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牛故事 陈奕雍:故事的阅读和分享双平台,有趣的人终会相遇

 

“让创作者体面地创作,创作体面的作品。”...

全  世  界  想  要  创  业  的  人  都  关  注  了  有  声
祝  愿  你  能  成  功


采访_有声

嘉宾_陈奕雍犀牛故事,一款阅读和分享故事的社交软件,同时也是一个类型文学IP的孵化平台。自创始至今,其IOS版本多次获得App Store推荐,Android版也屡获应用商店颁布的相关奖项。

创始人,陈奕雍,厦门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连续创业17年,这是他的第3次创业。陈奕雍希望,犀牛这个平台,能够发现庸常生活里的闪光,让有故事的人们,在故事里相遇。



2015年6月,犀牛故事获得IDG资本数百万美元的投资,并完成Pre-A融资。日前,新一轮融资在日程计划中。

故事背后的强大力量:《我奶奶》一夜爆红

陈奕雍一毕业选择的行业就是电子出版,到后来创办花开APP,这中间有一些属于自身的文艺情怀。然而作为一款慢交友软件,花开在巅峰时期也只有1000多的用户,最终因推进缓慢被团队全员删除。

花开APP失败后,在那段低谷期,陈奕雍想起了自己的奶奶。“她是个颇有传奇色彩的女子,来自台湾,横跨两岸,活了100岁,而这一百年恰好是中国最动荡的一百年。我就想把我奶奶的故事记录下来。”

当时,陈并没有太多的想法,只是觉得如果不写下来,可能永远都不会有人知道。一个通宵,一气呵成写完故事,题目也简单直接,就叫《我奶奶》。随后,陈奕雍将其发到微博上,一两天的时间,产生几百万阅读量,并被好几个大V转发。而当时,他的微博只有三四十个粉丝,大部分还是僵尸粉。


- 犀牛故事办公室日常 -
文章的爆红让陈奕雍意识到:原来故事能有这么强的力量。在这个人人皆是创作者的年代,故事很容易传播和转化;另外,相对于其他产品,其获取成本也很低。

因此,他有了新的创业念头,这就是犀牛故事的雏形。

平台用户超500万,签约作品15本

不同于豆瓣、One等阅读软件的内容大多为PGC,犀牛故事平台上内容全部都是UGC,并且不会对用户生产的内容进行限制


- 犀牛故事APP新版首页 -
“写故事是一件比较容易的事情,若一旦定义为写作,对于用户而言,门槛就相对高了。”所以,犀牛平台希望用户将自身的发现能力、写作能力发挥出来,发现及创造更多的优质内容。

除此之外,基于深刻的市场洞察力和丰富的运营经验,集合了来自创作者、内容运营者等多方面的团队力量,犀牛团队力求打造移动互联网创作社群,以产品和创新更好地服务故事创作者

据陈奕雍透露,在未来的时间里,他们会在产品上进一步提高手机写作的用户体验;在阅读上则将加强读者的沉浸式体验。

在商业模式上,团队将推出国内第一个完全免费的版权存证服务,并推出版权交易服务。至此,犀牛故事将初步完成为创作者服务的一系列产品准备。


- 犀牛故事LOGO -
目前,犀牛故事平台用户已超过500万,其中国外用户达24471个,已发表文章的总字数超过1个亿,每天平均有 700 条故事产生,最高可达每日 1500 多条。

此外,平台上已经被出版社签约的作品有15本,首印数共计 56 万册。同时还有电影、电视剧版权合作正在洽谈中。犀牛故事现已打通了各个IP环节,计划明年会出版17本书。

有故事的人,都能在故事里相遇

与其他创业团队很不一样的是,犀牛故事的核心团队由创作者组成,除了本职之外,他们都是故事的创作者。陈奕雍表示,“这是因为我们从一开始就想要打造一个能真正理解创作者的平台。”

团队另一位创始人,张春主编在多家杂志报纸发表过随笔、特稿、专栏文章,活跃于SNS社区、豆瓣网,其个人文集 《一生里的某一刻》被评为人民日报2015年十大好书。


- 2016年5月14日犀牛故事主编张春在知乎盐club上演讲 -
陈奕雍说,第一次见到张春是在一个公益义卖上。“我和我的妻子,还有我们这些朋友们,都在张春的故事里出现过,我们算是‘在故事里相遇’的。”

此外,编辑团队里还加入了90后作家,优秀的插画师,甚至技术团队也加入了会自弹自唱会创作歌曲的软件工程师。

谈及自身,陈奕雍笑称自己并不是一个“正常标准”下的合格创业者。“我从不看任何创业相关的书籍,我会用这个时间来关注产品;我也很少参加有很多创业者的社交活动,这些时间我希望跟我的朋友们,也就是我的同事在一起,剩下的时间,我会统统留给家人。”

作为一位文学社交软件的创始人,陈奕雍平时喜欢看一点近代史相关的书籍,他说这是为了更好地去了解“为什么我们是今天这个样子”。

他的床头,总会有一本金庸,“初中我就把金庸全集看完了,到现在我依然觉得,没有比金庸更好的故事了。”


- 犀牛故事APP欢迎页 -
犀牛故事的使命是为创作者服务,陈奕雍和他的团队成员们的愿景是“让创作者体面地创作,创作体面的作品”。但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不会是一件“快”的事情,显然,这个高速运转的时代,是对他们最大的挑战。

记者_Cakie  编辑_Sirius
✒  往期回顾
【创业者记录】
趣练 | 纹身大咖 | 睛挑细选
保多多 | 黑眼睛旅行 | 熙香艺享
动友体育
|
虾搞虾弄 |脑洞 | 觅处 | 多米游 | 股书
奇飞Keyfare |云书 |家的要素 | 鹦鹉螺 | 码客街 |搜布
易路软件 | 函数公寓 | 寻找田野 | 玩票 |我要写歌
【投资人专访】
沣扬资本 杨希 | 东玖资本 林均全 | 中汇金 苗延飞
【回声公开课】
曲速资本杨轩:别让融资输在尽调上
小村资本梅晨斐:资本寒冬如何寻找项目变现渠道
熊猫资本 梁维泓:如何完成商业模式的创新,演变和颠覆



    关注 有声Voice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