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我并不只是一个花中君子

 

菊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花中四君子之一。菊花在秋季开放,故为秋的象征,人们甚至把九月称“菊月”。它秀美多姿,...

菊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花中四君子之一。菊花在秋季开放,故为秋的象征,人们甚至把九月称“菊月”。它秀美多姿,却不以姿色取媚于人,而已素雅坚贞博得人们的称赞。人们爱它清秀不俗的外表,更爱它凌霜傲雪的风骨,千百年来,菊花成为高洁隐逸、顽强不屈精神的象征,它以其独特的风姿神韵活跃在文人墨士的诗词中。

早在战国时代的《离骚》中就有“朝饮木兰之堕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之句。说明菊花与中华民族的文化,早就结下不解之缘。汉朝时,菊花被当作滋补的药品,菊花酿成的酒被称为长寿酒;不仅如此,菊花苗还可入菜,因此,最初菊花是以食用和药用为人们所青睐的。到了晋朝时,陶渊明爱菊成癖,他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诗句广为流传,至此,菊花便有了“花中隐士”的美名。


陶渊明是菊花的知己,他不但看到菊花的药用价值,还注意到了菊花的审美价值,赋予菊花以直面风霜的坚强品格。他也借歌咏菊花的精神来表达自己宁折不弯、不畏艰难的品格与节操。尽管陶渊明也热切希望建功立业,但他决不同流合污,不为五斗米所折腰。当他辞官返乡时,希望看到的是“三径就荒,松菊犹存”,因此,晋代最爱菊花、最懂菊花的人,非陶渊明莫属。

唐时,菊花的栽培已很普遍,出现了紫色和白色的品种。如李商隐诗“暗暗淡淡紫,融融冶治黄”,诗人着墨不多,只“融融冶冶”四字就道出了黄菊给人视觉、触觉的享受。
元稹也爱菊花,他说“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诗人被菊花深深吸引住了,他“遍绕篱边”,直至夕阳西下。他说自己不是没来由地钟情菊花,而是这个时候百花已经凋零,只有菊花还挺立枝头,凌风傲霜。一旦菊花谢尽,就无花可赏了,它作为后凋者,集中了自己所有的爱花之情。诗人从菊花凋谢最晚这个角度出发,暗含了对菊花坚强品格的赞美,也蕴含了作者对这种精神品格的追求。

郑谷眼中的菊花是身份卑微但却充满骨气的。他说“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菊花自有它独特的魅力,它生长的地方虽然不高贵,却也从来不羡慕那高生的瓦松。在这里,菊花代表了那些不慕容华、品格高洁之士;瓦松则代表了身世显贵、尸位素餐的王孙贵族。相较之下,作者的追求与气节不言自明。



宋时,菊花备受诗人们的青睐,它既有凌风傲霜的形象,又是孤独寂寥的身影,但同时又是民族气节的象征。郑思肖是南宋末年的爱国诗人,宋亡后,他痛心疾首,隐居苏州,终身未娶。他说菊花不与百花争奇斗艳,它独依疏篱,傲视风霜,有一种无穷的意趣。但他更欣赏的是菊花“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的气节。作者借菊花这种傲骨凌霜、孤傲绝俗的品性,表达自己坚守高尚的节操,宁死也不肯向元朝投降的决心,带有强烈的时代气息。

李清照眼中的菊花是消瘦憔悴、孤独寂寞的。重阳节正是菊花盛开的时候,也是天气转凉的时候,更是容易思念亲人的时候。此时,赵明诚不在她身边,她只觉清冷难挡,她只有借酒消愁,一个人对着清瘦的菊花直到黄昏后。“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那篱边的菊花开得正美,只可惜在作者看来那黄花是如此的清瘦孤独,它们不张扬攀比,连香气都是如此的幽幽。“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人与菊花都是一样的孤苦无依,在这个清寒的秋季独自捱过。



明代时菊花仍是诗人们托物言志、咏物抒怀的对象。丘濬以理学家的眼光看待菊花,打破了菊花为重阳而开的惯式。他说“无限枝头好颜色,可怜开不为重阳”,菊花开得如此绚丽多姿,却不仅仅是为了重阳。在作者眼中,菊花的可爱之处就是它不受季节气候的限制而提前开放。实际上是说,它不屑于迎合人们,供人观赏,暗喻自己不趋时、不媚俗的高尚节操。

清时,曹雪芹所著《红楼梦》中,有专门对菊花的描写,从忆菊、访菊、种菊到对菊、供菊、咏菊、画菊、问菊、簪菊再到菊影、菊梦、残菊等,一共十二题,反映了当时的都城社会习俗和有闲阶级的文化生活情趣。


    关注 古诗词赏析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