囚徒易建联丨封面故事

 

“姚明继承人”五个字背后,很多人关心的根本不是这个人,不是中国篮球的未来,而是他身上如宝藏般的无限利益...



“姚明继承人”五个字背后
很多人关心的根本不是这个人
不是中国篮球的未来
而是他身上如宝藏般的无限利益
1
蹲下,脱鞋,扔在场边。一切动作不超过10秒。

但主人公是易建联。

风波乍起。

2016年11月2日晚,中国男篮职业联赛(CBA)第二轮,广东东莞银行队对阵深圳马可波罗队。比赛第二节第58秒,一次防守失败之后,易建联在本方半场把脚上那双李宁运动鞋扔了出去,随后面无表情地离开了球场。



2016年11月2日,CBA深圳马可波罗与广东东莞银行的比赛中,易建联走出场外

之后,他穿着耐克球鞋试图重新上场,被技术代表拒绝。正当所有人都认为这场比赛易建联将不再出现时,他又在第三节中段穿着耐克球鞋再次登场。当时,技术代表给深圳马可波罗队方面的解释是:“你们别问了,李宁没有给他定制鞋,没有给他配发装备,这一场就这么让他上去打,你们就不要抗议了。”

比赛结束,广东队以一分之差落败于深圳队——相比于戏剧性的比赛过程,此时已没人在意结果。

事件在极短时间内发酵,围观者主要分成两派:一边支持易建联,认为职业球员应该学会保护身体,为脚负责、为球队负责;另一边则指责易建联破坏篮协规定。

2012年,李宁公司出资20亿元买下了CBA五年的装备赞助权,要求所有本土球员必须穿着李宁品牌的篮球鞋参加比赛。在往年,球鞋争端往往以贴标和罚款的方式解决,但在李宁装备赞助合同的最后一年,一切都变得严厉起来。篮协表示维护赞助商权益,坚决执行规定。在易建联脱鞋之前,福建队王哲林、新疆队周琦等球员就因“对联赛指定比赛用鞋标识进行覆盖、遮掩的行为”而被篮协通报批评过。而对于俱乐部来说,他们每年通过篮协能从李宁等赞助商手中收获一千多万元的补贴。若以常规赛为例,一家CBA俱乐部每年的花费在六千万元左右,因此,这一千多万元意味着一笔庞大的收入。

这种情况下,突然发生的“脱鞋门”事件被迅速放大:赞助商利益、篮协规则、球员权益、球员个人赞助商利益交织在一起,“谁该负责?”

被裹挟其中的易建联,在比赛刚结束时,却依然对事态的严重性一无所知。

当晚的深夜饭局上,与易建联私交甚笃的某CBA俱乐部总经理黄阳在见到他的一刻,就劈头盖脸地指责他:“你今天做得过分了!你当时的举动,裁判可以直接把你罚出场!”

易建联觉得有些委屈,反驳道:“我真的有伤,那个鞋子包不住跟腱。”

“大家都在防空演习,但你真的把炸弹扔了下来。中国很多事情是看破别说破,你不给别人三分薄面的时候就是两败俱伤。”黄阳说。

当天深夜,“脱鞋门”事件继续升级。当连续不断的新闻及评论推送到手机上时,易建联才意识到: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他都将为自己的任性买单。
2
11月4日,“脱鞋门”事件发生后的第三天,南方暑气未消,午后的沉闷在广东宏远俱乐部的两幢宿舍楼间被无限拉长。一贯以沉默形象示人的易建联穿着浅灰色运动外套和深灰色裤子、踩着一双黑色耐克运动鞋从食堂的楼梯口走过来,略带歉意地握手说:“我还在吃午饭,等我15分钟。”

声音低沉,带有浓重的广东口音,肤色暗沉发黑,眼里布满血丝。

“眼膜有点发炎,时差也还没倒好。”易建联之后解释。10月27日,易建联正式离开洛杉矶,结束了这次为期两个月的NBA之旅。在飞机上,他度过了自己的29岁生日。在示意摄影师将办公室的门关紧之后,这位目前中国体坛最大牌的新闻当事人才安心坐在了沙发上。在得知自己是封面人物时,易建联露出了一副少见的生动表情,身体后仰,眉峰上挑,错愕又自嘲道:“是‘脱鞋门’的封面吗?”

裤子和鞋子之间,他露出了纤细又脆弱的脚踝。

昔日队友王仕鹏曾在2010年见过易建联的跟腱。“发炎之后一直磨,磨到钙化,都能看到小硬结。2011年世锦赛起,他就对自己的跟腱特别小心。他这么一个争强好胜的人,如果不是顶不住,不会这样的。”王仕鹏说。今年夏天,他去洛杉矶看易建联,曾为其带去一拉杆箱的特制运动鞋。

“我只能穿高帮鞋。我的鞋从鞋底缓冲到鞋垫,都根据脚弓的形状做了一些特别的处理。一双对的鞋,对落地、跑动、急停,都可以保护到脚,使肌肉避免不规则的撕扯和劳损。在场上,不能说李宁的这双鞋对我有伤害,只能说脚上有伤,突然穿一双新鞋,有些动作就不太敢做。”易建联猫起腰,在沙发和桌几之间努力伸出腿,用手比划出他对鞋底的弧度要求。迄今为止,他并未帮这双自己赖以生存的脚买过商业保险。

11月2日比赛,易建联因脚伤脱下球鞋
当天晚上,广东队将同吉林男篮展开CBA联赛第三轮的争夺。易建联并未随队出行。由于11月2日晚的事件,他被篮协禁赛一场,广东队被罚款五万元。在早前的微博上,易建联公开道歉:“由于当时脚的不适与疼痛感一度让我情绪起伏,在场上做出的不适当行为,造成不良和负面影响,在此深感抱歉。我们都应有责任去维护好我们自己的联赛。如有责罚,我愿接受,也会交托俱乐部继续与篮协沟通,希望球迷们和媒体继续关注比赛,关注我们的CBA。”

