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资本退出义务教育领域,孩子会受益吗?

 

从全国人大常委会传出的消息,营利性民办学校若要进入义务教育领域,很可能受到严格的准入限制。10月最后一天,提...





从全国人大常委会传出的消息,营利性民办学校若要进入义务教育领域,很可能受到严格的准入限制。10月最后一天,提请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三审的民办教育促进法修正案草案,增设了条文:不得涉及实施义务教育的营利性民办学校。

突然想笑,但不是觉得事情好笑,而是对近期一连串的政策提议感觉不可思议,或者说苦笑。最近吧,各地网约车新规不约而同上马,积极响应国家11月1日网约车新规实施,本意是好的,出发点是好的,毕竟要从根源上做好卡控,保障好人民群众的出行安全,无可厚非。



但是,但是,我们来百度下网约车新规,各地可真谓热闹非凡,你有的我,你没有的我也要有,你要求网约车是豪车,我就要求网约车司机必须有多少年驾龄以上,你要求网约车司机必须没有犯罪记录,我就要求网约车司机必须统一穿戴、统一服务用语……真可谓没有他们制定不出来的,唯有你想不到的。但民众似乎都只能是表示“呵呵”,为啥?不就是一个网约车吗?线下的出租车公司又有几家达到这标准?难道网约车是在空中行驶,而百姓线下打车就不需要幸福感?

现在倒好,民营资本必须退出义务教育领域。当然,这仅仅是草案,没有“必须”两字,但如果不营利就必须让投资者选择公益,谁会是这么个傻瓜式的投资者呢?投资不求回报,那就是纯粹的捐赠者!尤其说给了民营资本两条路,倒不如说仅此一条,爱谁谁去。

义务教育是孩子的基本权利,是为了孩子的发展,这没有错,但我们应该看到民营资本进入义务教育阶段的积极作用,更应该看到改革开放至今天,民营资本在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发挥的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可以回顾政府在民营资本在教育领域口头上开放、实际上渐趋紧缩的历史过程。至少七年前,国务院出台鼓励民间投资细则,“支持民间资本兴办高等学校、中小学校、幼儿园、职业教育等各类教育和社会培训机构。”



笔者无心为投资者们说话,而是站在一个家长的角度看问题,中国人向来就重视教育,而且中国父母对于孩子的教育是最舍得花钱的。从教育部公布的《2015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不难看出,截止到2015年,我国民办普通小学有5859所,每年招生124.36万人,在校生713.82万人;民办普通初中有4876所,每年招生170.73万人,在校生502.93万人。

估且撇开一旦强制要求民营资本撤出义务教育领域,这么多孩子、这么多从业人员何去何从、这么多民资投入该怎么办的问题,我们先来看看公立学校和民办学校的差异在哪儿。我国公办学校一直都被民众诟病,认为是“千校一面”、“千人一面”,而民办学校却出现了贵族、双语、特色教育等令中国老百姓眼前一亮之色,尽管收费高、低不一,但总的来说却能够让孩子有一个特性化发展的前景、活力。



我们再来看看,近年来炒作的越来越厉害的学区房,已经压得中国百姓喘不过气来,又何来的“孩子统一起跑线”之说?不止这个,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多少人奔波于城市的边缘?大人进了城,孩子户口却进不了城,留守儿童问题还没有解决,民办学校一旦关闭,公办学校又不收这些外来孩子,教育之公平、义务教育的阳光又如何会洒在每一个孩子的身上?



再者,中国父母应该有为孩子购买教育的权力,而这种权力首先要建立在教育资源可选性上,民办教育之优势和公办教育之困扰应该成为当下政府慎重考虑的事情,而不是简单地交个提案、想当然拍脑袋做决定。任何一项国策的出台,都关乎百姓之生存、社会之稳定和国家社稷,更何况是教育领域的问题,需三思三思而后行。(谢晓刚)

新闻来源:广州日报


    关注 桥头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