收入也都归自己,各类证照监管局也会帮忙解决
阔别食客一个月的阿大葱油饼在永嘉路上重新飘香
闻讯而来的食客又排起了长队……
而且开业的第一天葱油饼只送不卖
每人限领2个!



能吃上一口这样的葱油饼
绝对要算是一种幸福
因为这葱油饼
一炉只能做20只
每炉30分钟
为了一口阿大葱油饼
排两三个小时队实属正常
虽然食客众多
阿大却不能着急
因为,好的东西必须细细打磨
手法、配料、时间、火候一样都不能少
“没法快啊,快了外面焦里面不熟,猪油没化掉,口味就两样了。”
这是阿大的坚持
一锅出炉
排队的人留着哈喇子
炸开了锅,伸手要拿
“不许拿!要放2分钟才可以,不然不脆。”
这也是阿大的坚持
32年的时间
平均每天400张葱油饼
同样一道繁复的工序
阿大坚持重复了至少20万次
正是阿大的这份坚持
使得这只小小的葱油饼
浸染了几代人的回忆
一丝不苟成就了地道的上海味道
有没有一种食物曾经让你念念不忘?
有没有一种食物能让你记住一座城?
甚至一段时光?
就像在阅读阿祖写的这段文字时
你脑海里浮现的食物一样
一只小小的葱油饼
背后有太多的故事
我想每个吃到它的人都能感受到坚持的珍贵吧
“我只要保持原来,
这样做下去,不要走下坡路,
不改变以前的味道,就可以了。
等到做不动了,就不做了。”



阿大30年如一日精心做饼、慢工出细活的坚持
上海人对老上海味道的坚持
还有包括饿了么在内的各方努力让民间传统美食不致于消失的坚持
阿大说:
“这次找店面、装修、店里的设备,
还有最重要的餐饮执照,都是饿了么帮我搞定的。
他们是实实在在地扶持我,扶持大众爱吃的葱油饼。”
说来你可能不信
阿祖我以前也只知道饿了么跟我一样是送外卖的啊
没想到也这么关心民间传统美食
饿了么这次做的公益,既新奇,又暖心
饿了么创始人兼CEO张旭豪坦言
一座城市,要有高楼大厦,
也要有阿大葱油饼这种胡同弄堂里的传统美食文化。
这样的城市,才有“温度”,才有“味道”。


那现在是不是轮到我做点温暖的事了
作为一个外卖小哥
我就想问问阿大店里还缺不缺特别能吃……
饼的外卖小哥?
【广告】


    关注 外卖小哥阿祖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