“如果当时你能想到这个举动会引起大家不一样的猜测和观点,你就不会这么做了。因为就那一秒。”易建联说。刚从洛杉矶湖人队回来,他对自己在本赛季CBA的第一场比赛非常期待。比赛开始之前,俱乐部与篮协就曾因易建联球鞋的问题有过一轮交涉,最终协商未果,易建联穿着李宁球鞋上场。

“就像有时候球员会对裁判的一些偏差、误判有情绪,当你太过投入的时候,就会失控。”过后冷静下来,易建联意识到,这是非常严肃、并且需要时常警惕的一课,而暂时的禁赛、铺天盖地的指责以及身处漩涡之中的微妙处境都是为那几秒钟所付出的昂贵学费。

“这是你做过的最冲动的一件事情吗?”

易建联低头,重复了问题中的几个字,点头道:“对,对。”在他14年的职业生涯里,不是没有过冲动的事迹:比如对裁判不满之后的怒吼,比如两队口角造成斗殴。但那不过是发生在长28米、宽15米的篮球场以内的事情。

“那你觉得现在事情算失控了,还是仍然在控制之内?”

午后的静谧终于在采访进行到20分钟时,从室外见缝插针地涌到了室内。易建联陷入了长久的沉默。抬眉、睁眼、长舒一口气,但什么也没说。

采访结束之后的两天,易建联几乎阻止了所有周边采访的进行。他给出的理由很坚决:“我不希望更多的人再卷入到因我而起的漩涡中了。”
3
易建联年少成名,但时至今日,他依然面目模糊。

这个在微博上拥有1400万粉丝的篮球明星,极少在公共场合谈论私人生活,也极少展现出一个公众人物常有的那种人格魅力,以至于大多数人对他的了解仅限于一些众所周知的信息:出生于1987年,广东省鹤山人,15岁即进入CBA广东宏远队打球,2004年入选国家队并征战雅典奥运会,2007年在NBA选秀中以首轮第六顺位被密尔沃基雄鹿队选中,此后在NBA和CBA中兜兜转转、起起伏伏,逐渐成长为后姚明时代中国男篮的领军人物。

与姚明的广受赞誉不同,易建联的名字始终在褒贬之间不断摇摆。拥戴者将之奉为篮球天才,不屑者将之当作一个没有性格、无法在NBA立足的弱者。在王仕鹏眼中,只用40分钟就去判断一个运动员的好坏,是对运动员最大的误解。

时间倒转13年。

2003年南斯拉夫举办的世界青年锦标赛上,16岁的易建联锋芒初露,2米11的身高、迅速的奔跑、出色的弹跳以及精准的投篮为他赢得了场均15分、12个篮板的优异成绩。当年的《体坛周报》以一整版的篇幅报道了这个还未踏入职业篮坛的年轻人,而大洋彼岸的美国同样将目光聚焦在了这个横空出世的中国人身上。《时代周刊》在一篇名为《下一个姚明?》的文章中将之称为“新锐的天才”,并说:“一大群经理人、球探和运动鞋的知名品牌都把他看成是姚明的继承人。”

十多年以后,当时帮助易建联处理相关事务的黄阳才意识到,在这些文章中,“姚明继承人”五个字背后,关心的根本不是中国篮球的未来,而是易建联身上如宝藏般的无限利益。

2002年,姚明以状元秀身份被休斯顿火箭队招入麾下。在NBA的第一个赛季就拿下了场均13.5分、8.2个篮板的优异成绩。2003年至2008年,姚明连续六个赛季入选NBA西部全明星阵容。更令美国人感到欣喜的是,姚明几乎以一己之力将NBA的魅力带到了中国:新秀赛季第一次与大鲨鱼奥尼尔的“巅峰对决”,就有超过两亿的中国观众观看了转播,这创下了自1995年魔术师约翰逊重返赛场以来常规赛的最高收视人数纪录。



2016年11月4日,东莞,遭受禁赛的易建联显得萧索 图/本刊记者 方迎忠

于是,当NBA的十名代表及球探出现在2006-2007赛季CBA总决赛广东队对阵八一队的比赛现场时,一切也都变得顺理成章了。当时,易建联的美国团队已经在帮他运作前往NBA的事宜。在选秀之前的两个多月试训时间里,团队只允许八支球队观看易建联的常规训练,但不展示他的对抗能力——这样扬长避短的包装吸引了人们的好奇,但也在一开始就带来了质疑。

2007年6月29日,NBA总裁大卫·斯特恩在纽约尼克斯麦迪逊广场花园念出了易建联的名字。第一轮第六顺位,易建联被密尔沃基雄鹿队选中。

那段时间的易建联风头无二:穿着灰色T恤在自由女神像面前微笑,被球队老板邀请和家人共进晚餐,球迷举办“易建联日”,受邀参加电影节,市长指定他作为市民代表在圣诞仪式上亮灯。

“又紧张又兴奋,老是想万一发挥不好了怎么办。”谈起初入NBA时候那股虎虎生威的少年志气,易建联露出了少有的鲜活笑容,“第一场球,我是球队的菜鸟球员,被整了。他们告诉我要排队进场,就给我个机会先冲进去,可结果就我自己冲了进去,哇塞,看见所有观众都在笑我。很开心的。”

