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回答 2017 想知道自己30年后的样子吗?

 

人有念想,心有向往...



你还记得自己上一次不厌其烦地、被相同又不同的故事吸引,又忍不住跟每个人安利的是哪部剧吗?

于我,是《请回答 1988》。



这个看似遥远的年代、以家族关系和邻里感情为主轴的剧情,坦白讲,却勾勒出了我所怀念的一切。每天,爸爸上班下班外出忙碌;一群小伙伴聚在一个房间里看录影带,一起上学一起回家;妈妈和邻居阿姨坐在门口择菜聊八卦,做饭用的是蜂窝煤和煤气灶,做了好吃的总差遣孩子给邻居送点儿去。那是1988年韩国首尔双门洞一条巷子里的生活,却和我记忆中的童年也几乎一模一样。

在这部怀旧的部剧集里,随处都见回忆里的痕迹:

(时代感十足的小物件)
(没有遥控的彩色电视机&电视里播的《英雄本色》)
(那些年老师们不厌其烦的说过的话)


这大概就是我爱这部剧的原因吧。一部好的作品是真实和虚幻的无限交织,而最戳中人心的说到底,还是普遍的、人类共有的那些东西。小巷子里的市井生活、人情世故无数次戳到共鸣,我仿佛在每个画面里,都能看到自己、看到周围许多人的影子。

今天我想推荐或是与你重温这部剧。


就像我们的生活没有主角一样,这部戏也没有主角,《请回答1988》讲的是生活本身,它讲亲情,讲友情,也讲爱情,在这部戏里每一个人都是自己生活的主角。而在这部怀旧的剧集里,爱情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甚至全剧最闪光的不是结局,而是那青涩懵懂的过程。

和《请回答》系列剧情相似的是,这部剧也是始终围绕着“老公到底是谁”的谜团中,而除了关注着“德善到底是选择了阿泽,还是正焕”的结果外,最具吸引力的人当属整个揭秘过程中所展示出的情感细节,时而令人脸红心跳、时而又懊悔不已。

先介绍一下在这条爱情主线中的三位主人公:
▲德善


外号“双门洞特功袋(功课特别差的脑袋)”,从小受姐姐的压制,弟弟的纠缠,家中排行第二。学习成绩总是倒数,当然她本人对成绩也是毫不在意。比起课本更在意十七八岁的浪漫,比起成绩更在意自己的外貌,愉快而活泼的18岁少女。
▲崔泽


胡同里的国宝级人物,大韩民国国宝级围棋大师。11岁进入职业棋坛,13岁成为最年轻的世界围棋冠军。从88年至今,在围棋界排名一位,并始终维持其位置被誉为最高的围棋天才。
▲正焕


傲娇、毒舌,外号“金正八(狗正八)”,长得不帅,话也不多,性格有点怪;他很少叛逆,更多的是隐匿。他很爱哥哥,很爱家人,甚至后来发现自己爱上了德善后,一直默默地为她做了很多事情。同样一直是家里被忽略的老二。

讲真,最初我其实十分不满男主的颜值,然而,当故事不断展开,不夸张的说,多年未愈的颜控病状,完全被正焕这款解药治好了。而且在这些爱情故事里最令我触动的,也恰恰是正焕的这场从始而终长达5年的暗恋。
整部剧中,正焕的爱情无疑是最青涩无比的,他就像每个女生的青春里都会遭遇的隔壁男生一样,既霸道又爱面子,有时候很讨厌但又突然对你很照顾,不起眼但却在青春里永远抹不去。
正焕对德善的喜欢是静默又逞强的,喜欢你却装作一点也不在意,常常若无其事的恶作剧但又背地里关心你,甚至要在小伙伴面前极力和你划清关系,他不进也不退,不离开你却始终不打扰你,就那样执拗地守护着心里的爱情,甚至若干年后,连唯一的告白都是以开玩笑的方式而告终。

正焕说:

我说我喜欢你,你知道我为了你都做到什么地步了吗?为了和你一起上学,每天在大门口等你一个多小时,你从读书室回来之前,我担心的都不能入睡,“她怎么这么晚?是不是又睡着了?”我一心想着你,你。在公交车里偶遇见你的时候,一起去看演唱会的时候,还有我生日,你送我衬衫的时候,我真的是开心得要死。一天会想你十几次,能看到你就是开心。以前就想说的:我真的喜欢你,我爱你。



