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时候清理你的人生了

 

我们不想把“简单生活”熬成鸡汤,还是理智地来讨论这种生活观念。没有人是模版,因为生活是你自己的。认识自我,收拾一下自己家、办公室,以及人生,就别把混乱带进2017年了。...

点击以上封面图
一键下单新刊「简主义」
“对占有欲的偏执,使人无法自由自在,堂堂正正地生活。” —— 伯兰特·罗素你房子都均价5万了,为了省几十块钱,双十一、双十二,网购半年卫生纸囤着,图啥呢?在写这篇稿子的时候,我把采访心得发到了朋友圈,结果小伙伴们反响很热烈,很多人的生活都被杂物围困着。

可是,这些杂物扔得掉吗?每件东西都承载着你的希望、经历、情感,你从小到大的人生。整理收纳师赵敬说,很多她的客户扔到最后都是眼泪哗哗流。扔东西的重点不是扔,而是留,你必须得想明白什么是对自己重要的东西,留下它。



插图 | 张曦
时间也是同样的道理,我们觉得每天都很忙,可每天有多少时间是被浪费在刷手机、无意义的社交上?你的时间分配给你生活里最重要的人和事上了吗?太多人生活混乱的内因是不清楚自己的人生目标是什么,自我价值在哪里。取舍是残酷而痛苦的,因为得深入到心里最隐秘的地方,跟自己对话,认识自我。但时代让我们要懂得取舍,太多选择、太多占有欲、太多偏执,让人深陷其中,压力过大、焦虑烦躁。
《年度生活方式》这个选题,我们写了很多年。作为以“一本杂志和他所倡导的生活”为理念的媒体,同事们每到年底,真是殚精竭虑把自己接触到的,最时髦、最可能成为趋势的生活状态写给大家。如果您一直保存着这些杂志,马上去翻一遍,还有哪些今年流行的玩法我们没有涉及到的吗?就拿频频在网上获得“10万+”的归隐类题材,“某高管、白领,放弃优渥的生活,到乡村去耕种、做手工”为例,我八年前就开始写。我写过,美国海归女博士归国种地、加拿大人住在农村做手工皂、各种人带着孩子移居大理在家上学。更别说,骑行、徒步、航海、观察大自然、减肥、健身、抄经、喝茶、心理咨询了,上天入地、个人成长,我们都写过。

今年的生活方式是什么呢?同事们讨论了很多次。我们觉得,已经不是由我们写文章来告诉大家一个新鲜的生活方式的时代了。您上网每天跟全世界的流行同步,收入也让很多时髦活动并不遥远,所以,我们这一次想做的是跟您讨论一种生活观念,“简单生活”。
“简单生活”不是到人迹罕至的自然里去苦修,也不是让自己去感受饥寒极限,而是在生活里找到自己的位置。我们从最具体的事物进入,摆脱对物的无意义的执着,对时间分配的混乱,可其实,这种生活方式远远不止整理收纳、时间管理这么简单。我知道你们会说,我买买买就是高兴,不开心的时候买,压力大的时候买,实在不知道干嘛就买点东西。我也是。但是买买买从开心到苦恼,已经有人替我们趟过一遍路了。
它源于中产阶级对消费的反思:挣钱为了消费,消费为了自我呈现和排遣无聊,消费很容易就过度,因为消费越来越没法满足自我呈现和排遣无聊,为了支撑过度的消费,就要越来越忙、压力越来越大。这一圈的轮回到底是为了什么?从上个世纪70年代起,学术界就开始研究经济增长与幸福的关系,对消费拉动经济进行反思。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一拨又一拨美国中产阶级不堪工作压力、信用卡账单、家庭关系冷淡,退出消费轮回,找到自己的生活节奏。

我采访社会学家郑也夫,他写过一本《后物欲时代的来临》,他觉得虽然我们脱离温饱和物资匮乏不久,但社会飞速发展,对物欲的追逐和炫耀很快就过去,后物欲时代,人的自我实现要在艺术、兴趣里寻找。我采访简单生活节的创办者张培仁,他提炼的“做喜欢的事,让喜欢的事有价值”,我觉得是简单生活最恰当的诠释。他跟我聊了三个小时,讲他的成长,台湾唱片行业的兴衰,音乐的审美,听起来没有线性逻辑,但内核是人生经历、职场经验、对文化的思考让他非常重视自我认识、自我价值和自我的风格。他对简单生活的认识,是精神层面的,是审美的。简单生活节是他几十年思考的具体化。