最后的收视记录显示,共有一亿中国观众在电视机前收看了这场比赛的转播,易建联收获9分3个篮板2次盖帽。

当年年底,场均收获12.1分、6.6个篮板的易建联当选NBA12月东部最佳新秀。

看起来,一切都将有一个光明的走向,直到不可捉摸的命运扑面而来。
4
2007年,易建联独自在美国北部城市密尔沃基度过了一整个白雪皑皑的冬天。这个从小生活在广东的年轻人,并不知道威斯康星州的冬天有多冷。因为没有经验,他第一次在雪中开车就遭遇了一场微小的车祸:轮胎在雪后的冰块上打滑,车子追尾,把另一台车的窗玻璃震碎了。



2007 年 10 月 18 日,易建联参加密尔沃基雄鹿队活动,为社区儿童送上学习用品

对于身处异国他乡的易建联而言,和打球同样迫切的是他需要快速融入到美国文化中去。以前在广东队和国家队,吃饭、住宿等一切后勤都有人保障,但在美国,他经常需要自己找酒店、自己开车去训练场。因为自理能力差,熨衬衫这样的小事他都要求助于他人。因为语言不通,他必须通过翻译才能完成同教练及队友的沟通。而他本人又天性内向,所以在雄鹿的第一个赛季结束时,搭档的中锋博古特竟然还没有和他在更衣室说过一句话。

“你能融入NBA文化吗?”易建联的朋友、广东籍影视演员钟久夫问他。

“我们俩在哈尔滨街头说粤语,他们能听懂吗?”易建联回答。

“如果把NBA比作是大海,那么阿联基本上就是一个没有罗盘的帆船,连打鱼的小船都算不上,漂到哪儿算哪儿。”黄阳感觉到沉默寡言的易建联很难融入美国文化,“他吃了很多亏,越吃亏就越收紧。”

有一次黄阳去美国看易建联,发现当地的华人圈子已经为争取成立易建联的球迷会而打得不可开交——两边都雇了写新闻的记者,也都拉黄阳去吃饭以示自己的正统地位。

“密尔沃基张开怀抱欢迎易建联的时候,欢迎的其实是一块大蛋糕。”黄阳说。在他看来,姚明在NBA起步时,各方都还处于观望状态,而当姚明将自己的商业价值运作出来之后,各方就都想在易建联身上复制相同的成功。于是,在他的理解中,易建联在NBA的起步本身就是以不健康的利益为开端的。

“在他的成长过程中,没有人引导他向正确的方向去。在美国两眼一黑,身边又全是想从他身上攫取利益的人,几乎没有人真正关心他的心理成长和情商成长。”黄阳说,“他成名过早,早期的人都是图开心、图玩,现在很多都是图他的商业利益,所以很多事情别人都替他操办了,让他独立完成一件事情的机会不多,所以无论是情商还是社会经验,都差一点。”

有一段时间,黄阳甚至觉得易建联陷入了某种惯性思维,经常和人聊着聊着,就开始怀疑:你是不是在和我谈生意?

2008年至2012年,易建联辗转于新泽西篮网队、华盛顿奇才队和达拉斯小牛队。他有过连续四场砍下20分以上的佳绩,也曾单场摘下19个篮板,但更多时候,他因伤病而远离赛场、复出之后又发挥不佳。

“坐完飞机坐板凳,坐完板凳坐飞机。”黄阳这样描述易建联在NBA中后期的生活,“一次打得好,就有无数人突然冒出来问候,说阿联你最近过得怎么样?伤病一复发,这些人就都消失了,身边没有一个人关心他。这样的事儿他经历太多了。”

在那段被称为“玻璃人”的时间里,好友钟久夫试图安慰他:“国内球员中,你是走得最顺的人,一切都太容易了。人生一直是好的,突然来一下可能不能接受,但冷静想一想,人生就是有高又有低。”

但板凳生活真的太煎熬了。

“比赛前才知道能不能进大名单里面去,但还是得时刻准备上场。作为板凳球员,你平时的训练要付出更多,因为你只能靠训练保持自己的好状态。你不知道教练什么时候会派你上场,你只有想方设法保持状态,才能在短暂的上场时间里发挥出教练想要的东西、得到更多的机会。”王仕鹏虽然没有打过NBA,但对那种无力感同身受,“作为一名运动员,在场上才是最好的证明。所以作为一名职业球员,就应该去球场,就像军人就应该战死沙场。”

2012年,在达拉斯小牛队经历一年的不如意之后,易建联选择回到CBA。
5
在这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易建联都收缩在自己的世界中,拘谨、寡言、不解释。

黄阳将易建联比作一只孤独的刺猬。“你刺他一下,他就收缩一点,最后表现出来的东西就是浑身是刺。”黄阳说,“为什么一些人会不喜欢他?因为他的自我保护意识太强。”

2007年7月的易建联不是这样的。有一次接受电视采访,意气风发的他对全世界发表宣言:“如果去到一个球队我会很努力去打球,因为我背后是‘中国’两个字,背后是13亿多的人口,我要为国争光。”在当时稚嫩的易建联看来,这段话没有任何的不妥,但令他没有想到的是,迎接他的不是鼓励与支持,而是铺天盖地的口诛笔伐——“你凭什么代表中国人?”“我为什么要靠你来争光?”