他默默为德善付出,从始至终践行着“我喜欢你是我自己的事情”,感动了上帝视角的观众和自己,却唯独最爱的人浑然不知。
中间有一个情节,几乎可以改变整个结局,但因为红绿灯的耽搁,被同样喜欢德善的阿泽抢了先。但是假如时光能打个褶儿,回到那个足以改变这一切的瞬间,结果会不一样吗?
然而,多年后就连正焕自己都说,缘分就像机遇,是他的犹豫摧毁了他的缘分。

是的,摧毁这一切的不是红绿灯、不是时机,而恰恰是勇气。如果他能少一些逃避,在德善被善宇伤害之前能够有勇气听善宇解释他的爱情,如果他能够在发现阿泽的心后,有勇气正视德善,而不是用力逃开,那么最后的那个红绿灯,根本就不是上天的戏弄。

爱情从来不是被动的等待,也不是逃避和躲藏后期待对方的蓦然回首,而是主动出击。事实上,除了爱情,面对诸多人生选择、机会,主动出击都是唯一可以让我们摆脱纠结、困扰、抓住机会的铁律。虽然有时沉浸在爱情线的糖里甜到无法自拔,但最能戳中心窝的,还是爸爸的每一声叹气,妈妈的每一滴眼泪。比起爱情这条剧情线,亲情的部分几乎体现在了每一集的细枝末节中,而且几乎承担了本剧的所有泪点。

不得不说,打动人的永远不是刻意营造的氛围,而是那些能引起共鸣的情感细节。也终于明白那些令人怀念的无忧无虑的时光,是因为有大人们在用自己的青春守护我们。他们扛起的那个世界,当我们自己准备走进去的时候,才知道有多么艰难。

父爱往往是内敛、静默的。

冷静理性的阿泽爸爸,在一次采访中因为不能准确回答关于儿子阿泽的生日、喜好等信息而自责不已。甚至一向沉默寡言的他,却能对着镜头说出这样的话:
像天下所有承受委屈和无奈的二女儿一样,德善在家里极其不被重视。当看到父母又把自己的生日在姐姐生日那天过时,情绪爆发。父亲的一番话,却让人也不禁感叹:有时候,我们渴望父母对我们多一些理解、认同,但我们又何尝这样对待过他们?
母爱是炙热、无私的,“妈妈”一词被一次次在剧中解读

在德善姐姐宝拉参加学生示威游行被抓妈妈疯了般去解释请求后,宝拉的旁白让人不禁泪目。
善宇妈妈为了撑起这个单亲家庭,用自己的选择一次次诠释着一位母亲的伟大,而善宇这句旁白,也让人不禁感叹,不知何时起“妈妈,这个词只是叫一叫,也触动心弦”。
然而,再精彩的故事总有落幕的时候。故事的最后,这段旁白也着实令人感慨,就仿佛也带走了自己的青春一样,也随着剧情的结束和自己的过去说着再见。
可以说,《请回答 1988》让我通过旁观者的角度更明白,曾经走过的每一步、做过的每一个选择,如蝴蝶效应一般影响了我们这一生,让我们成为了如今的自己。即使曾经叛逆,对一切世俗的选择充满鄙夷,以至于什么都不选。如今发现原来“不选”也是人生的一种选择。

米兰·昆德拉说:「人永远都无法知道自己该要什么,因为人只能活一次,既不能拿它跟前世相比,也不能在来生加以修正。没有任何方法可以检验哪种抉择是好的,因为不存在任何比较。一切都是马上经历,仅此一次,不能准备。



所以比起让过去应答的《请回答 1988》,我更期待可以现在就去经历、去书写、属于自己的未来。
你想象过自己30年后会怎么样吗?




那个同样无法应答的《请回答 2017》,或许是奋斗后的安逸,或许是始终向上的样子,但希望始终记得生活最好的状态莫过于:人有念想,心有向往,而你只有当下。在你明白只有当下后,希望你对所有愿意去做的事,都能现在去做。华夏基金定投通,让我们更接近30年后期待中的自己。

对了,我做了一个小测试,发现从现在开始行动的话,30年后的自己可以这般美好:
嘿,想知道30年后的你会怎样吗?

让我们一起来做个小测试吧!


    关注 微文阅读推荐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