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在别人的眼中寻找自己

 

这就是我想要的,因为我想要它,而不是因为它会让我的邻居们对我刮目相看。...

题图:Edward Hopper - Morning Sun,1952

题文:安·兰德 - 源泉
0
最近频繁的听到跟“意义”相关的事。

有家长询问留学的意义,有单身的人质疑结婚的意义,有老员工以己为镜告诉我们坚持的意义,也有新人四处宣讲改变的意义......

一夜之间,“意义”变得异乎寻常的重要。

好像一种行为如果没有佐以某些意义,就不值得去做。

这话,乍一听,没错。

但是,如果这个“意义”是别人给的,那就有点可怕了。
1
夏天,一个女孩来培训,那是她第二次来。

我还没有开始刁难,甚至连个人信息都还没问完,她就哭了。

我见过不少掉泪的孩子。

有的因为申请过程坎坷感觉很难,有的因为自身条件不好感觉很累。

但是这个孩子从材料到流程,都是顺顺利利的,都不知道从哪里可以宽慰她。

好一会过后,孩子说:

老师,我不知道我去法国有什么意义;

我舍友大三就走了,她说国外机会多压力小,我也想去看看;

我好朋友去过法国,说法国很好还便宜,我就开始学法语;

昨天,我妈说我表姐下个月结婚,男的是我们那一个房地产老板...

老师你说,

我费这么大劲的学习考试,面试还不知道能不能过;

就算通过之后我去到法国,谁也不认识,什么也不懂,法国人脾气又那么差,考试又那么难,我都不知道能不能毕业;

就算毕业了,我回国之后还是得找去工作,没准上司还是我同班同学;

也许还得去相亲,几年以后给我剩下的男人都不知道是什么玩意;

出国一趟回来还是面对一样糟心的事情,

老师你说,出国对我有什么意义啊?

我噎住了,没有想说又能说的话。

就告诉她,如果不是发自内心的想出国,那就在考虑考虑。

后来,听说她准备考研;再后来,听说她家里给找了工作;再后来,今天早上看到她在跟我们英国部的同事咨询。她说:我学姐去了英国,我也想去......
2


这个女孩,在她大四的那年,专门从大学所在的南方飞到北京,在亲眼看到我们之后才签约。

给我们的复印件要将用途标的一清二楚,给我们邮寄材料要把装材料到封袋子的过程给我们拍一个视频...

这个做事儿慎之又慎的女孩,毕业的时候,突然跟我们说,不准备去法国了。

她说:身边好几个学法语的都拒签了,太难了。我不想搞个拒签章,先不走了,再想想。

她回了老家。

冬天的时候,她说:每天遛狗看电视,我妈天天嘟囔我,说谁谁谁结婚了,工作了,我不想相亲找工作,不想要这种日子,我还是接着试试去法国吧。

报名笔试,准备面试。

面试之前,她说:我还是觉得太难了,没准备好,不想签了。

又回了老家。

6月的时候,她说:我想来想去,还是想再试一次,有个结果,也算给我自己一个交代。

从那一天开始,每天早上8点到正式上班前,我都会跟她聊聊。除了我偶尔会爽约,她每天都在。

她不是个传统意义的好的学生,没有好的法语,好的学校,好的成绩给她的履历增光;我也不是一个牛逼的法语老师,没有让她的法语在三个月内出神入化...

但是,还好,她没放弃她自己,她拿到了签证。
3
退费离开,更换战场,不是一个失败者;

拿到签证,有始有终,也不一定会功成名就。

这些都是些选择。

就像选择吃甜豆花还是咸豆花一样简单,选择什么并没有那么重要。

重要的是,是谁做出的这个选择。

是你依赖外界给予的“意义”,做出的迎合大众口味的选择?

还是说,你真正的找到了“意义”,自我激发,做出了“你”想要做的选择?

如果是迎合大多数人或者迎合市场所做的完全不走心的选择,只要遇到一点点压力,就会抱怨,就会质疑;但是,如果是发自内心做出的迎合自己的选择,不管有多少次的纠结反复,始终也会给自己一个交代,坦然面对。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第一次活着。

没必要因为他比你多活几年,你就要按照他的“意义”去过自己的一生;也没必要觉得别人比你优秀,就非要把别人认为有“意义”的事情践行一遍。

不要再让别人的“意义”替你过完这仅此一次的一生!

愿你在2016年的最后两个月,能够淋漓尽致的做自己!

祝你好!


    关注 法语留学半月谈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