委屈、愤懑一起涌向这个本来就很讷言的人,让他更加害怕在公众面前表达自己。

“他是一个特别要强的人,压力越大反弹越强。被抽嘴巴也好,被泼冷水也好,他从不会主动去说什么,而是用实力去作有力的回击。”王仕鹏说。

在NBA的五年,他和美国职业球员在场上像合作伙伴一样训练,在场下鲜有私交。他不再像初出茅庐时把打篮球当作一种国家任务,而将之视为自己的职业使命。

“他觉得打球就是一份工作。”钟久夫说。在两人的相处中,会聊到运动鞋、游戏、家庭、孩子教育问题,但就是不聊篮球。

“在NBA,如果规定球队10点开始训练,再大牌的球员9点30分就都已经开始做力量训练了。国内?9点50分吧。”易建联认为在职业意识方面国内球员要差很多,“球都是自己练出来的。”

“我见过很多不职业的。比如我们球员现在都还不懂得保护身体、保护自己打球赚钱的本钱,不懂得延长自己的职业寿命,甚至一些简单的准备活动都不会认真去做,训练完成之后非常疲惫了也不知道要做治疗,吃东西也不控制,这怎么能算职业呢?中国球员中有几个能严格控制饮食控制作息的?也不是说没有,但是很少。”王仕鹏说。

在他和黄阳眼中,易建联称得上是国内最职业的球员。

“以前国家队在宁波工体集训,上午下午全是训练,所有人都累趴下了,只有易建联还会在晚上拉着队友去加练。每天他都提前半个小时到球场练习投篮,等队友们陆陆续续到了球场,他都已经练完一轮了。”王仕鹏说。今年夏天,他在洛杉矶见证了易建联最日常但又最枯燥的生活:早上吃完早餐,开车一个多小时去训练场,中午1点练完篮球再练两个小时力量,下午3点再开车回家。

为了保持身体健康,易建联过着极其自律的生活,不抽烟不喝酒不喝碳酸饮料,很少出现在应酬的场合。他相信勤能补拙是一个运动员应该抱有的心态:“补拙,就是你要慢慢去强化自己弱的地方,不断付出,找地方发挥,但这并不意味着补拙就一定能成功,它只是让你有机会去成功而已。所以说,我们不能抱有的一个心态就是,我练那么多,他也练那么多,为什么他能成功,而我不能。”

从NBA回来的这四年,易建联为广东宏远俱乐部赢得了第八座CBA联赛总冠军,而他自己也创纪录地包揽了常规赛、全明星赛、总决赛三项MVP(最有价值球员)。在CBA俱乐部层面,易建联几乎已经获得了全部的荣誉,但他的内心却仍然充满了紧迫感:“努力不是做给别人看的,努力是应该的。人应该懂得如何去安排自己。你看NBA的球星,已经是顶峰了,为什么还这么做?因为这是竞技运动,你要不断维持自己、加强自己,错过了你就缺乏竞争力了。”
6
在中国篮坛和社会舆论中,易建联躲不过被比较的命运。他的参照系是2米26的姚明。

2011年7月,中国体育的旗帜性人物姚明宣布退役,易建联顺理成章地扛起了中国篮球的大旗。作为一前一后的领军人物,他们有着看似相仿但又截然不同的人生轨迹。

2007年11月9日,休斯顿丰田中心篮球馆内涌进了18244名球迷,而在中国的电视机前,2.5亿的观众观看了姚明与易建联的首次中国德比。人们乐于见到两个中国面孔在篮球世界的最高舞台打出光芒四射的比赛:穿着白底红边运动衫的姚明在篮下稳如泰山,穿着黑底白边运动衫的易建联在篮下高高跃起。

但事实上,很多人对姚明和易建联的场上位置有着错误的认知。

姚明司职中锋,而易建联则更擅长于打大前锋的位置,前者的优势是借其强壮高大的身体成为球队攻防转换的枢纽,而后者的职能主要为抢篮板、防守、卡位,最后才是得分。在NBA,像姚明这样的5号位大中锋是稀缺资源,而像易建联这样的4号位前锋比比皆是。



2008 年 2 月 2 日,NBA 常规赛,密尔沃基雄鹿对阵休斯顿火箭,易建联与姚明在比赛

“两个不一样类型的球员干嘛放在一起比较?”在短暂沉默之后,易建联直言不讳地说:“我很介意别人经常拿我和姚明比较。”几年前,每次遇到记者采访,易建联都躲不开姚明的问题,有时候他哭笑不得,只好说:“他是一个已经成熟的、成功的球员,我还在起步期,所以要拿什么比较?我还比他年轻。”

“如果把你和姚明调换一下,你还会介意这样的比较吗?”

听到这个问题,易建联从沙发里坐起来,身体前倾,思索几秒,露出一副不置可否的表情。

“如果我和姚明调换一下,这个问题就不会放在我身上了。因为你只会和更好的去比较。”

在易建联心目中,姚明是一个需要学习的榜样,但也是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山。

2008年一次国家队集训中,易建联和姚明对位练球,他气喘吁吁,冲着在场边看球的钟久夫自我解嘲:“他太高啦,根本过不去!”
7
易建联还是被推到了领袖的位置上。

2016年里约奥运会最后一场,中国男篮大比分落败于最后夺得亚军的欧洲劲旅塞尔维亚队。身披11号球衣的易建联在篮球场的中央举起了右臂,等待队友们向他聚拢过来。五战皆墨。即便易建联有对阵美国队时砍下25分的壮举,也依然独木难支。两届奥运会,他未能带领中国男篮取得一场胜利。



2016 年 10 月 21 日,NBA 季前赛洛杉矶湖人与菲尼克斯太阳的比赛中,易建联带球突破

赛后采访中,易建联的汗水滴落在话筒上。

“别再一直都在说球员还年轻,今后的路还长,奥运会的失利真的值得我们去反思。时间其实过得很快,一晃四年就过去了,年轻球员需要认清自己,明白自己与对手的差距,抓紧时间提升自己,这样才能够获得全方位的提升。”

2004年,17岁的易建联第一次参加奥运会。他原本以为自己的身体素质已经十分过硬,但在世界舞台上,他感到无比的沮丧:“身体比你强壮、力量比你大、跑得比你快、技术动作还比你好。”12年以后,当他带着九名第一次参加奥运会的年轻人站在里约的球场上时,他却发现自己担不起领袖的称号。

