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之父——《命子迁》

 

司马谈生长受教育于汉王朝的文、景时代,据司马迁说,司马谈的学问有三个方面,其一是“学天官于唐都”;其二是“...



司马谈,为汉初五大夫,建元、元封年间任太史令、太史公。有广博的学问修养,曾“学天官于唐都,受易于杨何,习道论于黄子”。生长受教育于汉王朝的文、景时代,据司马迁说,司马谈的学问有三个方面,其一是“学天官于唐都”;其二是“受《易》于杨河”; 其三是“习道论干黄子”。 司马谈学习这些,为他以后作太史令打下基础。



司马谈生长受教育于汉王朝的文、景时代,据司马迁说,司马谈的学问有三个方面,其一是“学天官于唐都”; 其二是“受《易》于杨河”; 其三是“习道论干黄子”。 司马谈学习这些,为他以后作太史令打下基础。



他看到自孔子死后,至今四百多年,诸侯兼并,史记断绝。当今海内一统,明主贤君、忠臣义士等的事迹,作为一名太史而不能尽到写作的职责,所以内心十分惶惧不安,热切地希望司马迁完成这未竟的大业。他希望在死后,司马迁能继承他的事业,更不要忘记撰写史书。



且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此孝之大者。

人的孝,处始境界是对自己的双亲孝顺,中间的境界是对自己的君主孝顺,最终境界是作为自己自立处事的根本。扬名后世来显耀父母,这是最大的孝道。

他以为一个人事亲、事君的最后目的在于扬名后世,以显父母,这乃是最大的孝道。

司马迁不负父亲之命训,最终写出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名垂青史。



有人说,没有司马谈的《命子迁》,就没有司马迁的《史记》。此话信然。

出品:青岛理工大学青衿学社

编辑:吕洪


    关注 青岛理工大学商学院青衿学社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