张培仁(图左)与台湾歌手张震岳
我们当然不能全讲理念,同事们挑选了一批既有令人向往、引领潮流的生活方式,又对这些生活选择思考很深刻的采访对象。您在读到他们有趣的生活经历的同时,也能明白他们是怎么看待生活的,又是怎么取舍的。

设计师朱旭的家里是日剧《我的家里空无一物》的真实版,不要以为她是“性冷淡”风,她有一份工作的公司给普京造私宅,谙熟欧洲、日本的审美风格,后来也做了很多豪宅。她家里空,完全因为自己的生活观,“没有可恋的物,没有可拜的金”,认为技能才是行走天下的通行证,其它皆可“不留”。在一片纠结混沌里,她是一缕“行事果断”的清流。


“极简是无数的规则规出来的,不是飘下来一片叶子就是极简。”朱旭所受欧洲设计里“美”的定律是极为严格的(严磊 摄)
我们写了深圳一家俱乐部式的木工房。CEO阿涛,一定要做自己理想的、喜欢的事情。他理想中的书架买不到,就号召开了这个木工房,他工作中不能实现自己的想法,就辞职寻找人生其它的可能性。木工房的英雄帖里说“人一生,要有一样不以此谋生的工作。”木工房里聚集的人,也都是既来做手工,又来寻找自我的。大王告诉我同事,她来木工房时正处于人生低谷期,意识到自己一大把年纪还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木工房就是给自己一个机会找到内心真正喜欢的东西。木工房的作品,也很奇怪,2015年深圳暴雨,他们觉得如果淹水了有条船很好。买书鼓捣了两个月,造了一艘独木舟。


阿涛的一封英雄帖成就了今天的忘言木工房(张雷 摄)
我们还写了痴迷咖啡技艺的理工男,在帕劳开岛屿酒店的单亲妈妈、选择过丁克生活的夫妇、除了工作,其它时间在全国坐火车的小伙子,每天晚上都在三联书店看书的90后说唱歌手等等。所有这些人都过着不普通的生活,还对自己的选择头头是道。

我们不想把“简单生活”熬成鸡汤,还是理智地来讨论这种生活观念。没有人是模版,因为生活是你自己的。认识自我,收拾一下自己家、办公室,以及人生,就别把混乱带进2017年了。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本期
更多精彩
| 封面故事 |

  • 2016年度生活方式——简主义(杨璐)
  • 简单而富足,是时候清理我们的人生了(杨璐)
  • 木工房和他们“出售”的信念(徐菁菁)
  • 孟超,坐火车去吃顿肉夹馍(张星云)
  • 咖啡痴迷分子张森(驳静)
  • 夜行者大卫,没有Wi-Fi(宋诗婷)
  • 在自然中,璞璞的生存、成长与养育(肖楚舟)
  • 朱旭和她的“空房间”(葛维樱)
  • “花奴”宁锐(薛芃)
  • 拒绝过度设计,任性夫妻的随性生活(李翊)
  • 卜亦然的岛屿酒店,建立与放弃(张月寒)
  • 吕骋,专注的完美主义者(杨聃)
| 社会 |

  • 热点:“琥珀恐龙”与寻龙史(王丹阳)
  • 专访:红色预警的雾霾期(付晓英)
| 经济 |

  • 市场分析: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深与浅(谢九)
  • 收藏:烟云四合:过云楼的收藏与生活(艾江涛)
| 文化 |

  • 人物:李寿全:用30年验证一个经典(王小峰)
  • 人物:偏执面与平常心:张惠妹的20年(薛芃)
  • 艺术:新媒体、艺术和浸入式体验(潘雨希)
  • 艺术:云的陵园与生死镜像(何潇)
  • 音乐:不是每个琴童都会成为巨星(王丹阳)
  • 电影:《塔洛》:没有身份的人(宋诗婷)
  • 思想:加速时代的生存策略(薛巍)
| 专栏 |

  • 邢海洋:美元加息与A股
  • 张斌:“我的奖杯不是我弄坏的”
  • 宋晓军:“无人潜航器事件”与“互虐时代”
  • 朱伟:陈村:那就和自己好好玩一场(6)
  • 朱德庸:大家都有病
⊙ 文章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后台
点击以下封面图
一键下单新刊「简主义」
 点击阅读原文,今日生活市集,发现更多好物。


    关注 微文阅读推荐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