“姚明那样的才算领袖吧,他至少在奥运会上把中国男篮带进了前八,而我还没有什么成绩。”易建联说,“起码赢一场球吧,但现在我没扛好。篮球运动是一个整体,不能说我发挥好,而是要让队员们有好的发挥,这是我们进步的方向。”对于国家队的成绩,易建联一直充满了自责。2009年亚锦赛中国男篮在姚明缺阵的情况下大比分败于伊朗,2013年亚锦赛中国男篮输给中华台北……他至今耿耿于怀。他认为自己还在学习成为一个领袖,但对于如何才能拥有领袖气质,他显得有些茫然。

“在我理解中,一个自我保护意识太强的人,在领袖意识方面就是薄弱的。”黄阳说。

在王仕鹏的描述中,易建联很少表达自己,不会用高谈阔论的方式在开赛前表明决心。他更致力于在场上感染队友。



2004 年 8 月,左起:杜锋、易建联和朱芳雨参加雅典奥运会

曾有记者在国家队训练间隙看到过这样的场景:在场上时,易建联一丝不苟,不管和怎样的年轻队员配合都游刃有余,打出一次精妙配合之后,他都会在场上露出微笑并与年轻队员击掌;在场下时,他却不太合群。其他球员利用几分钟喝水时间,在场地靠墙的一溜椅子上说笑,他坐在篮下的大椅子上,不和人交流,独自喝水。

“易建联在场上和场下几乎是两个人。”王仕鹏说,“就感觉像拍电影一样,阿联一上场就像是到了角色中去,一说开始就开始了,进入状态非常迅速。”

易建联不善言谈,朋友们要接触久了才会发现这个人不是冷漠,而是会玩一些冷幽默。在日常和朋友的聚会中,他几乎不说话,一旦开口,就全是让人啼笑皆非的冷笑话。他有着固定又简单的交际圈,也只会在仅有的几个朋友面前展现出松弛的状态。

有一次,钟久夫和易建联在北京崇文门的一家必胜客吃披萨。三个个头近两米、穿着大学生篮球联赛运动服的小伙子耀武扬威地走了进来,周围所有人都对他们的身高十分惊叹,小伙子们脸上愈发神气。此时,易建联突然从座位上站了起来,佯装若无其事地从他们身边经过,小伙子们一下子傻了眼,像霜打的茄子一样躬起了背。钟久夫挤兑他:“幼不幼稚啊,多大了还和人比身高!”

“孩子气,任性,就像一个还没长大的孩子。”黄阳来回强调这句话,“易建联一直摇摇摆摆、摔摔打打,被推到领袖的位置上,有被潮流挟持的感觉。他绝对有担当、有责任感,但领袖远远不止这些,远远不够。在帮一个团队往正向发展的同时,你还要壮大,因为球队形成凝聚力的核心在你身上。领袖是要甘愿受委屈的人。他哪里受得了啊?太早成名,身边全是阿谀奉承的,没人说忠言逆耳的话。”

“我就是不喜欢说话,打球就好了啊。我就不是一个对所有人都很多话的人,我觉得性格就是真的性格,也不能强迫自己变成另外一个人吧?”易建联口气坚决地说,“很多人都说我在球场外的沟通有问题、性格有问题,要成功就必须要改进这一点,要很热情,要去做一些动作、要去表达自己的一些情绪,说得也没错,但做回我本身,我还是会想把注意力放在竞技场上。”



2015 年 10 月 3 日,宫鲁鸣带领的中国队夺得男篮亚锦赛冠军,易建联与队友合影庆祝

“脱鞋门”事件以后,易建联和以往一样,除了道歉就是沉默。他把自己封闭了起来,几乎谢绝了所有的采访邀约。

但他还是无法回避那个问题:“很多人说,为什么‘脱鞋门’事件会造成那么大影响,因为你是易建联。”

习惯性的沉默周而复始。易建联长舒一口气,又是那一系列习惯性的动作:抬眉、耸肩、摊手,没有正面回答。

“我想这个事,我们刚才聊了那么久,也聊得差不多了吧。”
8
过完29岁的生日,易建联站到了而立的门槛上。

前几年,他成了家,有了两个孩子,妻儿生活在洛杉矶。他突然有了一种“打一年少一年”的紧迫感。

早年一起打球的杜锋,31岁就退役了,现在已经是易建联的俱乐部教练;过去几年在广东宏远和国家队都与易建联并肩作战的得分后卫王仕鹏,也在今年5月宣布退役;在国家队和易建联做过多年室友的李楠,也早已退居幕后,成为了国家队的教练及后勤人员。

“我碰到以前一起打球的队友,和他们聊天,就会发现过了这么多年,我是不是离这样的事情也不太远了?”

里约奥运会上,易建联场均20.4分、6.6个篮板。之后,他得到了一份来自洛杉矶湖人队的合同。重返NBA,是他蛰伏CBA这几年内心潜藏的梦想。很多人问他:“选择洛杉矶是因为可以离家人更近吗?”易建联会心一笑说:“篮球就是篮球本身。”他满怀信心地来到NBA,在湖人队黄色背景的训练馆中抬头看向篮筐。

就当一切又将回到花团锦簇的康庄大道时,易建联却对他在湖人的位置充满了疑虑。这几年,断断续续也有几家NBA球队找过他,但都希望他打5号位中锋。易建联不愿意,直到湖人承诺他:主要打4号位大前锋,兼顾5号位,并可以进入轮换阵容。但到了10月中旬,他发现事情不对了。在主教练的战术体系中,他更多的还是只能扮演5号位的角色,或者继续等待4号位的机会。

“可我已经不是20岁出头的年纪了。年轻时,还可以等待机会,一年不行等两年,总有机会可以等到,但现在总感觉,职业生涯已经到了打一年就少一年的地步了。”每天晚上睡觉之前,他都和妻子聊这个问题:我到底要不要熬下去?到底是想留在美国还是想打球?

在美国,他依然拥有相当数量的粉丝群体。王仕鹏和他走在洛杉矶街头,很多美国人都会上来和他打招呼。在后来那场易建联最终没有出现的湖人首秀中,王仕鹏看到了很多特意拿着易建联球衣到现场支持的球迷。

易建联有自己的考量。他反复琢磨、咀嚼,在心里盘算每一种决定的后果。

“竞技运动员,就是要在那么有限的时间里充分发挥自己。我们运动员,不像在外面工作,60岁退休,我们三十多岁就退役了,后面还有漫长的生活需要重新规划,所以从现实的角度来说,我希望这几年能为未来打好基础。”

事实上,他对未来的盘算在2011年就初现端倪。当年,他创办了向青少年免费开放的公益篮球训练营“薪火阵营”。2014年,他出资成为广州灶咖贸易有限公司的第一大股东,创立“US17”品牌。2015年11月,又参与创业,和朋友们成立壹球成名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在课程中传授篮球技巧。



易建联每天都会为自己加练 图/本刊记者 方迎忠

10月中旬,易建联几乎每天都会找黄阳商量“回不回CBA”的事情。

黄阳劝他:“要不你再等等,或者找教练再沟通一下?”一个礼拜后,他沟通未果,认为当时湖人允诺给他的东西都将无法兑现,心灰意冷。

黄阳又提醒他:“你不怕回来了,又有很多球迷说你是一个失败者吗?”

易建联回答:“我都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了,我还管人家什么事情啊?”

“从能力上来说,奥运会已经证明了他的水准,在NBA,他是呆得住的;从商业利益来讲,他背后有庞大的中国市场,也是没有问题的。”黄阳说。他将厉害关系分析给易建联听,结果易建联直接甩下一句话:“如果我因为商业利益而留下,我觉得这是对我的侮辱!”

“这次结束以后,他不会有不甘了吧,努力过了。”黄阳猜测。

“最终我都要面临一个处境,自己心里最深最深的点在哪里?想打球,还是想打球。”易建联说,“如果有人觉得我再次从NBA回来,球迷没有看到他们期待看到的,说我是个失败者,我会觉得是,我是没有成功,我是失败的,但是我有机会去尝试、有机会去面对可能失败的处境,对我来说已是一个挑战。成也好,败也好,对我来说都是一种财富,我不会因为一次失败而让自己很沮丧,我会将这些经历揣在兜里,退役之后,整个丰富的过程都是人生很好的一部分。”

10月27日,易建联挣脱了NBA对他的绑架。

五天以后,他陷入另一场挣脱不开的围困。

没有绑匪。
9
“如果11月6日的比赛,篮协规定你必须穿李宁的鞋子,而你的脚还是不舒服,怎么办?”采访结束时,这个问题直接抛到了易建联的面前。

他将手肘撑在大腿上,低头,涨红了脸,几秒钟之后才略带苦涩地说:“你的这个问题我怎么回答?”

11月6日,广东队主场迎战辽宁队,易建联穿李宁球鞋出场,在44分钟的出场时间里斩获42分。

一切偃旗息鼓了吗?一切才刚刚开始吗?

不得而知。
两个人打架时, 你先出手,你就错了

——对话易建联


图/本刊记者 方迎忠
事情因我而起


人物周刊:“脱鞋门”事件发展到现在,你预料到了吗?

易建联:事情发展到今天,应该说是因我而起的。我在场上受情绪波动的一个不正当行为导致后续的所有不良影响。很多媒体都会抓到一些点,然后把它放大,然后造成各种不健康的影响。对此,我在赛后也是感觉很愧疚,不该做那样的行为。还有,我自己太想打球了,导致没有一个冷静下来的处理方式。起源于我,我应当受到一些指责和惩罚,让其他球员引以为戒。希望以后能够去弥补,让联赛能够继续发展。刚开赛,比赛的本身才应该是媒体的关注点。

人物周刊:在你之前的一些采访中,你说过脱鞋是因为脚不舒服?

易建联:从开始学篮球到现在,十几年不间断的比赛,肌肉劳损、跟腱劳损,后来自己对身体就特别地注意。运动生涯就是跟伤病不断斗争的历史,一些老队员、前辈,跟他们聊天,到最后给我的一句话就是“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身体”。从我回来,给篮协递交的报告就是我的脚有问题,而不是我一定要穿什么样的鞋子,可能当中有沟通没有到位的地方。那么我也在等,等到最后上场前才最后确定说给我的答复是,不能穿其他品牌的鞋。

人物周刊:针对这个结果,你当时心里是怎么想的?

易建联:这是规定,自己很矛盾。因为我知道我要遵守这个规矩,这没有错。我只是说他们可以早一点把鞋子处理一下。

人物周刊:你是在2日比赛开始之前多久知道这个消息?

易建联:当天的下午。俱乐部告诉我说,一整天都在沟通,寻找方式。

人物周刊:你觉得无奈吗?

易建联:不会无奈。这是联赛成长的一个过程,过程里面会碰到这些问题。自己也在这个问题里面没有处理好,对我来说也是一个成长的经历。
重回NBA学到很多新知识
人物周刊:再次登陆NBA,在湖人队有收获吗?

易建联:在球场上还是学到很多新知识的。你碰到每一个不同的教练或者不同的球员,都会从他们身上学到东西。教练的攻防观念,都是他知识体系里的。你可以在场上用这些理论去观察、判断之前遇到的情况,还有策略、位置、战术,都可以学到,放到自己身上,丰富自己的知识。

人物周刊:具体来说,有哪些战术是你这次新学到的?

易建联:提升空间更多是在场上。有了不同的观点后,你在场上就能有更好的判断、更多的变化,就可以根据对方的特点去做一些选择。因为这些都是场上很临时的反应,就那一秒你要做出判断,所以如果那一秒那个东西在你脑子里面,你就可以做出来。这不是说技术上的,技术的层面你可能很难有质一般的飞跃,可能在经验上、知识上会产生一些丰富的理念。说到这点,就像湖人队的沃顿教练,他从勇士队出来,打法上提倡“一大四小”,以速度为主,大家都知道我们应该打快,应该把速度带起来。但这个速度怎么带起来,怎么跑,怎么打?不是说跑得快就是速度快,不然你找五个田径运动员你就可以打球了,不是这个样子的。他提倡快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们的4号位大前锋有很好的抢篮板能力,抢完篮板后有很好的控球技能,就不用找后卫,拿了球他就可以像后卫一样冲出来,这就是速度。要知道,这一秒钟的时间就差很远了。这个是他们提倡速度打快最重要的一点。

人物周刊:这种速度很依赖个人能力。

易建联:就是你的个人能力、特点能不能适应这样的打法。就像传统里面,马刺最早打双塔、打阵地,利用身高打,那前提是要有这个双塔在里面,而且他们也要具备这个技术特点,他们的战术才能做。那么像湖人队、勇士队,他们打快,他们的4号位,等于说你1号、2号、3号、4号位,这四个人随便一个人抢篮板,他们就可以拿球快速进攻,这个就是速度的提倡。而且这个不是所有的球队都能做到的,要球员具备这些特点、能力,你才能体现出来。而且他们的4号位在防守上都能防到其他的位置上去,1、2、3、4号位可以轮转起来,不会因为我身高高一点我只能防大的,不能防小的。现在的篮球就是想办法去错位攻击对方的弱点,这样在场上你才有优势。

人物周刊:从技战术上来讲,CBA和NBA的差距有多大?

易建联:从水平上来说,NBA有着很高的水平,我们还在成长的过程中,很多东西要学。今年我们打奥运会,所有球员自己聊天、看人家打球都会知道,这个打法很值得我们学习。传球、运球、突破、位置的感觉和概念,都比我们好。我们打球就是要不断进步、不断学习人家的优势。当然有些优势你永远不能做到人家那么强,你不可能像维斯布鲁克那样冲得那么猛,这是人家先天就具备的身体条件,但是有些打法和细节上我们还是可以去借鉴的。
职业选择的标准就是打上球
人物周刊:如果把篮球事业当作职场,这十年,你在NBA和CBA之间变化很多。你做这些职业选择的标准是什么?

易建联:其实任何一个篮球体系都能给运动员发挥的空间。这几年伤病比较多,很多机会自己就错过了,几年下来都没有一个完整的赛季,一个真正的冠军。当时觉得能够在NBA呆还是希望在NBA。2012年在达拉斯小牛队,因为我带着伤病过去,错过了很多机会,整个赛季下来都没怎么上场比赛,在板凳上坐了一个赛季。说得现实一点,如果一个赛季都没有机会表现的话,去别的地方就会很被动。别人看不到你的特点,看不到你能给球队带来什么。要说标准,就是我还想打球,不管有没有提高,只要打上球,总比坐在板凳上要好得多。人物周刊:现在回CBA打球,你觉得对你的锻炼空间还大吗?

易建联:这几年我能明显地感受到其他俱乐部的进步。最早,2004、2005、2006年,甚至更早之前,一年下来,就是总决赛擦一枪。从常规赛到季后赛第二轮,我们都很轻松。现在常规赛、季后赛到总决赛,难度越来越大,这是球迷和球员都希望看到的,竞争越大,关注度越高,联赛也就越来越成长。

人物周刊:在这种竞争中,你能获取的东西还多吗?

易建联:还是会很多。面对困难、输球,我要不断地想怎么让球队变得更好。相反,在外面我们看到学到的东西很多,不一样的体系,我们如何转化为自己的东西,这是我要去学习的。这个不能像NBA一样,找到好机会就是一打一,他们具备这样的能力,但我们中国球员不拥有很强的一打一的能力。所以就要从体系中获得更多的防守策略、进攻战术。这是我要提高的一部分。

人物周刊:这次回到CBA的第一场比赛就遇到这么多的波折。你后悔过回来吗?

易建联:不后悔。因为这是两码事。

人物周刊:两码事?

易建联:回来是我决定的。回来后这件事又是我自己没处理好。人物周刊:你把所有的原因都归结在自己身上?

易建联:就像两个人打架时,你先出手,你就错了。
野心无非就是拿冠军
人物周刊:很多人说你是中国球员中最勤奋的那一个。

易建联:说我最勤奋?很多都很勤奋的,只是他们还没得到那个机会展现出来。我相信他们能够,很多球员的天赋都比我好。

人物周刊:怎么讲?

易建联:很多球员的机会都会比我多。因为随着时间的发展、篮球的发展,球员会得到更多的机会。当机会越来越多时,你付出,然后成功的概率就会越来越大。我很幸运,我出来的时候有这么一个平台,我进国家队时,国家队第一次请了外国教练,学到了不一样的东西。现在很多人都有出国培训的机会,俱乐部也会特意为球员请私人教练,这些都是机会。

人物周刊:在你刚刚成为职业球员的那段时间,你的野心是什么?

易建联:怎么用野心呢?又不是做什么,就用目标吧。我的目标没有很长远的东西。进宏远以后,很期待场场主力、能够得分、能够关键时刻都在场上。达到目标以后第二年就进国家队实训。然后就幻想着进入奥运会,没什么目标。(笑) 根本没想好。

人物周刊:所以说其实你不是那种会设立一个非常远大的目标,说十年之后我要做什么的那种人?

易建联:十年之后,这有,这是规划了。因为媒体常问你的目标是什么,你最终的梦想是什么,我那时候都答不出来。因为刚进国家队训练,我就想跟着大伙去奥运会。然后回来了,打联赛、打主力,那又希望自己能以一个主力身份让球队拿冠军。后来就又希望通过努力冲进NBA。

人物周刊:现在目标是什么?

易建联:现在目标也没那么长远,就是希望能够为广东队赢得冠军。连续几年都没成功。今年擦身而过,有希望,又没抓住。

人物周刊:那你觉得你是一个有野心的人吗?

易建联:一个运动员有什么野心的,无非就是拿冠军。

人物周刊:你如何评价一个人是成功的?

易建联:(思考)我觉得成功要以很多不一样的观点去看。你有自己的观点,很明确地往自己的目标方向去走,就会很不一样。

人物周刊:那你觉得你现在算是成功的人吗?

易建联:(笑)

人物周刊:你前面有榜样吗?

易建联:所有成功的运动员都是榜样,姚明肯定是最现实的一个榜样。

人物周刊:可曾经有一段时间你自己都不想和他比较。

易建联:不是不愿意跟他比,是为什么媒体老把我跟他比?因为我没到他的水平。然后你把我跟他比,好像把我抬高了(笑)。

人物周刊:你想学姚明身上的哪些品质?

易建联:(思考)他对事情的一个思维角度吧。有时候跟他聊天,他都会说出一些观点。我们也没有经常聊,但当时他的一些想法、对中国篮球的建议、未来要走的路,他都有不一样的观点。

人物周刊:有哪些观点令你印象深刻?

易建联:(思考)我就不方便说了吧。这是我们两个之间的一些聊天内容。他叫我不要说出来。
打球就好,干嘛那么多话呢
人物周刊:至今为止,你听到的别人对你最中肯的评价是什么?

易建联:不爱说话的人。十几年第一次说这么久,三个小时了。

人物周刊:说话会让你感觉到是种负担吗?

易建联:现在好很多了。像我刚出道的时候,采访的时候,一句话都不敢说。

人物周刊:是你没交流的欲望还是他们的问题没有办法引起你的兴趣?

易建联:有时候我不知道怎么回答他。不知道怎么去形容那种感觉。那时候很年轻,也尝试过说一些话,然后被媒体说成另外一个意思,自己看到以后觉得自己好像不太对。所以感觉不能随便表达,慢慢媒体就总觉得我话少。

人物周刊:那时候你怕被误解吗?

易建联:肯定会怕啊。因为说出来的意思跟你自己想表达的意思不一样,或者是想表达的意思没有表达清楚,然后报道出来就变成另外一个意思了。

人物周刊:有伤害到你吗?

易建联:肯定会有。

人物周刊:哪些事?

易建联:忘了,也不是很大的事情。一看报道,诶,怎么变成这样呢,然后就会比较……小心。

人物周刊:所以从此可能反倒就说,我沉默吧。

易建联:对啊,有时候觉得运动员嘛,打球就好,干嘛那么多话呢?

人物周刊:去年开始,好多体育运动员都在往偶像、明星方面发展。社会实际上对很多运动员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你会担心……

易建联:(打断)我觉得这其实是一个市场的反应。运动员付出的努力能够带来一些商业机会,给自己增加利益,其实是好事情。我们运动员的生涯很短,不能退役以后才想怎样去赚钱。既然都说体育市场很大,就希望运动员能在运动生涯有个好的保证。我们篮球、足球的受关注程度比较高,商业机会比较多,可是像举重、摔跤,或者一些田径运动员,商业机会没有那么多。如果有机会,只要是正面的、有趣的、大家都很希望看到的,我觉得是好事。

人物周刊:你会担心个人的商业价值受这次“脱鞋门”的影响吗?

易建联:这次对自己、对联赛都是很大的负面,对大家都造成伤害了,重点就不是在自己的商业价值上了。
焦虑两个孩子怎么教
人物周刊:你现在有焦虑的事情吗?

易建联:(思考)有。焦虑两个孩子怎么教。

人物周刊:很实在的一种焦虑。

易建联:会焦虑,真的会焦虑。

人物周刊:焦虑什么呢?

易建联:以后长大了怎么教,怎么去跟他们沟通啊。作为父母,这些东西都要去面对,儿子怎样健康成长,不要出什么差错。

人物周刊:这是一个快三十岁的男人必须经历的吗?

易建联:有时候在家里,儿子就会无缘无故跟我闹跟我哭,我就很生气很无奈,就是好好的为什么要哭,你非得要哭一声才爽,有时候就很无奈,怎么这么任性啊。

人物周刊:你是慈父还是严父?

易建联:我在琢磨怎么样做到平衡吧。他小,你又不可能跟他较劲,很无奈,你跟他较劲,他哭得更来劲。他不会因为你生气所以不哭,所以还得哄。

人物周刊:你哄孩子水平高吗?

易建联:我哄孩子吗?(叹气)有时候怎么说呢,一般吧,也不是天天在身边。有时候打球好几个月,都是我太太和我妈抱,他就知道这两个人抱他,所以一不爽就找这两个人,我一抱就哭。我还是希望能够多点时间陪陪他们。如果回家他都不认你的话,其实也伤心吧。
(应采访对象要求,黄阳为化名。
感谢实习记者杜佳静、肖泽键、何钻莹协助整理录音)
本刊记者丨徐雯 
编辑丨郑廷鑫  rwzkwenhua@163.com


    关注 微文阅读推荐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